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零四章 拉攏內部敵人

參謀不帶長的丘吉爾,總算是抓住了一個可以開炮的機會,一如在一九四五年的時候,抨擊艾德禮是蘇聯間諜,這一次的出訪在他眼中已經算是實錘。

已經被實錘的艾德禮首相,作爲丘吉爾議員眼中的平庸之輩,自然是採取了平庸的態度,無視了丘吉爾那個自大狂的抨擊。

在艾倫威爾遜的建議下,決定談柏林危機爲主,朝鮮戰爭爲輔的內容,和蘇聯的現任領導人談談,前者是爲了英國,後者和美國也沒什麼關係,完全是爲了英聯邦國家。

這個世界上對英國懷着惡意的除了蘇聯還有美國,在聯合國朝鮮戰爭的議題上,英國和美國已經鬧過幾次不愉快,除了英國自己,加拿大、澳大利亞和新西蘭都派兵參加了朝鮮戰爭。

朝鮮戰爭遲遲沒有進展,就連最堅定的澳大利亞都已經感到厭煩。澳大利亞出現這種情緒,已經足夠說明問題了,要知道澳大利亞可是最相信血濃於水的國家。

在一戰中,從法律上講屬於大英帝國的澳大利亞在英國政府發表宣言之後立即參戰。二戰也是這樣,——英國參戰,所以澳大利亞也參戰。

在朝鮮戰爭中,澳大利亞將自己的海軍和空軍資產交給代表聯合國安理會的美國。

艾倫威爾遜還知道,未來的時間,澳大利亞也捲入了越南戰爭,由於“多米諾骨牌理論”而支持吳庭豔政權,同時支持美國。

海灣戰爭期間,澳大利亞軍隊參加了聯合國批准的多國部隊。

在阿富汗問題上,澳大利亞在美國提出請求之前就表示支持美國的軍事迴應。

澳大利亞還推動支持美國牽頭的未經聯合國批准的出兵伊拉克行動,其目的是“銷燬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並且實現薩達姆政權的更迭。澳反對黨當時表示反對,因爲從未發現伊拉克存在這樣的武器。

現在連澳大利亞都站在英國立場,想要儘快結束朝鮮戰爭,可見對朝鮮戰爭,整個自由世界已經厭煩到了怎麼樣的地步。

兩個議題能夠有一個有進展就算是勝利,處在英國的立場上考慮,毫無疑問柏林危機還是更加重要一些,因爲柏林對於英國而言確實是太近了。

莫斯科是全世界親蘇力量的核心,尤其是在這個時候,艾德禮率領的英國代表團,在這種情況下,幾乎有種孤軍作戰的意思。

雖千萬人吾往矣,差不多這就是倫敦傾向於工黨的輿論,給予丘吉爾開炮的迴應。

事情當然是沒有這麼嚴重,英國代表團在莫斯科十分禮貌而剋制,真像是倫敦的媒體那樣瞎說,艾德禮首相就要擔心他本人的安全問題了。

其實艾德禮首相想要達成成果,必然是要做出一番友好表態的,甚至還表示要參觀莫斯科在戰後重建取得的成果,整個氣氛友好而和睦。

至於接待英國代表團的蘇聯幹部,是莫斯科市委第二書記福爾採娃女士。

這也是艾倫威爾遜的老相識了,幾年不見福爾採娃已經算是位高權重,初步有了葉卡捷琳娜三世的氣場,穿着時尚處在一羣男人中間的福爾採娃,大方得體的引領着外國訪客參觀莫斯科所取得的成就。

而在艾德禮首相旁邊的招待的人,據稱是蘇聯中央、書記。艾倫威爾遜是絕對不會認錯這個人的,這麼明顯的濃眉,不是勃列日涅夫又是誰?

