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印度進攻

喜馬拉雅山要開戰的雙方,都是威脅不到英國本土的,這非常的重要。

而加勒比海對峙的雙方則恰恰相反,兩件事的風險迥然不同,自然蹭熱度就不能拍腦袋決定,顯然一個首相兩個內閣大臣也同意這一點。

“不站在英聯邦的立場上給華人一個態度麼。”艾登想着是不是發起個什麼制裁,彰顯一下英國的力度。

“倒是有一個選擇,如果我們豁得出去的話,可以封閉香江。不過潛在的損失要英國承擔罷了,我估計會導致六千萬英鎊左右的貿易額損失。”艾倫威爾遜很認真的回答這個問題,“而且這起不到什麼作用,我們又無法影響到他們的物價,只能造成賬面損失,看着好像損失很大罷了。。”

對於一個處在自給自足階段的國家,制裁有什麼用呢?不能說一點用沒有,也確實可以說沒什麼用。制裁對帶來對外依賴的部分受損。

就比如制裁俄羅斯的芯片半導體什麼的,會導致類似的產品價格飛漲。

但影響不到俄羅斯國內衣食住行的物價,俄羅斯的麪包該是什麼價格,還是什麼價格,肉類不會漲、酒類不會漲。而俄羅斯出口的糧食、能源那都是剛需。制裁的話只能反饋到自己身上。

所以封閉香江的後果,大概就是某大國屁事沒有,香江會陷入蕭條當中,英國的貿易額受損,掌握的唯一進出口港口地位可能受到衝擊。

“其實,片面的制裁是沒用的。”拉博·巴特勒馬上站在了正義一邊,“而且這會讓被人認爲,英國是在實際行動當中參與到了戰爭當中,這樣政府就被動了。”

“對對對!”普羅富莫也一副顧全大局的考量道,“我們是不持立場的,只是在關鍵時刻,給予印度一些關懷,絕不是加入到戰爭當中。”

“大臣們高見。”聽着北約絕對不會出兵幫助烏克蘭的變種,艾倫威爾遜毫不吝嗇的拍馬屁,在座的大臣都是棟樑之才啊。

這麼幹雖然會顯得英國也有些被動,但也是最實際的應對辦法,古今征戰,豬的戰術一再爲人們成功運用着,遇有攻擊便把屁股偎依着牆壁,讓你抓不着尾巴,終於把它無可奈何, 弄不好尖牙利齒給你一口, 咬住了就不放。

制裁是不可取的, 這是雙輸的行爲,而且一旦開始人家要不理你,英國會不會跟尷尬?想要不尷尬就要加碼、禁止足球?花樣滑冰?還是制裁個人?

制裁個人要是還沒用呢?總不能制裁到歷史上去吧?事實上制裁到個人這個領域, 本身就說明在國家層面的制裁已經沒法繼續加碼了。

弄急眼了人要解放香江?英國是跟不跟?跟的話陸戰打不過,不跟的話香江沒了, 某大國出海就一片暢通。現在海軍不行, 以後海軍就一直不行麼?

這就和烏克蘭一旦被吞併, 歐盟就開始難受一樣,烏克蘭在地理上是把俄羅斯和傳統具有影響力的東南歐地區隔開的, 它的存在導致俄羅斯對東南歐鞭長莫及。

要知道帝俄時代,奧斯曼帝國整個歐洲的領土上的民族,都是被帝俄拯救出來的。

一旦烏克蘭消失, 俄羅斯就能再次打通前往巴爾幹的道路, 什麼保加利亞、羅馬尼亞、匈牙利這些國家、俄羅斯的影響就會迅速增強。

畢竟真正鐵桿反俄的國家, 就波蘭和波羅的海三國, 有烏克蘭頂在前面,它們可以蹦躂, 要是烏克蘭不在了,誰敢保證它們不會私下和俄羅斯說,大哥, 剛纔人多的事實?

