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殺人滅口

杜勒斯也是出生於政治家族,尤其是他已經過世的哥哥約翰·杜勒斯,是艾森豪威爾時期的國務卿,兩人的外祖父約翰·沃森·福斯特是本傑明·哈里森總統的國務卿,姑父羅伯特·蘭辛是伍德羅·威爾遜總統的國務卿。

雖然沒有登上過大位,但在不同年代有三人成爲美國的二號人物,也算是聲名顯赫了,做中央情報局局長的杜勒斯,反而是其中最爲平凡的一個,當然這個平凡,和一般人眼中的平凡不可同日而語。

哪怕是已經被肯尼迪安排退休,杜勒斯仍然堂而皇之的出現在華盛頓,肯尼迪的將要開始的葬禮上,這就可見一斑。

這也就難怪艾倫威爾遜懷疑杜勒斯的成分,要是在英國的話,他一定要把老頭子嚴刑拷打一番,檢驗出來是否可靠。

兩兄弟的共同點是,既要敵視蘇聯,也要防止英法兩國死灰復燃。不過時局演變到了今天,艾倫威爾遜也不好說這種想法是否失敗,法國丟了幾乎所欲殖民地,但最看重的阿爾及利亞還是保存下來。

英國現在對馬來亞統治也堪稱穩固,中東的影響力還沒消散,非洲還在推行對本身有利的策略,儘可能在離開之後保留影響力。

相反,這對兄弟已經一死一退休,影響力肯定會逐步消散。就剩下兩人的妹妹艾蓮娜·杜勒斯仍然在美國國務院任職。

和其他人相比,艾倫威爾遜還是和麥卡錫熟悉一些。其實麥卡錫有一個比較巧合的事,他和肯尼迪、尼克松兩人,是同年步入政界的。

正常來說,也就是在艾倫威爾遜的世界中,麥卡錫應該順風順水,就算不能和肯尼迪、尼克松一樣成爲總統,但成爲重磅參議員、一黨巨頭也不是難事,就如同現在。

“約瑟夫,每每見到你,我都想要違背自己的本性,勸說你對酒精剋制一下。”艾倫威爾遜帶着左右爲難的表情,闡述其本人做出這個艱難的決定不容易。

“艾倫,不要說這些掃興的事情。”麥卡錫微微搖頭,今天這個場合多麼嚴肅?怎麼說起喝酒的事情了,不過葬禮結束倒是可以考慮一下,用酒精來麻痹悲傷。

在前往葬禮的路上,兩人談及一些未來可能的演變,艾倫威爾遜有些悲觀,“共和黨可能因爲肯尼迪被刺殺,選舉上會受到一些影響。哪怕遠在倫敦,我也知道他很受歡迎。明年的選舉,共和黨可能會很艱難。”

不過也不用爲此小題大做,現在正是兩黨轉型的時候,共和黨在趨於保守,而民主黨正在朝着白左的康莊大道上猛踩油門,兩黨都有美好的未來。

等到兩黨重塑價值觀,在擺明車馬繼續對弈,你看,出來的目的這就不來了麼?

艾倫威爾遜拿出來如同鬼畫符的筆記本,把此時的想法記錄下來,回去就做一份關於美國因肯尼迪遇刺,可能出現的政局演變,爲內閣秘書長的專業形象管理一部分添磚加瓦。

“這是什麼艾倫?”麥卡錫也看到了中堂大人私密筆記,滿是好奇的詢問。

“哦,提示本,把自己所見所想記錄下來,有空了在提醒自己將其完善。”艾倫威爾遜絲毫不隱瞞的在麥卡錫面前道。

“都是些什麼東西。”世界上沒有兩個完全一樣的人,麥卡錫怎麼可能知道艾倫威爾遜腦子裡在想什麼,但他還好奇,這就沒辦法了。

艾倫威爾遜總不能告訴麥卡錫,這裡面都是關於他和妻子同等地位的女士們生日、愛好什麼的,最新記錄是他本人和肯尼迪總統成了同道中人,只有一小部分是記錄的正事。

“我剛剛想要和杜勒斯談談國際局勢,但是忘記了。”艾倫威爾遜被影后們考驗的演技此時發揮了作用,整個過程縱享絲滑,也沒有隱瞞自己爲英美特殊關係而來的初衷,借用這個葬禮的場合,來辦自己的事。

麥卡錫瞭然,面對艾倫威爾遜的詢問,比如說杜勒斯和共和黨的關係怎麼樣這個問題,給予了肯定的回答,“反正你也不是馬上就回去,我幫你找個機會和杜勒斯談談。對了,住的地方安排了沒有?”

