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七十六章 花錢辦事阿里汗

在美國的軍力被牽扯到一萬公里之外的同時,現任內閣首相艾德禮對美國的需求也大了不少,德國境內的四國佔領區,因爲蘇聯在蘇佔區增兵的原因,英美法也相應的擴大了本身的駐軍數量。

歐洲對於各方來說是必爭之地,哪怕遠東已經爆發了戰爭,也不會改變這一點。

有鑑於此,英國也不得不加強在軍力上的投入,這是一個痛並快樂着的處境。

一方面英國在軍事上的投入加大,肯定會拖累經濟上的發展。哪怕這種投入不是爲了參戰,另外一個方面這也證明了英國仍然是當今世界局勢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且經過短暫的溝通,現在華盛頓和倫敦,英國和美國都認爲,英國的帝國產業對西方佔優的全球平衡有着戰略作用。事實的確如此,某些戰略價值重要的地區可能爆發革命。

因此,在不斷變化的大環境下,英美外交政策確實還要繼續使用帝國產業和戰略基地,即便英國的實力已經相對衰弱。

遠東的戰爭給了現在的英國更大的迴旋餘地,但英國對美國的警惕之心不但沒有削減,反而更加增長,這是因爲英國已經提前提醒過戰爭擴大的警告。

而美國以冷漠的態度不聽從勸告,這讓倫敦認識到,一九五零年的美國和一九四五年的美國已經完全不同,美國已經適應了世界霸主的角色,正在變得越來越好戰,政策上也越發的傾向於先發制人。

有一些讓人憂慮的方面。蘇聯可能對美國壓力做出過激反應,在國際社會全神貫注亞洲時動搖歐洲的穩定。

可英美之間,英國畢竟是實力相對薄弱的一方,就算是有不滿,也要努力管控好英美兩國的分歧。

如果艾倫威爾遜知道尊敬的首相這麼想,可能會認爲艾德禮過於貪婪,現在的局面已經比歷史上強得多了,都沒有被美國綁定一定要參戰,還想要怎麼樣?

處在英國的角度上,冷戰變熱戰是絕對不是英國想要見到的結果。可一九四五年英國可是趕在美國人前面,首先對蘇聯表達敵意的,並且成功把希臘和土耳其的防務問題甩給了美國。

世界這麼大一個棋盤,玩家這麼多,總不能英國把好處全佔了,一點代價都不付出吧。

要是能做到這點,英國就沒有衰落的理由,哪輪得到今天美國蘇聯在舞臺上表演?

關於日本在美國佔領軍認可下,希望英屬馬來亞殖民政府,釋放日本戰俘的事情,雖然不能說是小事,但相對於戰爭,確實也沒多大。

尊敬的首相和卓越的外交大臣經過商量之後,把這件事交給英屬馬來亞殖民政府來解決。和日方制定一個遣返的行程。

“美國人在東方大打出手,歐洲防務壓力增大。伊曼紐爾一定是開心了。”艾德禮說到這忽然像是想起來了什麼,“莫里森,還記得之前的那一份三位一體核打擊力量的報告麼。”

“當然記得,蒙巴頓將軍是那一份報告的堅定支持者。”莫里森點頭,顯然也對這一份報告非常瞭解,肯定是看過的。

“之前我並不願意對其投入,本來財政開支軍費比例就過高。但是現在看來不投入是不行了,三位一體核打擊當中,我們缺乏的是潛艇以及路基導彈投入。戰略空軍反而已經不需要過多投入了。”艾德禮撓着光潔的大額頭,無奈的道,“好吧,我們和國防大臣商量一下。片面扶持空軍是不行的,保障大英帝國的安全,軍費投入要平衡。”

