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一章 鳩山的發難

當不速之客離開之後,對鳩山一郎迴歸表達善意的岸信介露面,對這個新情況進行商議。

櫻花季已過,但這不耽誤艾倫威爾遜對東京,這座日本的心臟表達好奇,好不容易來一趟,不在這座世界著名城市走走有些可惜,雖然他自認爲應該爲了大英帝國奉獻一切,可到處轉轉有不耽誤什麼。

在艾倫威爾遜的腦海中,從現在開始直到二十一世紀,東京將會迎來日本在全世界從來沒有過的地位,代表整個亞洲的最高發展水平。

雖然二十一世紀的魔都硬件設施已經追上了東京,但在一些細節上還差了這麼一點意思。

銀座對外國而言是最出名的地方,實際上在戰前就已經是東京最繁華的部分了。

雖然處在一個文明不同,甚至完全陌生的城市,費雯麗挽着男人的手卻感到前所未有的愜意,也只有在這個地方,她才能感覺到這個男人完全屬於自己。

這就已經夠了,她必須考慮到男人的事業,以及自己的年齡,不能過於貪心。

更何況艾倫威爾遜從來沒有因爲年齡問題表達過任何不滿,甚至阻止她對臉動刀,寧願看到慢慢歲月不饒人的國寶。

“對這座城市有什麼感覺?”艾倫威爾遜挽着費雯麗的手,漫步中還不忘記詢問。

“比吉隆坡和香江都要好一些!或者差不多,日本人的生活節奏好像很快啊,一個個都像是趕時間一樣?”費雯麗歪着腦袋,說出了自己的看法。

“目光很是毒辣,這座城市甚至可以和紐約倫敦相比。”艾倫威爾遜聽罷點頭道,“至於生活節奏,只不過英國已經過了那個時候,很幸運的是,工業革命是從英國出現的。該吃的苦,歐洲各國都已經在幾百年前吃過了。”

就北大西洋的惡劣海況,殖民時代開啓之後,到底有多少人葬身大西洋根本是無法估計的數字,風暴洋的外號絕對不是浪得虛名。

“可以和紐約倫敦相提並論?我會不會同意先不說,美國人可認爲世界上沒有城市能夠和紐約相比。”費雯麗帶着笑意小聲道,:“小心我們的盟友會不滿哦!”

“紐約也遲早會變成一個設施老化,藏污納垢的城市,會有不斷有新城市出現,就像是拿破崙三世改造巴黎之後一樣。”艾倫威爾遜聳聳肩道,“這是不可避免的趨勢,東京還有很大的改造空間。”

“你是想要讓我囤地麼?”費雯麗想起來艾倫威爾遜對她在香江囤地的建議開口道。

“不!不容易!”艾倫威爾遜果斷的搖頭,想了一下道,“香江的客觀條件走遍全世界也只有一個,能夠在那撈一筆已經難以想象了,日本我們想要伸手可不容易,主要是必須看美國人有什麼動作。”

現在日本都沒有從戰爭完全恢復,囤地也太早了一點,至少等到二十年後也來得及。再說了,等着美國收割日本股市不是更加的容易麼?

