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7章 阿拉伯盟主

撒切爾夫人少見的來到白廳七十號,準備表演一下公務員堅定支持自己的時候,會議已經結束,首相沒有見到堅定站在自己背後的內閣秘書長,倒是見到不少散會之後的部門常務次長。

“秘書長去牛津大學,參加一場研討會。”外交部常務次長威克禮貌的回答首相疑惑,“關於海外留學生的研討會,倡導多元化理念的。”

“哦,我就是過來看看白廳的工作狀態。”撒切爾夫人放緩態度,隨即就在白廳閒逛起來,時不時做出滿意的樣子。

此時艾倫威爾遜已經坐上銀魂,和妻子帕梅拉蒙巴頓前往牛津,研討會同時進行的,還有蒙巴頓集團的捐助感謝,當然還有附帶的招聘會。

作爲英國最負盛名獨立兩所大學之一,牛津大學自然具備吸引各國學子的條件,這也包括剛剛開放國門的某大國。

進入牛津大學,艾倫威爾遜還在介紹着白廳對這一趨勢的預測,“我們相信,進入英國的留學生將會馬上到達一年一萬人的規模。”

“那可真是一個了不得的數字。”帕梅拉蒙巴頓讚歎着,“別弄的得不償失纔好。”

能聽明白妻子意有所指,艾倫威爾遜回答道,“放心,以目前的比例來說,公費六成,私人留學有四成,不管是哪一個,百分之九十的留學生都會想方設法留下來,當然我們也會做好準備的,把移民門坎設置的很高,達不到標準別想留下來。”

可能是因爲艾倫威爾遜放任走私的原因,某大國手中的寶貴外匯,英鎊的比例遠遠超過了美元,這就導致出國留學方面,至少目前來講來到英國的留學生數量上在美國之上,尤其是公費留學的那部分比例更高。

“有多高啊。”帕梅拉蒙巴頓輕笑着詢問丈夫,“要學位標準還是要財富標準,如果都要的話,是不是小題大做了?”

“一點都不小題大做,一個不小心,就是蜂擁而入的下場。就連香江和馬來亞,現在的邊界管控也嚴格起來了。就他們的人口規模,你根本無法想象一旦有出國機會會出現什麼現象。日本移民美國的規模不過是小打小鬧。”

六十年代日本經濟開始崛起的時候,日本移民美國的步伐也隨之加快,當然現在比較少見了,因爲日本別管是不是加班遠比歐美強度大,人家在數字上已經不比歐美差多少,韓國人已經代替了日本人,成了東亞的移民主力。

艾倫威爾遜很明白,這都是小打小鬧,這兩個國家人口加一起也不過一億多,大個兒在後面呢,英國必須在移民政策上嚴陣以待才行,不但英國要嚴陣以待,連香江和馬來亞也要執行同樣的政策。

高技術移民任何國家都喜歡,但人口規模這麼大的移民來源國,艾倫威爾遜完全客觀的評價,和某大國看待有聲有色的大國差不多。

有些事情不能光看統計數據,華人因爲規模龐大,標準一定要提高一點,不然被移民蜂擁而入是可以預見的。

又不是沒發生過類似的事情,很多遠遠比某大國貧窮的國家,對某大國也是不免籤的,華人那是真來啊。

美洲還曾經出現過給了免籤政策後來又收回去的情況,哥倫比亞短短几年時間光是正常渠道就來了幾萬人,黑戶不計其數,後來直接收回了免籤。

連生活水平更差的第三世界,在這個問題上都一點不敢造次,英國一個世界邊緣小島哪敢覺得自己特殊,什麼?日不落帝國?那是以前的事情了。

衆所周知現在的世界霸主是美國,大規模追求更好的生活,其實說白了就是能力不夠還好吃懶做的移民應該以美國爲目標。

女首富代表着英國最大的實業集團,對在牛津進行學業的留學生表達友好,公開表示要提供半工半讀的實習機會,用於表達英國對多元化理念的支持,至於白廳要收緊移民政策,她一個私人企業家,自然不能影響政府的決策。

