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7章 初露崢嶸的寡頭

第1627章 初露崢嶸的寡頭

福爾採娃不知道統戰價值這個詞彙,不過蘇聯的牽制作用,在蘇聯高層呆了這麼多年,文化沙皇還是有一定認識的。雖然當前英法兩國都維持着相當的實力,但兩國本土體量不足也是事實。

一旦蘇聯哪一天不行了,美國把法國的北非領地和英國的海外領地強行切下去,難度只取決於華盛頓的決心。

在領土問題上,如果蘇聯僅僅算是有問題,那英法兩國的問題就大了,根本經不住美國的各種手段。

要不說只要在高層次時間長了,總會有些認識的,文化沙皇這種未經證實的猜測,幾乎是眼看着蘇聯行將就木之時,歐洲傳統列強,除了德國之外的共同認識,大家都熱切盼望蘇聯支棱起來,大家都明白,各國的統戰價值在蘇聯身上。

美國肯定是想要讓蘇聯跪的,身爲五眼聯盟重要的一環,代表英國的艾倫威爾遜,很清楚的知道,隨着蘇聯國內環境的解凍,各種協會、基金會還是如同雨後春筍一般出現,這後面沒有美元支撐麼?

從國力上來說,美國理所應當是冷戰最大的勝利者,蘇聯的科研人才除了沒跑的之外,絕大部分都被美國所接收。某大國得到的那點科研人才和美國根本無法相比。

對於美國獲益最大這件事,艾倫威爾遜有着不同意見,他想要爲英國爭取一下美好未來。

既然阿列克謝耶夫想要試一試能不能螳臂當車,艾倫威爾遜想要搞一把大的心理也蠢蠢欲動,奪得蘇聯一身道果,重回英帝巔峰的想法總是揮之不去,所以他才把籌碼壓在阿列克謝耶夫身上,莫斯科安全局局長,這個層次已經不低了。

多少後來的俄羅斯寡頭,在這個時間當中都只不過是小蝦米一隻,哪怕解體之後的獨立之父們,也只不過是依仗地方分離勢力,還有不可或缺的一點,他們本身是蘇聯的高層。他們都可以,沒有理由阿列克謝耶夫不行。

艾倫威爾遜正在把情報部門的注意力,放在對蘇聯工作的上面,看看後世幾個著名俄羅斯寡頭,現在都到了什麼層次,對試圖螳臂當車的好大兒有沒有阻礙。

英國和美國拼廣撒網肯定不行,一方面英國拼不起,另外一個方面可能會讓華盛頓認識到,英國可能有別的想法。

無上權威下注只在阿列克謝耶夫一個人身上,但他肯定要下重注,能不能獲得最大利益,就看到時候沙皇之子能不能極盡昇華成功。

不多時,通過和五眼聯盟內部的溝通,他想要的東西就已經全部到手,現在的華盛頓肯定不會看到未來,哪裡知道共享給英國的文件當中,真有未來俄羅斯一段時間內叱吒風雲的寡頭們在?

美國投資反對派是在正常不過的操作,哪怕是在第三世界的小國也不能保證成功率,更何況是幾十年來面對的大敵內部要成功?

投資反對派只不過是路徑依賴而已,至於成功不成功再說,經費總要有個去處。

這一份根本無法和英國盟友重要性相比的文件,既然倫敦想要在撒切爾夫人訪問蘇聯之前有個準備,自然是馬上奉上,還可以鞏固一下特殊關係。

這些文件當中,有蘇聯的私有化之父丘拜斯·鮑利斯耶維奇,此時的丘拜斯剛剛加入一個民主俱樂部。

還有後開俄羅斯最具財力的霍多爾科夫斯基。霍多爾科夫斯基很聰明,當他聽說大學裡可以搞類似於資本主義的生產經營時,就是就報名參加,並在學校的共青團的扶持下,成立一個名爲“青年創業基金”。

