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八章 三千萬美元

做好早餐,瓊·克勞馥還在呼呼大睡,艾倫威爾遜不得不把早餐端到牀邊,蓋上蓋子放下,讓剛啃了嫩草的母牛醒來享用,看了一下時間覺得差不多了。

俯身親了瓊·克勞馥一下,才換上了一身衣服去上班,房門關閉的聲音傳來,瓊·克勞馥的眼睛一下睜開,伸手摸了一下紅脣,頗爲自得的自語,“就好像是我的丈夫一樣!”

直接起身打開了蓋子,像是小女孩一樣笑了起來,美滋滋的享用早餐,體力損失是不得不彌補的,但現在她認爲,英屬印度之行還是有收穫的。

離開的時候,瓊·克勞馥在兩個大鐵箱旁邊徘徊了良久,對當中是什麼東西她還是非常好奇的,不過特大號的鎖頭提醒她面對現實,最好不要輕舉妄動。

總體而言,善於學習的艾倫威爾遜,可以和海蒂·拉瑪談專利,也可以帶着三個人一起去轉轉,見識一下英屬印度的風土人情,當然這一切都是在總督府安保人員的見證下,完全的公開公正。

有時候他還不得不給瓊·克勞馥講講戲,這都沒什麼,如果德里克願意的話,他甚至願意和人傻錢多的德里克談談,關於產業轉移的事情。

當然可以談,產業轉移早已經出現過了,全球化也同樣出現過一次,只是那一次是大英帝國主導的,美國不過是一個代工廠。

十九世紀四十年代,英國開始向外轉移產業,英國是輸出國,美國是被輸入國。

這是第一次產業轉移。這次產業轉移成就了美國,使得美國最終超越了昔日的這個日不落帝國。

歷史不會簡單的重複,但聯繫到二十一世紀的局勢,其實也有相似之處。

美國對中國幹過的事情,其實大英帝國對美國都幹過,面對美國崛起的步伐,也採取過戰爭除外的一切手段,同樣也不是沒考慮過戰爭,只是每次事到臨頭,都有德國人出來替美國人擋子彈。

只能說昭昭天命的美國人,在崛起中的國運不錯,有一個墊背的願意替它吸引火力。

歐洲那邊也不是平安無事,比如說希臘的問題,就讓波茨坦會議之後平靜的歐洲再起波瀾,世界大戰之前的世界是大英帝國主導,雖然美國已經不懼這個日不落帝國了,但還在等待上位的時機。

所以和歐洲許多對抗德國的國家一樣,比如波蘭、南斯拉夫等等,希臘抵抗德國的力量,也把流亡政府安置在倫敦。

戰後希臘流亡政府在英軍護送下回國,同年十二月三日,挑起內戰。兩天後民族人民解放軍與英軍發生了長達三十三天之久的武裝衝突,這被看作是希臘內戰的開始。當時還是英國首相丘吉爾參與了調停。