“嗯!”艾倫威爾遜卡着講臺上的妻子光芒萬丈,實際上是對這些高材生進行利誘,讓這些經過多年培養的人才留在英國爲其服務,臉上不置可否,並不覺得是大問題,這個年代出國的留學生就會想方設法的留在國外,歷史事實不需要過多關注。

只不過區別在於是留在英國的多還是留在美國的多,除此之外差別不大,令人暖心的演講之後,夫妻二人被校董們叫過去表達感謝。

牛津校董是由五千名成員的大學議會選舉而來,校董會的日常工作包括制定年度財政預算,制定大學戰略規劃及其它發展計劃,做出重大戰略決策,根據委員會及下屬部門提交的報告進行決策,並且爲大學的校憲及法規提出修改意見。

既然是議會制度,不管做出什麼樣的變種都可以收買,這一點帕梅拉蒙巴頓顯然比艾倫威爾遜明白的多。

艾倫威爾遜則詢問對海外招生的規模做何感想,也得到了樂觀的回答,“這將會爲牛津乃至於英國的影響力添磚加瓦。”

“真是一個在標準不過的回答。”艾倫威爾遜看着眼前的校董,對其高度的官僚主義回覆表達讚賞,做什麼校董啊,應該去白廳,不過人家不一定看得上,公務員對於一個國家的絕大多數人來說都是好職業,但對一小撮並非如此。

雖然有別的事情要忙,艾倫威爾遜也沒有忘記美國,尤其是和日本貿易爭端的最新進展,限制日本汽車進口,對日本施加懲罰性關稅,一項項提案像雨季的雨點一樣砸到了國會、白宮橢圓形辦公室的桌子上,彷彿限制了日本,美國就會重獲新生,再度偉大。

沒有美國人願意正視美國製造已經被日本遠遠超過這一事實。日本成爲了美國的罪人,成爲了美國製造業衰落的藉口——譴責日本、制裁日本成爲了美國最後的遮羞布。

“國會應該遵從於民意,但是公民是愚蠢的,不明白我們的良苦用心,還有就是工黨也好意思抨擊這一次的軍售?只有天知道我在過去的十幾年當中擋住了多少削減軍費的提案,做在野黨真好,一下子就可以理直氣壯的抨擊執政黨削弱大英帝國的軍事能力了。明明都超期服役的東西了,誠然,我們也同意哪怕是超期服役,這個世界上百分之九十九的國家也造不出來,但我們相信伊拉克王國的技術能力,無法從中得到有用的技術,就是一個賣資源的產油國,擔心什麼,有什麼可擔心的。”

威克跟在無上權威身後頻頻點頭,頂頭上司說得對,下議院懂個屁的治理國家。

“薩法迪大臣,真是好久不見,我總是聽到很多人說,伊拉克的外交大臣是一個廣受尊敬的人。”艾倫威爾遜三步並做兩步對眼前帶着頭巾的大鬍子表達友好,因爲是王國嘛,並不是共和制國家,所以伊拉克王國的高官和海灣的君主國差別不大。

不過中東的君主制國家也分成兩個不同着裝風格,像是阿曼、約旦、埃及國王平時穿着還是很西化的,要不直接像是一戰之前的歐洲國王們,直接穿軍裝,另外一批就是以沙特爲代表的頭巾黨。

