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爭相示好

英國外交大臣出訪莫斯科的同時,倫敦親美派代表艾倫威爾遜,正在和美國大使唐納德,解釋英國爲什麼這麼做的原因。

“在當前美國部分軍力被牽制在南越的時間當中,我們推進緩和也是爲了消除蘇聯在歐洲方面的敵意。”艾倫威爾遜理直氣壯,在唐納德面前解釋着這麼做的道理,“當前蘇聯正在進行經濟改革,某種程度上我們似乎看到了脫離計劃經濟的希望,在這個時候主動出擊,說不定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是這樣麼?”唐納德的臉色稍緩,想了一下道,“我個人肯定是理解英國在政治上的認識,不過可能也並不這麼容易。”

“以芬蘭爲切入點朝着東歐滲透,成功了固然好,就算是失敗了,蘇聯顛覆了想要和我們接近的東歐國家政府,不是更加有利於凝聚我們的人心麼?”

艾倫威爾遜擺擺手,一副決勝於千里之外的模樣道,“給蘇聯找找麻煩,說不定還能緩解一下我們的壓力。說實話,比起投入到東南亞的海量軍費,以美國的力量完全可以拿出來一點微不足道的資金,在東歐試試水。”

這並不是唐納德所能決定的,但是不得不說,他確實對艾倫威爾遜口中的滲透很感興趣,“如果要這麼幹的話,選擇芬蘭?”

那自然是不行的,英國已經決定借用芬蘭和蘇聯做生意了,美國人不要過來拆臺。

艾倫威爾遜凝重的搖着頭,“波蘭,這個國家有三千萬人口,是東歐除了蘇聯本身之外,人口最多的國家,而且從戰略位置上來說,這幾乎是蘇聯的心裡警戒線,一旦波蘭動盪起來,蘇聯一定會不顧全力的去救,如果能用經濟手段就用經濟手段,經濟手段不管用,可能蘇聯就會出兵鎮壓,要是出現了這種事,對我們來說絕對是好事。”

“美國在南越遲遲沒有進展,就算是我們英國一直配合美國進行信息封鎖,遲早也會有不利的消息傳出來,我們如何證明蘇聯比我們更加黑暗呢?引誘波蘭激發波蘭人的反蘇心理其實是一個不錯的辦法。”

“對了,一九五六年波蘭和匈牙利出現了很長時間的不穩,我們那個時候抓住機會就好了。可惜蘇聯洲際導彈的試驗把那一次的反抗壓了下去,我們沒有抓住機會,如果機會再次出現,我們還抓不住的話,上帝都不會原諒我們。”

波蘭具有兩個優點,第一和俄羅斯真的有仇,幼年俄羅斯不太強的時候,被波蘭攻破莫斯科。

很長時間波蘭都是俄羅斯的夢魘,當然波蘭是斯拉夫人,俄羅斯人也是斯拉夫人,兩國都具有斯拉夫人的特質,等到俄羅斯極盡昇華爲帝俄的時候,波蘭人就開始倒黴了。

在有歷史仇恨的同時,波蘭還是東歐除蘇聯之外第一大人口大國,三千萬人口的國家鬧起來,夠蘇聯人手忙腳亂的。

“你們能夠幫忙?”唐納德皺着眉頭詢問,想要知道英國有沒有一些不爲人知的暗樁在手。

“當初波蘭流亡政府就在倫敦,後來我們給他們送回去了,不知道還剩下多少人。不過我相信總是能剩下一點的。我們通過華沙大使館查一查。”被問到這個問題,艾倫威爾遜當仁不讓了,波蘭流亡政府就是丘吉爾出賣的。

整個二戰期間,波蘭雖然已經亡了國,但流亡政府還在,波蘭人復國的心還在,大批波蘭人在各個戰場上還在爲祖國而戰。波蘭軍人在戰場上的傷亡率很高,因爲他們寄人籬下,想通過戰鬥來證明自己的價值。

自從把波蘭流亡政府送回去之後,很長時間以來他還真沒關心過這件事,但這一次又不同了,沒準就能夠一魚兩吃呢?