“有人幫我安排。”艾倫威爾遜一副你少瞧不起人的表情,他在美國也是有朋友的。

以白宮爲中心的街道上,無數行人駐足、在美國是極少出現這種場景的,上一次有這種待遇的,還是羅斯福。羅斯福連任四屆總統,纔有了盛況空前的葬禮,肯尼迪短短三年就做到了這一點,可見其總統形象管理的成功。

肯尼迪的靈柩運回華盛頓後,各界人士紛紛前來弔唁肯尼迪,即便是在深夜,前來弔唁的人依舊在排隊。肯尼迪的弟弟羅伯特肯尼迪、和遺孀傑奎琳以及兩人的一對兒女,也穿着黑色外套,面容悲切。

在葬禮上,肯尼迪總統的小兒子小約翰·肯尼迪向父親靈柩敬禮,身後則是他的叔叔羅伯特肯尼迪。這一幕不禁令人潸然淚下。

肯尼迪葬禮我在場的艾倫威爾遜,則一直堅持到了最後,身體力行的實踐着英美特殊關係,看到傑奎琳在肯尼迪墓前長跪不起。

但無數驚呼正在美國各地家庭當中響起,在葬禮進行的同時,人們認定的兇手,奧斯瓦爾德在被警察帶出來,押送縣監獄的途中被殺。

當奧斯瓦德被帶出來時,一名叫作傑克·魯比的酒店老闆開槍將他打死。由於美國全國廣播公司正在報道遞解罪犯的情況,因此絕對是很意外地將這一次謀殺場面進行了現場直播。

奧斯瓦爾德就在這種情況下,被傑克·魯比當場幹掉,實時直播到了千家萬戶。

艾倫威爾遜正在對羅伯特肯尼迪表達悲痛,正好見到他的助手過來耳語,隨後便是這位司法部長的臉色大變。

肯尼迪的弟弟還算冷靜的,此時此刻,無數眼睜睜看着殺人滅口被全國直播的美國公民,都在口吐芬芳,嘴巴如同抹了蜜。

“怎麼了,羅伯特。”艾倫威爾遜一副我什麼都不說,但我什麼都知道的表情詢問。

“沒什麼,艾倫,我還有些事。”羅伯特肯尼迪冷靜下來,他要和自己的家族商量一下,現在很多人都不可靠,更別提是一個英國人。

“沒關係,我能理解。”艾倫威爾遜面色嚴肅,似乎真的一無所知。

不滿有什麼用呢,無非又是多一個槍下亡魂罷了,不過這是美國人的內政,哪怕就是有英美特殊關係存在,內閣秘書長也不能過問。

艾倫威爾遜看了一眼,身後跟着一對兒女的黑衣傑奎琳,平時也就這麼回事,現在一看倒也過得去眼。

葬禮結束,但肯尼迪遇刺案因爲刺殺者被全國直播幹掉,所造成的影響纔剛剛開始。

和麥卡錫一起離開的艾倫威爾遜,從行走英美特殊關係的另一頭順了一輛車,回到了美國朋友準備好的住處,想着麥卡錫什麼時候安排他和杜勒斯見面。

關於殺人滅口的討論,此時和他無關,他一口氣從倫敦跑到華盛頓,現在就想要歇一歇,敲着門喊道,“謝麗爾!”

