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3章 劇變前夜

第1653章 劇變前夜

幾十年來,從來沒有見過歐洲如此整齊劃一的吹捧,例外總是有的,比如英國內部的一些雜音,不過和媒體已經打過招呼的無上權威,把雜音控制在了一個不被普通人知道的範圍之內。

“提醒美國人做什麼?那些大西洋派的議員,是不是已經離開美國不能解決問題了?”艾倫威爾遜回到家,對即將去珀斯過冬的女首富道。

在大西洋派眼中,兩個超級大國關於核裁軍的談判,不能不牽動着這位以美英和英蘇“中間人”自居英國的敏感神經。

通過在西歐部署美國的巡航導彈和潘興式導彈,西方終於迫使蘇聯坐到談判桌前來,同意撤除它在歐洲部署的中程導彈。

由此看來,“中導協議”的即將簽署,表明了它是西方多年來不斷努力的可喜成果。但是,這個《協議》既是一個金蛋,又是一個燙手山芋。

在撒切爾夫人的眼裡,如果此行不能使美蘇“中導協議”的裁減範圍僅限於陸基導彈。

如果不使部署在西德領土上的短程導彈現代化,那就會使西歐與北約分離,讓西歐暴露在蘇聯和華約國家佔優勢的常規武器和化學武器面前而無能爲敵,而北約國家的“靈活反應”戰略也就將成爲一紙空文,特別是英國駐西德部隊就將失去核保護傘而難以存在。

所以說,美蘇核軍備的談判直接關係到英國本身的安全利益,作爲英國首相的撒切爾夫人是不能置之不理、等閒視之的。

其實,在大西洋派眼中並不急於推動核裁軍向前發展,這些人認爲核武器的相互毀滅論不僅遏阻了核大戰的爆發,而且是對常規戰爭最有效的威嚇手段,是二戰以來歐洲得以相安無事的重要因素。

“明明蘇聯吃虧很大。”帕梅拉蒙巴頓從美蘇削減中程導彈的對比上,轉達着大衆結論,“難道不是這樣麼?”

“蘇聯的中程導彈有一千八百顆,美國不到九百顆。在數字上當然是蘇聯吃了很大的虧。”艾倫威爾遜面無表情的回答道,“不過蘇聯就在歐洲,美國隔了一個大西洋,常規軍力對比下,蘇聯是佔便宜的。當然了,中導條約的簽署,對英國也是有利的,英國也在歐洲。”

所以中導條約的得失不能在數字上看,美國的地理位置好,所以導致了蘇聯雖然在中程導彈上佔據了數量優勢,卻實際上並非如此。

要說這一中導條約的簽署,敢說我贏了的只有歐洲,並不是美國和蘇聯的任何一個,“而且這是美國和蘇聯的條約,又不包括英國和法國,所以我就無法理解,那些大西洋派到底反對什麼?”

不過好在,這種聲音被壓下去了,現在英國就是要做出負責人的大國表率,監督部署在歐洲雙方的中程導彈按部就班的銷燬。最好是提前完成任務,聽明白了丈夫的意思,帕梅拉蒙巴頓才道,“看起來美國只是表面上贏了。”

“里根的水平肯定是比地圖頭強的,不過麼?”艾倫威爾遜說到這停頓了一下道,“強的不太明顯,這兩年美國的經濟有下滑了。”

當然這只是對比里根第一個任期下滑了,其實美國經濟的數據還是相當可以的,某大國這兩年通脹倒是很嚴重,美國的經濟數據在美洲更是鶴立雞羣,和美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拉美國家的通脹和里根第一個任期加息的時候差不多,一點都沒掉下來。

艾倫威爾遜根據歷史可以知道,里根的雞血效果馬上就會消失。其後果全被後面的總統老布什給承擔了,不然哪有拉鍊頓的名言,笨蛋,問題是經濟?

