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零一章 干涉美國內政

不過嚇唬了基辛格之後,基辛格主動提出要吃個便飯,換一個輕鬆的場合談談,畢竟現在美國的社會環境還是相當嚴酷的,不然基辛格也不會偷偷摸摸的去,他也怕被人抓住痛腳,惹來無窮無盡的麻煩。

里根時期推翻了不少尼克松的政策,也算是一場規模不大的反攻倒算,當然老布什是一個具有部分傳統孤立主義思想的人,倒是對某大國沒什麼敵意,中美關係就在磕磕絆絆當中繼續前進。

拉鍊頓時期實力太弱,到了小布什的時候,本來有兩年局勢算是十分危急,也是詐騙島最囂張的時候,但九一一轉移了美國的注意力,加上中東的石油利益,美國算是失去了最後解決問題的窗口期。

至於黑人總統,美國已經陷入了政治身份的漩渦,最後導致了懂王的上臺,寶貴的時間就一點一點過去了。

“威爾遜爵士,我們應該做出正確的決策。”基辛格苦笑着道,“結束無謂的戰爭,才能戰勝最終的對手,我承認,美國因爲漫長的越南戰爭,整個國家已經出現了很大的問題,現在必須想辦法改變。”

“哦1艾倫威爾遜端起酒杯抿了一口,心說不愧是現實主義政客,一切從實際角度出發,不拘泥於思想鋼印,這就比後世的美國強上不止一籌。

要說美國和蘇聯這對二十一世紀的老冤家,那真是不知道怎麼說,沉浸在過往的榮光當中不能自拔。俄羅斯的軍隊規模都縮到二十萬機動部隊,還把自己當成那個世界兩強,應對世界大戰,一聲令下就一往無前的百萬蘇聯紅軍。

美國呢,堅決不出兵萬一也丟人了呢,反正從敘利亞的交手來看,美軍不一定比俄軍強多少。

扔出金融核彈效果約等於沒有。租借法案這麼大的名頭也屁用沒有。

實在不行的話,就不要把擊敗軸心國的租借法案拿出來,換一個名字也好,非要用租借法案的名頭,卻摳摳索索的,結果就是把租借法案的金身也給破了。

不得不說沒打一切都好,打起來了真是讓旁觀者大跌眼鏡,不接地氣是幾十年後老對手的共同問題,都覺得自己在擅長等領域是天下無敵的。誰能想到戰爭才幾個月,就能把美國支援的武器庫存清空呢,那哪是人們印象中的美國?

“我和尼克松總統都認爲,制衡蘇聯需要改善在東亞的政策。”基辛格開口解釋自己的出訪,尼克松是知情的,也側面承認了經過了朝鮮戰爭和越南戰爭,美國搞不定東亞和東南亞。

“是啊,自由世界也需要一個陸軍強國抗住蘇聯的壓力。”艾倫威爾遜再次順便貶低了法德,基辛格頻頻點頭,現在的美國絕對承認某大國是陸軍強國,不承認也不行,美國已經打了兩次了,真的搞不定。

艾倫威爾遜比較兩個時代的美國,不由得心中感嘆,你知道不知道幾十年後美國都求到印度頭上了?

只是這麼一個閃念,艾倫威爾遜暗諷美國不夠意思,自己都要跳船了,還瞞着英國,其行爲堪比自己撤退往友軍身上打照明彈。

雖然這個時空被害的不是英軍,但這件事在法國更加出名,基辛格就算是不願意聽也只能無言以對,解釋道,“就連華盛頓也沒幾個人知道,不是不通知英國,我的出訪是保密的。”

“我有理由懷疑,重返聯合國這件事,美國到時候會贊成,把我們幾個國家推出去反對。”艾倫威爾遜開始了惡意栽贓,哪怕英國從五十年代開始就支持把詐騙島換掉,但這不耽誤他往基辛格身上潑髒水。

