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六章 事業單位改革

“我現在有兩件事要完成,現在已經進行一件,另外一件也要開始了。”艾倫威爾遜輕撫着額頭,盤算着工作安排問題。

“撤出和殖民地居民接觸太多的崗位?交給本地人?”帕梅拉蒙巴頓詢問,如果還有一件事那就是這件,英國一直是對殖民地進行間接統治的,直接統治是萬不得已的情況下,採取的手段,二戰之後英國的情況已經很差了,不得不這麼做。

哪怕就是一直主張直接統治的艾倫威爾遜,也只是把這當成一個應急手段,而非是必要手段,這不符合英國的一貫傳統。

“嗯,是這樣。我們的存在感太高,對殖民地的安穩有利無害。畢竟我們不是法國人,能臉不紅心不跳的對黑人說我們的祖先都是高盧人。”

英國在同化或者民族融合上面,屬於很差的那個級別。雖然對英語的推廣作用是客觀存在,卻從來沒有去刻意改變什麼深層次的東西。

畢竟在歐洲範圍之內,法國人比英國人有文化的多,出了一堆大作家。英國說來說去,只能把莎士比亞翻過來調過去的提及。

語言只是同化中的一小部分,英國連愛爾蘭、蘇格蘭都長期搞不定更別提別的了。

把直接統治重新轉變爲間接統治並不一定會導致殖民地不穩,就算是重新回到間接統治,和原來除了徵稅什麼也不管相比,也完全不是一個層面上。

英國在殖民領域唯一拿得出手的就是徵稅,一戰之前英國一年從英屬印度拿走一億英鎊左右,隨後長期維持在這個數字,這相當於多少錢呢,通過一番換算之後,大概相當於八點七億兩白銀,清朝的所有不平等條約加在一起,可能還沒這個數。

在徵稅領域的專業性,讓英屬印度每年都能,把清朝從一八四零年開始直到滅亡輪迴一遍,從這一點上就知道,英國爲什麼能是長期的世界金融中心。

換成是現在的馬來亞殖民地,則要考慮到時代的問題。英國從來沒有要建設過英屬印度,如果爲了運輸原材料方便的鐵路也算的話。

英國一方面嚴禁殖民地有自己的工業,所扶持的產業只能滿足於基本需求。另外一個方面則用最專業的稅務系統管理殖民地。

也就是說純純的農業國家配上了英國的現代化稅收,印度時不時就出現大饑荒也就不足爲奇。

現在的情況則不同,英國是需要一個地方幫助自己穩固在世界上的地位,從可靠性來說最好是殖民地,纔會選擇扶持馬來亞的工業。

有了工業創造出來的價值就完全不同,現在馬來亞殖民地貢獻的稅收不下於印度,卻再也不會出現從前英屬印度的悲慘局面。歸根究底科技進步,才能導致不同的結果。

降低英國的殖民色彩,就是艾倫威爾遜進行的第二件事,首先就是要把各地各部門的白人面孔隱藏起來,如果做不到,就進行集中化。

伴隨着對緬甸投資的開始,這件事也可以開始了,對緬甸投資可以視爲經濟層面的轉變,而後者可以視爲政策方面的轉變。

正準備對殖民地進行政策調整的艾倫威爾遜,接待了海蒂·拉瑪的到來,“法國今年的學生運動和抗議好像頻繁了不少。聽說是阿爾及利亞戰爭導致的財政負擔很大。”

“哦,是這樣。”艾倫威爾遜滿臉的驚訝,絕口不提他之前已經從妻子的債券當中發現了端倪,旁敲側擊的詢問,“有什麼政治變化沒有?對阿爾及利亞的態度方面。”

這可是法蘭西第五共和國出現的時間,戴高樂終於在蟄伏了多年之後,再次走到政治舞臺的中心,可惜海蒂·拉瑪對此不知情,迷糊的搖着頭。

“好吧。”艾倫威爾遜也知道,對於一個最大的優點是顏值的大明星來說,國家大事確實是稍微遠了一些。

他只記得,第四共和國晚期的政治運動和阿爾及利亞戰爭有着極大的關係。

因爲反戰言論的發酵,以阿爾及爾爲大本營的法國外籍集團和非洲法軍,效仿前輩支持拿破崙三世的舊事,對第四共和國進行了逼宮,期待戴高樂出來主持大局,繼續阿爾及利亞戰爭。

帶着海蒂·拉瑪的氣息,返回家中的艾倫威爾遜,還是要找和法國精英階層關係不錯的妻子詢問這件事,“聽說今年法國國內的抗議和遊行增多了不少?”