“英國會提供政府層面的支持麼?”唐納德問了最重要的問題,能在蘇聯集團內部攪起波瀾,可以轉移一下蘇聯對東南亞的支持,他也同意艾倫威爾遜說的,不管蘇聯經濟讓利還是出兵鎮壓,都可以讓美國指責,現在的問題是英國願意不願意一起幹。

“這,很難吧?首相併不反感蘇聯。”艾倫威爾遜有些不好意思,難道美國人不知道哈羅德威爾遜對蘇聯很尊重麼?

“到時可以找弗朗哥將軍幫幫忙,聽說西班牙收留了不少流亡政府的人,說不定他們和波蘭國內還有聯繫。”

看在英美特殊關係的份上,艾倫威爾遜還是給出訪指了一條明路,還可以重塑和西班牙的關係,因爲氫彈掉落的事情,美國和西班牙的關係有些微妙,美國人認爲弗朗哥沒有安撫西班牙人的不滿。

這是倒也怪不得弗朗哥,氫彈掉了這麼大的事,還不讓西班牙人抗議抗議麼?弗朗哥總不能糊弄西班牙人說氫彈沒危險。這一次正好接着這個機會,在外交上的合作打破僵局。

在這個環節上英國是可以幫幫忙的,至於後面的波蘭環節,英國就不能出力了,首相不會同意去撩撥蘇聯的。

“毫無波蘭。”等到對方心事重重的走了之後,艾倫威爾遜張嘴就說了一句漢語。

爲了解釋英國準備通過經濟手段,看看是否能夠瓦解蘇聯集團的孤立經濟體系,他竟然東拉西扯了這麼多,想想都頭疼。

通過芬蘭和蘇聯做生意,被解釋成了對東歐的滲透,也不知道美國人會不會相信。

不過美國人現在最大的問題,肯定還是越南戰爭。到底敵人的概念是什麼已經成了美國人必須要面對的問題。

這是個非常模糊不清的問題,爭議的焦點是關於“敵人”的定義。美國在越南面對的敵人非常複雜——北越正規軍,以個人身分進入南越當兵的北越人、越共在南方徵召的游擊隊以及各類準軍事人員。準軍事人員從攜帶步槍的農民到參加非正式軍事組織從事破壞和情報傳遞工作的村民等,不一而足。問題就在於如何劃定“敵軍數量”的界限。

樂觀者排除了許多非正規部隊,而美國情報官和中央情報局的分析人員則把某些非正規部隊計算在內了。駐越軍事援助司令部和華盛頓情報部門內部的爭論越來越激烈,而且曠日持久。

總統、中央情報局局長理查德·赫爾姆斯、以及政府中其他高級官員都知道此事,在戰爭期間一直帶有很濃的感情色彩。有幾位當時不贊同另外一派判斷的人接受了哥倫比亞廣播公司的採訪。

他們或者明確或者暗示說對方故意誤導了總統和國防部。這些人互相堅持着自己的判斷,指責對方纔是導致當前進展不大的罪魁禍首。

駐越軍事援助司令部和中央情報局之間在敵人數量問題上有不同意見;這種分歧也影響到了掃蕩作戰的效果。本來掃蕩作戰就是讓韓國軍隊和南越軍隊出兵,美國避免地面戰鬥。

然而就像是艾倫威爾遜剛開始判斷的那樣,韓國人具有深刻的二鬼子作風,濫殺無辜只不過是韓國軍隊的標配。終於在兩個多月的掃蕩作戰當中,南越軍隊和韓國軍隊,因爲一次濫殺無辜的事件,進行了一次火拼。

這一次火拼被在西貢的英國軍事顧問回報給了倫敦,並且已經說明,南越政府已經把事情壓了下來,以維護和韓國的友好關係爲重。

“買辦政府在這一點上倒是都一脈相承。”艾倫威爾遜拿着東南亞的情報文件,津津有味的閱讀起來,韓越火拼了一場可以當一個樂子看,他更加關心其他方面的情報,在評判社會層面的文件當中,表達了英國對這一場戰爭走向的悲觀態度。