艾倫威爾遜每天都和愛德華·布里奇斯用電報保持着聯絡,電報的大半篇幅,仍然是談及用鐵礦套現的進展,但總的聊點別的吧。

關於希臘的事情,艾倫威爾遜建議拉上美國,如果能讓美國善意的加入進來,大英帝國的壓力就會小很多。

對希臘共是要堅決鎮壓的,不提希臘對歐洲文明的潛在影響力,就是沒這個影響力,僅僅從地緣上來說,也不能放棄。

艾倫威爾遜知道蘇聯受到世界大戰的重創,在波茨坦會議之前也算是幫助了蘇聯人。

但現在已經不同了,歐洲可以平衡但不能失衡,對希臘共必須堅決鎮壓,希臘不同於南斯拉夫,南斯拉夫很容易被意大利所封鎖。

希臘作爲深入地中海的半島,可意大利的國土情況類似,封鎖根本無從談起,放任倒向蘇聯只會讓整個地中海周圍英國所面臨的形勢變得嚴峻。

在電報當中,艾倫威爾遜表示希臘絕對應該干涉,哪怕主動向美國開口也在所不惜。

希臘內戰中,希臘**及其領導的人民武裝的失敗,有其必然性。在歐洲這樣一個資本主義強盛的地區,想要在巴爾幹半島成立一個社會主義國家,難度相當大。

雖然有武裝,且力量並不小,但是相對於英美國家整體實力來看,對比就非常明顯了。同時自身力量和內部關係錯綜複雜,也給自身實力的發揮帶來了一層陰影。

“如果打着同時牽制美國和蘇聯的注意,同樣不是沒有辦法,在拉攏美國之前,我們可以先和土耳其溝通,以美國和英國站在一起爲誘餌,誘導土耳其出兵幫助希臘政府鎮壓親蘇的武裝。”

在自己辦公室的愛德華·布里奇斯饒有興趣的翻到了下一頁,“希臘和土耳其有世仇,一旦土耳其摻和起來,希臘政府軍反而不好做,這個時候美國加入,我們仍然對親蘇武裝有着壓倒性的優勢,但也可以挑撥希臘和土耳其不和,到時候抽身離去,在希臘和土耳其的問題上,就是美國和蘇聯對抗了。”

“很有大英帝國的傳統風範。”愛德華·布里奇斯不禁感嘆,做一個殖民地官員真是屈才了,應該在更大的舞臺比如在外交部工作,才能發揮艾倫威爾遜的才能。

如果艾倫威爾遜知道自己的多嘴,有可能失去在殖民地工作的機會,一定會非常的懊悔。

對大英帝國忠心一片,卻在這次用錯了地方,有可能被派往天天勾心鬥角的外交部,這對於一心在殖民地工作的他來說無意於流放。

雖然覺得不妨一試,愛德華·布里奇斯卻在回電當中說道,“艾倫,做好你自己的事情,公務員做事,無非就是穩妥,說成慢也可以,我們最不缺乏的就是耐心,只要最後能達成目的就是好的。”

愛德華·布里奇斯是在說用鐵礦套現的事,其實說的也是希臘的事情。看起來天馬行空,但未嘗不能走一步看一步,把一件事分成很多步驟來做,比如說分成四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先問美國,是否願意發揮更大的影響力,尤其是在近東的局勢上。

如果美國特別熱切的表示願意接盤,那就進行第二個階段,瞞着美國聯絡土耳其,派出軍隊幫助希臘政府軍,對親蘇武裝展開突襲。

之後英國就找機會從近東抽身,讓美國在近東和蘇聯糾纏。

最後讓美國人操心因爲民族感情抵制土耳其的希臘民衆,大功告成。每一個階段間隔一段時間,如果出現預料的情況就繼續實行,如果出乎預料就停止,英國也沒什麼損失。

其實只要第一個階段,就可以判斷出來計劃是否可行,美國是否十分熱切的想要擴大影響力,如果是,這個計劃就有實行的必要。

其實和歷史上相比,艾倫威爾遜的建議只多了一點點的不同,就是引導土耳其出兵,幫助希臘政府軍鎮壓親蘇武裝。其他的條件都是一致的!

這本就是英國在希臘問題上的對策,只不過艾倫威爾遜一個提醒,更加的明晰了。

希臘問題上,其實英美兩國面對的並不是蘇聯,希臘共最大的支持者是南斯拉夫的鐵托,所以應該考慮在必要的時候給予南斯拉夫一個教訓。

又過了幾天專業陪玩、在線撩妹的生活,艾倫威爾遜已經和留在新德里的三個女星很熟絡了,只是有兩個暫時沒有像瓊·克勞馥這麼熟。

指望着能在摩根家族面前有亮眼表現的德里克,終於忍不住,再次派人來找艾倫威爾遜。

雙方的第二次接觸,終於在專員公務員的拖延戰術成功的前提下,出現了。

“艾倫先生,我可以以三千萬美元的價格,併購邁索爾鐵礦。同時給你一百萬美元的好處費。”德里克帶着開門見山的表情道,“一百萬美元,你一輩子可能也賺不到這些錢。”