“有所耳聞。”帕梅拉蒙巴頓點頭,然後疑惑的詢問,“怎麼忽然問起這件事?”

“法國一旦政局不穩的話,你要知道美國一直對北非局勢非常關心,想方設法的干涉。”

艾倫威爾遜指出了這一點道,“法國處在戰爭中,局勢不是很穩固。而且阿爾及利亞和法國本土不遠,華盛頓肯定是擔心,法國真的把北非變成本土。對此我有些擔心。你問問的朋友們,還有法國國內現在對阿爾及利亞的認識,是否堅決?”

換政府對法國人來說,並不影響堅持阿爾及利亞戰爭的決心,議會制國家比總統制國家容易干涉的多,阿爾及利亞的既得利益者,很容易就能在國民大會上收買到自己發聲的議員,然後往賣國賊的框架當中一套,讓新政府繼續支持戰爭。

不過這一招也不是百試百靈,一旦民意翻轉,阿爾及利亞的法國移民也不能和本土的公民比民意,所以民意仍然是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法國本土的公民怎麼想。

法國是當然想要甩開美國的影響,獨立採取行動,但是客觀條件上是不可能的。

巴黎可是北約的總部,艾倫威爾遜把英國救回來,避免了美國的駐軍影響,他可沒有救法國的本事,而且還禍水東引,讓法國承受了本該英國的駐軍壓力。

美國當然不可能明着反對法國的政策,這會激起法國的反感,美國總不能因爲去殖民化把法國揍一頓,所以美國的辦法就是援助法國鎮壓阿爾及利亞,同時通過意大利的駐軍,援助阿爾及利亞反抗法國,讓戰爭一直持續,消耗法國的戰爭意志。

“法國一直和美國人商談,將阿爾及利亞置於北約的框架之內,這件事我倒是知道。”帕梅拉蒙巴頓提及了在談及阿爾及利亞戰爭時候,一些法國人的想法。

“這是不可能的,法國人真敢想。”艾倫威爾遜微微搖頭,“阿爾及利亞不少反抗者,可以自由的進入美國,那些護照是誰給的?不過現在看來,主要是資金的問題,如果戰場形勢上法國人沒有說謊,倒還是有成功的機會。”

“我仔細問問。”帕梅拉蒙巴頓乾脆的答應下來,“要法國現在對戰爭的真實民意麼?”

“嗯,是的。”艾倫威爾遜摸着下巴道,“我最近要和地區專員開會,你幫我盯着,有什麼出乎預料的舉動,直接告訴我。”

讓妻子盯着法國的局勢,艾倫威爾遜自己就開始籌備開會了,馬來亞殖民地的所有地區專員都要來,因爲這涉及到整個殖民地的政策調整。

“新加坡的煉油中心即將完工,殖民地的產業也將要迎來一番調整。”

馬來亞殖民地行政公署,艾倫威爾遜看着從各地趕來的地區專員,以及各部門負責人,手中拿着鋼筆點着桌面,隨後說出了一番很出乎預料的話,“殖民地的公務員規模將要縮減,大家必須心裡有一個準備。”

“什麼……”整個會議室因爲頂頭上司的話,引起了一番亂糟糟的爭論,很明顯,大家對頂頭上司的這些話是心存不滿的。

“公務員的規模小了,就會淡化殖民色彩。”艾倫威爾遜屏蔽了不滿的聲音。

“事情是這樣的沒錯,可是縮減公務員的規模?”埃德爾一臉凝重的勸說,“威爾遜專員,這將是我們文明的終結。”

“埃德爾,稍安勿躁。直接管理機構和殖民地居民接觸太過於頻繁,會出現一些矛盾,這是避免不了的。我們將收縮至一些更加重要的領域。”艾倫威爾遜擺擺手道,“而且這件事也簡單,你只需要不叫他們公務員。比如說煉油中心的運營,這難道不需要可靠的人麼?煉油中心不是行政部門,不叫公務員不是很正常麼?”