“許多計劃和項目的專項撥款從未用到正點上,許多地方官員把正編軍隊視爲對他們的權力地位的威脅。飽受戰爭創傷的村民們對整訓計劃持漠然或謹慎的態度。從未有人解釋清楚這個計劃將由什麼人或如何進行管理,特別是在缺乏一個高效率和負責任的南越政府的情況下。當美國試圖加快整訓計劃的進程時,似乎失敗的速度反而還更快了。”

看完了來自西貢的消息,艾倫威爾遜告訴迪克遜,“當地美軍的負面消息不要公佈,這並非是我們的職責,要知道這一戰華盛頓是十分重視的。一旦戰敗會對國際局勢產生深遠的影響,”

世界霸主打仗要是戰敗了,老大哥還行不行的問題就會接踵而來,這個世界是很現實的,美國的麻煩還在後面。

英國能把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守住就行了,歐洲這邊事情也多,比如戴高樂訪問莫斯科,和勃列日涅夫兩人宣佈建立法蘇特殊夥伴關係。

現在內閣正在密切關注法國和蘇聯的接近,當然這也是艾倫威爾遜爲推進和蘇聯經貿進展的一大例證,英國再晚一步,好處就都讓法國獨吞了。法國的成功就是英國的挫敗,內閣也認同這點。