吃回扣艾倫威爾遜倒是不拒絕,畢竟他是英屬印度的公務員嘛,後世印度連軍售都吃回扣,優良的傳統當然是跟大英帝國學的,只是沒有學到本質,印度的手段非常的容易被抓到把柄。

“一千零三十萬英鎊?德里克先生,我們先不提,你企圖用暗箱操作的方式,行賄一個忠誠的帝國公務員。先談談你毫無誠意的報價。”艾倫威爾遜先給對方扣一個帽子,隨後施施然的道,“我先提出一個併購案例,梅瑟比礦山繽購,德里克先生很熟悉吧。是你們美國鋼鐵公司出現的主導者老摩根本人親自操作的,時間在一九零一年。”

洛克菲勒的梅瑟比礦山在明尼蘇達的五大湖畔,是全美當時最大的鐵礦山,當時探明藏量五千萬噸,可以滿足全美六成的需求。

雙方的一番較量之後,洛克菲勒終於確定了出售條件,他開出了七千五百萬美元的天價,並要求必須以美國鋼鐵公司的股票支付。摩根並沒有還價,交易就此成功。

在併購之後美國鋼鐵公司的股票大漲,洛克菲勒家族拿到的股票可不止七千五百萬。

一九零一年的梅瑟比礦山併購,最後定價七千五百萬美元,現在時隔四十五年,德里克用施捨的口吻說什麼三千萬美元。

“你彷彿把我當成了原始部落的酋長。把十萬英屬印度公務員的期待當做是施捨,這很令人痛心。”