“那你覺得,美國的經濟會出問題。”帕梅拉蒙巴頓不填相信的反問道,不應該啊,現在美國的經濟增長率還有百分之三呢。

“說不定就是明年,不過應該比蘇聯強,蘇聯在地圖頭執政的兩年多來,每一年都是負增長。”艾倫威爾遜猶豫了一下,給出了自己預測的時間,因爲英鎊區的存在,美國這一輪的匯率潮汐不能和那個英鎊已經查無此人的世界相比,效果理應提早褪色纔對。

說不定老布什不用背鍋了,在里根的最後一年美國的經濟就會百分之零或者百分之一,後者的可能性更大一些,實在不行可以改統計口徑。

現在這個時間可謂是劇變的前夜,艾倫威爾遜所能做的就是早做準備,爭取有利的位置,但似乎有人比他先行一步,韓國!

盧泰愚剛剛代替了全小將成爲了半個朝鮮半島的話事人,隨即馬上開啓了就任總統的外交攻勢,這讓艾倫威爾遜嚇了一跳,如果沒有記錯的話,似乎應該是快兩年之後的事情,怎麼現在就開始了。

在東歐出現不穩局勢的同時,韓國同樣開啓了外交攻勢,其目的當然是和蘇林爲首的東歐集團建立外交關係。這本該是兩年後的事情,期間還伴隨着漢城奧運會,韓國痛擊自由世界,但對蘇聯集團唯唯諾諾的舉動,纔算是把事情辦妥。

無上權威還記得漢城奧運會,美國不但連第二都沒得到,在排行榜上處在民主德國之後排名第三,韓國通過這一場奧運會把蘇聯集團最強的蘇聯,和經濟最強的民主德國伺候好了,取得了對蘇聯集團外交的突破口。

“是不是因爲馬來亞的存在?”艾倫威爾遜冥思苦想,現在的東亞比較擠,雖然馬來亞只有兩千五百萬人,但畢竟是擠進了高收入地區。

馬來亞都能和日本比劃比劃,更別提屢次預判了韓國撈金方向的艾倫威爾遜,重點擠壓了韓國和詐騙島的生存空間。

韓國在東亞的形勢遠遠比另外一個世界險惡得多,顯然在死中求活這一點上,韓國的膽子比詐騙島強許多,開始嘗試在另外半個蘇聯控制的世界,得到一些市場來補充自己,這一點是詐騙島所不具備的。

“看來明年的奧運會有極大的可能性爆冷。艾倫威爾遜一項明年,似乎也只有漢城奧運會算得上是可以關注的事情了,一旦爆冷的話,紐芬蘭不就賺的盆滿鉢滿了麼,錢這個東西誰會嫌多呢?

還有明年一整年的時間,可以在東歐國家進行佈局,艾倫威爾遜決定好好保養一下,爭取在背刺的時候展現一個好的精神狀態。

在一九八八年新年到來的時候,可憐的空巢老人,形單影隻的內閣秘書長,孤身一人的無上權威,來到赫本這裡吃了年夜飯,第二天就迫不及待的和赫本的兒子希恩攤牌,“差不多了,一個星期之後你就常駐基輔,代表我對當地的生意進行監督。”

艾倫威爾遜的口氣是不容置疑的,他生了這麼多孩子要在關鍵時刻用得上,如果用不上,父愛也會消失。

“聽你爸爸的。”赫本同樣站在了艾倫威爾遜這邊,“要成爲一個成功的男人,而不是碌碌無爲,不然被人會看不起的。”

如果僅僅只有她本人也就算了,可如果其他女人的孩子都很拿得出手,赫本心裡就不平衡了,自己的孩子不能比別的女人孩子差。

轉頭,艾倫威爾遜就去找內政大臣商量,關於保守黨長久執政下,英國的經濟重新煥發活力,應該進行一些正能量的措施,比如說一些就經濟犯罪方面,可以進行酌情的刑期減免。

這個特赦權其實在女王手裡,但女王自己不能提出來,所以需要保守黨政府主動提出,而女王同意這麼一個流程。

道格拉斯·赫德其實沒有什麼特別的,要說有一些特別的地方,就是在保守黨大多數覺得丘吉爾是民族英雄的觀感當中,道格拉斯·赫德比較欣賞張伯倫,主張對張伯倫進行正面評價。

艾倫威爾遜同意這一點,他甚至有赫斯還活着的時候提供的口頭證據記錄,絕對專業,誰讓他也是一個攝影愛好者呢?