如果不是蘇聯虎視眈眈,艾德禮都想要把陸軍裁撤,縱觀歷史,英國就沒有在和平時期保持過這麼大規模的地面力量,可現在不保持不行。

國防大臣伊曼紐爾,肯定對軍事上投入是開心的,說不定幾個海務大臣也開心。雖然和水面艦艇無關,但是潛艇項目也足以令人信息。

吉隆坡,長期把電報當成即時通訊的艾倫威爾遜,從尊敬的第四海務大臣蒙巴頓那裡,得到了關於在美國深陷遠東戰爭中,對歐洲方面造成的後續影響。

結果就是之前不受重視,至少沒有現在受重視的三位一體核打擊力量,得到了本屆內閣的支持。

在艾倫威爾遜看來這是一件好事,因爲這筆錢早晚是要花的,還不如趁着美國大打出手無暇顧及的時候啓動。越是拖延,只會造成投入增加,還容易半途而廢。

關於明年也就是一九五一年,英國可能會把軍費增加到十二億英鎊的開支的消息。已經在白廳內部流傳。

艾倫威爾遜雖然人不在白廳,但一直用電報對外保持聯絡,自然也聽到了這個消息。

經過了自己在腦海對前世記憶的搜索,好像記得不知道在哪看到過類似的數據,因爲參與到戰爭,加上擴充在歐洲和蘇聯對峙的地面部隊,在朝鮮戰爭的幾年,英國的軍費飆升到了十五億英鎊。

這當然是比二戰時期摺合成美元的兩百億軍費少多了,按照現在的匯率,不過是四十億美元。

這麼說沒有朝鮮戰爭派出地面部隊,加上這個時空雜七雜八的因素,英國的軍費開支減少了三億英鎊。

“就算是如此,拿一千六百萬英鎊扶持亞洲發展,還要拉着加拿大和澳大利亞,這是不是?”艾倫威爾遜對本屆政府的節儉有了一個印象。掏錢的時候摳摳搜搜可能是被債務嚇怕了。

畢竟英國在二戰爆發的幾年中,英國每年軍費都有二百億,和蘇聯的軍費支持相差無幾。一場大戰下來,快把英國逼的要上吊了。

合金管計劃剛剛有了結果,現在又要加大投入,而且艾倫威爾遜還知道,合金管計劃的研究還在繼續,正在研究氫彈。

本來在日方代表離開之後,艾倫威爾遜將要和幾個看好,認爲可靠的華人談談這件事。

但是之前嘗試和阿里汗聯絡,現在有了反饋,阿里汗的兒子賽義夫抵達了吉隆坡,對於這個兒子,艾倫威爾遜好像見過,誰讓阿里汗的兒子有很多呢,記不太清楚了。

據說最信賴的繼承人已經跑到了巴基斯坦,現在身邊信任的兒子就是眼前這位了。留着也可以用性感來形容的鬍鬚,介紹着自己的身份。

代表從前的海得拉巴土邦大君,現在的海得拉巴邦首席部長阿里汗,來和編外大臣見一面。

“對於我的朋友阿里汗大君,失去了自己王國這件事,我個人十分的痛心。”艾倫威爾遜面帶真誠,全無虛假之意,表達了海得拉巴被印度吞併的憤慨。

“專員,總是聽到父親提到你。雖然英國在撤離英屬印度的時候非常不負責任。但是父親也能夠理解你個人長久以來對海得拉巴的幫助。”賽義夫馬上回答道,“父親和專員的友情,不會因爲這一場變故而褪色。”

“這是最好不過了。”艾倫威爾遜滿意的點點頭,“不知道大君對未來有什麼看法。”

“父親現在還是海得拉巴的首席部長,不過現在海得拉巴對父親已經一個傷心地。在必要的時候父親想要離開印度,前往英國生活。反正對這一天父親已經有所準備。倫敦有着父親龐大的財富。”

那倒是!艾倫威爾遜點頭,他對這筆財富非常瞭解,黃金寶石現鈔、加上一些股票。好幾十個億呢,現在英屬馬來亞的發展特別需要,嗯,是阿里汗本人的領地特別需要君主的饋贈……

“其實?尊敬的大君就沒有想想,換一個地方對萬千子民表達愛護之意麼?”艾倫威爾遜磕磕巴巴的暗示,最後露出一個你懂的眼神,“不知道賽義夫你對伊拉克王室的來歷,有沒有一定的瞭解?”

