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一章 帝國需要你

在今天的會談之後,艾倫威爾遜甚至還把帶來的威士忌和蘇聯人分享,表達自己對盟友的尊重,“雖然我們之間有着種種問題,但是我們英國相信,還是可以和平共處下去的。”

“也許美國人並不這麼認爲。”謝皮洛夫聽了艾倫威爾遜的話這麼迴應着。

“那是美國人的事情,關於這種事情,我一個英國人是不好過問。”艾倫威爾遜話裡話外的意思,請去對準美國撕咬,這個舞臺是你們兩個國家的。我們英國這種明日黃花,不適合參與進去。

外交官都具有雙面人生的潛質,哪怕按照歷史三國佔領區的合併之日已經不遠了。德國也將會被正式分爲兩個部分。

這個分裂德國的責任,原則上是屬於英法美三國的,不過身爲自由世界的一份子。艾倫威爾遜肯定認爲根源還是在蘇聯,如果不是蘇聯這個國家存在,英法美三國就不會這麼做了。

他甚至準備去英佔區把化工生物領域的人才釋放,當然這件事蘇聯人沒有必要知道。

有必要知道的事情,就是美國是蘇聯的敵人,英國已經不是蘇聯主要的敵人了。

“這位老先生的見解令人驚歎,不知道能不能和我進行一張合影呢?”雖然已經看出來了這就是蘇聯的二代目,艾倫威爾遜卻故作不知,貼上來表示友好,並且詢問赫魯曉夫是哪裡工作的,這麼大的年齡還爲國奔波真是辛苦了。

“我是烏克蘭人!”赫魯曉夫話到嘴邊,還是把工作地點改成了一個模棱兩可的回覆。這個回答既可以回答問題,又回答的不太全面。

“烏克蘭可是一個好地方。據說是世界上很少見的黑土地,是東歐的大糧倉啊。”艾倫威爾遜很是羨慕的道,“有一點我們必須要承認,有這麼一塊土地在手中,是一個強國必備的基礎。”

他可不是在假裝羨慕,而是真的很羨慕,世界上的主要黑土地就這麼幾個,其中蘇聯、美國和中國都有,面積上也是這麼排序,蘇聯第一、美國第二、中國第三。黑土地都是集中在寒帶附近。

這一點艾倫威爾遜絕對沒有說錯,美國的黑土地也是這樣的,在殖民者踏上美洲大陸之前,美國境內大概是印第安人中的遊牧民族活動範圍。廣義上印第安人的農耕部分,都在赤道附近。

誰讓北美大陸幾乎就像是一個正對着北極圈的大漏斗呢?一陣冷空氣襲來,直接就俯衝墨西哥灣,隔幾年來一次,什麼農耕民族也站不住腳。

問題是誰都不知道寒流到底什麼時候會來,和江浙一個維度的美國南部,一夜之間就能從零上三十變成零下三十,誰能扛得住?

農業時代的滅族寒流,導致了美國境內是遊牧部落的地盤,而且比起赤道附近的印第安人,美國境內的印第安遊牧部落人口可以說是相當稀少。

能夠得到敵人,哪怕不是最大敵人的認可,赫魯曉夫同樣是很開心的,他身上也具有樸素的愛國情感。

“提到烏克蘭人,讓我想起來了波茨坦會議上,令人印象深刻的外交官,好像叫福爾採娃。”艾倫威爾遜由衷的道,“她是一位非常有魅力的女士。”

“她啊,她其實並不在外交領域工作。”赫魯曉夫談性大發,還正好認識這個女幹部,侃侃而談道,“她是一個行政幹部,有一個可愛的兒子,還不到兩歲。”

福爾採娃有兒子麼?艾倫威爾遜回憶了一下,好像沒見過歷史記載啊?不過這也說得過去,他總要爲歷史帶來一些改變嘛,不然不是白來一趟?