雖然叫基金這只是一個名字而已,如果要發展下去,還需要搞到錢才行。於是霍多爾科夫斯基決定去搞一筆錢來。

他想到一個在莫斯科郊區研究火箭的高溫研究所,當時蘇聯這樣的武器研究所地位很高,但地圖頭上臺後,這樣的研究沒人重視了。不過這些研究所有錢。

霍多爾科夫斯基找到這個高溫研究所的所長沙因德林,自報家門後,然後又向其說了幾個蘇聯共青團高層人物。

反正這個所長也不知道霍多爾科夫斯基是否認識,但所長明白霍多爾科夫的斯基來意,於是就以科研項目之名,向其批覆了需要的資金,霍多爾科夫斯基輕易獲得。

另外一個熟悉的名字別列佐夫斯基,正在爲自己找到了新行業興奮不已,新的經濟改革下,他斷定,汽車行業將大有可爲。所以他辭掉工作,與人合資開了一家汽車經紀公司。

確實,現在的小汽車對於蘇聯人來說,那就是尊貴和身份的象徵。擁有一輛小汽車,就成了諸多民衆追求的一個目標。

有需要就有市場,別列佐夫斯基儘管手上沒有什麼錢,但是他還是東挪西借了一筆錢,從德國買回了一臺二手奔馳車。很快,那臺二手奔馳就以三倍的價格脫了手。

只是轉了一道手,就有這麼高的利潤,別列佐夫斯基覺得這比做任何工作都有前途。

古辛斯基剛剛辭職,正在做着很有前景的工作包工頭,發揚着自己的經商天賦,期待着屬於自己的未來馬上到來。

至於寡頭當中的其他成員,目前來說還查無此人,艾倫威爾遜經過並不艱難的判斷,可以確定這個幾個人阿里克謝耶夫只要想,捏死是不費吹灰之力的,寡頭們只是初露崢嶸,真一手遮天還要等到契丹人時期。

文件當中還有很多不認識的名字,在更是沒聽過的基金會、俱樂部當中,顯然廣撒網是不能保證成功率的。美國人也不重視這些人。既然英國需要,直接就毫無保留的分享了,反正沒有多高的地位,同樣也沒有投入多大的資金。

對於親密盟友的分享,艾倫威爾遜身懷感激,同時也覺得,美國人的工作沒有他想象的這麼深入。

不過反過來一想就理解了,那可是蘇聯,誰能想到蘇聯最後的結果如此有戲劇性,哪怕是最樂觀的鍵道中人,也不會想到現代社會,竟然還真會有不戰而降的事情發生。

美國人能夠按照在廣大第三世界的經驗,在蘇聯內部做工作就已經對得起自己的職責了,根本不會想到真的會成功。

“這樣看來問題不大,不過現在時間還早,看一看未來幾年的發展。”艾倫威爾遜把這份華盛頓根本不重視,但極其重要的文件收起來。

下班之後,還不忘記詢問帕梅拉蒙巴頓,有沒有意向在蘇聯內部扶持一些對英國有好感的人?

“蘇聯那個地方,什麼地區值得扶持呢?”帕梅拉蒙巴頓詢問,想要讓丈夫給自己出出主意。

“烏克蘭東部不錯,這個不錯指的是蘇聯境內。”艾倫威爾遜特別強調了這一點,蘇聯基本上可以概括爲爛地一堆。

在其他國家當中,烏克蘭東部最多相當於某大國的東北、山巔之城的五大湖區,英國的蘇格蘭地區,要說算是好地方麼,那當然算。但如果把全世界看成一個整體,那這些地方就完蛋了。

如果沒有全球化,這些地方可以依靠本身的資源發展的非常好,但全球化是把全世界最爲拔尖的優勢都納入一個體系當中。就拿東北來說,你有煤礦,煤礦澳大利亞暫且不說,山西內蒙比你成本更低。有石油,中東石油在看着你。

