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八十章 誰是敵人?

伊朗三分天下的格局,在美國看來並非不可破解,而英國顯然是三分天下當中最弱勢的一方,既然摩薩臺受到伊朗的歡迎,華盛頓就借用這種支持,來完成自己的目的。

近代以來英俄兩國,分別從伊朗劃分了勢力範圍,更是在二戰期間入侵了伊朗。

而美國不同於有歷史包袱的英國和蘇聯,至少當前還是完全可以以局外人的身份,和伊朗站在一起的,先把英國排擠掉再說。

面見外交大臣的路上,艾倫威爾遜也在思考德黑蘭背後的支持者。其實就是想,美國和蘇聯誰的嫌疑更大,從地理位置上是蘇聯,從國力上是美國,反正不可能是巴列維。

英國固然已經不是日不落帝國了,可也不是一個伊朗就能應對的。這一次伊朗的態度顯然就非常反常,“大臣十分生氣的原因,肯定和選舉年有關係。”

“是這樣。”聽了老同事的話,艾倫威爾遜問道,“工黨決定選擇一個不錯的時機,解散議會開始大選麼?”

“我只是說有這個可能。”約翰聳聳肩道,“這一切都是我的猜測,不過政客能因爲什麼事情這麼生氣?除了選舉,我想不到什麼其他事。”

“確實,也許真的有關。”艾倫威爾遜一愣,越想越覺得有道理。

從一九四五年到現在,已經過去了十三個年頭,這都已經快年底了。

連任三屆的工黨這麼幹真是有可能的。議會制國家和美國的選舉制度不同,就拿英國首相的五年任期來說,通常會選擇任期過半的第三個或者第四個年頭,支持率高的時候開啓大選,方便連任。

爲什麼前兩次沒有這麼幹?這個原因是工黨在戰後的前兩次大選,對保守黨佔據絕對優勢,領先了保守黨上百席位,那種情況下民意沒有出現明顯變動,工黨就可以把任期做到頭。

而一旦領先席位不多,議會制國家的執政黨纔會選擇提前大選。如果是這樣的話,那工黨可能對哈羅德·威爾遜這一次的中東之行給予厚望,然後以此來拉昇支持率開啓大選。

這樣就能解釋,爲什麼哈羅德·威爾遜這一次這麼生氣,對政客而言,誰威脅了他的支持率,誰就是他的敵人。

有時候機會只會出現一次,不信問問前外交大臣莫里森,在關鍵時刻輸了一次,造成的差距一輩子都沒追上,被艾德禮壓制了一輩子。

抵達外交部代表團下榻的賓館,迎面而來的外交部同事都朝着艾倫威爾遜行注目禮,算是迎接頂頭上司的迴歸。

艾倫威爾遜也點頭致意,直接讓迪克遜帶他面見外交大臣,“大臣這幾天很煩躁。”

“我知道了。”艾倫威爾遜點頭,隨後推開房門進入了房間當中。

中東是極少有陰天的,尤其是巴士拉,此時的天氣就像是哈羅德·威爾遜的心情一樣,

艾倫威爾遜就是在這種情況下見到了大臣,大臣儘量隱藏自己的真實想法,詢問了常務次長的遠東之行是否有收穫。

“非常好,多元共存社會的典範,也令英屬非洲的代表們大開眼界。”考慮到外交大臣此時的心情,艾倫威爾遜本不應該這麼說,不過他還是覺得現在大臣需要一個好消息,便語速輕快的報喜,“只要本土繼續給予支持,之前設想的戰略一定會大獲成功。”

“就沒有什麼問題麼?”哈羅德·威爾遜心不在焉的詢問,還沒從低落的心情中走出。

“經濟發展不太均衡算不算,華人佔據了整個馬來亞經濟的百分之八十三。”艾倫威爾遜捫心自問了一下,隨後道,“這可能會造成一些族羣問題。不過發展總是要有些代價的。”