偷偷瞄了一眼,艾倫威爾遜不禁感嘆運氣,不自覺的看向光彩照人的福爾採娃。想他多件以來這麼努力,現在也不過是一個海外專員。

福爾採娃都已經是莫斯科市委第二書記,幾乎已經邁進了蘇聯的高層領導當中。境遇上的差別,要不是他心理素質過硬能夠調整,都要長吁短嘆了。

本來接待工作是莫洛托夫親自出面,但不知道怎麼回事,臨時換成了勃列日涅夫。

一臉世道不公的艾倫威爾遜,對參觀也沒了興致,這一切都落在了福爾採娃的眼中。當然她也沒有表現出來任何失態的地方,仍舊神采飛揚的介紹着蘇聯一系列的偉大成就。

反正艾德禮首相都沒有厭煩,他一個隨行成員更是沒有資格厭煩。參觀結束之後,福爾採娃把英國代表團送到賓館,隨後艾倫威爾遜又代表英國把她送下來。

短短几個樓梯的時間,艾倫威爾遜欲言又止最終道,“剛剛那位幹部很厲害,從一個專業官僚的角度上,我建議你和他搞好關係。”

“官僚可不是好詞!”福爾採娃不動聲色的道,“蘇聯和英國可不一樣。”

“道理是相同的,全世界在這方面都一樣!”艾倫威爾遜堅持己見,他總是忍不住想要發揮一下幫助別人的本能,尤其是幫助女人,“我看到他就好像看到了國王陛下,你明白我說的意思麼?”

“你知道你說的人叫什麼麼?”福爾採娃輕笑一聲嘀咕道,“就好像爲我好一樣。”

“我對值得幫助的女性都義不容辭。”艾倫威爾遜放緩了腳步當仁不讓道,“不管他是誰,反正我不會騙人,尤其是欺騙女人。”

也就是生在英國沒辦法,不然的話他自己就上去抱大腿了,還用得着對福爾採娃說什麼?他怎麼可能不知道勃列日涅夫!

勃列日涅夫做過工人、學生、軍官,各方面的履歷非常豐富,便成爲重點提拔對象,經常在崗位上幹幾個月,就被提拔到更高的領導崗位。

到一九四零年的時候,三十四歲的勃列日涅夫,做到主管國防工業的州高官。而當時的烏克蘭第一書記,正是赫魯曉夫。換句話說,勃列日涅夫是赫魯曉夫的嫡系屬下。

赫魯曉夫和別人有一點不同,就是對提拔年輕幹部十分感興趣,最終也是被他本人提拔的衆多年輕幹部趕下臺。勃列日涅夫算是第一批吃到提拔年輕幹部紅利的人。

馬上走到樓下,福爾採娃神色一凜,不再言語,只是用嚴肅的樣子對艾倫威爾遜點了點頭,後者也馬上折返,對今天蘇聯的怠慢進行分析。

其實艾德禮已經通過口風,表示要和蘇聯的新領導層談談關於柏林危機和朝鮮戰爭的問題了。今天的參觀之所以蘇聯大人物都沒有出現,而是讓勃列日涅夫接待,也是在談論這個問題。

有一點艾倫威爾遜是沒有估計錯誤的,那就是當前蘇聯排名最靠前的兩個人,馬林科夫和貝利亞,確實是比較傾向於緩和和自由世界的關係。當前的對抗對蘇聯來說過於辛苦了一點。

朝鮮戰爭雖然拖住了美國,但也只是拖住了美國的一部分,美國的另外一部分力量加上英法德,仍然對蘇聯有着壓倒性的優勢,至少目前這種優勢還很明顯。

不過一直主持外交工作的莫洛托夫,恰好和斯大林的外交理念一致。就導致了今天他不願意和艾德禮首相談。

在艾倫威爾遜爲了帝國努力工作的時候,福爾採娃已經回家看孩子了,同人不同命說的就是這種情況。

晚上,克林姆林宮傳來消息,蘇麗是在接待兄弟黨派的事務太多,才無法和艾德禮首相談判,克林姆林宮已經決定在一個適當的時候,圍繞柏林危機和朝鮮戰爭的問題和英國進行溝通。

這個口風打消了英國這邊的沮喪之氣,既然蘇聯還是願意就兩個問題進行溝通。那麼如果要有一個非常好的結果,將會在這一次的外交上樹立英國的國際影響力。

“我想倫敦的頭版頭條,應該是首相在幾十個親蘇政黨的包圍當中,促成了柏林危機的結束。”艾倫威爾遜對着同事們表達了樂觀的興趣,在下榻的賓館房間打着哈哈。

這雖然是一個玩笑,不過真的要是成了,這豈不是趙子龍在曹軍陣中七進七出的效果?

