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 英迪拉的處境

莫斯科國際機場,蘇聯外交部長葛羅米柯接待了來自新德里的客人,他很清楚印度人來做什麼,巴基斯坦實質上已經陷入了內戰當中。

作爲巴基斯坦長期以來的敵人,印度人自然是從中發現了可以介入的機會,來到莫斯科自然是要得到什麼。

“辛格部長,歡迎來到莫斯科。”葛羅米柯笑着打招呼,表達了對印度的足夠禮遇,事實上蘇聯對這一次訪問也極爲重視。

“葛羅米柯部長!”辛格同樣熱情的報以迴應,長期以來印度在美蘇之間採取中立偏向蘇聯的政策。

那是因爲美國堅決的支持巴基斯坦,事實上作爲外交部長,他不認爲印度的政策有什麼錯誤,不過是對美國偏向巴基斯坦的態度對等迴應罷了。

但面臨着巴基斯坦內亂的機會,印度必須抓住這一次的機會,一旦錯過在找,可能永遠也等不到了。所以印度一邊將巴基斯坦軍隊鎮壓孟加拉人的事情竭力傳揚出去,從輿論上對巴基斯坦進行攻擊,另外一個方面則開始軍事準備,等到適當的時候便介入巴基斯坦的內亂。

孟加拉獨立運動的開啓,這令當時的巴基斯坦軍方勃然大怒,並下令政府軍出動平叛。

西巴基斯坦的政府軍,本來就對孟加拉人有歧視,在鎮壓過程中發生了許多悲劇,一個村子裡只要出現一個叛軍,那整個村子都會被夷爲平地。

辛格表達了巴基斯坦長期以來對印度國防安全造成的威脅,然後開口道,“孟加拉人有尋求自由的權力,我們得到最新消息,孟加拉人面對巴基斯坦政府的鎮壓,已經從呼籲自治變成了爭取獨立。”

“對於印度來講,老對手手忙腳亂肯定是一個機會。”葛羅米柯不置可否,當前還不是蘇聯輕易表態的時候,要看印度能夠提供什麼。

其實印度面臨的選擇並不多,英國是前宗主國,印度肯定不想英國重新返回南亞。

美國是巴基斯坦的靠山,印度的一大鄰國從六二年之後就已經是敵人了,印度能找誰呢?除了蘇聯其實別無選擇,總不能找法國人吧,又不是非洲問題。

蘇聯也是有要求的,印度雖然在國際上採取中立親蘇的政策,但在莫斯科看來,這樣還是不夠的。而不是無條件的站在印度一邊。

以現在的印巴局勢來看,當然是印度佔據優勢,不過在國際層面,印度雖然已經竭力將巴基斯坦鎮壓的暴行公佈,但這種東西是沒用的,美國不會因爲一些所謂證據就改變政策,你看橙劑事件鬧的這麼大,不少國家都知道了美國化學藥劑的危害,美國不也是當做什麼都沒發生過麼。

事實上印度準備實施決定性的一步,收留孟加拉武裝在印度境內受訓,提供幫助對抗巴基斯坦政府軍。

嚴格來說東巴基斯坦的地形並不適合游擊戰,那裡是恆河三角洲,整個地方都是沖積平原,還被水網切割。

但有一個很有利游擊戰的條件,那就是人口密度堪稱世界之最,東巴基斯坦是南亞最符合民族國家定義的地區,巴基斯坦政府的鎮壓,毫無疑問閉着眼睛都能撂倒一個孟加拉人,而鎮壓的舉動對於人口密度如此之高的東巴基斯坦來說,就是製造難民潮的永動機。

越是人口密集的國家,越是懼怕流民產生,一旦一個地方的人口過多壓垮了當地承受極限,必然會造成連鎖反應,這纔是真正的多米諾骨牌。

毫無疑問現在的東巴基斯坦,就完美的符合定義,面積狹小人口稠密,難民出現的結果就是吃垮一個又一個地方,最終會形成難民海嘯。

此時東巴基斯坦的難民海嘯就處在醞釀當中,一旦到了臨界點,就會驟然崩塌向四面八方蔓延,首當其衝的就是三面臨界的印度。如果還有第二個受害者的話,那就是若開地區接壤的緬甸。

