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 攘外必先安內

出於穩固英鎊幣值的考量,坊間傳聞蘇聯拿出黃金的數字比真實的數字更高一些。

白廳當中各個都是人才,說話又好聽。經過一番富有邏輯的評估,以及模糊原始價格的掐頭去尾,認爲坊間傳聞三百到四百噸區間比較合適。

這樣不容易被拆穿,還可以爲持有英鎊的機構以信心。畢竟四百噸的黃金,在任何一個國家都不算小了,哪怕就是世界第一大黃金儲備國美國,四百噸黃金也是接近百分之四的比例。

對英國而言,這個比例已經接近百分之八,可謂是天降橫財,在金融和財政上的作用不可估量,當然這種小事並不需要稟報首相,畢竟是坊間傳聞,政府沒有必要出面證實消息是否真實。

至少剛剛上任的財政大臣雷金納·麥德寧,對這種情況是喜聞樂見的,甚至還有了一絲想要實踐宏偉藍圖的想法。

有句話說,錢不是萬能的,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兩次世界大戰摧毀了歐洲的經濟。沒錢自然說話就硬氣不起來,這才導致了歐洲的沒落。

而有錢不能說完全不一樣,但也能夠解決很多東西,不過弗蘭克對財政大臣的宏偉藍圖表示了懷疑,爲此還專門過來和內閣秘書長進行溝通。

可惜弗蘭克撲了一個空,無上之權威不在白廳,正在和最爲關係密切的蘇聯駐英國大使維克托,解釋關於坊間傳聞的不真實性,爲什麼沒有得到澄清這個問題,當然這是在首相艾登默許之下進行的。

這也不能怪英國政府,某個不能透漏姓名的內部人士,覺得三百噸到四百噸的區間比較合適,但英國怎麼說也是自由世界,自由世界的媒體就喜歡大新聞,剛開始坊間傳聞說這一次採購有三四百噸的黃金,無冕之王們覺得不過癮,然後就打了一個擦邊球。

某些不負責任的報紙,倒是沒有提及具體的數字,因爲政府本來也不會公佈。但把蘇聯採購糧食的黃金變成了,蘇聯黃金儲備的三分之一。

這就非常的狡猾了,誰知道蘇聯的黃金儲備到底是多少?但蘇聯是一個地大物博的國家絕對實打實,世界第一的土地面積不會騙人。

這種報道造成了一千個人眼中一千個哈姆雷特的效果,對蘇聯世界第一的廣袤土地,這個世界大多數人都是震撼的,各路鍵政達人一番腦補之下,那可不得了。

這種模糊的猜測,不能矇騙真正的內部人士,雖然坊間傳聞比較邪乎,但帕梅拉蒙巴頓態度堅決的採用了保守數字,告知美國三大糧商,絕對沒有假新聞說的那麼多,只有三百五十噸黃金。

比起假新聞上不封頂的猜測,這種保守數字是真的保守。但得知內情的三大糧商氣炸了,本來這也應該有他們一份,但現在只能幹看着,人家合同都簽完已經起運了。

嫉妒如附骨之疽,啃食着他們的心靈,什麼?懷疑消息的可靠性?

糧商們求求你了,快拿幾百噸黃金放在黃金交易市場,欺騙一下我們這些弱勢羣體吧。

艾倫威爾遜和受人尊敬的紳士蘇聯大使維克托先生,置身於海邊舉目遠眺,不遠處正是一艘巨輪出港,目的地自然是列寧格勒,當然英國有時候還是稱呼舊名字聖彼得堡。

大海變幻無窮,一天一個景象,少有雷同。再說,這大海與馬來亞看到的相去甚遠,或許,時值春華,經常風雨大作;或許,即使同屬海洋,但由於氣候不同,更爲多變,致使這一帶海濱失去了懶洋洋、霧濛濛、弱不禁風的海面。

“如果我們知道,糧價會因此上漲,說不定不會這麼早簽署合同。事實上我甚至可能會因此承擔一定的責任。”

