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七十章 一九五六年

“沒問題。”衆多高級專員紛紛開口,“副秘書長,其實你的動作已經慢了。”

“這沒辦法,之前馬來亞已經被日本戰俘建設過一次了。這一次算是翻新。不過嘛,如果算是英屬印度的那一次大建,我比你們開始的都早。”

艾倫威爾遜滿臉笑容的自誇,“所以說,這不是和同事們分享勞動的快樂了麼?”

勞動也是可以很快樂的,搞地產不是什麼多有技術含量的活,但應付殖民地的需求也足夠了,而且還會帶動鋼鐵水泥、輪船和汽車的銷量。前者是必須的,後者運送原材料總不能人背肩扛吧。

而且建設殖民地的好處是可以大膽的幹,真要是最後暴雷了,大不了就讓殖民地獨立。

這地雷是影響不到本土的,只不過是殖民地所在的國有化企業受損失,風險不說完全可控,但也可以說基本沒有。

促進了英國造船和汽車行業的銷量,也讓馬來亞殖民地增加了產能。

而一隻眼睛看着蘇聯,一隻眼睛看着英法的華盛頓,當然也知道英國在各大殖民地的大建,但是有英屬印度的先例在那,華盛頓的判斷是,英國又要臨走之前刮地皮。

誰讓之前英屬印度那一撥的大建過於印象深刻了呢,直到現在,把加爾各答工業區的後續工程弄好,都是尼赫魯在請求援助當中的主要內容。

頻率之高連美國人都注意到了,現在覆盤當初英國在英屬印度的大建計劃,才洞悉了英國那一次大建失敗的後果。

華盛頓之所以對注意到英國故技重施的大建,是因爲目前美國也正在大建,還是現任總統艾森豪威爾推動的,如果不拿幾個例子作爲佐證,那麼這麼多智庫豈不是很失職?

因爲時間距離的近,英屬印度最後的加爾各答工業區大建,就成了一個完美的對比對象。

而這一次各大殖民地的城建,也被美國認爲是英國故技重施,把鋼筋水泥混凝土留給殖民地,而自己則要帶着殖民地的財富跑路。

美國並不關心非洲會怎麼樣,不過倒是很希望英國抽身撤離,所以表面上也不會說什麼。

英國目前通過殖民地和保護國的專員,進行的大建,還有波斯灣的航空港,以及一部分阿斯旺大壩的工程,三百年來,除了在白人爲主的殖民地,英國從來沒有這麼良心過。

因爲覆蓋地域十分廣大,這一波的大建沒有個十年肯定不會完。

非洲城建的重頭戲,並不是面積更加廣大的東非殖民地,而是人口密集的英屬西非。

黃金海岸因爲黃金生產很重要,尼日利亞因爲人口足夠也被重視,現在是這一波大建的主要盈利點。

西非的城建可以爲馬來亞提供一些經驗,這一次殖民地專員的會議當中,很大的一個目的,就是艾倫威爾遜要調集資源來啓動馬來亞的城建。

其他殖民地可以野蠻生長,大不了以後獨立,所有不良後果讓他們自己承擔。

但這裡不同,他從來沒有讓馬來亞殖民地獨立的意思。

非洲殖民地的大建,只是殖民地的人感覺很良心,因爲長期以來英國從來這麼上心建過基礎設施。而在馬來亞,這就不是感覺,而是要真的很良心。

“尊敬的紳士們,馬來亞的城建將在年後啓動,也就是一九五六年。”艾倫威爾遜說到這的時候,沒來由的看了一眼義賽德,他還是無法把一九五六這個數字和埃及分開。

這讓義賽德都很奇怪,但這幾天的旁聽也讓他一定程度上見到了大英帝國的實力,便把心中的疑惑壓下去,沒詢問剛剛眼神的意思。

“馬來亞殖民地的五年目標是,建設四座百萬人口的城市,原材料馬來亞可以自己解決,城市設計有倫敦過來的規劃人員,我相信這一次的城建,能夠促進本土的汽車和機械出口。當然你們也都經歷過類似的事情了,不需要我多說。”