陪着費雯麗慢步東京街頭的同時,自從戰爭之後存在感大大降低的日本的,再次出現在了各國報紙的頭條,這一次則是戰俘遣返的事情。

澳大利亞人本想要日本戰俘把鐵礦的先期開發都做到再遣返,可是英屬馬來亞出了衝擊戰俘營的事情。如果馬來亞的統治者不是英國,澳大利亞估計也不會在乎。

可恰恰就是,衝擊戰俘營事件之後,英國決定遣返,澳大利亞政府經過考慮,採取步調一致的動作,畢竟澳大利亞人最相信血濃於水的說法,跟隨英國的政策已經成爲定局。

有這樣的小兄弟,英國應該算是很幸運,可惜的是,英國在保持凝聚力上面從來都是地球倒數,別說和擁有悠久歷史的文明國家相比,連法國都比不過。

距離這麼近的愛爾蘭都沒法同化,英國在維持向心力上的低能可見一斑。

但好在澳大利亞沒有被拉胯的母國所影響,再次承擔起來了先鋒的作用,澳大利亞各大媒體對日本拒收戰俘,任由戰俘在海外自生自滅的舉動開啓了步調一致的猛烈抨擊。

很快並不久遠的二戰記憶,包括日本人屠殺澳大利亞戰俘,以及東南亞歐洲僑民被殺,女性被充作慰安婦的事實,被澳大利亞媒體一股腦的挖掘出來。

在二戰結束五年後的今天,已經成爲支撐美國在半島軍事行動大後方的日本,再次成爲了澳大利亞口誅筆伐的對象。

澳大利亞的首先發難僅僅是一個開始,隨後英國、葡萄牙和荷蘭馬上跟進。

尤其是英屬馬來亞,這不是艾倫威爾遜在故意引導仇日風波,但仍然和在東京的他有關,原因是艾倫威爾遜打着善後衝擊戰俘營的名義,把英屬馬來亞今年的絕大部分財政開支,買了一批史上最貴的阿司匹林。

倫敦在之前吉隆坡會議上允諾的撥款,就這麼轉了一圈又回到了倫敦的手裡。理論上的今年英屬馬來亞是沒有財政結餘的,錢都花在了治療戰俘和遣返上面。

所以此時英屬馬來亞各大報紙對日本的抨擊,絕對出於真心實意,毫無半點虛假。

半島上的第五次戰役正在激烈進行,接替麥克阿瑟的李奇微,沒有前任這麼自戀,很快就注意到了大後方的不穩,一方面讓新的第八集團軍司令詹姆斯·範弗裡特繼續按照計劃做出軍事部署。

美軍採用“逐步撤退,保持接觸,大量殺傷敵人有生力量”的戰術。準備在禮拜攻勢預計對手難以爲繼的時候發動反攻。

李奇微自己則發電報詢問日本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此時美軍正在醞釀反攻,日本要是不穩定的話,肯定會對前線造成影響。

得知是因爲戰俘的問題的拖延,導致了英國方面產生不滿,聯合荷蘭、葡萄牙和澳大利亞對日本展開了猛擊,李奇微便開始讓後方的遠東司令部詢問情況。

就在此時,用了幾天時間聯合舊部的鳩山一郎,正式在國會以及輿論上對吉田茂內閣進行發難,首先鳩山一郎在日本最大的產經新聞上,抨擊吉田茂內閣對戰俘工作的不聞不問。

乃至於現在日本受到了英國、澳大利亞、荷蘭和葡萄牙四國的抨擊。這一篇採訪言辭十分激烈,鳩山一郎藉此發泄着被吉田茂背叛的怒火。

吉田茂連同左膀右臂池田勇人等人,都是鳩山一郎火力覆蓋的焦點。一天之後,鳩山一郎抵大國會議事堂,在一衆舊部議員的歡呼和支持中,表達了對戰俘遣返事件的看法。

“現今在英國、澳大利亞和荷蘭、葡萄牙手中的士兵超過五十萬,這些軍人被之前的軍部所矇蔽,今天仍然在付出代價。他們已經離開了日本五年以上的時間。在英國表示願意釋放這些日本人歸國的時候,我們的首相卻當做沒有聽見,我不明白這是爲什麼。”

“難道吉田茂首相不知道,現在有多少國家抨擊日本嘛?我們怎麼能做鴕鳥,無視幾十萬日本人的處境,當做沒有這麼一回事?”

鳩山一郎當着本屆國會議員的面,大聲質問吉田茂,“首相是不是認爲,只要我們甘心聽從美國的安排,就能夠解決所有事情?那麼爲什麼現在日本又遭到了指責?”