艾倫威爾遜苦着臉博取同情,雖然英國得到了二百二十噸黃金,但蘇聯人得到了寶貴的糧食啊,人不可能不吃飯,生命是無價的,尤其是蘇聯人的生命。

至於什麼非洲、遠東自然不在生命無價的行列,什麼都有個價格。

在艾倫威爾遜和半個世界領袖對話的同時,日本人忍受着更小的便當,韓國婦女抱着嗷嗷待哺的嬰兒,看着最新的糧價一籌莫展、詐騙島的戒嚴軍管更加嚴格。

可這些管他特麼什麼事?世界上悲慘的地方這麼多,他一個英國內閣秘書長管得多來麼?要解放全世界的是蘇聯,又不是英國。

艾倫威爾遜具有靈活而且深不可測的底線,沒人比他更懂戰略定力。仔細想想,饑荒就算真的爆發,也波及不到歐美國家,但蘇聯人餓到了要是找歐洲麻煩,那可就不妙了。

刨除印度和阿拉伯國家的軍事訂單,以及蘇聯這一次的二百二十噸黃金,英國的經濟形勢多艱難啊,艱難到了,內閣秘書長都不知道難在哪裡,難倒了財政大臣竟然有了宏偉藍圖。

這一切的苦楚蘇聯大使跟本不知道,蘇聯人不知道,爲了賣一點糧食,要有多少殖民地的農民汗流浹背的付出,這哪是半個世界的領導國家能體會到的?

艾倫威爾遜以無比真誠的態度,總算是把蘇聯大使糊弄過去,隨後就在外交部猛烈猛擊了印尼的蘇加諾政府,指責這個獨裁者的大印度尼西亞主義,將破壞地區繁榮和穩定。

在輿論關注糧食黃金的當下,抨擊印尼蘇加諾政權似乎有些不合時宜,但這是一個非常明顯的動手信號,莫斯科的文化沙皇如果注意到這一篇報道,就知道,言出必行的內閣秘書長,要履行諾言了。

如果不是要鐵了心把印尼推向蘇聯集團,以當前的形勢而言,真是一個不錯的機會。肯尼迪將在今年樂開花,蘇聯出現糧食短缺自顧不暇,英國要幹掉蘇加諾政權並非沒有勝算。

但誰要那種勝算?有些事贏就是輸,輸就是贏,就好像肯尼迪覺得自己搞定了美國三大糧商,他贏了,但也只是讓本來就龐大的反對勢力,又多了一個重磅成員。

古巴導彈危機之後,肯尼迪的支持率相當高,一改之前的弱勢總統形象。不出意外的話,不管是中期選舉還是連任,都沒有絲毫問題。

才執政三年就搞出來這麼多事情,讓你做八年總統,豈不是讓終於等到大小羅斯福壽終正寢的世界公民們,再次迎來至暗時刻?

尤其是有名無實的白銀法案,竟然還要真的拿出來發揮作用,堪稱要刨了世界公民的祖墳,在對比英國那邊剛吞了三四百噸蘇聯黃金,華爾街從來沒有這麼不是滋味,但有一點是世界各國的共識,那就是攘外不先安內。

這種事覺得總統非常不錯的芸芸衆生怎麼會知道?普通人只會談及即將要上映的史詩巨片埃及豔后的預熱,三年的拍攝週期和男女主角的緋聞,爲此津津樂道。

英國這邊,瑪格麗特公主和圖靈見了一次面,開誠佈公的表示比較欣賞圖靈的才華。女王姐姐以及母后的壓力,終究還是讓年過三十的公主殿下,體會到了真實世界的殘酷。

剛剛榮升皇家星際協會會長,在科研上有獨到建樹的圖靈,肯定不會讓女王陛下特別滿意,但妹妹長久因爲感情問題的拉鋸戰,終於讓女王感到疲憊,不願意在繼續逼迫下去。

得到了女王的默認,除了圖靈的年齡之外,其他阻力已經並不大了。

“公主殿下的婚姻問題,確實不應該繼續拖延了。”來看望小姨子的艾倫威爾遜,設身處地的表達了關心。

“把褲子穿上,你的話更有說服力。”瑪格麗特公主回頭白了一眼內閣秘書長,不忘記補充道,“你可不能忘記我對你的犧牲。”