不滿的聲音消失不見,就聽到艾倫威爾遜繼續說道,“類似煉油中心的產業,我們將其改成事業單位,這樣事業單位的職員,就不算是公務員了。但還是一樣的人,做的也是一樣的事情,同樣有殖民政府的支持和薪水,進入事業單位的公務員不會因此降低待遇,只要我們不承認,一切就都還是照舊。”

“但是從觀感上則完全不同了,對我們絕大多數的同事來說,他們的待遇本來就不高,一些工作上的便利遠比不上衝突來帶的負面影響。進入事業單位之後,仍然會得到殖民政府的財政支持,而且還會更加的隱蔽,這是一件好事。”

“這樣我們看上去就像是削減了公務員的規模,事實上什麼都沒有改變。”

“可是哪有這麼多的事業單位要成立。”理查德皺着眉頭道,“是不是太過於明顯了。”

“不需要馬上做到,起一個好頭,未來可以把我們的人慢慢轉移。”艾倫威爾遜轉着鋼筆,不慌不忙的回答道,“粗放式發展已經結束了,馬來亞不能在以量取勝,那麼質量方面,難道不需要上點心麼?鋼鐵、橡膠、農產品,林林總總都需要我們嚴格把關,不是麼?”

第一百一十章 首次核訛詐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 什麼蘇德同盟第八百章 華約成立第六百五十五章 奧運代表團問題第一千五百章 就像是美國第一百三十三章 威爾遜首相第二百五十八章 英美特殊關係第七百七十四章 鸚鵡螺號核潛艇第三百七十二章 共同市場共識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 在堅持堅持第三百八十三章 威爾遜在巴黎第五百零六章 無上之權威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這就叫專業第六百七十六章 蒙巴頓的支持第九百二十二章 有聲有色的航天第九百五十八章 可恥的抄襲者第四百零一章 蒙巴頓方案第1632章 彼可取而代之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交換間諜我在場第七百二十六章 我問心無愧第1700章 要調轉槍口?第一百六十五章 英蘇友誼第九十章 暗箱操作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決戰之果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 打開天窗說亮話第1559章 存在艦隊第七百七十二章 轉移財產我熟啊第六十四章 該死的蘇聯人第九百五十五章 戴高樂上臺第一千四百七十一章 開條件第二百一十二章 大臣大意了第四百零一章 蒙巴頓方案第二百八十一章 信心滿滿的德里克第五百七十九章 籤個條約熱熱身第六百一十三章 準備結婚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 白銀法案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加加林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中國光刻機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肯尼迪上臺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 貨幣戰爭第八百一十七章 萬隆會議第六百八十三章 李奇微赴任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準備介入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1962第三百六十九章 再補充補充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 布熱津斯基助攻第八百零六章 自信的專員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爸爸愛你第七百二十二章 多米諾骨牌理論第1756章 貨到付款第一百四十六章 赫本第三百一十三章 寶藏陷阱第1575章 印度人造謠第五百五十八章 反戰的英國第八百二十九章 殖民地分工第四百五十九章 從勝利走向勝利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劊子手威爾遜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 應對方案第九百五十一章 焦頭爛額第一百一十章 首次核訛詐第1723章 維爾紐斯事件第1731章 沒人喜歡他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堅決維護首相第1551章 心理諮詢師第1645章 連任和陰謀第二百四十章 三方會談第1710章 甘地的待遇第1310章 蘇聯商品展會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拿騷會談第八百九十九章 再苦一苦殖民地第七百九十四章 三連勝第一千四百九十七章 和平的事業第二百五十七章 救火隊員第1703章 英國是大國嘛?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看着我的眼睛第1675章 昂納克的訪問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新移民法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我反對第三百五十一章 暗爽的巴倫第二百二十四章 授勳電報第1719章 勾心鬥角第一百九十一章 走向新印度第1698章 科爾辭職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 小心皮諾切特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陰險的英國(美國)第一千三百零八章 百億補貼第八百九十五章 西馬鐵路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嘉寶的援手第四十七章 南下維也納第1640章 制裁套餐第九百零九章 導彈競賽第三百七十章 內閣秘書的震驚第九百四十一章 關鍵的問題第三章 世界首富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 石油危機第七百二十九章 西半球的革命者第1707章 迴歸正軌第九百六十五章 常務次長的重拳第七百二十一章 法國盟友威爾遜第六百零一章 億頂王冠