馬來亞華人佔據相對多數,但確實是殖民地經濟發展的主力,這不是現在開始的,當初也是如此,只不過戰後這麼一波開放移民,因爲華人的人數上漲,這個問題越發的嚴重了。

“這不會出現問題吧?”哈羅德·威爾遜有些吃驚的詢問着,“艾倫,你知道的,現在的馬來亞對英國而言是多麼重要。”

“很高興大臣能夠這麼認爲。”艾倫威爾遜點頭解釋道,“當初土地分配我們是照顧馬來人的,哪怕是現在賬面上的土地所有權,馬來人也佔據了多數。但哪怕就是依賴土地的橡膠產業,現在也是華人佔據優勢。華人賺錢了租聘土地,馬來人就把土地交出去收租金了,這我們有什麼辦法?”

反正艾倫威爾遜是想不到辦法了,不過好在只是租聘不是出售,大量合同都是以五年爲期,馬來人到時候可以提高一下租金改善生活。

“我只是擔心會造成馬來亞的不穩定,別引起了竹幕的反感。或者是美國人支持的政權伸手。”哈羅德·威爾遜面帶擔憂的道,現在伊朗的問題都讓他焦頭爛額了,要是馬來亞出事,他都不敢想象。

“我們和大陸關係還保持着溝通,這一次在皇家海軍的嚴密監控下,貨物成功到岸。至於常公那邊,他肯定是有這個心的,但絕對沒有這個本事。”

艾倫威爾遜面帶輕蔑的道,“我們有足夠的理由相信,他在讓人失望的時候絕對不令人失望。”

艾倫威爾遜安撫着大臣的情緒,不要對華人有刻板印象。既然生活在這個地球上,哪怕是一個民族也存在不同的羣體,有值得重視的就有爛泥扶不上牆的。

顯然常公那批人是後者,艾倫威爾遜之所以說常公有這個心,那是因爲常公那批人絕對符合自不量力這個詞的定義。常公麾下軍隊的作戰手冊,明文寫着要反攻之後要怎麼把人刀要過火,人要換種。

那不是三十年代的作戰手冊,而是炮黨八十年代的作戰手冊。可見詐騙島那些人在這種問題上,從來都是寧可錯殺三千絕不放過一個的。

不過面對英國,不是他瞧不起詐騙島,常公的勇氣僅限於對本民族,像是英國這種殖民者,哪怕葡萄牙這種實力的,他也絕對不敢惹。

不能因爲常公的對手很厲害,就認爲常公也很厲害,這絕對是一個誤區。

常公確實比什麼南越堅持的時間長,但他的地盤比南越大多少?從美軍撤離南越,南越還堅持兩年呢,常公也就在比南越地盤大了幾十倍的情況下,比南越多堅持了一年而已。

這就是常公的真實水平,艾倫威爾遜在馬來亞的任期,概括的反英份子也包括炮黨,也讓不少人在這個世界上消失,直到離任都沒接到抗議。

哈羅德·威爾遜聽說艾倫威爾遜從卡拉奇轉機過來,又詢問了一下印度的情況。

艾倫威爾遜也給予瞭解答,“尼赫魯這個人能力在常公之上,不過印度人嘛。連尼赫魯在印度的發現這本書當中都說,印度人誇誇其談,希望印度學習一下中國人的務實精神。誠然,我們很尊重印度當前在國際上的地位,但印度人要是繼續自我感覺良好下去,一定會吃大虧的。”

印度在國際上的聲望很高,這是現在這個時間段的事實。連艾倫威爾遜都記不起來,這幾年都多少次被授予調停者的角色,有多少要獨立的地方領導人去印度拜碼頭了。

不過這都會隨着印度撞牆戛然而止,只要那場戰爭開始,印度就會從第三世界領袖,新興國家的盟主,國際事務的調停者,變成可有可無的角色。

沒辦法,國際社會就是這麼現實。印度獨立之後兩次丟大人,都和中國有關。

一次是打仗,一次是舉辦運動會,印度舉辦的英聯邦運動會,可就在帝都的兩年之後。去參加的國家遍及全世界,要知道英聯邦包括五眼當中的四個,結果印度就拿出這種國力。

面對印度的提問,艾倫威爾遜保持着往常的不是小好而是大好言論。

這種樂觀態度,總算是讓哈羅德·威爾遜舒緩了心情,搖頭道,“艾倫,我現在遇到了難題,你上次和摩薩臺談的解決方案,伊朗那邊不認了。”

