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一章 好人緣的國寶

經濟是英國在戰後的最大問題,原本的歷史上對美國的依賴加大,帶給英國的可不全是好處,對此英國人也心知肚明。

按照當時的說法,英國變得更加內向,在世界事務中的作用還不確定。

雖然英聯邦還具有重要的功能,比如統一英鎊區的運作和貿易體系的運行,但英聯邦的確實越來越儀式化。與美國的關係,在許多方面苦樂參半,而且越來越多煩惱。

扭轉戰後英國的頹勢雖然艱難,但並不是一點辦法都沒有,大不列顛的人口雖然有限,但整個大英帝國的人口並不少,英國完全可以在大英帝國做產業佈局和分工,將淘汰產業分配在海外英屬領地,本土進行產業升級,在大英帝國內部形成以大不列顛爲頭雁的雁型模式。

只要分配合理,不僅能避免屬地做大,而且還可以加強大英帝國內部的凝聚力。

在當前剩餘的殖民地當中,有也只有英屬馬來亞還具備這個產業功能了。而且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發展工業的環境也很差,可以作爲輔助英國完成這個目的的力量。

事實上這個產業轉移,比二戰之前還要有有利的地方。二戰前的世界霸權仍然在英國手中,完整體的大英帝國任然包括像是加拿大、澳大利亞的優質殖民地。

這些殖民地資源豐富,雖然拿走一點就還能讓英國本土過上很輕鬆的日子。英國某種意義上已經陷入了荷蘭病當中,並且一直在和荷蘭病做鬥爭。

現在澳大利亞等自治領已經獨立,不在以英國的利益爲先,對英國來說反而是好事。

戰前的英國的利益有多大,其實不用看別的國家,看現在還有二點五億英鎊的中國就知道了,就算是戰後,英國也不斷蟬聯最大投資國。

其實就算是有艾倫威爾遜在不斷填補漏洞,英國的頹勢仍然在繼續,一九五零年的時候,英國的製造業出口總值還佔據全世界的百分之二十五,三年之後雖然總量還在增長,加上馬來亞的出口還更多,也跌到了百分之二十二。

佔據全世界三分之一的造船業,也跌到了百分之三十以下。不過這種緩慢的衰落屬於正茬表現,總量並沒有衰退,只是因爲歐洲國家開啓了恢復的過程。

比起本土還處在陣痛當中的餘震,本就毫無基礎的馬來亞就幸運的多了。基礎薄弱可以帶來高增長是一個好處,另外一個好處就是周圍一羣菜雞,幸福感都是對比出來的。

鶴立雞羣固然會帶來一些偷渡問題,可也能夠穩固英屬馬來亞大部分人的反抗之心。

對於一九五三年,這個伊麗莎白女王加冕的第一年,艾倫威爾遜的個人總結還是可以的,有驚無險的度過了風暴潮和倫敦煙霧事件,就當是多難興邦。

因爲回國參加倫敦改建和女王登基的一系列事情,艾倫威爾遜在年底不準備回國。

而是看看即將到來的一九五四年,法國在亞洲殖民勢力土崩瓦解的一年到底有什麼表現。

“法國人也是真的沒效率,越南人就不能勇敢一點,主動把法國人趕下海?”躲在吉隆坡的馬來亞專員,專門訂購了法國的報紙,還對已經到達西貢的英軍顧問團保持聯絡。

左等右等大戲就是不上演,只能在千里之外對要付出鮮血的法國人比比叨,站着說話不腰疼的本質,在此時表達的淋漓盡致,提上褲子就是硬氣。

既然法國人還需要時間,艾倫威爾遜只能繼續自我表功的生活,在多年以前他也在英屬印度的首府新德里這麼幹過,每天就對印度人說印度的未來不是小好而是大好。

不過現在他對英屬馬來亞的看好就真誠多了,他是真的覺得,打基礎的時候已經過去,英屬馬來亞即將進入積累階段,積累財富慢慢的攀爬,這是需要時間的,同樣也是不可避免的一步。