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拉博,別傻了第1749章 一家團聚第九百四十三章 新外交大臣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準備介入第三百四十六章 公費旅遊第七百零四章 拉攏內部敵人第十五章 蒙巴頓第三百六十四章 社民黨大會第一千零十章 埃及的大國夢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朕的錢!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港督的不滿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肯尼迪訪英第八百三十四章 壓力全在法國第五百九十八章 正是在下第一千零三十章 六方會談設想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 肯尼迪遇刺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英美合作第八百九十八章 說服英軍司令第1604章 莫斯科商業年會第九百四十八章 法國人的老朋友第1646章 簡單的複雜化第二百六十四章 芭比娃娃第七百五十四章 排外的源頭第三百零二章 新年新總督第八百五十六章 梟雄之姿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零元購第一千五百三十章 早該出重拳了第三百七十三章 軍事一體化的藉口第一百三十九章 整裝待發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我爲大英立過功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指點尼雷爾第一百五十二章 輸出分治經驗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 軍方的態度第四百零九章 帕梅拉的效率第七百七十一章 保大帝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 韓國的動向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注資路虎第一千三百六十章 默契球第1705章 戰略轉進第四百八十章 東印度羣島分治第六百零三章 全部釋放第七百三十三章 先鞠個躬第九百三十九章 假父威爾遜第1630章 自由世界領袖第八百三十四章 壓力全在法國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仲裁者印度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 以色列的核大棒第八百六十九章 城建經驗共享第七百一十八章 運河歸屬談判第二百六十四章 芭比娃娃第六十章 平靜下的暗潮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取長補短第一百零八章 內閣秘書的認可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五億英鎊第八百七十章 一九五六年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 加薪計劃第1736章 我搞砸了第五百六十三章 我不能呼吸了第一千零九章 農牧業合作成果第九百六十四章 先賺他兩個億第1694章 故地重遊第四百一十八章 同人不同命第八百二十四章 南蘇丹的民意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可靠的國防大臣第七十六章 最後一天第九百二十六章 整合三軍第九百三十五章 編外首相威爾遜第一百四十八章 歐洲要團結第一百五十一章 試一試分治第五百一十章 提交報告第八百三十六章 前衛號的未來第二百五十四章 摩根士丹利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拉博,別傻了第九百一十七章 第一顆人造衛星第六百三十章 柏林危機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歐洲防務里程碑第一千三百章 拉印度一把第1611章第七百二十一章 法國盟友威爾遜第七百二十五章 煩惱的日本人第一千四百九十章 挑戰者坦克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 洛克菲勒的決定第二百五十七章 美國客人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 印巴戰爭第二百五十二章 出師的薇薇安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參觀中的尼雷爾第1727章 赫塞爾廷的耐心第1727章 赫塞爾廷的耐心第1680章 收買駐軍第六百九十九章 分區推進第二百五十一章 興奮的德里克第一百四十三章 BBC不會向政府低頭第六百二十五章 威爾遜夫婦第1647章 東芝事件第四百四十九章 戰場信息自由第1560章 奪島作戰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這就叫專業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優勢在肯尼迪第1691章 四代戰鬥機第1717章 地圖頭的善意
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拉博,別傻了第1749章 一家團聚第九百四十三章 新外交大臣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準備介入第三百四十六章 公費旅遊第七百零四章 拉攏內部敵人第十五章 蒙巴頓第三百六十四章 社民黨大會第一千零十章 埃及的大國夢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朕的錢!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港督的不滿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肯尼迪訪英第八百三十四章 壓力全在法國第五百九十八章 正是在下第一千零三十章 六方會談設想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 肯尼迪遇刺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英美合作第八百九十八章 說服英軍司令第1604章 莫斯科商業年會第九百四十八章 法國人的老朋友第1646章 簡單的複雜化第二百六十四章 芭比娃娃第七百五十四章 排外的源頭第三百零二章 新年新總督第八百五十六章 梟雄之姿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零元購第一千五百三十章 早該出重拳了第三百七十三章 軍事一體化的藉口第一百三十九章 整裝待發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我爲大英立過功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指點尼雷爾第一百五十二章 輸出分治經驗第一千三百五十八章 軍方的態度第四百零九章 帕梅拉的效率第七百七十一章 保大帝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 韓國的動向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注資路虎第一千三百六十章 默契球第1705章 戰略轉進第四百八十章 東印度羣島分治第六百零三章 全部釋放第七百三十三章 先鞠個躬第九百三十九章 假父威爾遜第1630章 自由世界領袖第八百三十四章 壓力全在法國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仲裁者印度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 以色列的核大棒第八百六十九章 城建經驗共享第七百一十八章 運河歸屬談判第二百六十四章 芭比娃娃第六十章 平靜下的暗潮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取長補短第一百零八章 內閣秘書的認可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五億英鎊第八百七十章 一九五六年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 加薪計劃第1736章 我搞砸了第五百六十三章 我不能呼吸了第一千零九章 農牧業合作成果第九百六十四章 先賺他兩個億第1694章 故地重遊第四百一十八章 同人不同命第八百二十四章 南蘇丹的民意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可靠的國防大臣第七十六章 最後一天第九百二十六章 整合三軍第九百三十五章 編外首相威爾遜第一百四十八章 歐洲要團結第一百五十一章 試一試分治第五百一十章 提交報告第八百三十六章 前衛號的未來第二百五十四章 摩根士丹利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拉博,別傻了第九百一十七章 第一顆人造衛星第六百三十章 柏林危機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歐洲防務里程碑第一千三百章 拉印度一把第1611章第七百二十一章 法國盟友威爾遜第七百二十五章 煩惱的日本人第一千四百九十章 挑戰者坦克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 洛克菲勒的決定第二百五十七章 美國客人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 印巴戰爭第二百五十二章 出師的薇薇安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參觀中的尼雷爾第1727章 赫塞爾廷的耐心第1727章 赫塞爾廷的耐心第1680章 收買駐軍第六百九十九章 分區推進第二百五十一章 興奮的德里克第一百四十三章 BBC不會向政府低頭第六百二十五章 威爾遜夫婦第1647章 東芝事件第四百四十九章 戰場信息自由第1560章 奪島作戰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這就叫專業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優勢在肯尼迪第1691章 四代戰鬥機第1717章 地圖頭的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