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肯尼迪訪英

美國總統即將訪問英國,是自由世界的一樁盛舉,這是一般英國人的評價。

英國爲肯尼迪的行程安排也十分隆重,除和首相艾登見面之外,還要見現任女王******。。

各大報紙,絕大部分都對肯尼迪的到來充滿期待,當然艾倫威爾遜是一個例外。他總覺得這個不知道恐懼爲何物的美國總統,目的肯定是不單純。

雖然身隔兩地,他也經常和妻子保持聯繫,面對處在爬坡中的美國白銀價格,帕梅拉蒙巴頓顯然又要趁着漲勢拋出的意思。

艾倫威爾遜表示可以在等等,古巴導彈危機在他這裡已經成了一個時間單位的印象,用來起到一個時間標尺的參照物作用,至少在這一場危機之前,白銀還是很穩的,不會出現暴跌的可能。

到了目前爲止,他已經準備好了利用古巴導彈危機的時間,來馳援印度……

如果尼赫魯不介意英國這個殖民過印度的宗主國軍隊,再次踏上印度的土地,並且賴着不走,應該是會咬死不鬆口向英國求援的。

這樣正好,艾倫威爾遜也沒準備真的去救印度,人家有聲有色的大國,用不着小小不列顛來救援,自身完全可以解決一切問題。

而同時,盧本巴希地區也該有一個結果了,格雷斯躍躍欲試幾乎快按捺不住。還有印尼的蘇加諾這件事,總之古巴導彈危機前後,艾倫威爾遜謀劃的事情還是相當多。

返回倫敦的時候,肯尼迪還沒結束在巴黎的訪問,對於戴高樂這個近兩年和美國不太和睦的領導人,肯尼迪也是非常重視。

閒來無事的艾倫威爾遜,自然是找岳父大人聊一聊,也談及了即將到達倫敦的美國總統,這一次來到底是什麼目的。

“你對肯尼迪什麼印象?”蒙巴頓很好奇自己的女婿是什麼看法。

“家境優越,仕途一帆風順,根據截止到現在的美國國內評價,是一個弱勢總統。不過我不這麼認爲,肯尼迪的弱勢只是表面現象。”艾倫威爾遜邊想邊道,“我對他沒什麼特別的看法,你要問馬來亞華人的看法, 那確實不怎麼樣。”

“爲什麼?”蒙巴頓元帥不明所以, 一個美國總統能和馬來亞扯上關係?

“他是愛爾蘭裔。美國排華的主要族羣就是愛爾蘭人。”艾倫威爾遜不慌不忙的解釋道, “東方有句話叫以史爲鏡,作爲一個大公無私的英國高級專員,我當時自然是毫不隱瞞的, 將愛爾蘭人的行爲,編寫進入了歷史教科書當中。”

誰讓一戰之前愛爾蘭人的地位低呢, 同爲地位差不多的底層, 愛爾蘭人還面臨着華人的就業競爭, 就業競爭也就算了。華工以男人爲主,最爲讓愛爾蘭人感覺到的壓力的地方, 就是華人和愛爾蘭女性的婚姻問題。

當時美國華人大多數是找不到妻子的,如果能找到華人女子之外的妻子,不說百分之百, 百分之九十就是愛爾蘭女人。

雖然愛爾蘭人作爲排華主力, 有着這樣或者那樣的原因, 但艾倫威爾遜覺得那都不是主要原因, 能讓愛爾蘭男人體會到切膚之痛的原因,只有這一條。

蒙巴頓元帥一個戰術後仰, 一副不愧是你的口吻,“我真懷疑,你有用華人對付愛爾蘭人的想法, 希望我猜錯了。”

“有過這種想法。”艾倫威爾遜乾脆的承認,告訴岳父沒猜錯, “不過目前馬來亞的政治地位,還差了一點。目前只是一個想法, 還沒有實踐的可能性。”