“把最專業的人派過來,保證這一次的城建可以作爲樣板工程,同時也是給尼赫魯看看,我們不是不能把殖民地經營好,印度的爛攤子,明明就是印度人的問題,我們從來都沒問題。”

“是的,我們從來都沒問題,有問題的是這些野蠻人。”

會議室一下子人聲鼎沸,這幾年的殖民地專員都發家致富了,對艾倫威爾遜這個直屬上司印象很好,雖然大家的頂頭上司坐鎮白廳,但經常過問的人並不是高高在上的內閣秘書,而是眼前的副秘書長,所有人都對艾倫威爾遜很尊重。

當然尊重了,艾倫威爾遜甚至爲這些同事的到來解決生理需求問題,專門挑選了一批,下南洋賺取外匯的國外人士,來增加這一份尊重。

至於他本人這麼勤勤懇額的人,當然是不屑同流合污,只能在什麼影后、什麼毛妹身上努力的樣子,和這些紳士的高質量生活無法相提並論。

會議的尾聲,艾倫威爾遜很凡爾賽的開口道,“我希望,再過幾年我們海外資產管理委員會名下的資產規模,達到百億英鎊,這就需要需求,沒有需求就創造需求。其實通過大建就能看出來,只要我們善於動腦筋,廣大的殖民地還是有很多機會的。”

“就像是非洲人總在脖子上掛着花裡胡哨的東西,可以試着把玉石弄到非洲賣賣嘛,反正緬甸多得是,不成功也沒什麼,萬一成功又是一個贏利點。”艾倫威爾遜衝着英格拉姆,說着自己家翡翠屋的原料,是有不少英國人見過了,但非洲人還沒見過。

只要殖民地專員都勤奮一點,沒準就有意外收穫,鑽石其實也不稀奇,不一樣一顆永流傳?有錢說話就是硬氣,就像是倫敦,之前開工航空母艦是想都不要想,現在不也開工四艘了麼。

“那就到這,理查德,把今天安排的地點告訴同事們,我就先走了。”艾倫威爾遜讓理查德把殖民地專員們的夜生活安排好,自己就準備腳底抹油了。

聖誕節前後是他最忙的時間,他的同事們倒是意猶未盡,在馬來亞體會到了異域風情。哪像是他,天天應付幾個母老虎。

要不是事業心都還在,像是英格麗·褒曼說要,輪流住在這裡陪他的建議,不但沒有讓他感到絲毫榮幸,反而心裡咯噔一聲。幸虧只是一個玩笑。

過了聖誕節,這些殖民地專員都從吉隆坡離開了,要麼回到自己的轄區,要麼回倫敦過年,艾倫威爾遜則原地不動,呼朋喚友一起跨年。

迎來了波金娜女士看望妹妹,以及黃金十二宮的好朋友們,據說這些好朋友們都是過來和費雯麗敘舊的,凱瑟琳赫本也在其中。

這位好萊塢的獎項天花板解決了他很大的問題,因爲她在,艾倫威爾遜纔有片刻的休息時間,但在一些場合,凱瑟琳赫本有意無意的詢問,“我就很奇怪,海蒂和英格麗,似乎不像是過來旅行的,好像對這裡很熟悉。”

“哦,是嘛。”把目光從公寓當中的鶯鶯燕燕身上收回來,艾倫威爾遜一臉的問心無愧,“凱瑟琳小姐,你和薇薇安是朋友,事實上這裡都是你的朋友,大家相處的很愉快這就夠了,你看,她們笑的多開心。”

“也許吧。”凱瑟琳赫本看着衆多女星的笑容,淡淡的道,“你做朋友也是沒的說。我看她們都對你很青睞。”

“哦!?”艾倫威爾遜挺起腰板,心裡腹誹着,“誰讓我給的多呢。”

