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4章 德國有反骨

第1654章 德國有反骨

其實從一九八七年開始,蘇聯的變化就很大,不然阿列克謝耶夫也不會覺得不對勁,非要和他見一面。

經過了一輪又一輪的清洗,現在地圖頭明面上的反對者已經不多了,當然了,地圖頭會把反對者接連不斷的提拔到高層,大多數人到了那個位置,都會反對他。

放下電話,艾倫威爾遜叫來兩個人來到內閣秘書長辦公室,分別是內閣副秘書長阿布斯特朗和羅賓·巴特勒,開誠佈公的談一談,約翰·亨特、伯克·特倫德另外受到全體同仁尊敬的紳士,即將離開心愛的工作崗位這件事。

英國繁榮基金會和英聯邦基金會,一定要可靠的人掌握才行,當然了,這也標誌着問鼎內閣秘書長的機會不大了。

“其實你們受到同事們的廣泛支持,也是和我一樣,在這個時代少見的傳統主義者。其實都合作了這麼多年,你們都知道我是什麼人。”

阿姆斯特朗曾經諸國英國駐美大使,不過他自稱是一個歐洲主義者,之所以長期擔任副秘書長,是因爲和哈羅德威爾遜的關係很好,以及在這個世界上並沒有擔任過首相的保守黨黨魁希斯,保守黨當然也有歐洲派,希斯就是歐洲主義者。

“至於羅賓,你也可以選擇做財政部常務次長,弗蘭克之前就推薦過伱。”艾倫威爾遜說到這話鋒一轉道,“不過現在財政部的工作,可能比前幾任首相任內的時候更加有講究,我們的首相比較喜歡親自過問。”

撒切爾夫人的個人風格懂的都懂,加上她一定意義上的獨裁作風,對各種程序很不耐煩,阿姆斯特朗其實就總捱罵。

羅賓·巴特勒具有典型的精英軌跡,哈羅公學的工人尖子生,牛津大學的雙聊第一,六一年進入財政部,並且很快嶄露頭角,後來成爲了撒切爾夫人的私人秘書,這幾年幫助艾倫威爾遜在和撒切爾夫人一對一的時候,攔截了不少人的打擾。

唯一有什麼不可靠的地方就是,可能關於唐寧街十號是夫妻店的謠言,羅賓·巴特勒在其中的角色可能並不單純。

對於五十歲的羅賓·巴特勒來說,可能不願意這麼早就管理兩個基金會之一,畢竟內閣秘書長以他的年齡還是可以爭取一下,所以艾倫威爾遜並沒有引導對方做出選擇,因爲其中的利弊,羅賓·巴特勒自己會考慮。

“歐洲事務秘書處的工作,一直都是首相極爲關注卻一直不滿的地方。但是我覺得這一次的北約首腦峰會,我們的首相也許會有新的認識。”

艾倫威爾遜說到這話鋒一轉,“當然,爲了可靠的政府代代相傳,還有常務次長的職位要進行調整,我們希望選擇出來大家都認可的人選,在未來的日子當中領導各部門,這不是我一個人說的算的,這件事我們還是要好好商量一下。”

這些常務次長的人選有很多,特瑞彭斯、米德爾頓等等,艾倫威爾遜開口解釋道,“我們要避免的是內閣辦公廳以及各部門,成爲首相辦公室或者大臣辦公室的一個下設部門,僅僅代表他們說話,一切的選擇以這個基礎爲前提。”

羅賓·巴特勒和阿姆斯特朗同時點頭,這一點當然是不容置疑的,兩人都知道撒切爾夫人的作風,甚至覺得內閣秘書長能夠頂住首相的壓力是不可思議的事情,其實也沒什麼特別的,就是內閣秘書長帶着首相載人航天過。

在對話的時候,即將離開公務員大家庭的伯克·特倫德、約翰·亨特也來了,五個人一起討論,關於大英帝國的基石應該如何夯實,而在布魯塞爾的撒切爾夫人,感覺到了從做英國首相以來,一直順風順水的國際局勢發生了變化。