在這個過程當中,英國所起到的作用就是對馬來亞的經濟發展提供保護。這同樣不可避免,在原本的歷史上,其實是日本起到了這個作用,當然按照時間,應該是三十年後的日本。

在日本發展起來之後,開始提出來了雁陣戰略,獨立的馬來西亞就成了日本的小弟。

那個時代的馬來西亞和現在的英屬馬來亞優勢差不多,有石油和天然氣資源,馬六甲海峽帶來的港口紅利,錫礦有利於發展半導體。原材料豐富,木材油棕應有盡有;氣候宜人,沒有天災;交通便利,工人充足,一切似乎都在往很好的方向發展。

但隨後馬來西亞的大哥日本,被美國用廣場協議打出一個暴擊,連大哥都跪了,馬來西亞自然不能避免被大哥倒塌的屍體砸死,就如同蘇聯倒了會砸死東歐社會主義國家一樣。

馬來西亞的幾大龍頭產業,電子、汽車、化工、能源幾乎與日本息息相關,直接沉淪。

而現在的英屬馬來亞,有英國提供產業轉移和軍事保護,周邊還有荷蘭的軍事力量,不遠的南方還有澳大利亞和新西蘭提供幫助,條件上已經比日本帶着的時候好了太多。

現在都不是等着讓日本帶領了,而是要和日本並駕齊驅。

艾倫威爾遜就不相信,英國好歹做了幾百年世界霸主,帶領一個殖民地發展經濟,還能比一個半點軍事力量都沒有的戰敗國差了?

就算英國沒有日本的經濟規模,艾倫威爾遜自認爲他肯定比日本人強。

走訪新建立的各大工廠時間,艾倫威爾遜聽着各地區專員的自我表功,樂觀情緒稍微克制了一點,他開始表達樂觀情緒,下面的地區專員就有樣學樣,這玩意好像叫浮誇風?

“樂觀情緒是對着馬來亞臣民的,我們自己不能相信。埃弗雷德,你沒有在英屬印度工作過,不知道我們當初是採用欺騙策略,糊弄印度人的。”

艾倫威爾遜馬上調轉槍口,表示馬來亞的發展仍然任重而道遠,根本樂觀不起來。

他拿在英屬印度,用假數據迷惑處在旱災的印度人,用來和當前的輿論做對比,最後道,“當然了,和越南人相比,當來的馬來亞還是非常幸福的,至少不用吃炸彈。”

“我知道了,專員!”埃弗雷德馬上表達出來和頂頭上司的一致性,態度也變得謙虛。

“就算是真的在發展快車道,我們也不要自滿,你看港督天天對着倫敦哭窮,我們上交的利潤多了,自己留下的就少了。當然,一億英鎊還是底線,不能比英屬印度低,所以爲了我們能夠控制的資金變多,還是要盡力讓這塊殖民地富裕起來。”

爲了英國本土分擔財政壓力,是作爲英國人應該做的。畢竟他可是拍着胸脯保證過,讓英屬馬來亞代替英屬印度的作用,纔來到這裡上任。

但是他也不會多給,一旦過了倫敦的要求,剩下的財富就要留在殖民地當中。他還要指望馬來亞長久的留在英國手中,不能像是英屬非洲那邊刮地皮。

這種留一手的先進經驗,不還都是和港督學的麼?學以致用不是什麼壞事。

年底艾倫威爾遜本想可能就這麼過了,但終於,他心心念唸的後勤保障還是來了。費雯麗從美國飛來,帶着兒子過來和艾倫威爾遜相聚。

“薇薇安,還是你對我最好。”艾倫威爾遜抱着費雯麗嬌小的身體不鬆手,關鍵時刻還是大英國寶對他最好,這是任何人都不能替代的。

“怎麼了,我不是來了麼。”費雯麗把男人的頭包在懷中輕聲安慰,萬里迢迢過來完成後勤保障的工作,在國寶看來都是分內之事。

一日不見如隔三秋,更何況這都多少日了,四目相對,眼中的炙熱超過了馬來亞的氣溫。

把玩國寶的心一如既往,艾倫威爾遜恨不得天天和費雯麗在一起。

“對了,我有一個朋友如果有時間的話,還會過來做幾天客。”費雯麗紮起來撒亂的頭髮,臉上潮紅未褪,和本地的地頭蛇談及這件事。

“你的朋友!”艾倫威爾遜狐疑的看了一眼費雯麗,他能夠理解費雯麗的好人緣,事實上費雯麗的人緣本身就很好,這和他提出的捆綁建議無關,沒有黃金十二宮捆綁,國寶的人緣也是一等一的。嘉遜和費雯麗的關係就很好。