這一頓威士忌是有效果的,雙方的氣氛也不再劍拔弩張了,目前來說,促進對蘇聯的出口並不是什麼政治錯誤,美國也會蘇聯進行出口。

現在美國和蘇聯的貿易也不是小數,美國都可以和蘇聯人做生意,英國當然更加可以。印象中,到了一九四九年,美國國會才通過了戰後的第一個《出口管制法》,把對蘇聯國家的貿易管制戰略以立法的形式確定下來。

美國的貿易管制清單包括全面禁運類和限制出口數量類,當時杜魯門政府認定,貿易管制的廣度和深度必須能夠影響蘇聯的整個生產體系。

對於美國來說,某個總統宣佈對其他國家制裁,其實並不是最嚴重的事情。國會正式立法,把制裁通過法律形勢固定下來,那纔是大事。

對英國來說,目前美國都和蘇聯進行貿易,有什麼資格對英國指手畫腳。而且就算是拉攏盟友對蘇聯進行技術封鎖,突破口也是存在的。

比如說法共存在的法國,意共存在的意大利,這都是潛在的突破口。而且也確實被蘇聯突破了,尤其是靈活站隊的意大利,在冷戰當中每每率先投敵,在其他國家都沒法和蘇聯做生意的時候站出來,從蘇聯身上吃到了最大的蛋糕。

當然,作爲西方國家的一員,意大利不敢大張旗鼓的向蘇聯提供技術設備,他們把雙方的合作控制在可控範圍之內,雙方的合作主要集中在民用工業領域。

意大利把冰箱、汽車、鋼管等產品輸出到蘇聯,並向蘇聯轉讓了一部分生產技術,從蘇聯換回了鉅額的外匯和豐富的資源。

最典型的就是蘇聯的汽車工業,蘇聯的汽車工業可以說大部分是意大利的功勞,蘇聯最著名的拉達汽車原型就是意大利的菲亞特汽車。

作爲回報,蘇聯不僅向意大利支付了大筆的真金白銀,向意大利購買大量的商品和技術,而且還以優惠價格向意大利出口石油、天然氣等資源。

英國的技術不比意大利強多了?這種事情,既然法國和意大利都能做,英國有什麼不能做的?

在柏林波茨坦宮的談判記錄,源源不斷的被隨行的探員傳回倫敦。艾倫威爾遜的一番文攻武嚇,尤其是在道德底線上的靈活立場,讓諾曼布魯克十分讚賞。

羅羅公司的發動機技術,也從之前的幾十臺,變成了首批三百,全額付款的合同。至於英屬馬來亞的橡膠和錫礦進展也十分順利。

“愛德華,蘇聯是不是真的陣亡了兩千萬人?”諾曼布魯克和自己的前任愛德華·布里奇斯聊天時候分析道,“不然無法解釋這件事,艾倫出發之前列舉的種種條件,幾乎已經全部達成了,我本來以爲沒有這麼容易呢。”

“德國陣亡八百萬人,比較一戰時期法國本土的平民損失,蘇聯肯定付出了更大的代價。但蘇聯絕對不會承認的!”愛德華·布里奇斯長出一口氣道,“目前外交部的外交官們也是兩種態度。”

“一部分傾向於保守黨的言論,應該馬上和美國人站在一起對抗蘇聯。另外一部分就如同現在工黨政府,偏向美國但不要和蘇聯鬧翻?”諾曼布魯克當然也知道外交部現在,對美國和蘇聯採取什麼對策的爭論,“艾德禮首相選擇的是後者。”

“首相怎麼想的我們是無權過問的。不過艾倫確實很適合做外交工作。”微微一笑道,“這證明了我之前的判斷是正確的。”

“是啊,這一次的談判十分的出人預料。艾倫真的把蘇聯人嚇住了。”諾曼布魯克大爲驚奇的道,“目前海外殖民地當中,英屬馬來亞的橡膠和錫礦,本身就是賺取外匯的重要產業,美國人非常的需要,現在又打開了重要的蘇聯市場,馬來亞的地位會更加的被看重。那麼在英屬印度的駐軍撤離之後,要加強在馬來亞的軍事力量。”