事實上緬甸反應的速度比印度很快,發覺東巴基斯坦陷入混亂之後,幾乎馬上就想到了難民問題,調集軍隊趕往邊界戒備。

這也算是久病成良醫了,挨着英屬印度的記憶還不算太久遠,好不容易把羅興亞人趕走的現在,緬甸肯定不想再次被難民衝擊。

處在絕對優勢的巴基斯坦軍隊,自然是不會顧忌自己的行爲會不會引起連鎖反應,對軍隊來說,追趕游擊隊已經戰爭當中最安全的作戰。

追趕游擊隊的輪式裝甲車高歌勐進,大有直搗黃龍之勢,車載機槍和機關炮不斷收割着正順着公路逃跑的潰兵的性命。

車組成員此時已經殺紅了眼,把隱藏在心底的暴虐和殘忍全都暴露了出來,他們興奮地看着一個個敵人在自己的攻擊下悽慘的死去,面龐由於情緒過於激動而漲的通紅,表情扭曲而猙獰。

潰兵發現逃脫不了,還想要集結起來依託公路旁的路基負隅頑抗一下,但是隨即就被裝甲車的勐烈火力再次擊潰,大部分人被擊斃,剩下的一小撮倖存者倉惶的離開了公路向着一側長滿青蒿的山坡上狼狽逃竄。

另外一個方向的游擊隊,覺得在沒有發現的情況下偷襲這一支政府軍,還沒付之於行動就被發現,已經在炮彈的打擊下亂成了一團,有想要就地找隱蔽的,有想要繼續衝鋒的,還有感到情況不妙想要撤退的,幾個分隊亂紛紛的擠在了一處,成了炮兵和機槍手絕佳的攻擊目標。

這一場戰鬥毫無疑問是非常漂亮的,追擊的政府軍大獲全勝,但在這一隊政府軍士兵撤離之後,附近躲避的倖存者眼中的仇恨目光,表明鎮壓的目的並沒有達到,暫時的勝利不過是火上澆油罷了。

新德里,總理英迪拉甘地身着紗麗,耐心的等待着陸軍參謀長薩姆·馬內克肖的到來,這一任的陸軍參謀長其貌不揚,要說有什麼特別的,可能就是他在印度並不多見的拜火教信仰。

薩姆·馬內克肖的軍旅生涯並非一帆風順,比如說他和六二年戰爭中的考爾中將關係非常差。

有人報告說,他公開地對考爾進行了尖酸刻薄的嘲笑,同時也講了一些對國防部長梅農很不尊重的話。考爾將此事輾轉傳到總理尼赫魯耳中後,一個審理對馬內克肖的指控的調查委員會成立。指控中認爲他不遜地批評自己的上司和文職的領導官員,也就是說不忠誠。

隨後戰爭的慘敗,讓梅農一派成了衆失之的,他也重新得到了複用,成了這一任的印度陸軍總參謀長。

面對總理的召見,他很明白目的是什麼,果然,英迪拉甘地迫切的開口道,“薩姆,你知道我的目的,很多聲音認爲戰爭應該立刻、馬上進行。”

“總理,我不想提及國家的傷疤,但是六二年那種倉促的作戰絕不能在我的任內發生。”薩姆·馬內克肖面不改色的開口道,“尊敬的總理,戰爭的目的是什麼?國防部長和財政部長想明白這個問題了沒有?總理你呢,你想要什麼樣的結果。”

“當然是讓巴基斯提以後不會成爲印度的威脅。”英迪拉甘地面沉似水的開口,她沒有因爲總參謀長提及印度六二年的戰敗就呵斥對方,哪怕她真的很生氣,“現在從中央政府到各邦,每天都有無數的人向我建議,應該馬上對巴基斯坦開戰,你應該知道這種壓力。這個壓力要釋放出去,必須要一場大獲全勝的戰爭結果才行。”