沒有硬性的規定,伊拉克王國顯然是混搭風,至少這位外交大臣是沙特路線,考慮到對方代表着六十億美元的軍售合同,財富的氣息迎面撲來。

“你不知道,美國其實對這一次的軍售抱有疑慮,雖然我們都支持王國,但在誠意上還是有所不同的。”艾倫威爾遜壓低聲音,表達出來英美特殊關係在他這,不如英伊特殊關係。

薩法迪深知不管是英國還是美國,都是伊拉克王國得罪不起的,所以沒接話,只是抓住英國的支持進行了着重的誇獎。

“也是一個滑頭。”艾倫威爾遜笑着點頭,把剩下的事情交給外交大臣,來彰顯兩國久經考驗的深厚友誼。

在外交部全體同仁掌聲如雷的見證當中,這一標誌性的巨型軍售如期達成,這將會成爲兩國雙邊關係的里程碑。

面對伊朗的威脅,費薩爾二世回國之後已經開始了擴軍步伐,初步預計要把軍隊擴充兩倍,囊括陸海空三軍的部隊一共四十五萬。

這將超過阿拉伯世界的老牌霸主埃及,成爲阿拉伯世界中最強的軍事力量。

抵抗邪惡的波斯對愛好和平的阿拉伯世界威脅,這一舉動受到了整個阿拉伯世界的支持,從石油危機賺的盆滿鉢滿的海灣國家當仁不讓,支持自己的阿拉伯兄弟,費薩爾二世阿拉伯世界盟主的號召力可見一斑。