北約國家在布魯塞爾召開了它們六年來的第一次首腦會議。法國總統密特朗也翩然蒞會。這是自法國退出北約軍事委員會、北約總部從巴黎遷往布魯塞爾來法國首腦第一次出席這類的會議。

而更大的變化是中導條約簽署之後所帶來的,英國對中導條約,或者說撒切爾政府對中導條約的態度是,簽署是可以的,但是要利用短程導彈配備核彈頭瞄準民主德國的蘇聯地面力量,反正夠不到莫斯科,蘇聯人會接受的。

但是聯邦德國總理大談對地圖頭的信賴,科爾就不認爲有必要使北約部署在其領土上的短導現代化,但仍然主張避免短導的第三個零點方案和非核化;而外交部長根舍則持與總理科爾相反的觀點。

這是因爲,聯邦德國位於西方與蘇聯對抗的最前沿,因而也最容易遭到核打擊的危險,聯邦德國政治家們不能不對蘇聯的和平攻勢作出積極的響應。

相反自然對還想要用德國墊背的英國人沒有好感,法國人也站在聯邦德國一邊,這非常出乎撒切爾夫人的預料。

面對撒切爾夫人的據理力爭,科爾不改態度,這非常令撒切爾夫人感到遺憾,德國領導人不放棄在東西方的常規軍力達到基本均衡和對化學武器有明確限制的前提下,才能在歐洲舉行削減短程核武器談判的主張。

不過好在里根還是支持了撒切爾夫人,沒有讓她一直以來主張的英美特殊關係變成無用功,但撒切爾夫人面對德國人的拒絕仍然耿耿於懷,艾倫威爾遜拿着白廳對於兩大基金會的調整,來到唐寧街十號的時候,撒切爾夫人自顧自的談及這一次首腦會議的不順利,“科爾被蘇聯人騙了。”

“那倒不一定,只不過是不想做英美兩國替死鬼而已。”艾倫威爾遜糾正撒切爾夫人的看法,“其實對於德國人來說,駐德的英美法三國軍隊,和民主德國的蘇軍本質上沒有什麼不同。”

“你怎麼能這麼說?”撒切爾夫人不滿的道,“還是有不同的,我們爲德國人帶來了繁榮,德國人應該感謝我們。但是科爾並沒表現出來這一點。”

“瑪格麗特,實話實說吧。就算蘇聯把民主德國的駐軍撤的一個不剩,美國人也不會撤軍的。”

艾倫威爾遜面無表情的道,“駐德美軍將永遠存在,一直到德國滅亡,美國憑什麼多年以來一直和德國日本出現分歧的時候,這兩個國家都讓步?就是因爲這些駐軍的存在,蘇聯能夠一直得到民主德國的信賴,同樣是因爲駐軍。”

“要說讓德國人不公開反對我們,這並不難,但心裡不咒罵哦我們,那不太可能。使用短程導彈威脅民主德國的舉動,科爾當然不會同意。我只是實話實說,並不是站在德國人的立場上說話。事實上在這種涉及到安全的事情上,德國人不會讓步。事實上我們應該擔心的一點就是,德國人懷着統一的野心,不如我們想想另外的辦法,比如說和民主德國搞好關係。”

其實艾倫威爾遜也就是隨便一說,還提及了韓國人正在改善和蘇聯集團關係的外交動作,讓撒切爾夫人知道,哪怕你是英國首相,最多也就能控制住英國,其他國家是沒有理由讓着你的。

很遺憾,以後還有更加遺憾的,一旦老布什上臺,撒切爾夫人就會感受到從前順風順水的友善國際環境,會出現更大的惡意。科爾帶領的德國和英國主張不同那隻不過是開胃菜。

“只要我還是英國首相,德國人的統一就是做夢,蘇聯人會阻止他們的。”撒切爾夫人接過來艾倫威爾遜遞過來的文件,連看都沒看就簽了字。

“首相這句話,纔像是維護英國利益的態度。”艾倫威爾遜直接坐下來道,“其實我們可以進行兩手準備,一種是公開反對,暗示在公開反對的同時,一旦聯邦德國以壓倒性的經濟實力來吸引東邊,我們可能就要幫助民主德國一把了。如果還不行就要想方設法的拖延下去,制定一個二十年到三十年的長期計劃,讓德國統一的民意不了了之。”