別說東北,就算是加強版的美國五大湖,也被全球化衝擊的夠嗆,越發的贊同美國優先,和美國東西海岸已經開始離心離德。

理論是理論,就像是青藏高原這麼多大山連綿不絕,不可能沒有礦,但稍微計算一下開採成本,最合算的辦法就是不開採。

“我敢斷定的是,列寧格勒現在肯定不止被一個國家盯上,至於莫斯科那可是蘇聯的首都,政治中心風險太大。”艾倫威爾遜不好說在莫斯科,他已經把籌碼壓在了好大兒身上,“第三個地方就是烏克蘭了,集中於那裡,對英國有着巨大的好處。”

無上權威盛意拳拳,要肩負責任把英國的利益滲入蘇聯境內,未來了將來搶奪一個制高點。

別的不說,就烏克蘭的黑土地,能夠讓帕梅拉蒙巴頓的糧商之路更加的順暢,成爲業內領軍者。

隔了一天,撒切爾夫人就拿到了美國盟友提供的情報,爲撒切爾夫人的訪蘇之旅提供便利,艾倫威爾遜則承擔解說員的職責,“民主化的累累碩果,需要得到肯定,作爲自由世界的領袖,我想首相肯定是當仁不讓的。”

“你也知道,克林姆林宮可能會拒絕。”在國內,撒切爾夫人當然可以毫無顧忌的放狠話,但要是到了蘇聯,主動權在人家哪裡。

“爲什麼不試試呢?難道自由世界的強硬領袖,僅僅存在於保守黨的內部會議上?”艾倫威爾遜皮笑肉不笑的道,“就說想要看看新思維的改革成果,問一下英國又不會損失什麼,我覺得地圖頭會答應。”