希望是不用到那一步,愛爾蘭共和軍在六十年代處在低潮時期, 現在沒什麼影響力。

不過艾倫威爾遜也不會放鬆警惕,他要是沒記錯,蒙巴頓就是被愛爾蘭共和軍炸死的。

這件事,目前岳父大人沒有必要知道,他甚至想,蒙巴頓退役了,想辦法直接讓妻子帶蒙巴頓去珀斯居住。

蒙巴頓此刻還不知道, 他連退役之後的生活都已經被安排的明明白白了。

在肯尼迪夫婦在巴黎的時候,英國這邊也在注意着美法兩國的動向。一個是支援殖民地獨立的可疑盟友,已經是從殖民地一步一步凌駕於英國之上的逆子,當然應該得到足夠的關注。

肯尼迪夫人傑奎琳在法國留學過, 有着一口流利的法語,這讓法國各界好感頓生。一定程度上掩蓋了肯尼迪出身愛爾蘭裔的劣勢。

法國人民和戴高樂總統對她頗有好感。在巴黎的最後一天,肯尼迪在夏樂宮召開的記者招待會上對記者們說:“我覺得向在座的各位做一下自我介紹並無不當之處。本人是陪同傑奎琳到巴黎來的男士,爲此我感到很榮幸。”

雖然法國各界對肯尼迪夫婦頗多讚譽,但這什麼都證明不了。政冷經熱的事情又不是沒有,阻礙不了英國外交部的判斷,尤其是艾倫威爾遜還在呢。

“讓巴黎大使館關注,兩國的公報,什麼熱烈歡迎、什麼夫人路線,都是放屁。”艾倫威爾遜面對所謂的宣傳話術絲毫不爲所動。

“常務次長,美法聯合公報出來了。”首席私人秘書威克,拿着新鮮出爐的聯合公報內容,交給自己的頂頭上司。

艾倫威爾遜馬上一目十行的閱讀,看看肯尼迪這一次訪問法國有什麼成果。

裡面都是什麼,目前國際局勢中同美法兩國間的關係和同兩國在全世界各地的政策有關的主要問題,研究了兩國對蘇聯陣營的立場和這兩個國家在非洲、亞洲和拉丁美洲的活動,其中包括對不發達國家的援助以及加強大西洋聯盟的辦法。

“都是不值一提的東西!”艾倫威爾遜拿着電報評價道,“表示他們確認雙方對柏林所承擔的義務和責任的看法是一致的以外,幾乎沒有一點實質性問題。”

“戴高樂要美國分享北大西洋公約的領導權問題,沒有。”

“法國要求美國提供原子技術問題,東南亞問題,非洲問題,特別是阿爾及利亞問題,這些問題美國都沒有給予答覆。”

“可以確定了,肯尼迪訪問法國及他與戴高樂會談的公報表明,美法兩國間的深刻矛盾沒有解決,絕不是法國輿論對傑奎琳的追捧可以掩蓋的。將結論告知外交大臣和首相,這個沒什麼成果的美國總統,馬上就要到倫敦了。”

拿起來電話告知白廳七十號,艾倫威爾遜把大臣首席私人秘書迪克遜叫過來,讓首相艾登和外交大臣拉博·巴特勒,得知最新的情況。

外交部則馬上召開會議,最終拿出來了整個應對肯尼迪夫婦訪問的流程。

第二天,美國的空軍一號波音VC-137降落在倫敦國際機場。在這架飛機的塗裝上,書寫“美利堅合衆國”的字體與美國獨立宣言字體一致。同時在機頭附近兩側都塗上了美國總統徽記,機尾則噴塗一面大比例美國國旗。

肯尼迪攜夫人傑奎琳,從空軍一號走下來,開啓了對英國的正式訪問。

肯尼迪充滿敬意的和艾登手握在一起,開口道,“尊敬的首相,你在二戰當中的堅持和果敢,被全世界所知曉,今天英國在你的領導下,仍然在世界上發揮着重要的作用。”

“總統先生過獎了。”艾登面對這個年齡比自己小上很多的美國總統,禮貌的迴應道,“美國對世界的領導作用,是所有國家都能看到的,歡迎總統先生來到倫敦。”

“雙方的虛僞簡直匪夷所思。”艾倫威爾遜是跟着拉博·巴特勒一起來的,在在場的人當中,他自然是屬於不起眼的那個,沒有被人注意到。

但身處自由世界當中,他還不能對一老一小兩個虛僞之人評價了?