英國手中也並不是沒有牌可打,西歐的法共意共,歸根究底還是和東歐這些被蘇聯影響極深的領導人不同。

如果艾德禮首相的目的是想要結束柏林危機,緩和東西方的對抗。這麼一個光明正大的目的,就算是法共和意共的領導人,也很難不支持。

所以在和蘇聯領導層就兩個問題談判之前,英國當下必須要想辦法讓法共和意共這些西歐黨派,認可英國本次全無惡意,是過來挽救和平的。

意共的領導人帕爾米羅·陶里亞蒂和法共的領導人多列士,是艾德禮首相希望能夠發揮正面作用的兩個人。

“毫無疑問,柏林危機的持續對雙方絕無好處。意共和法共的地位就更顯得尷尬。”艾德禮首相對着兩個屬於自由世界的內部敵人,展開了拉攏。

三個人深談了很久,甚至午餐都是在一起吃的,終於在兩人離開之後,隨行人員詢問事情是否順利,艾德禮疲憊的點頭道,“還好,只要我們能夠爭取一些親蘇黨派的諒解,有助於我們和蘇聯會談的成果。”

第一百三十二章 勞動和口糧第五十二章 秘密見面第九百二十一章 麥卡錫的NASA第1620章 英國的擔憂第九百二十七章 三軍統帥蒙巴頓第三百六十八章 分治問題討論第五百七十三章 毫無武士道精神第七百五十二章 全都是演員第六百二十五章 威爾遜夫婦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赫魯曉夫的決斷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 英孟友好條約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皮卡立國第七十五章 關鍵的問題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馴服的國防大臣第九百二十四章 聖誕禮物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蘇聯和法國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 撒切爾訪美第一千三百八十章 基辛格訪英第四百五十五章 公投日期第九百四十六章 外交政策我主導第四十八章 間諜之都第五百六十九章 我沒判斷失誤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 英國水務公司第一百一十五章 會議閉幕第1685章 年終大戲第八百二十四章 南蘇丹的民意第九百三十章 進擊的買辦第二百零一章 印度的女兒第七百九十五章 總座高見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 對口支援第七百八十章 利益交換第1634章 比如羅馬尼亞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間諜案第四百九十五章 影帝演技威爾遜第1310章 蘇聯商品展會第四百一十一章 集體企業第九百四十四章 新的征途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 賣掉皮大帥第三百零四章 一諾千金第二百七十二章 訛詐昂山第1752章 半壁江山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 石油危機第四百二十四章 無聊的總督第六百三十八掌 悉心培養姐妹花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 誠信軍火商第三百三十九章 救死扶傷第八百七十章 一九五六年第1310章 蘇聯商品展會第一百八十四章 英印親如兄弟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拔劍四顧心茫然第二百六十九章 英葡密約討論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劊子手威爾遜第1616章 有理有據第六百二十四章 蘇聯全都要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榮譽和懲戒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 工黨回來了第四百零九章 奪寶奇兵第三百三十五章 宗主權,就不給第九百四十七章 忠誠!第1674章 人民的奧迪第三百零八章 艾德禮的考慮第1631章 塔曼師第九百零五章 先軍政策第五百四十八章 遠交近攻第八百九十章 首次馴服大臣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互相學習第1663章 單方面裁軍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華沙機場第七百九十六章 第一海務大臣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 尼克松的麻煩第六百五十章 超英趕美第八百七十八章 ****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 尼克松的麻煩第三百零三章 總督降臨新德里第六百一十五章 帕梅拉翹首以盼第四百八十一章 葛羅米柯第一千四百五十三章 不屈鬥士卡斯特羅第1566章 收穫都很大第六百零七章 哪壺不開提哪壺第九百章 經濟危機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 洛克菲勒的決定第四百四十三章 王儲的認可第一千五百三十章 早該出重拳了第五百五十一章 五國聯防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仲裁者印度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爲和平奔走第三百六十一章 帝國需要你第九百五十九章 巴西鐵礦第一千零四章 都有美好的未來第六百三十四章 我是柏林人第一百二十九章 胡格爾別墅第九百五十九章 巴西鐵礦第六百一十二章 第一批戰俘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美國可以談第八百九十八章 說服英軍司令第四百三十章 有聲有色的開始第七百二十九章 西半球的革命者第三百八十章 恢復中的英國第五百二十章 爭奪領導權第二百零二章 有需要找艾倫