第七百四十章 問題在經濟第六百三十三章 空中走廊第一百六十七章 文化交流酒會第一千零一章 莫斯科之夜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 歐洲投降了第五百四十章 沙撈越王宮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決戰之果第一百八十九章 想要做好事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 以色列的核大棒第1685章 年終大戲第八百八十八章 導彈競賽第二百一十章 繁忙的白廳第1611章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岳父的支持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毫無波蘭第一百八十四章 英印親如兄弟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兩面人威爾遜第二十三章 安達曼羣島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離開白宮第1549章 淡化處理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不針對第三方第1590章 罷工和質詢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 熱鬧的一年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政治資產第四百八十章 東印度羣島分治第九百六十八章 囤積白銀第1569章 總有新熱點第五十一章 聲東擊西第七百六十一章 東京灣演習第五百五十七章 戰爭帶來需求第一千一百章 共和黨的錯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 緬懷肯尼迪第一百九十六章 鋼絲上的印度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援助在戰後到達第九百三十八章 皈依者狂熱第八百六十三章 先談軍售第一百七十九章 專員助理(求月票)第五百八十章 非洲農業企業化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美國一定會勝利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 海戰第四百九十五章 影帝演技威爾遜第九百七十三章 向馬來亞模式學習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 敵在白宮第九百二十三章 自由世界我守護第九百三十八章 皈依者狂熱第一百三十章 奔馳公司第一千二百三十章 肯尼迪的不滿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 密謀第三百七十六章 伊麗莎白王儲第二十三章 安達曼羣島第二百一十七章 幹勁十足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合部計劃第七百六十章 守株待兔第八百三十七章 世界第一鈾礦第六百三十五章 德意志銀行第九百四十一章 關鍵的問題第五百零八章 抵達霍克森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 儲備糧改革第四百零四章 關鍵的一年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英法調停第八百三十一章 二胎計劃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艾倫在莫斯科第五百六十七章 帝國忠犬第十四章 專員之間的事情第九百五十一章 焦頭爛額第四百零八章 避稅天堂第七百九十九章 捆綁北非法軍第八十四章 是,首相!第1628章 讓蘇聯幫忙第一百八十八章 要勞逸結合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談了又沒完全談第一千四百零九章 紅海軍出擊第五百一十七章 巴黎統籌委員會第七百六十二章 民族自決第五百一十六章 要有儀式感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麥卡錫參選第三百九十一章 互相拆臺的會議第六百七十二章 利益均分第九十五章 我們的人第二百六十六章 最後通牒第1747章 表決結果第一百一十一章 處置泰國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舊日支配者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法國退出北約第一千五百四十一章 脣槍舌戰第一百二十三章 波恩(求首訂)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 什麼蘇德同盟第六百七十二章 利益均分第一千五百三十章 早該出重拳了第一百二十二章 完全是同情第五百零八章 抵達霍克森第五百三十一章 和赫本旅行第九百二十章 小威爾遜出生第七百二十九章 西半球的革命者第三百一十九章 信得過的富豪第一千二百七十章 東京灣事件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必須嚴查第五百八十九章 是,專員!第七十六章 最後一天第1744章 英國DNA動了
第七百四十章 問題在經濟第六百三十三章 空中走廊第一百六十七章 文化交流酒會第一千零一章 莫斯科之夜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 歐洲投降了第五百四十章 沙撈越王宮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決戰之果第一百八十九章 想要做好事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 以色列的核大棒第1685章 年終大戲第八百八十八章 導彈競賽第二百一十章 繁忙的白廳第1611章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岳父的支持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毫無波蘭第一百八十四章 英印親如兄弟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兩面人威爾遜第二十三章 安達曼羣島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離開白宮第1549章 淡化處理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不針對第三方第1590章 罷工和質詢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 熱鬧的一年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政治資產第四百八十章 東印度羣島分治第九百六十八章 囤積白銀第1569章 總有新熱點第五十一章 聲東擊西第七百六十一章 東京灣演習第五百五十七章 戰爭帶來需求第一千一百章 共和黨的錯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 緬懷肯尼迪第一百九十六章 鋼絲上的印度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援助在戰後到達第九百三十八章 皈依者狂熱第八百六十三章 先談軍售第一百七十九章 專員助理(求月票)第五百八十章 非洲農業企業化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美國一定會勝利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 海戰第四百九十五章 影帝演技威爾遜第九百七十三章 向馬來亞模式學習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 敵在白宮第九百二十三章 自由世界我守護第九百三十八章 皈依者狂熱第一百三十章 奔馳公司第一千二百三十章 肯尼迪的不滿第一千二百七十四章 密謀第三百七十六章 伊麗莎白王儲第二十三章 安達曼羣島第二百一十七章 幹勁十足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合部計劃第七百六十章 守株待兔第八百三十七章 世界第一鈾礦第六百三十五章 德意志銀行第九百四十一章 關鍵的問題第五百零八章 抵達霍克森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 儲備糧改革第四百零四章 關鍵的一年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英法調停第八百三十一章 二胎計劃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艾倫在莫斯科第五百六十七章 帝國忠犬第十四章 專員之間的事情第九百五十一章 焦頭爛額第四百零八章 避稅天堂第七百九十九章 捆綁北非法軍第八十四章 是,首相!第1628章 讓蘇聯幫忙第一百八十八章 要勞逸結合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談了又沒完全談第一千四百零九章 紅海軍出擊第五百一十七章 巴黎統籌委員會第七百六十二章 民族自決第五百一十六章 要有儀式感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麥卡錫參選第三百九十一章 互相拆臺的會議第六百七十二章 利益均分第九十五章 我們的人第二百六十六章 最後通牒第1747章 表決結果第一百一十一章 處置泰國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舊日支配者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法國退出北約第一千五百四十一章 脣槍舌戰第一百二十三章 波恩(求首訂)第一千五百一十二章 什麼蘇德同盟第六百七十二章 利益均分第一千五百三十章 早該出重拳了第一百二十二章 完全是同情第五百零八章 抵達霍克森第五百三十一章 和赫本旅行第九百二十章 小威爾遜出生第七百二十九章 西半球的革命者第三百一十九章 信得過的富豪第一千二百七十章 東京灣事件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必須嚴查第五百八十九章 是,專員!第七十六章 最後一天第1744章 英國DNA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