不管怎麼說,肯尼迪夫婦對英國的訪問開始了,兩國將會圍繞着英美特殊關係的這個核心,討論一系列的問題,從表面上來看,還是很其樂融融的。

在法國沒有進展的肯尼迪,似乎在英國不會再重蹈覆轍,不過他不知道,來之前英國已經把的外交成果分析個明明白白,就等着這位眼中的弱勢總統上門了。

當務之急,自然是之前剛剛實驗完成的沙皇核彈,蘇聯的這個有史以來威力最強的核彈,確實是一個極具威脅性的武器,尤其是對歐洲而言。

艾倫威爾遜並不同意這個論斷,“沙皇核彈並不僅僅是歐洲的威脅,如此威力巨大的核彈問世,全世界都感同身受,也包括美國。”

“艾倫?我聽約瑟夫還有羅伯特提及過你。”肯尼迪並沒因爲被打斷而氣惱,溫和的詢問,“美國強大的空軍,不會讓這種核彈靠近美國的。”

“如果總統閣下當黃石公園不存在的話,是的。”艾倫威爾遜面無表情的開口道,“黃石公園是美國的薄弱之處,萬一被核彈攻擊而引起地震?當然這只是一個可能,也許什麼都不會發生,我們都不希望發生點什麼,只是有這個機率而已。”