鳩山一郎的發難,讓國會一下子沸騰起來,不少支持鳩山一郎的議員紛紛鼓掌,或者說是發聲對鳩山一郎表達支持。

這一次的講話,也很快被包括產經新聞在內的各大報紙連載,一時間吉田茂因爲戰俘遣返問題的迴避態度,遭到了各界的口誅筆伐。

雖然舊日本軍人遠不如戰前這麼受到尊重,而且已經出現了一些社會問題。可這些都不是不聞不問的藉口,畢竟這涉及到了政治正確,不能讓高達幾十萬的日本人流落在外不管不顧。

爲此事發聲的鳩山一郎,本應該是日本戰後的第一任首相,如果不是麥克阿瑟以佔領軍的名義,逼迫鳩山一郎,現在的首相本應該是鳩山一郎,而不是吉田茂。

哪怕到了現在,鳩山一郎仍然在國會有大批支持者,這樣一個重量級政治家因爲戰俘問題發聲,加上政治正確,讓日本的輿論空前一致,把吉田茂拉入到了旋渦當中。

“威爾遜先生,英國的態度我們已經瞭解了,其實大可不必這樣。”遠東空軍司令喬治·斯特技特邁耶中將,主動來到英國大使館,談及這件事。

喬治·斯特技特邁耶中將大體已經瞭解到了來龍去脈,畢竟這裡是日本,處在駐日美軍控制之下的國家,經過一番調查,美軍情報機構很快就掌握了,艾倫威爾遜本次來到日本的目的,以及日本政府的裝聾作啞。

“尊敬的將軍,其實我的時間也很寶貴,好不容易來到日本一次,當然是希望事情出現一個結果,然而日本人卻採取拖延戰術。簡直是在侮辱的公務員生涯!”

艾倫威爾遜呵呵一笑,但仍然態度友好的開口道,“關於日本人這種表面禮貌,但原則上反對的舉動,我覺得必要的施壓,是完全順理成章的。一切的後果,也應該由這些不作爲的日本官員承擔。”

