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章 繁忙的白廳

其實佩西克-勞倫斯本人,現在非常想要回到本土,這都怪好奇心害死貓。

因爲本土的報紙在某種不可名狀的原因引導下,對英屬印度的負面新聞陡然增多。這讓佩西克-勞倫斯這個印度事務大臣,也有了一定的好奇心。

於是在上個星期,按捺不住好奇心的佩西克-勞倫斯,絕對去一趟恆河。之後徹底對自己名義上管理的英屬印度,有了一個直觀的印象。

印度事務大臣挑選了一個節日,來到了恆河邊上,對見到的人山人海一幕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骯髒的河水,以及沐浴在其中的肉山,讓尊貴的印度事務大臣震驚了。

有很多人直接就躺在河邊,那些老人,他們是來等死的,一是因爲沒有錢住店,二是因爲按照這裡的習慣,只要是死在恆河岸邊就能把骨灰撒入恆河。

而如果離開後死在了半道上,就會與恆河無緣,所以他們無論如何都不會離開這裡,每天吃住都在岸邊,就等着死亡的來臨!

整合河岸都臭氣熏天,入眼可見密密麻麻的人類排泄物,和渾濁河水當中的印度人交相輝映,無數小黑人全都泡在河水裡了,看得出有的人因寒冷而在顫抖。

男人赤膊,只穿一條短褲,什麼年齡都有,以老年爲主,極胖或極瘦,很少中間狀態。女人都披着沙麗,只有中老年,一頭鑽到水裡,花白的頭髮與紗衣紗巾糾纏在一起,喝下兩口又鑽出來。沒有一個人有笑容,也沒見到有人在交談,大家全都一聲不吭地浸水、喝水。

有的人是將身子浸到恆河中,恭敬的掬起河水,然後將水從頭頂上淋下來,還有一些人在用恆河水漱口,關鍵的是,岸邊還有人在光天化日之下排泄。

用手扣着屁股,做着不可描述的行爲,至於更遠處的篝火,佩西克-勞倫斯打聽之後才知道,這是在進行火葬。

焚燒一直沒停,惡臭撲鼻,人們澆上一勺勺加了香料的油脂,氣味更加讓人窒息。

這一次的經歷,讓印度事務大臣佩西克-勞倫斯,對他管理下的英屬印度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現在他只想回國,不想繼續在英屬印度做出虛假的親民之舉了。

巴倫爵士當然知道這前後的變化,因爲佩西克-勞倫斯想要滿足好奇心,又沒有來過印度,所以自然是要有人安排去哪觀察印度習俗的,這個安排的人,當然是一直在英屬印度工作的巴倫爵士。

現在英屬印度在印度事務大臣的眼中,已經一個便士都不值了。

恰在此時送上一份政績,讓佩西克-勞倫斯心滿意足的回國,時機算是剛剛好。

當然這個政績要確實才行,具體的事情當然是當事者負責,艾倫威爾遜在海得拉巴正在操作這件事,可忙壞了。

白天要應付各大土邦代表,提出各種假設和解決辦法,晚上還要撫慰度過重洋,孤身來到英屬印度爲帝國服務的費雯麗。

後者也不是什麼輕鬆活,這幾天費雯麗就以不安全爲由,讓他不是非常盡興。

所幸費雯麗還是從其他方面給予了補償,讓最近火氣比較大的艾倫威爾遜,恢復了平靜,享受着國際影后的服務。

“英印電影協會的事情什麼時候辦,你總不能不認賬吧。我丈夫都沒有得到過這麼多。”費雯麗帶着幽怨之色,吹着枕頭風,“你可是帝國公務員,說話要算話。”

“薇薇安,看你說的。我怎麼捨得讓你委屈呢。”艾倫威爾遜彷彿被費雯麗的話刺激的義憤填膺,拍着胸脯道,“等把事情辦完,就是英印電影演員協會成立的日子,我絕對不會騙你,你想要的我都儘可能的去做。”