軍售達成的直接影響,就是伊朗政府表示人質危機可以談,沒什麼不能談的,反正卡特政府已經下臺了,兩國沒有本質的矛盾。

隨着皇家太平洋艦隊的兩艘重型航空母艦移交,伊朗對人質危機的態度也變得軟化,釋放了一些人質表達誠意。

第四百八十六章 英法煤鐵共同體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 大英當自強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有志中年們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 英迪拉的處境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 西貢見聞第九十一章 軟硬兼施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 喜憂參半第二百三十九章 有請甘地!第三百六十五章 身兼重任第二百零九章 這是政績第七百零三章 斯大林葬禮第1597章 首相的平衡外交第一百四十章 嘔心瀝血的艾倫第三百七十四章 我也懂海軍第八百六十一章 有能量的小圈子第四百零三章 我的朋友麥卡錫第七百一十八章 運河歸屬談判第七百零七章 舊識艾福爾第一千五百章 就像是美國第四百一十五章 殫精竭慮的總督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美國受到了壓力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擁戴王室義不容辭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 萬維網第八百二十九章 殖民地分工第八百一十五章 殖民後遺症第二百二十六章 危險也是機遇第七百七十二章 轉移財產我熟啊第二百八十四章 官員和資本家第1661章 布什總統第一千五百四十一章 脣槍舌戰第一百四十九章 葡屬果阿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 救命稻草第五十八章 南斯拉夫的朋友第六百八十章 我比上帝管用第五百九十章 獨立調查委員會第五百零一章 炮轟好萊塢第1671章 不存在什麼盟友第六百六十三章 還有愛國這回事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警惕獨立浪潮第四百一十八章 同人不同命第1698章 科爾辭職第一百八十八章 要勞逸結合第五百零一章 炮轟好萊塢第九百零五章 先軍政策第五百五十六章 不派陸軍第八百五十章 鐵棒加粗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英國仍然在反抗第三百九十九章 大清律的運用第1644章 防着點英法第三百七十八章 王儲大婚第五十八章 南斯拉夫的朋友第五百三十四章 馬華公會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百分之十第四百四十章 堅強的杜魯門第三百五十三章 抵達倫敦第1647章 東芝事件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危險和機遇並存第六十三章 要一個傭人第七百二十九章 西半球的革命者第一千五百三十章 早該出重拳了第四十七章 南下維也納第三百五十八章 大人物第三百四十六章 公費旅遊第1564章 佔領總統府第一百一十六章 來自盟友的背刺第一百四十九章 葡屬果阿第六百二十三章 尊貴的客人第七十二章 潛艇生產線第五十六章 有一筆贓款第九百四十四章 新的征途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準備介入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 難民營第九百一十一章 殖民者回來了第六百二十九章 世界中心日本第三百零三章 總督降臨新德里第六百九十三章 著書立說威爾遜第八十八章 再賣波蘭一次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 大力出奇跡第二百四十三章 蒙巴頓總督第九百三十六章 事業單位改革第四百零三章 我的朋友麥卡錫第六百二十三章 尊貴的客人第六章 海得拉巴君主第四十五章 失望的巴頓第三百零三章 總督降臨新德里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 英孟友好條約第1539章 美國病第1543章 日本有原罪第一千四百零九章 紅海軍出擊第九百五十六章 暗中觀察的英國第1755章 我是保王黨第一千五百五十一章 抵制革命輸出第六百七十七章 鎮壓自由軍官組織第1633章 棒女郎撒切爾第1668章 議會制是未來第四百八十四章 伊麗莎白鐵礦第一千零七章 首相管外交工作第一千三百五十章 對準法國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互秀肌肉第1607章 平息罷工的辦法
第四百八十六章 英法煤鐵共同體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 大英當自強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有志中年們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 英迪拉的處境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 西貢見聞第九十一章 軟硬兼施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 喜憂參半第二百三十九章 有請甘地!第三百六十五章 身兼重任第二百零九章 這是政績第七百零三章 斯大林葬禮第1597章 首相的平衡外交第一百四十章 嘔心瀝血的艾倫第三百七十四章 我也懂海軍第八百六十一章 有能量的小圈子第四百零三章 我的朋友麥卡錫第七百一十八章 運河歸屬談判第七百零七章 舊識艾福爾第一千五百章 就像是美國第四百一十五章 殫精竭慮的總督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美國受到了壓力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擁戴王室義不容辭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 萬維網第八百二十九章 殖民地分工第八百一十五章 殖民後遺症第二百二十六章 危險也是機遇第七百七十二章 轉移財產我熟啊第二百八十四章 官員和資本家第1661章 布什總統第一千五百四十一章 脣槍舌戰第一百四十九章 葡屬果阿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 救命稻草第五十八章 南斯拉夫的朋友第六百八十章 我比上帝管用第五百九十章 獨立調查委員會第五百零一章 炮轟好萊塢第1671章 不存在什麼盟友第六百六十三章 還有愛國這回事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警惕獨立浪潮第四百一十八章 同人不同命第1698章 科爾辭職第一百八十八章 要勞逸結合第五百零一章 炮轟好萊塢第九百零五章 先軍政策第五百五十六章 不派陸軍第八百五十章 鐵棒加粗第一千零二十九章 英國仍然在反抗第三百九十九章 大清律的運用第1644章 防着點英法第三百七十八章 王儲大婚第五十八章 南斯拉夫的朋友第五百三十四章 馬華公會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百分之十第四百四十章 堅強的杜魯門第三百五十三章 抵達倫敦第1647章 東芝事件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危險和機遇並存第六十三章 要一個傭人第七百二十九章 西半球的革命者第一千五百三十章 早該出重拳了第四十七章 南下維也納第三百五十八章 大人物第三百四十六章 公費旅遊第1564章 佔領總統府第一百一十六章 來自盟友的背刺第一百四十九章 葡屬果阿第六百二十三章 尊貴的客人第七十二章 潛艇生產線第五十六章 有一筆贓款第九百四十四章 新的征途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準備介入第一千三百九十一章 難民營第九百一十一章 殖民者回來了第六百二十九章 世界中心日本第三百零三章 總督降臨新德里第六百九十三章 著書立說威爾遜第八十八章 再賣波蘭一次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 大力出奇跡第二百四十三章 蒙巴頓總督第九百三十六章 事業單位改革第四百零三章 我的朋友麥卡錫第六百二十三章 尊貴的客人第六章 海得拉巴君主第四十五章 失望的巴頓第三百零三章 總督降臨新德里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 英孟友好條約第1539章 美國病第1543章 日本有原罪第一千四百零九章 紅海軍出擊第九百五十六章 暗中觀察的英國第1755章 我是保王黨第一千五百五十一章 抵制革命輸出第六百七十七章 鎮壓自由軍官組織第1633章 棒女郎撒切爾第1668章 議會制是未來第四百八十四章 伊麗莎白鐵礦第一千零七章 首相管外交工作第一千三百五十章 對準法國第一千一百七十八章 互秀肌肉第1607章 平息罷工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