內閣秘書長賭咒發誓,他這輩子都會竭誠爲王室服務,要做大英的擎天之柱。

他一直以來都是這麼做的,任何人都挑不出來,他一直全心全意爲英國服務的毛病。某些時候手段雖然可能有些值得商榷,但初衷是好的。

聽說南羅德西亞出現了饑荒?非洲那個地方出現饑荒又怎麼了?那不是日常?

南羅德西亞高級專員都已經在電報上說了,“問題不大,可防可控。”

首相艾登甚至都有些後悔,應該在和蘇聯做生意的事情傳開之後,才進行大選的。

爲此還在內閣會議上,以自罰三杯的口吻對保守黨大臣們表達了歉意,之後自然是表示,這一頁已經過去了,以後不許再提。

外交領域,暫時還兼外交部常務次長的艾倫威爾遜,繼續實行拉踩法國的外交核心理念,通過團結的五眼聯盟告知美國,法國這個國家不忠誠,正在和某東方大國暗通溝渠。

希望自由世界當之無愧的燈塔,能夠阻止法國人不團結的舉動。

提出的理由包括但不限於,某大國反帝反封建,法國作爲事實佔領阿爾及利亞的殖民國家,不應該進行這種政治不正確的外交等等……

什麼?英國也是殖民國家?英國也沒和某大國建交啊,一直都對自由世界充滿忠誠。

第一百四十六章 赫本第1588章 撒切爾訪蘇第1664章 動盪的開始第1593章 料敵於千里之外第七百二十八章 仰光的求助第一百二十三章 波恩(求首訂)第一千二百九十四章 新政開端第九百五十四章 法國最後的男人第八十二章 解職令第三十八章 薩爾區問題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夕陽產業第七百七十三章 自由世界要團結第1719章 勾心鬥角第五百六十二章 不受威脅的法國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爭相示好第二百一十一章 重要的是貨幣第一百三十八章 戰勝國待遇第1563章 登陸作戰第二百三十三章 威爾遜線第九百五十二章 應該扛白旗!第八百一十九章 黑人之友威爾遜第九十八章 前首相丘吉爾第九百四十九章 從未設想的道路第四百五十五章 公投日期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 英國回來了第五百二十七章 合金管完成第一千五百二十四章 罰款福特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有志中年們第九百七十九章 來自美國的重拳第一千五百四十一章 脣槍舌戰第五百七十八章 離岸平衡之地第三百五十七章 奉旨賣國第1617章 雅科夫列夫第七百九十七章 海務大臣的想法第九百一十三章 我是親美派第八十四章 是,首相!第一千三百零五章 防守反擊戰略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兩個賭城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 印度和蘇聯第1719章 勾心鬥角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赴任倫敦第七百四十四章 久仰大名第一百零一章 工黨誤國第1726章 清洗大西洋派第六百四十四章 我是小丑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 匡扶正義的印度第三百二十五章 再堅持一年第1696章 壓制德國人第六百零九章 博採衆長第二百九十五章 我要求很高第1649章 超級301條款第七百九十八章 出訪HSD第三百六十四章 社民黨大會第一千四百七十章 地中海對峙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 史詩鉅製第1615章 內部鬥爭第四百八十九章 一石二鳥第六百零九章 博採衆長第八百七十四章 江山代有才人出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 入主白廳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準備介入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英德金融峰會第九百八十二章 借力打力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 對口支援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 以色列的核大棒第六百七十一章 威脅摩薩臺第八十章 真男人巴頓第六百九十四章 倫敦改建計劃第六百四十四章 我是小丑第六百三十六章 我們穩贏第六百四十七章 薅自由世界羊毛第1651章 重新萌發的野心第十章 找一條後路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 印巴戰爭第二百二十五章 繼續轉移矛盾第五百五十五章 連鎖反應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大選中的美國第三百九十八章 抵達馬來亞第三百三十章 北羅德西亞第八百九十章 首次馴服大臣第九百四十九章 從未設想的道路第六百五十九章 尼日利亞國父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開幕式第八百五十六章 梟雄之姿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優勢在肯尼迪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 倫敦論鍵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岳父的支持第五百二十章 爭奪領導權第一百四十六章 赫本第五百三十五章 蘇丹聯名抗議第1759章 私人聚會第五百九十七章 捨我其誰蒙巴頓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 未來在手中第一百二十二章 完全是同情第一千四百九十七章 和平的事業第八十一章 這是誰的問題第1708章 末代港督第八百章 華約成立第七百零四章 拉攏內部敵人第一百三十章 奔馳公司