只是這個朋友嘛?艾倫威爾遜旁敲側擊的詢問,“你還是最好不要有男性朋友,要是女性朋友來多少,在馬來亞這個地方我都會提供便利。說起來你可能不相信,在這個五十萬平方公里的殖民地,我說話比上帝他老人家管用。”

“知道了,上帝!人家還不一定有時間呢。”費雯麗白了艾倫威爾遜一眼,“我的朋友在年後要去韓國勞軍,如果有空餘時間,說不定會過來轉轉。”

“原來如此!”艾倫威爾遜點了點頭,這就不用問了,既然是勞軍大概率是一個女人。

一九五四年的新年終於還是邁着堅定的步伐來了,艾倫威爾遜已經不再念叨後勤保障,過來送後勤保障的人已經讓他有些吃不消,如此重要的時刻,妻子帕梅拉蒙巴頓當然要過來,可海蒂·拉瑪、英格麗·褒曼也過來了。

開戰之前總是信心滿滿,從來沒有打過這麼富裕的仗,真打起來就會發現多少準備都不夠。

第七百七十六章 感人肺腑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馬丁路德金遇刺第五百九十章 獨立調查委員會第一千二百二十章 全小將第五百八十三章 動手的時機第四百七十七章 皇家海軍的未來第四百九十五章 影帝演技威爾遜第1613章 見不得女人落淚第一千二百三十章 肯尼迪的不滿第1631章 塔曼師第1606章 靈活的沙特第二百五十九章 印度之父第五百三十章 三位一體核戰略第四百一十五章 殫精竭慮的總督第一千五百四十三章 合縱長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拿騷會談第八百八十九章 英國跟進第一百二十九章 胡格爾別墅第一百六十八章 紳士的國度第七十九章 突發事件第七百一十二章 女王加冕第九百零三章 天然的非洲霸主第三百零二章 新年新總督第一千五百一十章 顯著成果第六十七章 讓印度人先死第八百七十章 一九五六年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我一點都不意外第一千零一章 莫斯科之夜第一千零九章 農牧業合作成果第一百一十章 首次核訛詐第1615章 內部鬥爭第三百九十六章 英屬紐芬蘭第六百二十二章 洗白德國工作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 黃金換食品第九百一十八章 至暗時刻第四百五十四章 重任在肩第1647章 東芝事件第七百八十五章 人走茶涼第二百五十章 兩封電報第二百七十二章 訛詐昂山第九百一十六章 歐洲團結利益均分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 歐洲能源安全會議第八百四十八章 馬來亞需要我第四百零四章 關鍵的一年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 肯尼迪遇刺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 尼克松的麻煩第四百九十九章 國際局勢第1747章 表決結果第三百八十六章 跪着揮拳第四百零四章 關鍵的一年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看着我的眼睛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羅德西亞王室領地第1542章 首相背後的男人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 英蘇貿易協定第1747章 表決結果第七十七章 女人孩子在前面第六百一十七章 把機會讓給法國第十四章 專員之間的事情第四十一章 前往柏林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 應對總罷工第三百三十七章 任命北方專員第四百二十九章 我非常痛心第七百六十六章 到達西貢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 母子團聚第六百二十八章 這裡面水太深第八百五十八章 安卡拉條約第一千二百二十章 全小將第三十四章 奧薩瓦根行動第七百一十七章 龍騎兵自由了第八百九十八章 說服英軍司令第七十一章 帶頭作用第七百二十四章 美軍介入的根源第二百三十八章 透明政府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毫無波蘭第八百四十四章 慕尼黑專家第六十四章 該死的蘇聯人第八百七十八章 ****第二百三十章 公務員蒙巴頓第六百五十九章 尼日利亞國父第一千五百三十六章 懲惡揚善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 英法同盟?第九百零六章 第二個波斯灣第九百八十六章 阿諾德第1643章 蘇丹妥協第五百九十五章 聯名擔保第二百五十七章 救火隊員第二百零一章 印度的女兒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假裝不知情第1759章 私人聚會第一百七十一章 例行談話第七百九十三章 昨日重現第七百九十章 念頭通達第1658章 見好就收第三百八十二章 計劃沒有變化快第三百零三章 總督降臨新德里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 入主白廳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 呼喚緬因號第九十二章 大殺器第1615章 內部鬥爭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 公立教育體系改革