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內部解決第三百五十九章 你不如種玉米第九百零七章 上帝之光盡在吾身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朕的錢!第七百八十八章 手心手背都是肉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零元購第1634章 比如羅馬尼亞第1713章 亂有亂的辦法第九章 親臨閱兵式第一千零三章 一地雞毛的辯論第七百零三章 斯大林葬禮第一百一十七章 羅德西亞第二百四十二章 甘地宣佈絕食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參觀中的尼雷爾第1584章 悲憤的首相第九百五十章 鐵腕舒裡克第七百一十六章 消失的貝利亞第六百零三章 全部釋放第三百六十一章 帝國需要你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 慫恿印度第六百二十三章 尊貴的客人第五十六章 有一筆贓款第九百九十章 退出北約第一千四百零五章 又出賣印度第八百零六章 自信的專員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 一字長蛇陣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 韓國的動向第1672章 國際主義爵士第1664章 動盪的開始第四百九十八章 親蘇份子卓別林第1648章 處理日本的建議第1616章 有理有據第二百二十三章 巴基斯坦的艾倫第一千五百四十八章 大裁員第六百一十三章 準備結婚第四百二十四章 無聊的總督第1672章 國際主義爵士第四百五十一章 提交方案第一千四百四十章 連爸爸都騙第六百六十五章 泛非主義者末日第五百一十一章 羨慕的法國貴族第1557章 一小時二十二分鐘第二百三十八章 透明政府第一百一十一章 處置泰國第九十三章 光輝時代回來了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大臣樂開花第五百三十四章 馬華公會第1759章 私人聚會第五百章 印度治安戰第四百二十三章 變化中的紐芬蘭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世界和平第四百零五章 大蘋果城第八百四十三章 PPT造航母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 裁員風波第1672章 國際主義爵士第一千四百四十章 連爸爸都騙第三百零一章 好弟弟艾倫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英德金融峰會第一千零八十章 維護外交大臣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公主的婚禮第八百三十九章 兩套發展戰略第六百零三章 全部釋放第六百六十章 倫敦不高興第二百一十八章 饑荒的前兆第1559章 存在艦隊第九十九章 歡迎新首相第六十八章 印度糧倉第1623章 有償幫助第六百三十五章 德意志銀行第一百章 政客和公務員第二百五十八章 英美特殊關係第六百二十章 自由世界要團結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 愛國王就是愛伊朗第九十九章 歡迎新首相第1663章 單方面裁軍第九十章 暗箱操作第二十九章 印度是個好地方第一千四百二十四章 英印軍演第九百四十二章 討要轟炸機第九百六十四章 先賺他兩個億第一百九十三章 內閣使團第六十五章 英軍在柏林第八百九十八章 說服英軍司令第九十章 暗箱操作第七百零五章 柏林危機談判第六百四十五章 無兄弟不馬來亞第三百五十四章 他應該做大臣第七百七十八章 倒打一耙第六百章 影帝威爾遜第八百八十三章 武裝直升機試飛第七百二十八章 仰光的求助第六百九十七章 對法國重拳出擊第一百四十四章 夢想成真第四百五十八章 有人歡喜有人憂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 攻堅克難第四百六十二章里根第四百八十一章 葛羅米柯第八百七十四章 江山代有才人出第一千五百一十四章 嚇阻蘇聯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 石油危機
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內部解決第三百五十九章 你不如種玉米第九百零七章 上帝之光盡在吾身第一千二百三十六章 朕的錢!第七百八十八章 手心手背都是肉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零元購第1634章 比如羅馬尼亞第1713章 亂有亂的辦法第九章 親臨閱兵式第一千零三章 一地雞毛的辯論第七百零三章 斯大林葬禮第一百一十七章 羅德西亞第二百四十二章 甘地宣佈絕食第一千零六十六章 參觀中的尼雷爾第1584章 悲憤的首相第九百五十章 鐵腕舒裡克第七百一十六章 消失的貝利亞第六百零三章 全部釋放第三百六十一章 帝國需要你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 慫恿印度第六百二十三章 尊貴的客人第五十六章 有一筆贓款第九百九十章 退出北約第一千四百零五章 又出賣印度第八百零六章 自信的專員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 一字長蛇陣第一千二百七十七章 韓國的動向第1672章 國際主義爵士第1664章 動盪的開始第四百九十八章 親蘇份子卓別林第1648章 處理日本的建議第1616章 有理有據第二百二十三章 巴基斯坦的艾倫第一千五百四十八章 大裁員第六百一十三章 準備結婚第四百二十四章 無聊的總督第1672章 國際主義爵士第四百五十一章 提交方案第一千四百四十章 連爸爸都騙第六百六十五章 泛非主義者末日第五百一十一章 羨慕的法國貴族第1557章 一小時二十二分鐘第二百三十八章 透明政府第一百一十一章 處置泰國第九十三章 光輝時代回來了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大臣樂開花第五百三十四章 馬華公會第1759章 私人聚會第五百章 印度治安戰第四百二十三章 變化中的紐芬蘭第一千一百三十章 世界和平第四百零五章 大蘋果城第八百四十三章 PPT造航母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 裁員風波第1672章 國際主義爵士第一千四百四十章 連爸爸都騙第三百零一章 好弟弟艾倫第一千三百二十六章 英德金融峰會第一千零八十章 維護外交大臣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公主的婚禮第八百三十九章 兩套發展戰略第六百零三章 全部釋放第六百六十章 倫敦不高興第二百一十八章 饑荒的前兆第1559章 存在艦隊第九十九章 歡迎新首相第六十八章 印度糧倉第1623章 有償幫助第六百三十五章 德意志銀行第一百章 政客和公務員第二百五十八章 英美特殊關係第六百二十章 自由世界要團結第一千二百六十三章 愛國王就是愛伊朗第九十九章 歡迎新首相第1663章 單方面裁軍第九十章 暗箱操作第二十九章 印度是個好地方第一千四百二十四章 英印軍演第九百四十二章 討要轟炸機第九百六十四章 先賺他兩個億第一百九十三章 內閣使團第六十五章 英軍在柏林第八百九十八章 說服英軍司令第九十章 暗箱操作第七百零五章 柏林危機談判第六百四十五章 無兄弟不馬來亞第三百五十四章 他應該做大臣第七百七十八章 倒打一耙第六百章 影帝威爾遜第八百八十三章 武裝直升機試飛第七百二十八章 仰光的求助第六百九十七章 對法國重拳出擊第一百四十四章 夢想成真第四百五十八章 有人歡喜有人憂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 攻堅克難第四百六十二章里根第四百八十一章 葛羅米柯第八百七十四章 江山代有才人出第一千五百一十四章 嚇阻蘇聯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 石油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