“還有波斯灣?對了美國人正在召集各國商討援助計劃。”愛德華·布里奇斯沉吟了一下道,“首相對美國的援助十分渴望,我們要儘量爭取最有利的那部分。”

波茨坦宮,艾倫威爾遜主動伸手和謝皮洛夫伸過來的手握在一起,就在剛剛兩人代表了兩國政府簽署了貿易備忘錄,爲英屬馬來亞的出口打開了方便之門。

這是一筆雙贏的合同,蘇聯並不吃虧,人工合成的技術再厲害,也沒有天然的橡膠省事。對於大英帝國來說,目前世界上最大市場是美國,第二大市場就是蘇聯,蘇聯願意打開方便之門,對英國絕對是一件好事,兩大強國伺候英國,這福分還小嘛?

艾倫威爾遜有足夠的理由向倫敦交差了。他已經爲英國爭取到了比歷史上好上無數倍的合同,現在完全是志得意滿的狀態。

雙方握手友好告別,艾倫威爾遜一行人也回到了柏林的英佔區,準備經過波恩停留片刻打道回府,運作運作,去馬來亞繼續爲帝國做貢獻。

“倫敦的電報,艾倫。”艾福爾早就等着艾倫威爾遜了,見到他回來直接拿出來了倫敦的電報道,“讓你先留在大陸,下個月在巴黎有一場重要會議,你的名字在出席名單當中。”