“德黑蘭身後一定有人誠邀,蘇聯的可能性不大。我們血濃於水的可疑盟友,倒是有可能借機排擠英國在伊朗的勢力。”

艾倫威爾遜不慌不忙的分析道,“談判還是要談的,哪怕前路曲折,我們也要保持平常心,只是萬一真的是美國搞鬼,這肯定只是一個開始。美國想要接受我們和法國人的地盤,這一次應該算是一個標誌性的事件。”

說到這,艾倫威爾遜忽然有種贏麻了的感覺,如果伊朗的發難能夠讓英國認識到美國笑面虎的姿態,這還是一件好事,總比蘇伊士運河出事才讓英國驚醒要好。

伊朗出現問題和蘇伊士運河出事,可不是一個難度,後者一旦出事根本無法補救,而前者是可以接受的。

“你有什麼應對辦法沒有。”哈羅德·威爾遜一腦袋漿糊,希望常務次長能夠解答。

艾倫威爾遜很想說沒有,但話到嘴邊則說道,“先把這件事通知法國,這種問題上,英國和法國是處在同一個環境中的,法國的支持非常重要。”

第1612章 政績交換第三百四十四章 盡善盡美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歐洲再平衡第一百九十八章 大臣和演員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軍備計劃第七百四十九章 蘇聯不適合北約第一百八十二章 集中力量辦大事第四百三十八章 上帝的旨意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談了又沒完全談第1726章 清洗大西洋派第九百七十九章 來自美國的重拳第一千二百二十章 全小將第八百八十七章 敵人的洲際導彈第一千五百四十三章 合縱長第五百八十二章 輿論漩渦的麥天皇第七百九十六章 第一海務大臣第六十五章 英軍在柏林第五百七十九章 籤個條約熱熱身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內閣副秘書長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艾倫在莫斯科第1639章 斷交風波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 微軟第一千零一章 莫斯科之夜第十九章 葡萄牙人第八百三十五章 艾倫的宏偉藍圖第二百零一章 印度的女兒第一百零四章 海峽不設防公告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 南亞消息第六百零五章 日本之行第1733章 法定假期第一千五百二十章 罷工談判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忠誠!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英國決不投降第六百九十九章 分區推進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印度必勝第二十四章 召回總督府第三百六十九章 再補充補充第六十五章 英軍在柏林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負責任的英國第一千五百零八章 甩鍋的藝術第1540章 世紀婚禮第七百三十七章 帕梅拉的邀請第六百零六章 打入敵人內部第八百八十六章 布朗運動彈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大衛的聖誕第八百九十六章 救火隊員第四百八十三章 一代人的和平第一千四百零四章 大使級外交第九百八十七章 這是德國的機會第八百八十六章 布朗運動彈第一百五十七章 友情會消失第1654章 德國有反骨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 沒準有這麼一天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四百零一章 蒙巴頓方案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造船業新血液第一千二百五十章 惡劣的後果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談了又沒完全談第1639章 斷交風波第五百章 印度治安戰第六百零二章 決定未來的商談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 文化強國戰略第八百三十九章 兩套發展戰略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合併馬拉維第六百零二章 決定未來的商談第三百三十八掌 我們的總督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 美國這大舔狗第七百零四章 拉攏內部敵人第1557章 一小時二十二分鐘第一百三十二章 勞動和口糧第1665章 首相第一百零五章 最後的訛詐第一百九十四章 接待工作很重要第七百七十四章 鸚鵡螺號核潛艇第六十二章 回到柏林第六百九十七章 對法國重拳出擊第六百五十二章 國王的葬禮第四百三十二章 傑奎琳第1565章 停戰第七百三十五章 五年三十五億第1713章 亂有亂的辦法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反應停事件第四百二十六章 失去價值的甘地第一千五百五十四章 不與民爭利第七百四十五章 多元文化中心第1748章 聽天由命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女王和第一夫人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 四國參戰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 撒切爾訪美第五百五十章 農牧業革命第四百七十五章 東方學專家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 多贏的買賣第一千四百九十四章 政治也要平衡第三百零二章 新年新總督第六百三十八掌 悉心培養姐妹花第五百九十三章 靜坐請願第四十二章 公務員的象徵第六百七十四章 英伊和解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 阿拉伯的威爾遜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 汝勿慮也