關於要拿出一些手段,支援印度的討論, 剛剛開始就已經結束了,就好像從來沒提過一樣。

討論結果是關於印度的具體支持步驟, 目前僅限於外交上的聲援,這樣既表明了英國的立場, 又不會造成損失。

艾倫威爾遜和外交大臣拉博·巴特勒一起離開唐寧街十號,這件事在這個階段,毫無疑問是外交部進行負責了。

拉博·巴特勒開口詢問,“那到底怎麼樣,讓印度感受到英國的善意呢?”

“大臣,並不需要,戰爭有了結果, 印度人自然會感受到。”艾倫威爾遜心說拉博·巴特勒,別忘了英國可殖民過印度。

哪怕是在二十一世紀,在沒有北方鄰居的議題上,印度可是一直追着英國咬的。

其實在外網上和印度人溝通簡單的很, 印度想要入常都想瘋了。

只要隨便提一下,然後迅速帶歪方向,馬上會有無數印度人對你表達贊同。

印度想要入常是真的,怎麼入倒是無所謂,你可以和印度人說英國早已經衰落,根本不配常任理事國的席位,印度應該代替英國,馬上你就會得到網紅的待遇。

印度人看某大國、就和某大國看蘇聯一樣一樣的,你強但你不能無視我的存在。同樣印度對某大國的印象、也繼承了某大國對蘇聯的印象。

兩國之間有仇、但很多問題兩國也是一個態度,就比如說英國的席位應該被印度代替。

十月十六日,白宮正在進行最後的磋商,到底是直接入侵古巴還是進行空中打擊的時候。

喜馬拉雅山麓、印度在東段,部署了一萬六千餘人兵力;在西段,印軍部署一個旅部六個步兵營、一個機槍營及若干配屬分隊共六千餘人。北上的印度軍隊到達指定地點開始進攻。

接到倫敦電報,被要求每十二個小時彙報一次的駐印度大使, 將印度進攻的消息告知了倫敦,第二天一早,中印開戰的消息,登上了每張報紙的頭版頭條,如同颶風一般傳遍了英國各地,走出國境線傳遍了全世界。

“我們呼籲兩國採取務實的態度, 談判解決問題。”外交大臣拉博·巴特勒如是說道。

“大臣,英聯邦總理會議據說是在十二月進行,是否如期進行?”每日時報的記者站起來提出自己的問題。

“我相信問題不大,應該如期進行。”拉博·巴特勒笑呵呵的回答道。

幾乎是在同一時間的,英國國防部總部大樓,蒙巴頓元帥正在向國防大臣闡述皇家海軍的調動計劃,地中海艦隊兩艘伊麗莎白女王級航母戰鬥羣,將前往東非進行部署。

此情此景,艾倫威爾遜想要吟詩一首,孟良崮上虎賁垮,千里馳援李天霞。非我見死不相救,奈何共軍有高達,好詩好詩……

整個英國,現在都在關注着遙遠的亞洲戰場,那一場世界屋脊上的戰爭。

印度首都新德里,龐大的人流淹沒了每一條街道,上一次這麼熱鬧的時候,還是尼赫魯宣佈印度獨立的時候,人們高舉着甘地和尼赫魯的照片,支持印度軍隊的勇敢舉動,各種報紙連篇誇讚,稱讚着尼赫魯政府的勇敢之舉。

無數宗教人士和苦行僧、坐地爲前線的印度軍隊祈福,祝願他們旗開得勝。

這一幕都落在了英國大使的眼中,在給倫敦的電報當中還對此有些擔憂,“印度獨立之後民族主義蓬勃發展,已經越發的激進。”

“這些駐外大使,不管是在那個國家常住,總是會受到當地的影響的。”艾倫威爾遜拿着駐印度大使的電報道,“讓他好好等着吧,說不定一個月之後見到的情況就完全不一樣了。”

有句話怎麼說的了?成年人的崩潰就在一瞬間。對一個國家來說同樣如此。

“還有告訴凱福萊,別和美國人摻和在一起,美國人和常公不管談什麼,都和英國無關,一個大使別在這件事上犯錯誤,他要想換一個地方,比如南太平洋的某個島嶼做專員,可以把我說的話當放屁。”