艾倫威爾遜可以不貪錢,但是面對女人卻不會賴賬。這一點很多人可以證明,除了時間上可能來不及補償的瑪格麗特之外,他對女人都很好。

就算是未來的首相,他也會找機會做出彌補的,作爲一個男人這是他必須做的事情。

此時的倫敦,內閣秘書會議上,正在討論艾倫威爾遜,那一封千頭萬緒,十分紛亂的電報,涉及到了英屬錫蘭、尼泊爾、安達曼羣島,英屬印度兩大宗教的種種分析,還有土邦態度的電報。

矛頭只有一個,支持獨立的最大力量國大黨,在國大黨面前,連同樣支持獨立的穆盟都可以暫時聯合了。

“這份計劃要整理一下,過於雜亂了。”愛德華·布里奇斯帶着淡漠的神色,衝着外交部秘書亞歷山大卡多根道,“亞歷山大,首先恭喜你可能作爲大英帝國駐聯合國代表,但是在此之前,我可能希望你做好一件事。”

“愛德華爵士,請你吩咐。”亞歷山大卡多根一聽,馬上表現出來恭順道,“是英屬印度的事情麼?我雖然是外交部常務次長,卻對印度事務部沒有管轄權。”

“先把英屬印度的事情放一放,我說的是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的事情。”愛德華·布里奇斯不慌不忙的糾正道,“相信你應該明白,澳大利亞和新西蘭對本土的重要性。當然了,現在兩個自治領要獨立自主,我們也不好反對,但是如何保持我們對兩個自治領的影響力,還是一件非常非常重要的事情。”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英國力量削弱,自治領的離心力加強,倫敦帝國會議通過了一系列決議,被稱爲《巴爾福宣言》,宣稱英國和各自治領都是英帝國內的自治共同體,地位平等。

在它們的內政和外交事務各方面互不從屬,共同效忠英王,在英聯邦中它們是自願聯合的成員。

澳大利亞和新西蘭已經是事實上的獨立國家,卻還不是一個主權國家。目前大英帝國外交部正在處理這件事,如何在兩個國家成爲主權獨立國家之前,保持對兩個自治領的影響力。

“亞歷山大,現在你的大臣已經接受了,新的帝國防務計劃,就是撤出英屬印度。現在我們如何維持在亞洲的影響力呢。艾倫的電報看起來比較紛亂,但是有一點是非常正確的,就是一線連接,從直布羅陀、到蘇伊士運河、中東、錫蘭最後到馬來亞。”

“帝國的最東端,英屬馬來亞的重要性,首相和外交大臣已經明確了。就我個人認爲,一旦我們在亞洲的殖民地消失了,喪失對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的影響力是遲早的事情,如果英屬馬來亞能夠保留,對兩個將要成爲主權國家的自治領影響力,將永遠存在。”

“最重要的是,讓澳大利亞和新西蘭,能隨時看到我們!”亞歷山大卡多根回答道。

“很好!”愛德華·布里奇斯滿意的點頭道,“現在布魯塞爾會議的參加國,在一起爲了這個目標而努力。那麼接下來你在外交部的工作,就是讓澳大利亞和新西蘭接受這件事。讓他們明白,大英帝國在亞洲的存在,對兩個處在邊緣地帶的國家是一種保護。”

見到亞歷山大卡多根點頭,愛德華·布里奇斯着重強調道,“相信澳大利亞和新西蘭不會打起來,讓陛下感到尷尬吧。”