已經暗示的這麼明顯了,賽義夫的臉上一下子變得極爲震驚,傳而又成了驚喜,忙不迭的道,“尊敬的專員,大英帝國還有這樣的地方麼?”

“實話實說,世界的環境變了,沒有以前這麼容易。如果大君想要做一個國家的統治者,可能是有些困難了。但是找一個類似海得拉巴地位的地方麼。”艾倫威爾遜矜持的看着對方道,“英屬馬來亞其實有九個蘇丹,可以從這方面想想辦法。而且還有幾個地方並不存在君主,賽義夫你知道的,本地的馬來人也信奉和平教。當然這只是我一個設想,你可以隨便聽聽……”

別隨便聽聽啊,賽義夫十分着急主動的道,“專員,你是父親最好的朋友,你們兩人之間的友情,甚至超越了英印傳統關係。聽到這個消息,父親肯定會非常高興的。”

“哦,可能難度上還是很大的。你也知道,現在不是伊拉克王室面對的世界局勢了。可能要是要花錢地,而且要花不少錢吶。”艾倫威爾遜一臉的爲難,“雖然說這是用你的錢辦你的事,可還是要有一定的心裡準備,這件事不容易。”

第七百七十七章 美國南波灣第七百二十一章 法國盟友威爾遜第四百三十章 有聲有色的開始第1690章 鈍刀子割肉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 水門事件第九百七十五章 慶典和陰謀第五百八十八章 頭版頭條第1733章 法定假期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我一點都不意外第1596章 不速之客第九百八十三章 石油儲備計劃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 搞定英國第八百九十章 首次馴服大臣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皮卡立國第六百三十三章 空中走廊第二百八十九章 上億的大買賣第一千三百零八章 百億補貼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沒禮貌的蘇聯人第三百三十五章 宗主權,就不給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 任命港督第一千五百二十八章 看守政府第一千四百零三章 聯合國決議第一百七十章 今天即爲審判之日第1588章 撒切爾訪蘇第1660章 自由萬歲第四百五十二章 看望赫本第六百四十六章 阿里汗到來第九百八十六章 阿諾德第七十五章 關鍵的問題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城市化建設第九百二十六章 整合三軍第1687章 掐斷油氣管道第一百九十六章 鋼絲上的印度第六百零六章 打入敵人內部第七百八十六章 麥卡錫來訪第一千三百六十章 默契球第五百七十三章 毫無武士道精神第八十八章 再賣波蘭一次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艾登醜聞第一千五百五十四章 不與民爭利第1573章 英沙相向而行第1567章 訪華和慶祝第八百三十四章 壓力全在法國第五百二十二章 謠言止於智者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不針對第三方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沙皇之子的征途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 賣掉皮大帥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兩個賭城第九十九章 歡迎新首相第三百零五章 要親民第一千四百五十章 印度賺錢印度花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靜觀其變第五百四十七章 大膽的想法第六百五十六章 伊朗石油問題第三百一十五章 蘇諜艾德禮第三百三十四章 友好條約第一千五百二十四章 罰款福特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交換間諜我在場第九百六十六章 冰島漁夫第三百零七章 偉大的前首相第四百九十八章 親蘇份子卓別林第三百八十一章 下次一定第六百八十七章 對印尼的謀劃第八百九十七章 點亮燈塔第五百八十一章 布魯塞爾精神第1722章 聲援立陶宛第二百四十二章 甘地宣佈絕食第一百零三章 伊朗問題第一千五百零二章 不勞蘇聯費心第五百零七章 產業轉移報告第三百九十章 反蘇先鋒威爾遜第三百二十三章 兩難的選擇第1544章 恐慌的社會第三百八十三章 威爾遜在巴黎第三百四十三章 什麼叫大國總理第九百三十章 進擊的買辦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前進政策第七百章 赫本回來了第八百六十二章 女人才能打敗女人第五百三十七章 海務大臣蒙巴頓第三百四十四章 盡善盡美第一千三百一十章 達成共識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加加林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參觀中的尼雷爾第二百一十八章 饑荒的前兆第三百六十一章 帝國需要你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東京奧運會第二百一十章 繁忙的白廳第二百二十六章 危險也是機遇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肯尼迪要談談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 賣掉皮大帥第1583章 約翰·梅傑第九百三十二章 世界第三美國第三百零二章 新年新總督第七百六十五章 幫法國義不容辭第三百二十八章 其樂融融的關係第七百八十三章 兩個反賊第1657章 黃金峽谷行動第三百九十九章 大清律的運用第六百七十八章 蘇伊士運河問題