威克三緘其口,不敢說詐騙島的任何消息了,“我馬上告訴他。”

“多麼美好的世界啊,好好活着比什麼都強。”艾倫威爾遜感嘆了一句,翻開了南遊記,津津有味的閱讀起來。

英國軍港朴茨茅斯、蒙巴頓元帥穿着元帥軍服、目送維多利亞女王級的一號艦和二號艦出港,兩艘英國噸位最大、艦齡最短的航空母艦,將趕赴地中海,代替地中海艦隊的兩艘伊麗莎白女王級航空母艦,負責地中海的安全。

這一次皇家海軍的兵力調動堪稱龐大,不說戰後唯一也差不多了。

九萬噸的鉅艦離港,不但吸引了蒙巴頓和一干將領,同樣也吸引了不少附近的居民。

事實上皇家海軍也沒有要隱瞞什麼,相反堪稱是大張旗鼓,唯恐別人不知道,這兩艘英國皇家海軍的驕傲要調動。

英國方面的異動,很快就被各種意見所困擾的肯尼迪知道,此時直接進攻古巴,和採取外科手術式空襲打擊的意見各不相讓,令他不勝其煩。

肯尼迪甚至有些羨慕英國人了,這種時候還有閒心去關注萬里之外的熱點問題。

“英國皇家海軍調動,海軍?”肯尼迪一下愣住了,用海軍封鎖?對啊,美國也可以這麼做,美國海軍實力比英國皇家海軍還更強呢。

第三十一章 工作安排第1732章 殺狗過年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 英法同盟?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一魚兩吃第1742章 駐德蘇軍第四百五十五章 公投日期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 提前大選第一千章 學院高材生第二百七十五章 薇薇安回來了第四百一十四章 波士頓客人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 慫恿印度第二百八十六章 倫敦回覆第七百一十四章 蒙巴頓和李奇微第二百一十二章 大臣大意了第八百七十章 一九五六年第九百四十九章 從未設想的道路第一百七十二章 幼年版鐵娘子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 平衡南亞第三百四十三章 什麼叫大國總理第八十四章 是,首相!第九百八十八章 個人檔案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 敵在白宮第八百一十七章 萬隆會議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 尼赫魯葬禮第二百六十一章 萬全之策第七百六十九章 岳父救我第二百零五章 一切盡在掌控當中第九百三十七章 收穫的季節第二百四十五章 星光璀璨第一百九十八章 大臣和演員第1643章 蘇丹妥協第一千四百三十八章 我是你爸爸第1594章 不能操之過急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阿爾及利亞公投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 兩宮王太后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華沙機場第五百一十四章 帕梅拉的收穫第四百八十四章 伊麗莎白鐵礦第1749章 一家團聚第五百六十七章 帝國忠犬第1615章 內部鬥爭第四百六十七章專員們回倫敦第1559章 存在艦隊第一千四百三十章 算無遺策第三百七十一章 從電影市場開始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幫我殺個大臣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 公主的婚期第九百六十章 歐佩克設想第1757章 誠摯的邀請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造船業我拯救第四十六章 艾倫報告第五百七十章 吉隆坡會議成果第一百八十章 建設新印度第七百八十八章 手心手背都是肉第一百三十九章 整裝待發第九百三十三章 “英屬緬甸”第三百一十六章 可靠的人第七百二十章 埃及電氣化第九百九十四章 解散議會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英德金融峰會第八百一十三章 阿爾及利亞戰爭第八百零四章 伸張正義的專員第八百五十章 鐵棒加粗第六十章 平靜下的暗潮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萬邦來朝第七百二十三章 人文關懷威爾遜第二百八十章 精忠報國第九百四十五章 交接工作第1655章 布政司司長第二百八十六章 倫敦回覆第九百四十二章 討要轟炸機第二百三十九章 有請甘地!第七百八十九章 愛國者惺惺相惜第六百八十八章 妻子要做慈善第八百五十一章 軍售談成第七百四十二章 所圖甚大第二百四十七章 印度資源多嘛?第二百五十三章 鼠疫可以爆發第六百三十三章 空中走廊第一百九十章 女權主義者艾倫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 英國核戰略第三百九十八章 抵達馬來亞第一百六十六章 殖民地評估報告第1597章 首相的平衡外交第三百七十二章 共同市場共識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 誰失去了印尼?第九百九十七章 新政府新氣象第1584章 悲憤的首相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增加軍費第1600章 轉折中的一九八五第七百八十四章 丘吉爾辭職第九百二十一章 麥卡錫的NASA第五百七十九章 籤個條約熱熱身第一百九十一章 走向新印度第二百三十四章 先救高種姓第六百二十四章 蘇聯全都要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艾登醜聞第1720章 父愛如山第三百三十章 北羅德西亞