愛德華·布里奇斯提及了澳大利亞和新西蘭,卻沒有想到英屬印度一旦分治會不會打起來。

哪怕是內閣秘書,預測未來還是太難了。英屬印度分治之後,印度和巴基斯坦因克什米爾而開戰。當時在位的英王地位就非常尷尬。

這次印巴兩國軍隊的最高統帥都是英國國王,兩軍將士都是向陛下效忠,因此這次戰爭雙方都可以說是爲大英帝國而戰。因此英王身份重疊,出現了自己對自己宣戰的尷尬局面。

亞歷山大卡多根還沒有啓程,愛德華·布里奇斯就又接連收到了新德里的電報,電報中表示,內閣大臣已經完成了自己的任務,傾聽了英屬印度各界的聲音,正準備要返回倫敦。

而另外一封電報中,則表明了另外一件事,一些土邦君主嘗試將名下的財富轉移,印度事務大臣佩西克-勞倫斯,已經同意了這個請求。

並且在秘密的情況下,以印度事務大臣的名義,和這些土邦的君主簽署了備忘錄。

這就表明了英國願意幫助這些土邦,將他們合法的財富轉移到英國。

愛德華·布里奇斯看到電報自語道,“現在每天都在爲錢煩惱的首相應該會開心一些了。”

“這真是一個好消息。”亞歷山大卡多根同樣也鬆了一口氣道,“一旦政客獲得了滿足感,說不定會減少一些事情。我的大臣如果能夠安分一點就好了。”

“讓大臣感到開心是你的工作。不過工黨長期在野,現在精力確實過分旺盛了。”愛德華·布里奇斯,“真是一羣令人頭疼的政客呢。”

“是的,現在外交大臣就非常的關注各種事情,充滿了奇思妙想。”亞歷山大卡多根苦着臉訴苦道。

“很多的想法?”愛德華·布里奇斯想了一下道,“不如建議他出訪蘇聯怎麼樣?”