經過了坦誠的面對面開價,道格拉斯·赫德也認爲,一些危害不大的經濟犯罪,其實應該有特赦的機會,兩天之後,這一建議開始在內閣進行討論,並且在好朋友們的推波助瀾之下獲得了通過。

隨後女王同意內閣的決定,動用特赦權赦免了一批規模在五十人左右的經濟犯,羅斯直接找到了這一批人,直白的表示爲了大英建功立業的時候到了,什麼都不是白來的,赦免同樣不是,現在國家需要伱們的才能,用在該用的地方。

至於馬來亞和香江那邊,同一天也有一批經濟犯出獄,亞洲那邊的事情就簡單多了,當地行政長官有這個權力。

不多時,這些從來沒有親手殺過一個人,被定義爲罪行輕微的經濟犯,已經齊聚維也納,歸入了海德里希組建的團隊當中。

“其實早一些也沒有關係,我聽說波蘭團結工會的領導人萊赫·瓦文薩,解除了軟禁狀態又可以公開活動了。”艾倫威爾遜握着話筒道,“可以開始了,今年把架構建立起來。”

第一百五十八章 保密意識第五十三章 指一條明路第八百七十章 一九五六年第七百三十六章 各有收穫第五百六十六章 安全情報委員會第七百五十二章 全都是演員第一百三十一章 一身正氣第七百四十一章 好人緣的國寶第七百七十一章 保大帝第五百六十一章 甚至是法國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說服葡萄牙第六百九十三章 著書立說威爾遜第四百八十五章 詆譭者第1308章 不幸的消息第1733章 法定假期第九百八十八章 個人檔案第五百七十九章 籤個條約熱熱身第五百二十八章 工黨大勝第五百四十六章 颶風行動第1580章 對內閣出重拳第三百一十五章 蘇諜艾德禮第一百九十七章 帝國任務第五百四十四章 大禮花到港第1717章 地圖頭的善意第一千四百七十章 地中海對峙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印度必勝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看着我的眼睛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 溫暖的邁阿密海灘第1574章 空中組合第五百四十七章 大膽的想法第三百七十三章 軍事一體化的藉口第一百八十一章 災害不會連續兩年第十六章 你在教我做事?第一百二十九章 胡格爾別墅第七百零三章 斯大林葬禮第三百七十六章 伊麗莎白王儲第四百三十五章 升溫的選戰第1624章 數碼港計劃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 接掌顧問部第一百五十六章 英法指導第八百五十一章 軍售談成第三百三十二章 羅德西亞問題第四百七十章 整合和分工第六百五十章 超英趕美第八百五十四章 統治者會議第六百三十五章 德意志銀行第九百六十六章 冰島漁夫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美國想談談第六百八十章 我比上帝管用第五百五十五章 連鎖反應第一百一十二章 合情合理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 誠信軍火商第1574章 空中組合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 白銀法案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毫無波蘭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 不妨把話說明白點第九百八十九章 痛擊法國盟友第五百四十五章 翹首以盼第一百一十二章 合情合理第九百五十二章 應該扛白旗!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美國人太天真第四百零六章 紐芬蘭總督第1679章 經貿版小協約國第四百五十八章 有人歡喜有人憂第1604章 莫斯科商業年會第四百八十三章 一代人的和平第七百六十四章 最後的好時光第一千三百九十章 阿聯酋計劃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匆匆一年半第五百零三章 戛納的邀請函第七百三十二章 親自微操第二百七十五章 薇薇安回來了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女王和第一夫人第一百五十二章 輸出分治經驗第五百九十八章 正是在下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 以色列的核大棒第八百四十二章 沒難做的生意第八百三十一章 二胎計劃第一千三百零三章 李梅的贊同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港督的不滿第九十六章 美差第四百六十一章親蘇大本營第九百七十章 北羅德西亞的契機第1723章 維爾紐斯事件第六百四十五章 無兄弟不馬來亞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 提前大選第九百三十四章 法國陷阱第八十章 真男人巴頓第1736章 我搞砸了第九百二十六章 