除了葛麗泰·嘉寶還有眼前的凱瑟琳赫本之外,他幾乎沒碰到不能搞定的人。

人多嘴雜也有好處,幾個和妻子同等地位的女士混跡在其中,一下子都淑女起來了。

這就讓他在時間管理上有了充分的戰略空間,沒事和瓊·克勞馥調調情,和貝蒂·戴維斯問問美國的演義事業怎麼樣,拉娜·特納、瓊·貝內特,他來者不拒,反正他都是大家的朋友,大英國寶背後的男人,不需要什麼忌諱。

時間就這麼無情的來到了一九五六年,義賽德比殖民地專員晚離開了這麼幾天,還帶着艾倫威爾遜一套航母是強國象徵,錯過了就沒機會的灌輸才離開。

不知道埃及會不會展現強硬的作風,法魯克一世有沒有阿里帕夏的野心,就看會不會提出購買航空母艦,如果提出,說不定還會帶動一波清庫存。

年初工作會議上,艾倫威爾遜正式提出了城建的開始,“很多同事都是從英屬印度,直接來到馬來亞殖民地工作,甚至你們的家人就住在這裡。距離我們灰溜溜的離開南亞似乎已經過去很久了,那個有聲有色的大國領袖,似乎很自滿。”

“是時候了,發出公告,宣佈城建計劃,我們必須要爲當年的加爾各答工業區計劃買單,這一次要證明的是,英屬印度大建失敗的原因,完全是印度自己的問題,印度人不行。這一次馬來亞的城建則必定要成功。”

一九五六年一月,馬來亞行政公署對外宣佈,今年將啓動關於檳城、馬六甲、吉隆坡和新加坡的城建計劃,預計要建成四座百萬人口的城市,消息一經公佈,迅速在馬來亞殖民地引起熱烈討論。