對此基辛格堅決否認,表示這一次聯合國書多數原則,美國不會利用影響力來干涉其他國家的行爲。

這件事就就此結束,關於南亞的事情之前已經討論過了,美國還是站在巴基斯坦這邊,現在印度在美國眼中,已經比某大國更像是蘇聯馬仔了。

“很難想象,這個國家幾十年後會變成那樣,難道王朝週期是不可避免的?”艾倫威爾遜和基辛格告別之後嘀咕着。

幾十年後美國公民都已經對各個務虛工作出類拔萃的候選人失望了,把懂王推到了前臺。

雖然不是最好的結果,但對於自己的支持者懂王確實履行了承諾,懂王支持率不低是衆所周知的,其實懂王任期內還做到了一件事,美國的吸毒人口在下降。

美國癮君子衆多是事實,但很大一批屬於大麻層面的癮君子,這種癮君子叫藥物依賴也不是不行,懂王藉着貿易戰,禁止了某個數據刷子的國家出口藥物原材料到美國,導致美國癮君子人數下降了許多,當然那些類似肯辛頓大街的現實版行屍走肉是救不回來了。

回到暫住的酒店,夢露迎上來詢問今天談的怎麼樣,艾倫威爾遜當然是回答,爲了南亞的和平而奔波,說這話的時候他自己都想吐,纔在心裡埋汰完美國,自己現在的行爲就和美國的建制派沒有一點區別。

但不這麼說不行,夢露是一個三觀很正的女人,說實話的話,兩人以後就沒法相處了。

“我竟然覺得,現在英國的社會氛圍竟然比美國要好。”夢露都覺得自己說的話有些不可思議,但這是直觀感覺。

“畢竟是兩個國家,差距還是有的。”艾倫威爾遜心說,以後的差別會越來越大,任何美國的羊癲瘋舉動,他都在暗中防備。

而且還修改了英國的教材,等到這一批英國人長大,和美國人看待事情的時候就出現明顯差別。

在他看來美國還是那個問題,不接地氣,國家的發展太順了,沒有經過太大的挫折就到了今天的地位。蘇聯都可以退到民族國家的範疇,美國是根本不可能的,一旦從巔峰跌落,美國還怎麼維持當前的向心力?

每次來到美國,艾倫威爾遜都要和麥卡錫見一面,在上一次大選敗給肯尼迪,後來尼克松又得到了共和黨內定的資格之後。麥卡錫也不再執着於總統的寶座,老毛病就是酗酒依舊嚴重,

“其實支持洛克菲勒和尼克松搭檔這一次的大選,也不錯,約瑟夫,本來我是建議你搭檔尼克松的。”艾倫威爾遜嘆了一口氣,他剛開始真是這麼想的,但麥卡錫顯然已經滿足於當前的地位,不想參加總統角逐。

“你想讓我支持洛克菲勒,不過爲什麼要這麼做呢。”有賴於多年以來的交情,麥卡錫並沒有拒絕。上一次的共和黨初選,洛克菲勒和他一樣也都參加了,但共和黨的選舉人票都給了尼克松,導致兩人不得不退出。

“其實很簡單,洛克菲勒可不是一般的姓氏,他做總統肯定不會像是其他人那樣是一個擺設。”艾倫威爾遜聳聳肩道,“強勢的副總統,也可以保證你的利益,你們合作的話,在共和黨內部也是一個強大的勢力。”

明年就是總統大選了,如果麥卡錫支持洛克菲勒和尼克松搭檔的話,如果水門事件出現,洛克菲勒理所應當的會以副總統的身份接任總統。

這就是艾倫威爾遜謀劃送給洛克菲勒的大禮,其實他本來是準備這一次過來向麥卡錫提出建議的,但現在看來麥卡錫已經沒有那個心思了,於是便轉而和洛克菲勒家族結一份善緣。

話又不能說的太明白,水門事件這事他沒法做大預言家。

明面上艾倫威爾遜自然不能提及水門事件,但可以提及洛克菲勒有錢有勢,麥卡錫則因爲那一次必敗的選舉爲共和黨開啓了南方票倉的大門,兩人結合的話,就算是尼克松是總統,兩人也可以達到掌控權力的效果。