“作爲印度陸軍的總參謀長,你能不能保證帶來我希望看到的結果,如果不能,那麼早開戰還是晚開戰的問題就一點也不重要。”

“不,這個問題很重要,就算是我們現在開始準備,也不能屏蔽所有的干擾,事實上我們應該在喜馬拉雅山大雪封山的季節發動軍事行動,而不是現在,我們現在開始軍事行動,如果遇到阻礙,巴基斯坦就可能會得到支援。中國人即使越過。也沒有辦法保證後勤,一旦後勤出現問題,軍隊也將變成我們的盤中餐。而如果現在調集軍隊準備攻擊,我們至少需要兩個月的時間,而我們的北方鄰居恰好可以得到六個月的干涉時間。”

“這麼說至少要秋季才能開始軍事行動?”英迪拉甘地有些失望,但也承認對方說的有道理,“看來我們的外交工作還要多多努力才行。”

“尊敬的總理,如果敵人是巴基斯坦軍隊,我對勝利的結果充滿信心。而對於我們,也可以借用這幾個月的時間好好準備,領導一支勝利的軍隊,而不是一羣草率從事的烏合之衆。倉促行動只能使自己受辱。”

這樣做孟加拉的游擊隊可能會在未來一段時間很艱難,但薩姆·馬內克肖認爲,只要取得最後的勝利,一切都是值得的。

英迪拉甘地面對了父親在一九六二年面臨同樣的問題,那就是各方都在催促她立刻拿出決斷,民族主義浪潮曾經把她的父親推向了危險境地。

第1761章 逼宮第二百七十七章 女神駕臨第三百九十二章 老大哥在看着我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 葬禮和外交第一千四百七十一章 開條件第七百六十八章 遺產的歸屬第1617章 雅科夫列夫第一千五百五十七章 天使投資人第四百四十八章 合縱連橫第九百九十七章 新政府新氣象第1637章 艾倫真討厭第一百二十章 第一桶金的設想第二百三十四章 先救高種姓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古巴導彈危機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聯蘇抗美第四百九十六章 殺手本能麥卡錫第七百一十四章 蒙巴頓和李奇微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豬灣事件第一百七十章 今天即爲審判之日第六百六十一章 除掉他第一百九十八章 大臣和演員第三百一十四章 歡迎前首相第九百一十三章 我是親美派第一百六十九章 一親芳澤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 儲備糧改革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 首相的海軍第二百八十五章 得加錢第九百八十七章 這是德國的機會第四百一十八章 同人不同命第三章 世界首富第六百三十四章 我是柏林人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 戰略定力第八百二十五章 英美一起幹第五百六十六章 安全情報委員會第四百二十九章 我非常痛心第七百七十三章 自由世界要團結第1729章 投降輸一半第六百八十一章 鍍金計劃第八百二十二章 朱巴會談第二十二章 四階戰術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殺人滅口第八百七十三章 來自蘇聯的好消息第七百一十九章 好事都想着美國第三百五十五章 上面很看重你第五百六十七章 帝國忠犬第八百二十六章 我們是專業的第八百二十一章 石油和糧食第九百三十四章 法國陷阱第九百六十六章 冰島漁夫第七百九十八章 出訪HSD第四百七十五章 東方學專家第九百三十四章 法國陷阱第七百三十一章 登門的龍騎兵第1743章 局勢逆轉第七百六十二章 民族自決第1547章 阿拉伯盟主第一千四百零五章 又出賣印度第八百九十一章 太空霸權序曲第一千零三章 一地雞毛的辯論第八百零二章 參觀鸚鵡螺號第九百一十章 無畏號核潛艇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嘉寶的援手第1665章 首相第1723章 維爾紐斯事件第六百九十二章 母女平安第四百三十二章 傑奎琳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劊子手威爾遜第五百八十七章 印度的動靜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 老子英雄兒好漢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政治資產第一百章 政客和公務員第三百九十八章 抵達馬來亞第六百二十二章 洗白德國工作第四百三十一章 英聯邦彩票設想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 反向軍購第四百四十二章 歡迎王儲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內部解決第六十四章 該死的蘇聯人第三百一十六章 可靠的人第二百九十三章 先賺他一個億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該來的總會來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大英如閃電般歸來第二百九十四章 首相的關注第九百二十四章 聖誕禮物第七百一十四章 蒙巴頓和李奇微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 微軟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兩個賭城第三百二十六章 未來的出路第五百七十七章 法不責衆第一千二百九十四章 新政開端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英國決不投降第八十六章 美國的要求第1729章 投降輸一半第1726章 清洗大西洋派第一千五百三十二章 英國不養懶人第七百零二章 斯大林病逝第六百九十四章 倫敦改建計劃第六百八十三章 李奇微赴任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 提前大選第1634章 比如羅馬尼亞