整合三軍第四百一十六章 紐芬蘭總泄密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阿爾及利亞公投第1761章 逼宮第六百二十六章 挽留麥卡錫第六百一十二章 第一批戰俘第七百九十五章 總座高見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美國病第九百五十三章 這很雅各賓第四百九十九章 國際局勢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第一百五十八章 保密意識第五十三章 指一條明路第八百七十章 一九五六年第七百三十六章 各有收穫第五百六十六章 安全情報委員會第七百五十二章 全都是演員第一百三十一章 一身正氣第七百四十一章 好人緣的國寶第七百七十一章 保大帝第五百六十一章 甚至是法國第一千一百四十八章 說服葡萄牙第六百九十三章 著書立說威爾遜第四百八十五章 詆譭者第1308章 不幸的消息第1733章 法定假期第九百八十八章 個人檔案第五百七十九章 籤個條約熱熱身第五百二十八章 工黨大勝第五百四十六章 颶風行動第1580章 對內閣出重拳第三百一十五章 蘇諜艾德禮第一百九十七章 帝國任務第五百四十四章 大禮花到港第1717章 地圖頭的善意第一千四百七十章 地中海對峙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印度必勝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看着我的眼睛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 溫暖的邁阿密海灘第1574章 空中組合第五百四十七章 大膽的想法第三百七十三章 軍事一體化的藉口第一百八十一章 災害不會連續兩年第十六章 你在教我做事?第一百二十九章 胡格爾別墅第七百零三章 斯大林葬禮第三百七十六章 伊麗莎白王儲第四百三十五章 升溫的選戰第1624章 數碼港計劃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 接掌顧問部第一百五十六章 英法指導第八百五十一章 軍售談成第三百三十二章 羅德西亞問題第四百七十章 整合和分工第六百五十章 超英趕美第八百五十四章 統治者會議第六百三十五章 德意志銀行第九百六十六章 冰島漁夫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美國想談談第六百八十章 我比上帝管用第五百五十五章 連鎖反應第一百一十二章 合情合理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 誠信軍火商第1574章 空中組合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 白銀法案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毫無波蘭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 不妨把話說明白點第九百八十九章 痛擊法國盟友第五百四十五章 翹首以盼第一百一十二章 合情合理第九百五十二章 應該扛白旗!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美國人太天真第四百零六章 紐芬蘭總督第1679章 經貿版小協約國第四百五十八章 有人歡喜有人憂第1604章 莫斯科商業年會第四百八十三章 一代人的和平第七百六十四章 最後的好時光第一千三百九十章 阿聯酋計劃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匆匆一年半第五百零三章 戛納的邀請函第七百三十二章 親自微操第二百七十五章 薇薇安回來了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女王和第一夫人第一百五十二章 輸出分治經驗第五百九十八章 正是在下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 以色列的核大棒第八百四十二章 沒難做的生意第八百三十一章 二胎計劃第一千三百零三章 李梅的贊同第一千一百一十章 港督的不滿第九十六章 美差第四百六十一章親蘇大本營第九百七十章 北羅德西亞的契機第1723章 維爾紐斯事件第六百四十五章 無兄弟不馬來亞第一千五百二十七章 提前大選第九百三十四章 法國陷阱第八十章 真男人巴頓第1736章 我搞砸了第九百二十六章 整合三軍第四百一十六章 紐芬蘭總泄密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阿爾及利亞公投第1761章 逼宮第六百二十六章 挽留麥卡錫第六百一十二章 第一批戰俘第七百九十五章 總座高見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美國病第九百五十三章 這很雅各賓第四百九十九章 國際局勢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