第七百七十七章 美國南波灣第七百二十一章 法國盟友威爾遜第四百三十章 有聲有色的開始第1690章 鈍刀子割肉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 水門事件第九百七十五章 慶典和陰謀第五百八十八章 頭版頭條第1733章 法定假期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我一點都不意外第1596章 不速之客第九百八十三章 石油儲備計劃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 搞定英國第八百九十章 首次馴服大臣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皮卡立國第六百三十三章 空中走廊第二百八十九章 上億的大買賣第一千三百零八章 百億補貼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沒禮貌的蘇聯人第三百三十五章 宗主權,就不給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 任命港督第一千五百二十八章 看守政府第一千四百零三章 聯合國決議第一百七十章 今天即爲審判之日第1588章 撒切爾訪蘇第1660章 自由萬歲第四百五十二章 看望赫本第六百四十六章 阿里汗到來第九百八十六章 阿諾德第七十五章 關鍵的問題第一千一百二十二章 城市化建設第九百二十六章 整合三軍第1687章 掐斷油氣管道第一百九十六章 鋼絲上的印度第六百零六章 打入敵人內部第七百八十六章 麥卡錫來訪第一千三百六十章 默契球第五百七十三章 毫無武士道精神第八十八章 再賣波蘭一次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艾登醜聞第一千五百五十四章 不與民爭利第1573章 英沙相向而行第1567章 訪華和慶祝第八百三十四章 壓力全在法國第五百二十二章 謠言止於智者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不針對第三方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沙皇之子的征途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 賣掉皮大帥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兩個賭城第九十九章 歡迎新首相第三百零五章 要親民第一千四百五十章 印度賺錢印度花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靜觀其變第五百四十七章 大膽的想法第六百五十六章 伊朗石油問題第三百一十五章 蘇諜艾德禮第三百三十四章 友好條約第一千五百二十四章 罰款福特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交換間諜我在場第九百六十六章 冰島漁夫第三百零七章 偉大的前首相第四百九十八章 親蘇份子卓別林第三百八十一章 下次一定第六百八十七章 對印尼的謀劃第八百九十七章 點亮燈塔第五百八十一章 布魯塞爾精神第1722章 聲援立陶宛第二百四十二章 甘地宣佈絕食第一百零三章 伊朗問題第一千五百零二章 不勞蘇聯費心第五百零七章 產業轉移報告第三百九十章 反蘇先鋒威爾遜第三百二十三章 兩難的選擇第1544章 恐慌的社會第三百八十三章 威爾遜在巴黎第三百四十三章 什麼叫大國總理第九百三十章 進擊的買辦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前進政策第七百章 赫本回來了第八百六十二章 女人才能打敗女人第五百三十七章 海務大臣蒙巴頓第三百四十四章 盡善盡美第一千三百一十章 達成共識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加加林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參觀中的尼雷爾第二百一十八章 饑荒的前兆第三百六十一章 帝國需要你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東京奧運會第二百一十章 繁忙的白廳第二百二十六章 危險也是機遇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肯尼迪要談談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 賣掉皮大帥第1583章 約翰·梅傑第九百三十二章 世界第三美國第三百零二章 新年新總督第七百六十五章 幫法國義不容辭第三百二十八章 其樂融融的關係第七百八十三章 兩個反賊第1657章 黃金峽谷行動第三百九十九章 大清律的運用第六百七十八章 蘇伊士運河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