第1612章 政績交換第三百四十四章 盡善盡美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歐洲再平衡第一百九十八章 大臣和演員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軍備計劃第七百四十九章 蘇聯不適合北約第一百八十二章 集中力量辦大事第四百三十八章 上帝的旨意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談了又沒完全談第1726章 清洗大西洋派第九百七十九章 來自美國的重拳第一千二百二十章 全小將第八百八十七章 敵人的洲際導彈第一千五百四十三章 合縱長第五百八十二章 輿論漩渦的麥天皇第七百九十六章 第一海務大臣第六十五章 英軍在柏林第五百七十九章 籤個條約熱熱身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內閣副秘書長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艾倫在莫斯科第1639章 斷交風波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 微軟第一千零一章 莫斯科之夜第十九章 葡萄牙人第八百三十五章 艾倫的宏偉藍圖第二百零一章 印度的女兒第一百零四章 海峽不設防公告第一千三百六十九章 南亞消息第六百零五章 日本之行第1733章 法定假期第一千五百二十章 罷工談判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忠誠!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英國決不投降第六百九十九章 分區推進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印度必勝第二十四章 召回總督府第三百六十九章 再補充補充第六十五章 英軍在柏林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負責任的英國第一千五百零八章 甩鍋的藝術第1540章 世紀婚禮第七百三十七章 帕梅拉的邀請第六百零六章 打入敵人內部第八百八十六章 布朗運動彈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大衛的聖誕第八百九十六章 救火隊員第四百八十三章 一代人的和平第一千四百零四章 大使級外交第九百八十七章 這是德國的機會第八百八十六章 布朗運動彈第一百五十七章 友情會消失第1654章 德國有反骨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 沒準有這麼一天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四百零一章 蒙巴頓方案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造船業新血液第一千二百五十章 惡劣的後果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談了又沒完全談第1639章 斷交風波第五百章 印度治安戰第六百零二章 決定未來的商談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 文化強國戰略第八百三十九章 兩套發展戰略第一千零六十五章 合併馬拉維第六百零二章 決定未來的商談第三百三十八掌 我們的總督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 美國這大舔狗第七百零四章 拉攏內部敵人第1557章 一小時二十二分鐘第一百三十二章 勞動和口糧第1665章 首相第一百零五章 最後的訛詐第一百九十四章 接待工作很重要第七百七十四章 鸚鵡螺號核潛艇第六十二章 回到柏林第六百九十七章 對法國重拳出擊第六百五十二章 國王的葬禮第四百三十二章 傑奎琳第1565章 停戰第七百三十五章 五年三十五億第1713章 亂有亂的辦法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反應停事件第四百二十六章 失去價值的甘地第一千五百五十四章 不與民爭利第七百四十五章 多元文化中心第1748章 聽天由命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女王和第一夫人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 四國參戰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 撒切爾訪美第五百五十章 農牧業革命第四百七十五章 東方學專家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 多贏的買賣第一千四百九十四章 政治也要平衡第三百零二章 新年新總督第六百三十八掌 悉心培養姐妹花第五百九十三章 靜坐請願第四十二章 公務員的象徵第六百七十四章 英伊和解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 阿拉伯的威爾遜第一千二百一十一章 汝勿慮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