只要兩人其中一個人願意支持另外一個,這就不難辦,顯然麥卡錫現在對總統寶座已經不熱衷了,那麼支持洛克菲勒也不是不行。

“我的朋友,你的好處呢?”麥卡錫可不相信艾倫威爾遜什麼目的都沒有,雖然兩人多年都沒有斷絕聯繫,保持着很好的私交。

“帕梅拉一些生意是需要洛克菲勒家族幫忙的。”艾倫威爾遜坦誠相告,在麥卡錫面前他一直都是這麼誠實。

“如果你不着急回國的話,我們一起去洛克菲勒大廈一趟。”麥卡錫考慮了一番,決定幫朋友這個忙,至於他和洛克菲勒的合作,談談在看。

納爾遜洛克菲勒也沒有想到,這一天竟然有貴客迎門,一個是共和黨內部的實力派麥卡錫,反蘇鬥士的形象不足以問鼎總統寶座,但很多議員還是很擁護麥卡錫的,另外一個是英國石油業巨頭的丈夫,這一次出訪美國順便來談合作。

“約瑟夫、艾倫爵士,請坐。”洛克菲勒很少有這麼熱情的時候,但今天不同,這是兩位貴客。

“我是爲帕梅拉和標準石油的合作而來,約瑟夫和你先聊。我的時間還算充裕。”艾倫威爾遜雖然是在干涉美國內政,但總不好這麼明顯。

第二百三十四章 先救高種姓第六百四十二章 走私是不存在的第1664章 動盪的開始第八十章 真男人巴頓第六百四十章 麥卡錫凱旋而歸第1741章 進擊的沙皇第1654章 德國有反骨第五百五十章 農牧業革命第1549章 淡化處理第六章 海得拉巴君主第九章 親臨閱兵式第一百五十八章 保密意識第六百八十七章 對印尼的謀劃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1637章 艾倫真討厭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印太第八百零二章 參觀鸚鵡螺號第一千四百三十章 算無遺策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英法調停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毫無波蘭第一百零四章 海峽不設防公告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蘇黎世的地精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 英澳安全協議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英德金融峰會第二百七十九章 蛛絲馬跡第六百八十八章 妻子要做慈善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 德國的選擇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我兒夏洛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 首相的海軍第八百七十一章 馬來亞戶籍制度第七百零八章 新任法軍司令第一千五百一十九章 卡拉漢出訪第九百三十一章 重返緬甸戰略第九百一十八章 至暗時刻第八百章 華約成立第1649章 超級301條款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皮卡立國第一百二十九章 胡格爾別墅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輕裝上陣第1665章 首相第一百五十八章 保密意識第六百四十八章 親密盟友的分歧第1680章 收買駐軍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 尼赫魯葬禮第一百四十八章 歐洲要團結第1709章 歐美貿易戰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 英國核戰略第五百一十一章 羨慕的法國貴族第六十二章 回到柏林第四百五十八章 有人歡喜有人憂第六百九十四章 倫敦改建計劃第一百六十五章 英蘇友誼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指點尼雷爾第三百三十五章 宗主權,就不給第一千四百三十一章 軍援以色列第九百六十四章 先賺他兩個億第一千三百九十章 阿聯酋計劃第二百二十六章 危險也是機遇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 愛國王就是愛伊朗第八百一十一章 蘇丹分治第五百四十四章 大禮花到港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以後不要說了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交換間諜我在場第一百八十二章 集中力量辦大事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美國人有誠意第七百一十三章 伊麗莎白時代到來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可靠的國防大臣第一千四百九十七章 和平的事業第1539章 美國病第三百一十四章 歡迎前首相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聯蘇抗美第一千五百五十三章 里根總統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該來的總會來第八百零九章 軍政暢通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第三把火第八百七十二章 有聲有色的海軍第九十四章 第一條共識第六百六十六章 自由軍官組織第八百九十一章 太空霸權序曲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壓力全在英國第八百九十九章 再苦一苦殖民地第六百二十二章 洗白德國工作第1646章 簡單的複雜化第五百章 印度治安戰第1707章 迴歸正軌第六百五十八章 殖民地巡查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失望的白人領袖第三百九十章 反蘇先鋒威爾遜第七百二十章 埃及電氣化第1684章 驅逐出境第八百一十一章 蘇丹分治第七百三十五章 五年三十五億第一百四十七章 布魯塞爾會議第一千二百六十章 未來挑戰第一千四百八十六章 還得是法國第八百一十二章 地鐵晚點第1606章 靈活的沙特第七百四十八掌 奠邊府打響第七百三十五章 五年三十五億第一百二十四章 貿易委員會會議