第一百四十六章 赫本第1588章 撒切爾訪蘇第1664章 動盪的開始第1593章 料敵於千里之外第七百二十八章 仰光的求助第一百二十三章 波恩(求首訂)第一千二百九十四章 新政開端第九百五十四章 法國最後的男人第八十二章 解職令第三十八章 薩爾區問題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夕陽產業第七百七十三章 自由世界要團結第1719章 勾心鬥角第五百六十二章 不受威脅的法國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爭相示好第二百一十一章 重要的是貨幣第一百三十八章 戰勝國待遇第1563章 登陸作戰第二百三十三章 威爾遜線第九百五十二章 應該扛白旗!第八百一十九章 黑人之友威爾遜第九十八章 前首相丘吉爾第九百四十九章 從未設想的道路第四百五十五章 公投日期第一千四百一十五章 英國回來了第五百二十七章 合金管完成第一千五百二十四章 罰款福特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有志中年們第九百七十九章 來自美國的重拳第一千五百四十一章 脣槍舌戰第五百七十八章 離岸平衡之地第三百五十七章 奉旨賣國第1617章 雅科夫列夫第七百九十七章 海務大臣的想法第九百一十三章 我是親美派第八十四章 是,首相!第一千三百零五章 防守反擊戰略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兩個賭城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 印度和蘇聯第1719章 勾心鬥角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赴任倫敦第七百四十四章 久仰大名第一百零一章 工黨誤國第1726章 清洗大西洋派第六百四十四章 我是小丑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 匡扶正義的印度第三百二十五章 再堅持一年第1696章 壓制德國人第六百零九章 博採衆長第二百九十五章 我要求很高第1649章 超級301條款第七百九十八章 出訪HSD第三百六十四章 社民黨大會第一千四百七十章 地中海對峙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 史詩鉅製第1615章 內部鬥爭第四百八十九章 一石二鳥第六百零九章 博採衆長第八百七十四章 江山代有才人出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 入主白廳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準備介入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英德金融峰會第九百八十二章 借力打力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 對口支援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 以色列的核大棒第六百七十一章 威脅摩薩臺第八十章 真男人巴頓第六百九十四章 倫敦改建計劃第六百四十四章 我是小丑第六百三十六章 我們穩贏第六百四十七章 薅自由世界羊毛第1651章 重新萌發的野心第十章 找一條後路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 印巴戰爭第二百二十五章 繼續轉移矛盾第五百五十五章 連鎖反應第一千零六十一章 大選中的美國第三百九十八章 抵達馬來亞第三百三十章 北羅德西亞第八百九十章 首次馴服大臣第九百四十九章 從未設想的道路第六百五十九章 尼日利亞國父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開幕式第八百五十六章 梟雄之姿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優勢在肯尼迪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 倫敦論鍵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岳父的支持第五百二十章 爭奪領導權第一百四十六章 赫本第五百三十五章 蘇丹聯名抗議第1759章 私人聚會第五百九十七章 捨我其誰蒙巴頓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 未來在手中第一百二十二章 完全是同情第一千四百九十七章 和平的事業第八十一章 這是誰的問題第1708章 末代港督第八百章 華約成立第七百零四章 拉攏內部敵人第一百三十章 奔馳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