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歐洲合作第八十八章 再賣波蘭一次第一千零三十章 六方會談設想第一千四百零四章 大使級外交第一千零四十章 獨立日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印度進攻第四百五十五章 公投日期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 石油禁運第二百一十六章 公關危機第一千四百一十九章 美錫建交第1687章 掐斷油氣管道第三百六十一章 帝國需要你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皮卡立國第一千四百八十六章 還得是法國第六百九十二章 母女平安第1760章 五傑和鑽石再就業第八百三十二章 躍躍欲試的安娜第七章 土邦的立場第四百零五章 大蘋果城第一千五百四十二章 伊朗人質危機第五百三十五章 蘇丹聯名抗議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靜觀其變第九百八十九章 痛擊法國盟友第一百零七章 內政大於外交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陰險的英國(美國)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印度必勝第1311章 芬蘭的重要性第1310章 蘇聯商品展會第四百二十三章 變化中的紐芬蘭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不捱揍不長記性第八百零五章 蒙巴頓的成功第八百零五章 蒙巴頓的成功第四十八章 間諜之都第三百六十一章 帝國需要你第二百三十四章 先救高種姓第二十六章 調離第六百九十五章 住房安置條款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團結的法國第五百八十三章 動手的時機第1572章 都是爲了大選第七百一十八章 運河歸屬談判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 貨幣戰爭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中立國的作用第七百零四章 拉攏內部敵人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印度鐵娘子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蹭熱度的美國第八百零三章 敵在國會山第1648章 處理日本的建議第五百章 印度治安戰第三百七十七章 岳父救我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印度的決心第1741章 進擊的沙皇第一百八十六章 尼赫魯來了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零元購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 加薪計劃第1653章 劇變前夜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軍備計劃第1616章 有理有據第三百零二章 新年新總督第1712章 以史爲鏡第五十章 愛波斯坦宮第四十四章 德國投降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 轉移視線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懂得都懂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惺惺相惜第一百七十一章 例行談話第一千五百五十三章 里根總統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養寇自重第八百七十七章 大建加核彈第九百六十七章 再犧牲一下美國第四百零八章 避稅天堂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英國沒受到壓力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 應對方案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 向東看的法國第五百三十三章 空降馬來亞第一千三百零八章 百億補貼第一百四十三章 BBC不會向政府低頭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阿爾及利亞公投第一千五百一十七章 打斷別人的腿第六百二十九章 世界中心日本第九百八十三章 石油儲備計劃第七百零一章 斯大林病危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艾倫模仿秀第九百三十四章 法國陷阱第一百六十四章 如臨大敵的艾倫第三百四十六章 公費旅遊第二百三十三章 威爾遜線第七百八十三章 兩個反賊第一百九十章 女權主義者艾倫第三百九十三章 艾德禮三環外交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防備又合作第六百五十一章 喬治六世病故第1644章 防着點英法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 在堅持堅持第二百八十章 精忠報國第六百七十三章 混合結算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談了又沒完全談第三百七十四章 我也懂海軍第1754章 柏林會議第三百四十三章 什麼叫大國總理
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歐洲合作第八十八章 再賣波蘭一次第一千零三十章 六方會談設想第一千四百零四章 大使級外交第一千零四十章 獨立日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印度進攻第四百五十五章 公投日期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 石油禁運第二百一十六章 公關危機第一千四百一十九章 美錫建交第1687章 掐斷油氣管道第三百六十一章 帝國需要你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皮卡立國第一千四百八十六章 還得是法國第六百九十二章 母女平安第1760章 五傑和鑽石再就業第八百三十二章 躍躍欲試的安娜第七章 土邦的立場第四百零五章 大蘋果城第一千五百四十二章 伊朗人質危機第五百三十五章 蘇丹聯名抗議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靜觀其變第九百八十九章 痛擊法國盟友第一百零七章 內政大於外交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陰險的英國(美國)第一千一百七十四章 印度必勝第1311章 芬蘭的重要性第1310章 蘇聯商品展會第四百二十三章 變化中的紐芬蘭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不捱揍不長記性第八百零五章 蒙巴頓的成功第八百零五章 蒙巴頓的成功第四十八章 間諜之都第三百六十一章 帝國需要你第二百三十四章 先救高種姓第二十六章 調離第六百九十五章 住房安置條款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團結的法國第五百八十三章 動手的時機第1572章 都是爲了大選第七百一十八章 運河歸屬談判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 貨幣戰爭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中立國的作用第七百零四章 拉攏內部敵人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印度鐵娘子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蹭熱度的美國第八百零三章 敵在國會山第1648章 處理日本的建議第五百章 印度治安戰第三百七十七章 岳父救我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印度的決心第1741章 進擊的沙皇第一百八十六章 尼赫魯來了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零元購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 加薪計劃第1653章 劇變前夜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軍備計劃第1616章 有理有據第三百零二章 新年新總督第1712章 以史爲鏡第五十章 愛波斯坦宮第四十四章 德國投降第一千二百八十六章 轉移視線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懂得都懂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惺惺相惜第一百七十一章 例行談話第一千五百五十三章 里根總統第一千一百一十六章 養寇自重第八百七十七章 大建加核彈第九百六十七章 再犧牲一下美國第四百零八章 避稅天堂第一千零七十二章 英國沒受到壓力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 應對方案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 向東看的法國第五百三十三章 空降馬來亞第一千三百零八章 百億補貼第一百四十三章 BBC不會向政府低頭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阿爾及利亞公投第一千五百一十七章 打斷別人的腿第六百二十九章 世界中心日本第九百八十三章 石油儲備計劃第七百零一章 斯大林病危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艾倫模仿秀第九百三十四章 法國陷阱第一百六十四章 如臨大敵的艾倫第三百四十六章 公費旅遊第二百三十三章 威爾遜線第七百八十三章 兩個反賊第一百九十章 女權主義者艾倫第三百九十三章 艾德禮三環外交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防備又合作第六百五十一章 喬治六世病故第1644章 防着點英法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 在堅持堅持第二百八十章 精忠報國第六百七十三章 混合結算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談了又沒完全談第三百七十四章 我也懂海軍第1754章 柏林會議第三百四十三章 什麼叫大國總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