第二百三十四章 先救高種姓第六百四十二章 走私是不存在的第1664章 動盪的開始第八十章 真男人巴頓第六百四十章 麥卡錫凱旋而歸第1741章 進擊的沙皇第1654章 德國有反骨第五百五十章 農牧業革命第1549章 淡化處理第六章 海得拉巴君主第九章 親臨閱兵式第一百五十八章 保密意識第六百八十七章 對印尼的謀劃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1637章 艾倫真討厭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印太第八百零二章 參觀鸚鵡螺號第一千四百三十章 算無遺策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英法調停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 毫無波蘭第一百零四章 海峽不設防公告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蘇黎世的地精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 英澳安全協議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英德金融峰會第二百七十九章 蛛絲馬跡第六百八十八章 妻子要做慈善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 德國的選擇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我兒夏洛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 首相的海軍第八百七十一章 馬來亞戶籍制度第七百零八章 新任法軍司令第一千五百一十九章 卡拉漢出訪第九百三十一章 重返緬甸戰略第九百一十八章 至暗時刻第八百章 華約成立第1649章 超級301條款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皮卡立國第一百二十九章 胡格爾別墅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輕裝上陣第1665章 首相第一百五十八章 保密意識第六百四十八章 親密盟友的分歧第1680章 收買駐軍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 尼赫魯葬禮第一百四十八章 歐洲要團結第1709章 歐美貿易戰第一千二百八十五章 英國核戰略第五百一十一章 羨慕的法國貴族第六十二章 回到柏林第四百五十八章 有人歡喜有人憂第六百九十四章 倫敦改建計劃第一百六十五章 英蘇友誼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指點尼雷爾第三百三十五章 宗主權,就不給第一千四百三十一章 軍援以色列第九百六十四章 先賺他兩個億第一千三百九十章 阿聯酋計劃第二百二十六章 危險也是機遇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 愛國王就是愛伊朗第八百一十一章 蘇丹分治第五百四十四章 大禮花到港第一千一百五十九章 以後不要說了第一千一百四十六章 交換間諜我在場第一百八十二章 集中力量辦大事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美國人有誠意第七百一十三章 伊麗莎白時代到來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可靠的國防大臣第一千四百九十七章 和平的事業第1539章 美國病第三百一十四章 歡迎前首相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聯蘇抗美第一千五百五十三章 里根總統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該來的總會來第八百零九章 軍政暢通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第三把火第八百七十二章 有聲有色的海軍第九十四章 第一條共識第六百六十六章 自由軍官組織第八百九十一章 太空霸權序曲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壓力全在英國第八百九十九章 再苦一苦殖民地第六百二十二章 洗白德國工作第1646章 簡單的複雜化第五百章 印度治安戰第1707章 迴歸正軌第六百五十八章 殖民地巡查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失望的白人領袖第三百九十章 反蘇先鋒威爾遜第七百二十章 埃及電氣化第1684章 驅逐出境第八百一十一章 蘇丹分治第七百三十五章 五年三十五億第一百四十七章 布魯塞爾會議第一千二百六十章 未來挑戰第一千四百八十六章 還得是法國第八百一十二章 地鐵晚點第1606章 靈活的沙特第七百四十八掌 奠邊府打響第七百三十五章 五年三十五億第一百二十四章 貿易委員會會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