第五百六十一章 甚至是法國第五百二十章 爭奪領導權第一百一十八章 四階戰術爵士版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英鎊危機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 人心散了第一千五百五十五章 王妃第九百零二章 五年計劃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預言家威爾遜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鑽石同志第九百二十九章 我大英又回來了第二百三十章 公務員蒙巴頓第五百一十九章 開羅會議召開第二百五十六章 海蒂拉瑪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 儲備糧改革第1601章 新思維第三百三十五章 宗主權,就不給第一千二百六十章 未來挑戰第八百二十四章 南蘇丹的民意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印度的決心第一百五十九章 學校沒教過第二百五十九章 印度之父第一百六十二章 花花公子第1737章 鬧劇般的第一天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談了又沒完全談第六百九十四章 倫敦改建計劃第1669章 特殊關係的終結第1714章 英國人不安好心第一百三十一章 一身正氣第1646章 簡單的複雜化第一千章 學院高材生第一百五十一章 試一試分治第三百九十九章 大清律的運用第1587章 世紀協議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九百四十九章 從未設想的道路第八百六十四章 馬丁路德金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第三把火第六百三十五章 德意志銀行第六百一十章 一拍即合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 洛克菲勒的決定第七百八十章 利益交換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該來的總會來第五百九十五章 聯名擔保第1658章 見好就收第五百七十四章 專揭傷疤威爾遜第十四章 專員之間的事情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 向東看的法國第1678章 只要一個承諾第四百六十二章里根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 洛克菲勒的決定第六百九十七章 對法國重拳出擊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 二點五億預算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大衛的聖誕第四十一章 前往柏林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歐洲合作第二百二十九章 趁火打劫的機會第六百六十九章 抵達波斯灣第一百七十九章 專員助理(求月票)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 熱鬧的一年第四百八十七章 贅婿威爾遜第一千四百一十九章 美錫建交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 儲備糧改革第1759章 私人聚會第1667章 小日子到頭了第一百四十八章 歐洲要團結第一百三十三章 威爾遜首相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 新的體系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殺人滅口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 呼喚緬因號第一千五百三十六章 懲惡揚善第三百八十四章 財政討論第二章 海得拉巴專員第四百一十五章 殫精竭慮的總督第九百零九章 導彈競賽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 石油危機第1662章 捲款跑路第一百三十四章 學長和學弟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 黃金換食品第一千四百零四章 大使級外交第六百一十四章 沙巴君主阿里汗第二十六章 調離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美國一定會勝利第一百七十章 今天即爲審判之日第二百九十四章 首相的關注第1749章 一家團聚第二百五十四章 摩根士丹利第1614章 優勢在里根第九十五章 我們的人第六百四十九章 感覺良好的公主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 四國參戰第八百三十九章 兩套發展戰略第二百九十八章 小丑竟是我自己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 對口支援第一千四百九十七章 和平的事業第四百四十六章 維和部隊設想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 人心散了第六百一十八章 公主毛遂自薦第三百一十二章 玩火者必自焚第八百零二章 參觀鸚鵡螺號第六百六十六章 自由軍官組織
第五百六十一章 甚至是法國第五百二十章 爭奪領導權第一百一十八章 四階戰術爵士版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英鎊危機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 人心散了第一千五百五十五章 王妃第九百零二章 五年計劃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預言家威爾遜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鑽石同志第九百二十九章 我大英又回來了第二百三十章 公務員蒙巴頓第五百一十九章 開羅會議召開第二百五十六章 海蒂拉瑪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 儲備糧改革第1601章 新思維第三百三十五章 宗主權,就不給第一千二百六十章 未來挑戰第八百二十四章 南蘇丹的民意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印度的決心第一百五十九章 學校沒教過第二百五十九章 印度之父第一百六十二章 花花公子第1737章 鬧劇般的第一天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談了又沒完全談第六百九十四章 倫敦改建計劃第1669章 特殊關係的終結第1714章 英國人不安好心第一百三十一章 一身正氣第1646章 簡單的複雜化第一千章 學院高材生第一百五十一章 試一試分治第三百九十九章 大清律的運用第1587章 世紀協議第一千二百二十五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九百四十九章 從未設想的道路第八百六十四章 馬丁路德金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第三把火第六百三十五章 德意志銀行第六百一十章 一拍即合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 洛克菲勒的決定第七百八十章 利益交換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該來的總會來第五百九十五章 聯名擔保第1658章 見好就收第五百七十四章 專揭傷疤威爾遜第十四章 專員之間的事情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 向東看的法國第1678章 只要一個承諾第四百六十二章里根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 洛克菲勒的決定第六百九十七章 對法國重拳出擊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 二點五億預算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大衛的聖誕第四十一章 前往柏林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歐洲合作第二百二十九章 趁火打劫的機會第六百六十九章 抵達波斯灣第一百七十九章 專員助理(求月票)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 熱鬧的一年第四百八十七章 贅婿威爾遜第一千四百一十九章 美錫建交第一千二百一十七章 儲備糧改革第1759章 私人聚會第1667章 小日子到頭了第一百四十八章 歐洲要團結第一百三十三章 威爾遜首相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 新的體系第一千二百四十五章 殺人滅口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 呼喚緬因號第一千五百三十六章 懲惡揚善第三百八十四章 財政討論第二章 海得拉巴專員第四百一十五章 殫精竭慮的總督第九百零九章 導彈競賽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 石油危機第1662章 捲款跑路第一百三十四章 學長和學弟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 黃金換食品第一千四百零四章 大使級外交第六百一十四章 沙巴君主阿里汗第二十六章 調離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美國一定會勝利第一百七十章 今天即爲審判之日第二百九十四章 首相的關注第1749章 一家團聚第二百五十四章 摩根士丹利第1614章 優勢在里根第九十五章 我們的人第六百四十九章 感覺良好的公主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 四國參戰第八百三十九章 兩套發展戰略第二百九十八章 小丑竟是我自己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 對口支援第一千四百九十七章 和平的事業第四百四十六章 維和部隊設想第一千二百三十一章 人心散了第六百一十八章 公主毛遂自薦第三百一十二章 玩火者必自焚第八百零二章 參觀鸚鵡螺號第六百六十六章 自由軍官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