推進和蘇聯的經貿關係,必須要加快而不是有所顧慮,同樣想着和蘇聯改善關係的哈羅德威爾遜,讓外交部加快推進和蘇聯的貿易往來談判。

第一千三百六十章 默契球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政治資產第1558章 痛擊美艦第五十四章 把水攪渾第一百零五章 最後的訛詐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 撒切爾訪美第九百二十三章 自由世界我守護第1563章 登陸作戰第一百六十八章 紳士的國度第九章 親臨閱兵式第九百九十二章 英屬大洋洲領地第二百三十八章 透明政府第一千五百五十四章 不與民爭利第二百七十七章 女神駕臨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假裝不知情第六百一十五章 帕梅拉翹首以盼第五百八十四章 艾德禮訪美第一千三百七十一章 埃及人站起來了第七百一十五章 法魯克的認可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新的航空市場第七百七十一章 保大帝第一百四十六章 赫本第1646章 簡單的複雜化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剛果危機第1729章 投降輸一半第六百四十三章 共同立場第八百二十四章 南蘇丹的民意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印度進攻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 合格的文官長第九百八十章 誰是敵人?第五百七十六章 花錢辦事阿里汗第一百零一十三章 南極條約第三百章 先分個贓第三百一十章 正義之心第九百零七章 上帝之光盡在吾身第七百零七章 舊識艾福爾第三百八十一章 下次一定第四百六十一章親蘇大本營第一千五百五十七章 天使投資人第1718章 遺憾的刺殺第三百四十九章 批判的心第七百六十一章 東京灣演習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大局已定第五百六十九章 我沒判斷失誤第八百零六章 自信的專員第三十五章 塵埃落定第四百零八章 避稅天堂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殺人滅口第六百四十八章 親密盟友的分歧第三百一十八章 榜樣的力量第四百九十三章 休假結束第六百八十四章 北約成立第八百八十章 旋轉門第三百四十六章 公費旅遊第十三章 如何處理印奸第九百五十八章 可恥的抄襲者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 登陸孟加拉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 匡扶正義的印度第1608章 首相的看中第七十一章 帶頭作用第五百九十五章 聯名擔保第五百五十七章 戰爭帶來需求第一百七十八章 魂牽夢繞之地第四百九十一章 丘吉爾笑話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 洛克菲勒的勝利第八百九十五章 西馬鐵路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 修羅場第五十一章 聲東擊西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拿騷會談第四百二十四章 無聊的總督第1661章 布什總統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加加林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 倫敦論鍵第八百五十六章 梟雄之姿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內閣副秘書長第五百八十二章 輿論漩渦的麥天皇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幫我殺個大臣第四百零一章 蒙巴頓方案第一千零一章 莫斯科之夜第五百二十一章 雙話事人嘍第一千三百九十章 阿聯酋計劃第1567章 訪華和慶祝第五百九十八章 正是在下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東京奧運會第七百四十一章 好人緣的國寶第九百零二章 五年計劃第八百三十一章 二胎計劃第五百六十五章 沙撈越開發銀行第九百五十三章 這很雅各賓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 新臺風第七百四十一章 好人緣的國寶第一千五百章 就像是美國第三百六十一章 帝國需要你第七百四十六章 英國人會打仗?第一千零二章 廚房辯論第八百九十五章 西馬鐵路第五百七十九章 籤個條約熱熱身第一百八十四章 英印親如兄弟第一百二十五章 招核(求月票、訂閱)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擁戴王室義不容辭
第一千三百六十章 默契球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政治資產第1558章 痛擊美艦第五十四章 把水攪渾第一百零五章 最後的訛詐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 撒切爾訪美第九百二十三章 自由世界我守護第1563章 登陸作戰第一百六十八章 紳士的國度第九章 親臨閱兵式第九百九十二章 英屬大洋洲領地第二百三十八章 透明政府第一千五百五十四章 不與民爭利第二百七十七章 女神駕臨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假裝不知情第六百一十五章 帕梅拉翹首以盼第五百八十四章 艾德禮訪美第一千三百七十一章 埃及人站起來了第七百一十五章 法魯克的認可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新的航空市場第七百七十一章 保大帝第一百四十六章 赫本第1646章 簡單的複雜化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剛果危機第1729章 投降輸一半第六百四十三章 共同立場第八百二十四章 南蘇丹的民意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印度進攻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 合格的文官長第九百八十章 誰是敵人?第五百七十六章 花錢辦事阿里汗第一百零一十三章 南極條約第三百章 先分個贓第三百一十章 正義之心第九百零七章 上帝之光盡在吾身第七百零七章 舊識艾福爾第三百八十一章 下次一定第四百六十一章親蘇大本營第一千五百五十七章 天使投資人第1718章 遺憾的刺殺第三百四十九章 批判的心第七百六十一章 東京灣演習第一千一百零六章 大局已定第五百六十九章 我沒判斷失誤第八百零六章 自信的專員第三十五章 塵埃落定第四百零八章 避稅天堂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殺人滅口第六百四十八章 親密盟友的分歧第三百一十八章 榜樣的力量第四百九十三章 休假結束第六百八十四章 北約成立第八百八十章 旋轉門第三百四十六章 公費旅遊第十三章 如何處理印奸第九百五十八章 可恥的抄襲者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 登陸孟加拉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 匡扶正義的印度第1608章 首相的看中第七十一章 帶頭作用第五百九十五章 聯名擔保第五百五十七章 戰爭帶來需求第一百七十八章 魂牽夢繞之地第四百九十一章 丘吉爾笑話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 洛克菲勒的勝利第八百九十五章 西馬鐵路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 修羅場第五十一章 聲東擊西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拿騷會談第四百二十四章 無聊的總督第1661章 布什總統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加加林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 倫敦論鍵第八百五十六章 梟雄之姿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內閣副秘書長第五百八十二章 輿論漩渦的麥天皇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幫我殺個大臣第四百零一章 蒙巴頓方案第一千零一章 莫斯科之夜第五百二十一章 雙話事人嘍第一千三百九十章 阿聯酋計劃第1567章 訪華和慶祝第五百九十八章 正是在下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東京奧運會第七百四十一章 好人緣的國寶第九百零二章 五年計劃第八百三十一章 二胎計劃第五百六十五章 沙撈越開發銀行第九百五十三章 這很雅各賓第一千三百六十八章 新臺風第七百四十一章 好人緣的國寶第一千五百章 就像是美國第三百六十一章 帝國需要你第七百四十六章 英國人會打仗?第一千零二章 廚房辯論第八百九十五章 西馬鐵路第五百七十九章 籤個條約熱熱身第一百八十四章 英印親如兄弟第一百二十五章 招核(求月票、訂閱)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擁戴王室義不容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