“我相信不管是法國還是意大利,到時候都會站在我們這邊,有錢出錢有力出力,阻止這可怕一幕的到來。”

撒切爾夫人眼中的艾倫威爾遜,雖然有時候說話不好聽,但態度上一直都是誠懇的,見到艾倫威爾遜很認真的幫忙解決問題,鐵娘子的壞心情也舒緩了不少,“我就是沒想到德國人會不顧我們的想法。”

“沒事的。”直接伸手抓住了鐵娘子的手,隨後被甩開,艾倫威爾遜直接拿着文件轉身,臉色也重新變得平靜。

這才只不過是德國,很快撒切爾夫人就會認識到,大環境正在出現變化,里根那種一廂情願的人,可不是時時都有的。

經過首相的認可,艾倫威爾遜任命了新的人事安排,特瑞彭斯、米德爾頓分別成爲了新的財政部常務次長,還有內閣副秘書長兼歐洲事務委員會秘書長,至於阿布斯特朗和羅賓·巴特勒,將會出面管理英國兩個主權基金會。

第五百八十二章 輿論漩渦的麥天皇第五百五十九章 麥天皇的助攻第一百九十八章 大臣和演員第二百二十一章 後繼人選第五百九十四章 辦法總比困難多第四百四十二章 歡迎王儲第二百六十七章 夢迴二戰第五百二十九章 馬來亞專員第1611章第二百四十七章 印度資源多嘛?第三十五章 塵埃落定第三百二十七章 不丹錫金尼泊爾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取長補短第六百零二章 決定未來的商談第1761章 逼宮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調查大臣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 史詩鉅製第六百七十五章 敲定航空港第七百六十四章 最後的好時光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開幕式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間諜案第一千五百五十四章 不與民爭利第五百二十四章 1950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綏靖政策第四百五十九章 從勝利走向勝利第1571章 不似人君第二百章 錢誰不喜歡?第一百一十八章 四階戰術爵士版第六十三章 要一個傭人第八百六十六章 怨仇級的軍售第1651章 重新萌發的野心第1547章 阿拉伯盟主第一千五百五十四章 不與民爭利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拉博,別傻了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擁戴王室義不容辭第四百一十七章 總督的手藝第五百一十章 提交報告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 玉米運動的後果第一百九十九章 巴倫的教導第七百六十八章 遺產的歸屬第一百八十八章 要勞逸結合第二百九十九章 雙喜臨門第七十四章 辦法總比困難多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獨立浪潮第六百一十八章 公主毛遂自薦第五百五十七章 戰爭帶來需求第二十二章 四階戰術第八百五十四章 統治者會議第二百八十章 精忠報國第1656章 利用團結工會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爸爸愛你第一百四十九章 葡屬果阿第七百九十四章 三連勝第一千四百零一章 干涉美國內政第二百零八章 均攤風險建議第二百零五章 一切盡在掌控當中第一百六十章 霧都倫敦第二百八十四章 官員和資本家第五百六十五章 沙撈越開發銀行第一千二百零五章 英美首腦會議第八百七十二章 有聲有色的海軍第三百五十四章 他應該做大臣第六百二十八章 這裡面水太深第1673章 英法有共識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大臣樂開花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必須嚴查第三百零一章 好弟弟艾倫第七百九十七章 海務大臣的想法第八百五十章 鐵棒加粗第四百六十八章終結配給制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肯尼迪要談談第六百一十一章 鳩山的發難第1722章 聲援立陶宛第一百三十七章 菸草利益分配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 英迪拉的處境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 海戰第1540章 世紀婚禮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 海戰第1540章 世紀婚禮第三百九十五章 未來的路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 肯尼迪遇刺第1648章 處理日本的建議第六百六十八章 DC-3客機失蹤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一魚兩吃第六百零五章 日本之行第1734章 南非的光輝歲月第九百九十一章 無稽之談第一千五百一十八章 裡外不是人第六百五十六章 伊朗石油問題第八百四十章 經貿變軍售第九百零九章 導彈競賽第1686章 聯合軍演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 文化強國戰略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 接掌顧問部第六百三十三章 空中走廊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世界很現實第七百八十六章 麥卡錫來訪第1551章 心理諮詢師第八十八章 再賣波蘭一次第七百五十二章 全都是演員
