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波茨坦會議

出於對待蘇聯的某些共同立場,英美外交代表團隊,還是在蘇聯代表團到達之前,進行了一次短暫的溝通,算是知道相互的基本底線,尤其是面對蘇聯的底線。

艾倫威爾遜並不是直接談判代表,他現在的職責和之前差不多,是外交大臣羅伯特·安東尼·艾登,和包括艾福爾在內的談判外交官之間的聯絡官。

換句話說就是一個傳話的人,把首相和外交大臣的意思,傳達給直接參加談判的外交官。

這個機會艾倫威爾遜非常珍惜,心中就如同承蒙三百年大英帝國光輝歲月的感召。

像是選舉國家公務員和政客之間的關係,固然是不能過於僵硬。

如果政客要撕破臉的話,也是可以對內閣秘書動手的,只是一般不會這麼做。

丘吉爾和杜魯門並肩而立的照片,將會馬上出現在英國各大報紙的版面上。這一點艾倫威爾遜毫不懷疑,馬上就要大選了,丘吉爾不會放過這個機會。

“其實美國人還是最關心對日作戰的問題,就此問題和我們溝通過了,希望我們在此採取共同立場,促成蘇聯對日作戰。”艾倫威爾遜將第一手消息,彙報給了外交大臣羅伯特·艾登。

“和我想的差不多,這應該是美國對蘇聯現階段的主要要求。可以預計,蘇聯人不會這麼容易答應的。”羅伯特·艾登點頭道,“愛德華爵士說你對東方問題有着敏銳的認識,你怎麼看。”

那要看東方問題具體是什麼?東方可大了!心裡雖然這麼想,艾倫威爾遜卻好不停頓的回答道,“好像蘇聯並沒有像樣的海上力量,難道游泳去日本麼?”

“對啊,就是這個問題。”羅伯特·艾登笑了笑道,“談判的時候就知道了。”

艾倫威爾遜點頭,歷史上波茨坦會議關於對日作戰的大致走向,其實就是談判開始美國求蘇聯,核彈爆炸成功之後,蘇聯求美國。

在對日作戰這個主題上,英國的態度是樂見其成的,但不會特別上心。當然艾倫威爾遜知道,其實還在英屬印度的蒙巴頓將軍挺上心的,還主張攻入日本本土徹底清算。

丘吉爾和羅伯特·艾登屬於另外的主張,對進攻日本本土沒有興趣,但可以從道義上支持美國人,進攻日本本土產生的巨大傷亡,可以讓美國人多付出一點代價。

只是想是這麼想,不能說出來期望日本和美國死戰到底,由美國和蘇聯一起進攻日本,是大英帝國所期望的未來。

至於美國人的想法,想要日本投降必須在軍事上給予日本重大打擊,否則日本是不會投降的。對日作戰的主要國家是中國和美國。美國有這個能力反攻,但付出的代價太大,美國也不願意。

還有就是英國也在遠東和日本打過,但失敗了。剛結束歐洲戰場上的英國就沒有能力再到遠東和日本打了。所以美國此時只有要求蘇聯對日本宣戰,這樣可以減少自己的壓力,儘快讓日本投降。

在對日作戰這個問題上,英國是希望美國和蘇聯進攻日本,美國也希望蘇聯幫助自己分擔,至於蘇聯的態度目前上不明朗。

開往柏林的火車上,斯大林本人的車廂當中,莫洛托夫拿着一疊文件,這些文件也是蘇聯在波茨坦會議上準備表明的立場。

“莫洛托夫同志,在對待日本作戰的問題上,美國剛開始的態度一定非常急切。雖然我們已經決定加入進來,但也不能輕易答應。我們主要強調歐洲的劃分,轉移杜魯門的注意力。”斯大林淡漠的開口道,“貝利亞說,以我們目前的商船力量,其實支撐對日作戰非常困難,我們不能讓美國人把我們的士兵運到日本,這樣我們就失去了主動權。”

“我看我們可以從德國身上想想辦法!”莫洛托夫想了一下道,“要求英美將德國所有剩下的商船作爲賠款交付給蘇維埃。”

蘇聯在海洋力量上真的不擅長,戰爭爆發之前商業運輸船隻有一百三十萬噸,現在戰爭結束之後變成了一百四十萬噸。不要說和英美沒法比,就和德意日軸心國集團,各自四五百萬的噸位相比,也不是一個級別的。