第一百一十章 首次核訛詐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 什麼蘇德同盟第八百章 華約成立第六百五十五章 奧運代表團問題第一千五百章 就像是美國第一百三十三章 威爾遜首相第二百五十八章 英美特殊關係第七百七十四章 鸚鵡螺號核潛艇第三百七十二章 共同市場共識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 在堅持堅持第三百八十三章 威爾遜在巴黎第五百零六章 無上之權威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這就叫專業第六百七十六章 蒙巴頓的支持第九百二十二章 有聲有色的航天第九百五十八章 可恥的抄襲者第四百零一章 蒙巴頓方案第1632章 彼可取而代之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交換間諜我在場第七百二十六章 我問心無愧第1700章 要調轉槍口?第一百六十五章 英蘇友誼第九十章 暗箱操作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決戰之果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 打開天窗說亮話第1559章 存在艦隊第七百七十二章 轉移財產我熟啊第六十四章 該死的蘇聯人第九百五十五章 戴高樂上臺第一千四百七十一章 開條件第二百一十二章 大臣大意了第四百零一章 蒙巴頓方案第二百八十一章 信心滿滿的德里克第五百七十九章 籤個條約熱熱身第六百一十三章 準備結婚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 白銀法案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加加林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中國光刻機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肯尼迪上臺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 貨幣戰爭第八百一十七章 萬隆會議第六百八十三章 李奇微赴任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準備介入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1962第三百六十九章 再補充補充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 布熱津斯基助攻第八百零六章 自信的專員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爸爸愛你第七百二十二章 多米諾骨牌理論第1756章 貨到付款第一百四十六章 赫本第三百一十三章 寶藏陷阱第1575章 印度人造謠第五百五十八章 反戰的英國第八百二十九章 殖民地分工第四百五十九章 從勝利走向勝利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劊子手威爾遜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 應對方案第九百五十一章 焦頭爛額第一百一十章 首次核訛詐第1723章 維爾紐斯事件第1731章 沒人喜歡他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堅決維護首相第1551章 心理諮詢師第1645章 連任和陰謀第二百四十章 三方會談第1710章 甘地的待遇第1310章 蘇聯商品展會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拿騷會談第八百九十九章 再苦一苦殖民地第七百九十四章 三連勝第一千四百九十七章 和平的事業第二百五十七章 救火隊員第1703章 英國是大國嘛?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看着我的眼睛第1675章 昂納克的訪問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新移民法第一千一百九十九章 我反對第三百五十一章 暗爽的巴倫第二百二十四章 授勳電報第1719章 勾心鬥角第一百九十一章 走向新印度第1698章 科爾辭職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 小心皮諾切特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陰險的英國(美國)第一千三百零八章 百億補貼第八百九十五章 西馬鐵路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嘉寶的援手第四十七章 南下維也納第1640章 制裁套餐第九百零九章 導彈競賽第三百七十章 內閣秘書的震驚第九百四十一章 關鍵的問題第三章 世界首富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 石油危機第七百二十九章 西半球的革命者第1707章 迴歸正軌第九百六十五章 常務次長的重拳第七百二十一章 法國盟友威爾遜第六百零一章 億頂王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