第一百三十五章 未來首相的視察第六十六章 勝利勳章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中立國的作用第七百一十五章 法魯克的認可第七百五十二章 全都是演員第1608章 首相的看中第三百九十二章 老大哥在看着我第四百四十一章 王儲的出行第五百零五章 打破核壟斷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廉政建設第二百一十六章 公關危機第六百二十五章 威爾遜夫婦第一千二百二十章 全小將第八百一十二章 地鐵晚點第1554章 不給,你不能搶第一千五百二十八章 看守政府第1736章 我搞砸了第一百二十八章 軍火大王第六百一十九章 給美國遞刀第六百一十六章 蒸汽彈射器上馬第1759章 私人聚會第六十章 平靜下的暗潮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沙皇也有兒子第五百六十九章 我沒判斷失誤第八百八十一章 上帝叫我上帝第八百零二章 參觀鸚鵡螺號第一千四百一十三章 微妙的孟加拉灣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法國變可疑了第一千一百章 共和黨的錯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時代的灰燼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秋後算賬第七百五十四章 排外的源頭第1710章 甘地的待遇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馬丁路德金遇刺第二百六十八章 進展神速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戰略轉型第八百九十五章 西馬鐵路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美國病第四百二十四章 無聊的總督第三百五十八章 大人物第1663章 單方面裁軍第一千零七十章 狐疑的法國人第三百九十六章 英屬紐芬蘭第四百七十六章 紐芬蘭護漁艦隊第八百五十七章 檳城閱兵第一千零四十章 獨立日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 史詩鉅製第六百七十一章 威脅摩薩臺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英德金融峰會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 偷家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 自由巡航第1705章 戰略轉進第一百四十八章 歐洲要團結第三百六十七章 我最懂殖民地第七百八十四章 丘吉爾辭職第九百一十章 無畏號核潛艇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 西貢見聞第八百七十九章 五億專員艾中堂第八百八十三章 武裝直升機試飛第三百五十章 接着奏樂接着舞第1543章 日本有原罪第九百六十五章 常務次長的重拳第一百二十七章 非洲保皇派第三十五章 塵埃落定第五百四十六章 颶風行動第一千四百三十章 算無遺策第六百三十三章 空中走廊第二百八十章 精忠報國第四百七十六章 紐芬蘭護漁艦隊第1664章 動盪的開始第二十五章 還得找蒙巴頓第七百零六章 柏林危機結束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 黨魁卡拉漢第六百七十四章 英伊和解第二百二十四章 授勳電報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 人事調動第二百八十三章 貴客抵達新德里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黎明靜悄悄第九百七十四章 不同文明的合作第1761章 逼宮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美國出重拳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歐洲再平衡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1569章 總有新熱點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萬邦來朝第一千五百五十章 改組內閣第五百二十七章 合金管完成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 以色列的核大棒第五百一十七章 巴黎統籌委員會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發展良好的日本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危險和機遇並存第二百四十六章 美國鋼鐵公司第1677章 奧迪爭奪戰第五十九章 上帝的歸上帝第三百一十七章 印度的富豪們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結果是好的第一千三百零三章 李梅的贊同第1741章 進擊的沙皇第六百一十三章 準備結婚第1709章 歐美貿易戰
第一百三十五章 未來首相的視察第六十六章 勝利勳章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中立國的作用第七百一十五章 法魯克的認可第七百五十二章 全都是演員第1608章 首相的看中第三百九十二章 老大哥在看着我第四百四十一章 王儲的出行第五百零五章 打破核壟斷第一千零六十四章 廉政建設第二百一十六章 公關危機第六百二十五章 威爾遜夫婦第一千二百二十章 全小將第八百一十二章 地鐵晚點第1554章 不給,你不能搶第一千五百二十八章 看守政府第1736章 我搞砸了第一百二十八章 軍火大王第六百一十九章 給美國遞刀第六百一十六章 蒸汽彈射器上馬第1759章 私人聚會第六十章 平靜下的暗潮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沙皇也有兒子第五百六十九章 我沒判斷失誤第八百八十一章 上帝叫我上帝第八百零二章 參觀鸚鵡螺號第一千四百一十三章 微妙的孟加拉灣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法國變可疑了第一千一百章 共和黨的錯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時代的灰燼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秋後算賬第七百五十四章 排外的源頭第1710章 甘地的待遇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馬丁路德金遇刺第二百六十八章 進展神速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戰略轉型第八百九十五章 西馬鐵路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美國病第四百二十四章 無聊的總督第三百五十八章 大人物第1663章 單方面裁軍第一千零七十章 狐疑的法國人第三百九十六章 英屬紐芬蘭第四百七十六章 紐芬蘭護漁艦隊第八百五十七章 檳城閱兵第一千零四十章 獨立日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 史詩鉅製第六百七十一章 威脅摩薩臺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英德金融峰會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 偷家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 自由巡航第1705章 戰略轉進第一百四十八章 歐洲要團結第三百六十七章 我最懂殖民地第七百八十四章 丘吉爾辭職第九百一十章 無畏號核潛艇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 西貢見聞第八百七十九章 五億專員艾中堂第八百八十三章 武裝直升機試飛第三百五十章 接着奏樂接着舞第1543章 日本有原罪第九百六十五章 常務次長的重拳第一百二十七章 非洲保皇派第三十五章 塵埃落定第五百四十六章 颶風行動第一千四百三十章 算無遺策第六百三十三章 空中走廊第二百八十章 精忠報國第四百七十六章 紐芬蘭護漁艦隊第1664章 動盪的開始第二十五章 還得找蒙巴頓第七百零六章 柏林危機結束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 黨魁卡拉漢第六百七十四章 英伊和解第二百二十四章 授勳電報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 人事調動第二百八十三章 貴客抵達新德里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黎明靜悄悄第九百七十四章 不同文明的合作第1761章 逼宮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美國出重拳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歐洲再平衡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1569章 總有新熱點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萬邦來朝第一千五百五十章 改組內閣第五百二十七章 合金管完成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 以色列的核大棒第五百一十七章 巴黎統籌委員會第一千零五十九章 發展良好的日本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危險和機遇並存第二百四十六章 美國鋼鐵公司第1677章 奧迪爭奪戰第五十九章 上帝的歸上帝第三百一十七章 印度的富豪們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結果是好的第一千三百零三章 李梅的贊同第1741章 進擊的沙皇第六百一十三章 準備結婚第1709章 歐美貿易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