戰爭繼續了多年,德意日三國的商業運輸船也損失的差不多了,說不定戰前各有四五百萬噸船隊的軸心國,還不如現在的蘇聯。

“好主意,雖然這是我們的目的,但要講究方式方法。”斯大林認可的點點頭道,“這樣加上德國的船隊,大概對日作戰的運力就應該夠用了。”

柏林這邊英美的第一次溝通已經完畢,不可能知道還在路上的蘇聯人怎麼想。

不過單獨就這個船隊噸位的問題,艾倫威爾遜還真的一清二楚,德國目前還可以使用的船隊還有八十萬噸,比起戰前接近五百萬的規模,是損失了百分之八十以上,可就看怎麼用了。

日本海軍還有沒有油加都是一個問題,軍艦的油料都供不上,軍艦有什麼甩?

六月二十八日當天,搭載着蘇聯代表團的火車到達柏林,隨即斯大林以及莫洛托夫率領蘇聯代表團前往波茨坦,到達塞西琳霍夫宮,就此,三巨頭當中的斯大林到達波茨坦會議現場。

塞西琳霍夫宮的草坪上,同盟國三巨頭,斯大林、丘吉爾和杜魯門,並肩站在一起,面帶微笑讓周圍的記者們拍照。

“各民族慈祥的父親!”不遠處的艾倫威爾遜,嘴角抽動說着只有自己能聽到的話。

就在三國領袖接受合照,表現同盟國團結的同時,美英蘇三國的談判代表也走進會場。波茨坦會議正式拉開帷幕。

第一輪的會談開始,簡單來說就是各說各的,因爲提出問題的不同,陣營劃分也隨時發生變化,美國也不是所有問題都站在英國人這邊。之前的英美特殊關係,在會議開始之後蕩然無存。