很快一個二十歲的少女開門,見到來人到並不見怪,“威爾遜叔叔,忙完了。”

“謝麗爾,明明在歐洲的時候很尊重我的,難道回了美國,忘記了淑女風範?”艾倫威爾遜一副長輩的口吻評頭論足。

拉娜·特納的身影出現,給女兒一個眼色,“不許和威爾遜叔叔這麼說話。”

“沒關係,我年齡也不是很大,可以各論各的。”艾倫威爾遜搖頭感嘆,“你說你十六歲就生孩子,就會出現這種問題。”

艾倫威爾遜很豁達,並不在意好友女兒的調皮搗蛋,“我都在杜勒斯面前承認過,謝爾麗就是我的女兒。誰會和女兒生氣呢。”

就如同和麥卡錫所說,他雖然是英國人,但在美國也是有幾個朋友的。如果時間來得及,他還想要看看自己的兒子,不知道跟着寶蓮高黛生活怎麼樣了。

“杜勒斯?”拉娜·特納皺眉,“國務卿?”

對於一般人來說,中央情報局局長是誰,還真沒有國務卿是誰更有知名度。

“一家的,有東西吃沒有,我現在腹中空空如也。”艾倫威爾遜拉着長音,還沒忘記女兒的感官,“謝麗爾,美國的生活怎麼樣?不會呆歐洲時間長了不習慣吧?”

閒扯淡也就圖一樂,艾倫威爾遜真需要好好休息一下,現在都是強打着精神開玩笑。一見到枕頭眼皮就開始打架。

他在拉娜·特納這裡睡得香甜,肯尼迪葬禮和兇手被滅口兩件事前後腳發生,已經引起了軒然大波,再一次的衝出美國,走向世界。

唐寧街十號的內閣會議上,少了內閣秘書長的身影,但內閣秘書長走之前斷然認爲是一場孤立事件,難道還敢把兇手也殺人滅口的話猶言在耳。

兇手真的被殺人滅口了,不知道信誓旦旦的艾倫威爾遜知道了會怎麼想?可是?肯尼迪遇刺真的是謀殺?謀殺一個背景顯赫的在任總統?