第1761章 逼宮第二百七十七章 女神駕臨第三百九十二章 老大哥在看着我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 葬禮和外交第一千四百七十一章 開條件第七百六十八章 遺產的歸屬第1617章 雅科夫列夫第一千五百五十七章 天使投資人第四百四十八章 合縱連橫第九百九十七章 新政府新氣象第1637章 艾倫真討厭第一百二十章 第一桶金的設想第二百三十四章 先救高種姓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古巴導彈危機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聯蘇抗美第四百九十六章 殺手本能麥卡錫第七百一十四章 蒙巴頓和李奇微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豬灣事件第一百七十章 今天即爲審判之日第六百六十一章 除掉他第一百九十八章 大臣和演員第三百一十四章 歡迎前首相第九百一十三章 我是親美派第一百六十九章 一親芳澤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 儲備糧改革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 首相的海軍第二百八十五章 得加錢第九百八十七章 這是德國的機會第四百一十八章 同人不同命第三章 世界首富第六百三十四章 我是柏林人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 戰略定力第八百二十五章 英美一起幹第五百六十六章 安全情報委員會第四百二十九章 我非常痛心第七百七十三章 自由世界要團結第1729章 投降輸一半第六百八十一章 鍍金計劃第八百二十二章 朱巴會談第二十二章 四階戰術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殺人滅口第八百七十三章 來自蘇聯的好消息第七百一十九章 好事都想着美國第三百五十五章 上面很看重你第五百六十七章 帝國忠犬第八百二十六章 我們是專業的第八百二十一章 石油和糧食第九百三十四章 法國陷阱第九百六十六章 冰島漁夫第七百九十八章 出訪HSD第四百七十五章 東方學專家第九百三十四章 法國陷阱第七百三十一章 登門的龍騎兵第1743章 局勢逆轉第七百六十二章 民族自決第1547章 阿拉伯盟主第一千四百零五章 又出賣印度第八百九十一章 太空霸權序曲第一千零三章 一地雞毛的辯論第八百零二章 參觀鸚鵡螺號第九百一十章 無畏號核潛艇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嘉寶的援手第1665章 首相第1723章 維爾紐斯事件第六百九十二章 母女平安第四百三十二章 傑奎琳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劊子手威爾遜第五百八十七章 印度的動靜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 老子英雄兒好漢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政治資產第一百章 政客和公務員第三百九十八章 抵達馬來亞第六百二十二章 洗白德國工作第四百三十一章 英聯邦彩票設想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 反向軍購第四百四十二章 歡迎王儲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內部解決第六十四章 該死的蘇聯人第三百一十六章 可靠的人第二百九十三章 先賺他一個億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該來的總會來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大英如閃電般歸來第二百九十四章 首相的關注第九百二十四章 聖誕禮物第七百一十四章 蒙巴頓和李奇微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 微軟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兩個賭城第三百二十六章 未來的出路第五百七十七章 法不責衆第一千二百九十四章 新政開端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英國決不投降第八十六章 美國的要求第1729章 投降輸一半第1726章 清洗大西洋派第一千五百三十二章 英國不養懶人第七百零二章 斯大林病逝第六百九十四章 倫敦改建計劃第六百八十三章 李奇微赴任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 提前大選第1634章 比如羅馬尼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