英美反對蘇聯,美蘇反對英國,英國反對美蘇,第一天的會議基本上是毫無進展。

第三百七十四章 我也懂海軍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 全球進攻第九百五十章 鐵腕舒裡克第1748章 聽天由命第三百八十八章 壓力全在美國第1573章 英沙相向而行第1583章 約翰·梅傑第七百一十九章 好事都想着美國第八百三十八章 好辦法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 圖靈的作用第一千三百五十章 對準法國第一千五百五十三章 里根總統第1726章 清洗大西洋派第六十五章 英軍在柏林第五百七十六章 花錢辦事阿里汗第五百三十六章 盡力恐怕是不夠!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 誰失去了印尼?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 裁員風波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獨立承諾第一千五百一十七章 打斷別人的腿第一百二十七章 非洲保皇派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 修羅場第1737章 鬧劇般的第一天第三百八十五章 英法是盟友第一百一十五章 會議閉幕第七百六十一章 東京灣演習第三百章 先分個贓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爭相示好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 自由巡航第四百二十二章 官僚本能第七百五十八章 尷尬的法國人第八百七十章 一九五六年第五百七十一章 幹勁十足第六百三十二章 我大英天下無敵啊第三百零二章 新年新總督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假裝不知情第1587章 世紀協議第1693章 緊跟美國腳步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高,實在是高第一千四百三十章 算無遺策第五百九十三章 靜坐請願第一千零三十章 六方會談設想第九百七十章 北羅德西亞的契機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英蘇貿易協定第一千零九章 農牧業合作成果第一百二十一章 秀色可餐第四百五十七章 紐芬蘭王室領地第八百三十一章 二胎計劃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 史詩鉅製第五百九十六章 平平淡淡纔是真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 沒準有這麼一天第八百六十六章 怨仇級的軍售第九百三十六章 事業單位改革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 接掌顧問部第三百三十二章 羅德西亞問題第八百七十一章 馬來亞戶籍制度第一千五百一十四章 嚇阻蘇聯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機會只有一次第八十章 真男人巴頓第一千四百零五章 又出賣印度第四百一十九章 印度獨立第十五章 蒙巴頓第九百七十二章 甚至是法國第三百八十八章 壓力全在美國第九百六十七章 再犧牲一下美國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反應停事件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間諜案第一千四百八十七章 三邊結算系統第七百一十七章 龍騎兵自由了第八百三十七章 世界第一鈾礦第1621章 魔法打敗魔法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大局已定第八百五十七章 檳城閱兵第七百零三章 斯大林葬禮第1717章 地圖頭的善意第七百八十一章 返回馬來亞第七百六十三章 福禍相依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沙皇核彈第一百一十二章 合情合理第八百九十五章 西馬鐵路第七十三章 一個小目標第九百二十四章 聖誕禮物第一千五百五十章 改組內閣第四百九十一章 丘吉爾笑話第1705章 戰略轉進第一百五十六章 英法指導第三百九十七章 迎難而上第1668章 議會制是未來第1571章 不似人君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沙皇之子的征途第1697章 歐洲集體意志第九百一十八章 至暗時刻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 誰失去了印尼?第1601章 新思維第九百七十七章 頒獎風波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 萬維網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時代的灰燼第七百四十章 問題在經濟第一千四百二十章 人權大於主權第五百七十九章 籤個條約熱熱身
第三百七十四章 我也懂海軍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 全球進攻第九百五十章 鐵腕舒裡克第1748章 聽天由命第三百八十八章 壓力全在美國第1573章 英沙相向而行第1583章 約翰·梅傑第七百一十九章 好事都想着美國第八百三十八章 好辦法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 圖靈的作用第一千三百五十章 對準法國第一千五百五十三章 里根總統第1726章 清洗大西洋派第六十五章 英軍在柏林第五百七十六章 花錢辦事阿里汗第五百三十六章 盡力恐怕是不夠!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 誰失去了印尼?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 裁員風波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獨立承諾第一千五百一十七章 打斷別人的腿第一百二十七章 非洲保皇派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 修羅場第1737章 鬧劇般的第一天第三百八十五章 英法是盟友第一百一十五章 會議閉幕第七百六十一章 東京灣演習第三百章 先分個贓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爭相示好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 自由巡航第四百二十二章 官僚本能第七百五十八章 尷尬的法國人第八百七十章 一九五六年第五百七十一章 幹勁十足第六百三十二章 我大英天下無敵啊第三百零二章 新年新總督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假裝不知情第1587章 世紀協議第1693章 緊跟美國腳步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高,實在是高第一千四百三十章 算無遺策第五百九十三章 靜坐請願第一千零三十章 六方會談設想第九百七十章 北羅德西亞的契機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英蘇貿易協定第一千零九章 農牧業合作成果第一百二十一章 秀色可餐第四百五十七章 紐芬蘭王室領地第八百三十一章 二胎計劃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 史詩鉅製第五百九十六章 平平淡淡纔是真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 沒準有這麼一天第八百六十六章 怨仇級的軍售第九百三十六章 事業單位改革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 接掌顧問部第三百三十二章 羅德西亞問題第八百七十一章 馬來亞戶籍制度第一千五百一十四章 嚇阻蘇聯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機會只有一次第八十章 真男人巴頓第一千四百零五章 又出賣印度第四百一十九章 印度獨立第十五章 蒙巴頓第九百七十二章 甚至是法國第三百八十八章 壓力全在美國第九百六十七章 再犧牲一下美國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反應停事件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間諜案第一千四百八十七章 三邊結算系統第七百一十七章 龍騎兵自由了第八百三十七章 世界第一鈾礦第1621章 魔法打敗魔法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大局已定第八百五十七章 檳城閱兵第七百零三章 斯大林葬禮第1717章 地圖頭的善意第七百八十一章 返回馬來亞第七百六十三章 福禍相依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沙皇核彈第一百一十二章 合情合理第八百九十五章 西馬鐵路第七十三章 一個小目標第九百二十四章 聖誕禮物第一千五百五十章 改組內閣第四百九十一章 丘吉爾笑話第1705章 戰略轉進第一百五十六章 英法指導第三百九十七章 迎難而上第1668章 議會制是未來第1571章 不似人君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沙皇之子的征途第1697章 歐洲集體意志第九百一十八章 至暗時刻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 誰失去了印尼?第1601章 新思維第九百七十七章 頒獎風波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 萬維網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時代的灰燼第七百四十章 問題在經濟第一千四百二十章 人權大於主權第五百七十九章 籤個條約熱熱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