第七百七十六章 感人肺腑第一千三百四十六章 馬丁路德金遇刺第五百九十章 獨立調查委員會第一千二百二十章 全小將第五百八十三章 動手的時機第四百七十七章 皇家海軍的未來第四百九十五章 影帝演技威爾遜第1613章 見不得女人落淚第一千二百三十章 肯尼迪的不滿第1631章 塔曼師第1606章 靈活的沙特第二百五十九章 印度之父第五百三十章 三位一體核戰略第四百一十五章 殫精竭慮的總督第一千五百四十三章 合縱長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拿騷會談第八百八十九章 英國跟進第一百二十九章 胡格爾別墅第一百六十八章 紳士的國度第七十九章 突發事件第七百一十二章 女王加冕第九百零三章 天然的非洲霸主第三百零二章 新年新總督第一千五百一十章 顯著成果第六十七章 讓印度人先死第八百七十章 一九五六年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我一點都不意外第一千零一章 莫斯科之夜第一千零九章 農牧業合作成果第一百一十章 首次核訛詐第1615章 內部鬥爭第三百九十六章 英屬紐芬蘭第六百二十二章 洗白德國工作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 黃金換食品第九百一十八章 至暗時刻第四百五十四章 重任在肩第1647章 東芝事件第七百八十五章 人走茶涼第二百五十章 兩封電報第二百七十二章 訛詐昂山第九百一十六章 歐洲團結利益均分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 歐洲能源安全會議第八百四十八章 馬來亞需要我第四百零四章 關鍵的一年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 肯尼迪遇刺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 尼克松的麻煩第四百九十九章 國際局勢第1747章 表決結果第三百八十六章 跪着揮拳第四百零四章 關鍵的一年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看着我的眼睛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羅德西亞王室領地第1542章 首相背後的男人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 英蘇貿易協定第1747章 表決結果第七十七章 女人孩子在前面第六百一十七章 把機會讓給法國第十四章 專員之間的事情第四十一章 前往柏林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 應對總罷工第三百三十七章 任命北方專員第四百二十九章 我非常痛心第七百六十六章 到達西貢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 母子團聚第六百二十八章 這裡面水太深第八百五十八章 安卡拉條約第一千二百二十章 全小將第三十四章 奧薩瓦根行動第七百一十七章 龍騎兵自由了第八百九十八章 說服英軍司令第七十一章 帶頭作用第七百二十四章 美軍介入的根源第二百三十八章 透明政府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毫無波蘭第八百四十四章 慕尼黑專家第六十四章 該死的蘇聯人第八百七十八章 ****第二百三十章 公務員蒙巴頓第六百五十九章 尼日利亞國父第一千五百三十六章 懲惡揚善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 英法同盟?第九百零六章 第二個波斯灣第九百八十六章 阿諾德第1643章 蘇丹妥協第五百九十五章 聯名擔保第二百五十七章 救火隊員第二百零一章 印度的女兒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假裝不知情第1759章 私人聚會第一百七十一章 例行談話第七百九十三章 昨日重現第七百九十章 念頭通達第1658章 見好就收第三百八十二章 計劃沒有變化快第三百零三章 總督降臨新德里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 入主白廳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 呼喚緬因號第九十二章 大殺器第1615章 內部鬥爭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 公立教育體系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