第一百一十一章 處置泰國第七百五十二章 全都是演員第四十二章 公務員的象徵第一千四百一十八章 達卡陷落第二十九章 印度是個好地方第一百二十六章 好事成雙第一百零二章 三個問題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 英法同盟?第六百八十七章 對印尼的謀劃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印度鐵娘子第三百六十三章 未來的德國總理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 水門事件第五百六十四章 換鈔令第四百零九章 帕梅拉的效率第1727章 赫塞爾廷的耐心第四百二十四章 無聊的總督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 水門事件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英國沒受到壓力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 去而復返第七百七十章 從實力地位出發第1751章 收縮和轉型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 西貢見聞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 錫金很有用第十章 找一條後路第1725章 換掉他?第1590章 罷工和質詢第一千四百零九章 紅海軍出擊第九百二十五章 海軍元帥蒙巴頓第六百一十章 一拍即合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 英蘇貿易協定第五章 印度的日常械鬥第五百二十九章 馬來亞專員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我一點都不意外第八百四十七章 英鎊結算和劃界第1575章 印度人造謠第1662章 捲款跑路第一百一十章 首次核訛詐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反戰浪潮第八百五十六章 梟雄之姿第1735章 地圖頭的自信第八百七十一章 馬來亞戶籍制度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 集體主義第1576章 專訪和大選第七百零三章 斯大林葬禮第五百一十五章 我深表同情第九百章 經濟危機第七百八十八章 指點麥卡錫第六百零八章 鳩山家族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 算計老父親第一千零四十章 獨立日第四百六十三章 工賊里根第1618章 休克療法第七百六十九章 岳父救我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拉博,別傻了第一千五百四十四章 隔離罷工第七百三十七章 帕梅拉的邀請第七百八十章 利益交換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麥卡錫參選第1544章 恐慌的社會第一百四十三章 BBC不會向政府低頭第七百八十九章 愛國者惺惺相惜第一千零九章 農牧業合作成果第四百五十一章 提交方案第1542章 首相背後的男人第五百一十三章 封鎖清單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 微軟第一千四百零一章 干涉美國內政第六百九十三章 著書立說威爾遜第1723章 維爾紐斯事件第六百三十章 柏林危機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互相學習第六百八十四章 北約成立第九百六十八章 囤積白銀第二十章 殖民者的友誼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 多贏的買賣第七百二十四章 美軍介入的根源第二百五十四章 摩根士丹利第四百零七章 總督談話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第二個王室領地第四百四十七章 聲東擊西第三百五十九章 你不如種玉米第1601章 新思維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印太第九百二十章 小威爾遜出生第二百七十一章 昂山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 黃金換食品第三百四十二章 新公務員首領第九百六十三章 父慈子孝第七百五十二章 全都是演員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 應對總罷工第八百四十七章 英鎊結算和劃界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 秣兵歷馬第五百一十五章 我深表同情第七百一十六章 消失的貝利亞第四百二十章 到達倫敦的赫本第二百二十六章 危險也是機遇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 首相的海軍第六百三十五章 德意志銀行第五百六十五章 沙撈越開發銀行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 偷家
第一百一十一章 處置泰國第七百五十二章 全都是演員第四十二章 公務員的象徵第一千四百一十八章 達卡陷落第二十九章 印度是個好地方第一百二十六章 好事成雙第一百零二章 三個問題第一千二百八十九章 英法同盟?第六百八十七章 對印尼的謀劃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印度鐵娘子第三百六十三章 未來的德國總理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 水門事件第五百六十四章 換鈔令第四百零九章 帕梅拉的效率第1727章 赫塞爾廷的耐心第四百二十四章 無聊的總督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 水門事件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英國沒受到壓力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 去而復返第七百七十章 從實力地位出發第1751章 收縮和轉型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 西貢見聞第一千四百一十二章 錫金很有用第十章 找一條後路第1725章 換掉他?第1590章 罷工和質詢第一千四百零九章 紅海軍出擊第九百二十五章 海軍元帥蒙巴頓第六百一十章 一拍即合第一千四百四十五章 英蘇貿易協定第五章 印度的日常械鬥第五百二十九章 馬來亞專員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我一點都不意外第八百四十七章 英鎊結算和劃界第1575章 印度人造謠第1662章 捲款跑路第一百一十章 首次核訛詐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反戰浪潮第八百五十六章 梟雄之姿第1735章 地圖頭的自信第八百七十一章 馬來亞戶籍制度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 集體主義第1576章 專訪和大選第七百零三章 斯大林葬禮第五百一十五章 我深表同情第九百章 經濟危機第七百八十八章 指點麥卡錫第六百零八章 鳩山家族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 算計老父親第一千零四十章 獨立日第四百六十三章 工賊里根第1618章 休克療法第七百六十九章 岳父救我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拉博,別傻了第一千五百四十四章 隔離罷工第七百三十七章 帕梅拉的邀請第七百八十章 利益交換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麥卡錫參選第1544章 恐慌的社會第一百四十三章 BBC不會向政府低頭第七百八十九章 愛國者惺惺相惜第一千零九章 農牧業合作成果第四百五十一章 提交方案第1542章 首相背後的男人第五百一十三章 封鎖清單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 微軟第一千四百零一章 干涉美國內政第六百九十三章 著書立說威爾遜第1723章 維爾紐斯事件第六百三十章 柏林危機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互相學習第六百八十四章 北約成立第九百六十八章 囤積白銀第二十章 殖民者的友誼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 多贏的買賣第七百二十四章 美軍介入的根源第二百五十四章 摩根士丹利第四百零七章 總督談話第一千一百二十章 第二個王室領地第四百四十七章 聲東擊西第三百五十九章 你不如種玉米第1601章 新思維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印太第九百二十章 小威爾遜出生第二百七十一章 昂山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 黃金換食品第三百四十二章 新公務員首領第九百六十三章 父慈子孝第七百五十二章 全都是演員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 應對總罷工第八百四十七章 英鎊結算和劃界第一千五百二十一章 秣兵歷馬第五百一十五章 我深表同情第七百一十六章 消失的貝利亞第四百二十章 到達倫敦的赫本第二百二十六章 危險也是機遇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 首相的海軍第六百三十五章 德意志銀行第五百六十五章 沙撈越開發銀行第一千二百六十五章 偷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