第三十一章 工作安排第1732章 殺狗過年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 英法同盟?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一魚兩吃第1742章 駐德蘇軍第四百五十五章 公投日期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 提前大選第一千章 學院高材生第二百七十五章 薇薇安回來了第四百一十四章 波士頓客人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 慫恿印度第二百八十六章 倫敦回覆第七百一十四章 蒙巴頓和李奇微第二百一十二章 大臣大意了第八百七十章 一九五六年第九百四十九章 從未設想的道路第一百七十二章 幼年版鐵娘子第一千二百八十三章 平衡南亞第三百四十三章 什麼叫大國總理第八十四章 是,首相!第九百八十八章 個人檔案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 敵在白宮第八百一十七章 萬隆會議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 尼赫魯葬禮第二百六十一章 萬全之策第七百六十九章 岳父救我第二百零五章 一切盡在掌控當中第九百三十七章 收穫的季節第二百四十五章 星光璀璨第一百九十八章 大臣和演員第1643章 蘇丹妥協第一千四百三十八章 我是你爸爸第1594章 不能操之過急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阿爾及利亞公投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 兩宮王太后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華沙機場第五百一十四章 帕梅拉的收穫第四百八十四章 伊麗莎白鐵礦第1749章 一家團聚第五百六十七章 帝國忠犬第1615章 內部鬥爭第四百六十七章專員們回倫敦第1559章 存在艦隊第一千四百三十章 算無遺策第三百七十一章 從電影市場開始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幫我殺個大臣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 公主的婚期第九百六十章 歐佩克設想第1757章 誠摯的邀請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造船業我拯救第四十六章 艾倫報告第五百七十章 吉隆坡會議成果第一百八十章 建設新印度第七百八十八章 手心手背都是肉第一百三十九章 整裝待發第九百三十三章 “英屬緬甸”第三百一十六章 可靠的人第七百二十章 埃及電氣化第九百九十四章 解散議會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英德金融峰會第八百一十三章 阿爾及利亞戰爭第八百零四章 伸張正義的專員第八百五十章 鐵棒加粗第六十章 平靜下的暗潮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萬邦來朝第七百二十三章 人文關懷威爾遜第二百八十章 精忠報國第九百四十五章 交接工作第1655章 布政司司長第二百八十六章 倫敦回覆第九百四十二章 討要轟炸機第二百三十九章 有請甘地!第七百八十九章 愛國者惺惺相惜第六百八十八章 妻子要做慈善第八百五十一章 軍售談成第七百四十二章 所圖甚大第二百四十七章 印度資源多嘛?第二百五十三章 鼠疫可以爆發第六百三十三章 空中走廊第一百九十章 女權主義者艾倫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 英國核戰略第三百九十八章 抵達馬來亞第一百六十六章 殖民地評估報告第1597章 首相的平衡外交第三百七十二章 共同市場共識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 誰失去了印尼?第九百九十七章 新政府新氣象第1584章 悲憤的首相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增加軍費第1600章 轉折中的一九八五第七百八十四章 丘吉爾辭職第九百二十一章 麥卡錫的NASA第五百七十九章 籤個條約熱熱身第一百九十一章 走向新印度第二百三十四章 先救高種姓第六百二十四章 蘇聯全都要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艾登醜聞第1720章 父愛如山第三百三十章 北羅德西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