第五百八十二章 輿論漩渦的麥天皇第五百五十九章 麥天皇的助攻第一百九十八章 大臣和演員第二百二十一章 後繼人選第五百九十四章 辦法總比困難多第四百四十二章 歡迎王儲第二百六十七章 夢迴二戰第五百二十九章 馬來亞專員第1611章第二百四十七章 印度資源多嘛?第三十五章 塵埃落定第三百二十七章 不丹錫金尼泊爾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取長補短第六百零二章 決定未來的商談第1761章 逼宮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調查大臣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 史詩鉅製第六百七十五章 敲定航空港第七百六十四章 最後的好時光第一千一百五十八章 開幕式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間諜案第一千五百五十四章 不與民爭利第五百二十四章 1950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綏靖政策第四百五十九章 從勝利走向勝利第1571章 不似人君第二百章 錢誰不喜歡?第一百一十八章 四階戰術爵士版第六十三章 要一個傭人第八百六十六章 怨仇級的軍售第1651章 重新萌發的野心第1547章 阿拉伯盟主第一千五百五十四章 不與民爭利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拉博,別傻了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擁戴王室義不容辭第四百一十七章 總督的手藝第五百一十章 提交報告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 玉米運動的後果第一百九十九章 巴倫的教導第七百六十八章 遺產的歸屬第一百八十八章 要勞逸結合第二百九十九章 雙喜臨門第七十四章 辦法總比困難多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獨立浪潮第六百一十八章 公主毛遂自薦第五百五十七章 戰爭帶來需求第二十二章 四階戰術第八百五十四章 統治者會議第二百八十章 精忠報國第1656章 利用團結工會第一千一百零一章 爸爸愛你第一百四十九章 葡屬果阿第七百九十四章 三連勝第一千四百零一章 干涉美國內政第二百零八章 均攤風險建議第二百零五章 一切盡在掌控當中第一百六十章 霧都倫敦第二百八十四章 官員和資本家第五百六十五章 沙撈越開發銀行第一千二百零五章 英美首腦會議第八百七十二章 有聲有色的海軍第三百五十四章 他應該做大臣第六百二十八章 這裡面水太深第1673章 英法有共識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大臣樂開花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必須嚴查第三百零一章 好弟弟艾倫第七百九十七章 海務大臣的想法第八百五十章 鐵棒加粗第四百六十八章終結配給制第一千一百三十一章 肯尼迪要談談第六百一十一章 鳩山的發難第1722章 聲援立陶宛第一百三十七章 菸草利益分配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 英迪拉的處境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 海戰第1540章 世紀婚禮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 海戰第1540章 世紀婚禮第三百九十五章 未來的路第一千二百四十二章 肯尼迪遇刺第1648章 處理日本的建議第六百六十八章 DC-3客機失蹤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一魚兩吃第六百零五章 日本之行第1734章 南非的光輝歲月第九百九十一章 無稽之談第一千五百一十八章 裡外不是人第六百五十六章 伊朗石油問題第八百四十章 經貿變軍售第九百零九章 導彈競賽第1686章 聯合軍演第一千四百一十四章 文化強國戰略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 接掌顧問部第六百三十三章 空中走廊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世界很現實第七百八十六章 麥卡錫來訪第1551章 心理諮詢師第八十八章 再賣波蘭一次第七百五十二章 全都是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