第一百三十二章 勞動和口糧第五十二章 秘密見面第九百二十一章 麥卡錫的NASA第1620章 英國的擔憂第九百二十七章 三軍統帥蒙巴頓第三百六十八章 分治問題討論第五百七十三章 毫無武士道精神第七百五十二章 全都是演員第六百二十五章 威爾遜夫婦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赫魯曉夫的決斷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 英孟友好條約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皮卡立國第七十五章 關鍵的問題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馴服的國防大臣第九百二十四章 聖誕禮物第一千一百三十九章 蘇聯和法國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 撒切爾訪美第一千三百八十章 基辛格訪英第四百五十五章 公投日期第九百四十六章 外交政策我主導第四十八章 間諜之都第五百六十九章 我沒判斷失誤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 英國水務公司第一百一十五章 會議閉幕第1685章 年終大戲第八百二十四章 南蘇丹的民意第九百三十章 進擊的買辦第二百零一章 印度的女兒第七百九十五章 總座高見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 對口支援第七百八十章 利益交換第1634章 比如羅馬尼亞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間諜案第四百九十五章 影帝演技威爾遜第1310章 蘇聯商品展會第四百一十一章 集體企業第九百四十四章 新的征途第一千四百七十二章 賣掉皮大帥第三百零四章 一諾千金第二百七十二章 訛詐昂山第1752章 半壁江山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 石油危機第四百二十四章 無聊的總督第六百三十八掌 悉心培養姐妹花第一千二百二十一章 誠信軍火商第三百三十九章 救死扶傷第八百七十章 一九五六年第1310章 蘇聯商品展會第一百八十四章 英印親如兄弟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拔劍四顧心茫然第二百六十九章 英葡密約討論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劊子手威爾遜第1616章 有理有據第六百二十四章 蘇聯全都要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榮譽和懲戒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 工黨回來了第四百零九章 奪寶奇兵第三百三十五章 宗主權,就不給第九百四十七章 忠誠!第1674章 人民的奧迪第三百零八章 艾德禮的考慮第1631章 塔曼師第九百零五章 先軍政策第五百四十八章 遠交近攻第八百九十章 首次馴服大臣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互相學習第1663章 單方面裁軍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華沙機場第七百九十六章 第一海務大臣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 尼克松的麻煩第六百五十章 超英趕美第八百七十八章 ****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 尼克松的麻煩第三百零三章 總督降臨新德里第六百一十五章 帕梅拉翹首以盼第四百八十一章 葛羅米柯第一千四百五十三章 不屈鬥士卡斯特羅第1566章 收穫都很大第六百零七章 哪壺不開提哪壺第九百章 經濟危機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 洛克菲勒的決定第四百四十三章 王儲的認可第一千五百三十章 早該出重拳了第五百五十一章 五國聯防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仲裁者印度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爲和平奔走第三百六十一章 帝國需要你第九百五十九章 巴西鐵礦第一千零四章 都有美好的未來第六百三十四章 我是柏林人第一百二十九章 胡格爾別墅第九百五十九章 巴西鐵礦第六百一十二章 第一批戰俘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美國可以談第八百九十八章 說服英軍司令第四百三十章 有聲有色的開始第七百二十九章 西半球的革命者第三百八十章 恢復中的英國第五百二十章 爭奪領導權第二百零二章 有需要找艾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