第一千三百八十章 基辛格訪英第一千四百一十九章 美錫建交第三百六十三章 未來的德國總理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人一定要靠自己第六百二十六章 挽留麥卡錫第七百七十七章 美國南波灣第1555章 皇家海軍出擊第二百四十六章 美國鋼鐵公司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肯尼迪訪英第二百八十二章 還有誰?第1761章 逼宮第一百八十四章 英印親如兄弟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 搞定英國第二百二十章 鐵腕領袖第三百五十章 接着奏樂接着舞第一百六十四章 如臨大敵的艾倫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蘇黎世的地精第九十七章 大選第九百六十七章 再犧牲一下美國第五百二十九章 馬來亞專員第五百三十一章 和赫本旅行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文化沙皇的訪問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 阿曼獨立第六百八十二章 爲了自由世界第六百一十九章 給美國遞刀第五百八十六章 原則上都同意第一百四十七章 布魯塞爾會議第六百一十八章 公主毛遂自薦第八十五章 波茨坦會議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交換間諜我在場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 大英當自強第1551章 心理諮詢師第1695章 清算的不完全第四百零九章 帕梅拉的效率第1668章 議會制是未來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軍備計劃第四百三十四章 人人都有優點第六百八十三章 李奇微赴任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 在堅持堅持第一百章 政客和公務員第二十一章 葡屬果阿第一千四百零八章 特混艦隊第九百八十四章 歐佩克成立第二百五十三章 鼠疫可以爆發第1548章 西方八一第九百六十五章 常務次長的重拳第五百五十四章 軍方和白廳第九百五十一章 焦頭爛額第1690章 鈍刀子割肉第二百一十八章 饑荒的前兆第四百零三章 我的朋友麥卡錫第六百八十八章 妻子要做慈善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 提前大選第七百章 赫本回來了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 首相的海軍第1701章 天無二日第七十一章 帶頭作用第二百七十八章 無趣的艾倫第三百八十三章 威爾遜在巴黎第一百零一章 工黨誤國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 美國後院第二百八十五章 得加錢第九百二十五章 海軍元帥蒙巴頓第六百二十一章 聯邦德國成立第三百五十四章 他應該做大臣第1310章 蘇聯商品展會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英國決不投降第一百一十章 首次核訛詐第一千四百五十七章 你不要想着打仗第1542章 首相背後的男人第四十一章 前往柏林第一百八十九章 想要做好事第四百七十五章 東方學專家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 履行諾言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間諜交換第九百七十四章 不同文明的合作第七百六十二章 民族自決第八百一十八章 此生巔峰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美國出重拳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 倫敦論鍵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離開白宮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納賽爾在也門第一百六十六章 殖民地評估報告第二百六十三章 迪士尼第四百四十九章 戰場信息自由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有志中年們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指點尼雷爾第1664章 動盪的開始第一百六十九章 一親芳澤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法國也要收縮第七十八章 聯合大閱兵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法國變可疑了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忠誠!第五百五十章 農牧業革命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 英澳安全協議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 呼喚緬因號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信息自由運動第七百一十四章 蒙巴頓和李奇微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 印巴戰爭
第一千三百八十章 基辛格訪英第一千四百一十九章 美錫建交第三百六十三章 未來的德國總理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人一定要靠自己第六百二十六章 挽留麥卡錫第七百七十七章 美國南波灣第1555章 皇家海軍出擊第二百四十六章 美國鋼鐵公司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肯尼迪訪英第二百八十二章 還有誰?第1761章 逼宮第一百八十四章 英印親如兄弟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 搞定英國第二百二十章 鐵腕領袖第三百五十章 接着奏樂接着舞第一百六十四章 如臨大敵的艾倫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蘇黎世的地精第九十七章 大選第九百六十七章 再犧牲一下美國第五百二十九章 馬來亞專員第五百三十一章 和赫本旅行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文化沙皇的訪問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 阿曼獨立第六百八十二章 爲了自由世界第六百一十九章 給美國遞刀第五百八十六章 原則上都同意第一百四十七章 布魯塞爾會議第六百一十八章 公主毛遂自薦第八十五章 波茨坦會議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交換間諜我在場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 大英當自強第1551章 心理諮詢師第1695章 清算的不完全第四百零九章 帕梅拉的效率第1668章 議會制是未來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軍備計劃第四百三十四章 人人都有優點第六百八十三章 李奇微赴任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 在堅持堅持第一百章 政客和公務員第二十一章 葡屬果阿第一千四百零八章 特混艦隊第九百八十四章 歐佩克成立第二百五十三章 鼠疫可以爆發第1548章 西方八一第九百六十五章 常務次長的重拳第五百五十四章 軍方和白廳第九百五十一章 焦頭爛額第1690章 鈍刀子割肉第二百一十八章 饑荒的前兆第四百零三章 我的朋友麥卡錫第六百八十八章 妻子要做慈善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 提前大選第七百章 赫本回來了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 首相的海軍第1701章 天無二日第七十一章 帶頭作用第二百七十八章 無趣的艾倫第三百八十三章 威爾遜在巴黎第一百零一章 工黨誤國第一千四百五十一章 美國後院第二百八十五章 得加錢第九百二十五章 海軍元帥蒙巴頓第六百二十一章 聯邦德國成立第三百五十四章 他應該做大臣第1310章 蘇聯商品展會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英國決不投降第一百一十章 首次核訛詐第一千四百五十七章 你不要想着打仗第1542章 首相背後的男人第四十一章 前往柏林第一百八十九章 想要做好事第四百七十五章 東方學專家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 履行諾言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間諜交換第九百七十四章 不同文明的合作第七百六十二章 民族自決第八百一十八章 此生巔峰第一千二百八十章 美國出重拳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 倫敦論鍵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離開白宮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納賽爾在也門第一百六十六章 殖民地評估報告第二百六十三章 迪士尼第四百四十九章 戰場信息自由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有志中年們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指點尼雷爾第1664章 動盪的開始第一百六十九章 一親芳澤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法國也要收縮第七十八章 聯合大閱兵第一千一百一十九章 法國變可疑了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忠誠!第五百五十章 農牧業革命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 英澳安全協議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 呼喚緬因號第一千一百八十七章 信息自由運動第七百一十四章 蒙巴頓和李奇微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 印巴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