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零三章 全部釋放

關鍵時刻,艾倫威爾遜把特赦令收起來了,自顧自的道,“陛下當然可以發佈特赦令,但是你們要知道,本屆政府還讓我爭取一些條件,說是爭取其實就是要取得你們的保證。所以這個特赦令,我可以公佈也可以不公佈,可以有條件公佈,同樣可以延遲公佈。比如我可以先開啓遣返模式,把不穩定因素清理的差不多了在公佈。”

陳禎祿、林連玉一衆人都面色不渝,這種反應被艾倫威爾遜盡收眼底,善解人意的開口,“是不是想到了閻王好見,小鬼難纏?”

專員辦公室的氣氛有這麼一點尷尬,艾倫威爾遜當然不是非要抖一抖殖民者的威風,實際上他就算是這麼做也沒問題,這裡確實是殖民地。

什麼都講究一個循序漸進,艾倫威爾遜首先公佈了關於大英帝國海外殖民地管理條例的修正,只有這麼一條,各殖民地原則上不禁止不同族羣通婚,但各殖民地原則上按照通婚男子的所在地提供居住權。

換句話說就是英屬馬來亞的各族羣可以通婚的,但是歸屬英屬馬來亞的帝國臣民,要是嫁給了其他殖民地的人,就必須前往男子的出生地生活。

其實這算是一個南非、美國類似種族隔離制度的變種,只不過當前大英帝國殖民地主要分成兩部分,扼守馬六甲海峽的英屬馬來亞,以及更大的英屬非洲各殖民地。

這在地理上是巨大的隔閡,所以就算是採取類似的辦法,體現出來也不明顯。

英屬馬來亞已經被定爲重點發展的殖民地,以後肯定會有包括但不限於黑人的人進入。畢竟只是資源輸入,一個人不過來也不現實。這肯定都是殖民政策必要付出的代價!

但英屬馬來亞的兩大族羣,現在都堪稱保守,華人的思維和二十一世紀完全不一樣。至於馬來人,那可是信和平教的族羣,保守程度有過之而無不及。

而非洲的黑人是沒什麼彎彎繞的,真要是有什麼酋長或者本地精英來到英屬馬來亞,在這麼保守的環境下,要是成功騙取了?不管是華人、馬來人的芳心,非要結婚的話,就必須前往英屬非洲定居。

因爲英國是殖民帝國,爲了拉攏前殖民地的精英階層,可能會在移民政策上網開一面。

在白廳的討論當中,針對這種可能的討論,便制定在殖民地管理條例關於跨種族婚姻的規定,因爲制定這樣的政策風險比較小,白廳是可以這麼做的。

而白廳不可能在英國本土這麼幹,因爲本土有議會,那些政客只有極少數會對類似的環境敢於反對,都怕和種族歧視沾上關係。

這種條例的出臺,是爲了防止未來殖民地的移民涌入本土,利益還是本土拿,風險可能要馬來亞擔着,起到一種保護本土的作用。

當然這個目的艾倫威爾遜面前這些人沒必要知道,只要理解字面意思就行了。表面上這不但沒有危害英屬馬來亞,甚至還能起到保護作用。

公開了這一次的新條例,陳禎祿、林連玉都覺得沒什麼問題,艾倫威爾遜繼續道,“本土對馬來亞的建設給出了規劃,要在馬來亞建設四個大城市作爲發展中心,分別是新加坡、檳城、馬六甲和吉隆坡,吉隆坡爲行政中心同時也是首府。”

“馬六甲和檳城作爲馬來半島的港口城市,而新加坡會和廖內羣島和林加羣島、納土納羣島合併,至於新加坡,新加坡將作爲未來馬六甲海峽的核心中轉站。短期內發展計劃將側重於新加坡。新加坡將建成港口物流、遠洋停靠、燃料補給的綜合性中轉站。”

廖內羣島和林加羣島、納土納羣島合併到新加坡之後,新加坡面積將會達到八千平方公里,當然三大羣島主要是作爲英國皇家海軍的基地使用。

新加坡行政區的更改,和沙巴行政區的更改是同時進行的,只是新加坡當地的華人居多,沙巴則不是,出於這個原因,艾倫威爾遜告訴了這些華人領袖。

當然新加坡和檳城都是海峽華人的主要定居地點,可能不對陳禎祿、林連玉這些傳統華人的胃口,但這不干他這個專員的事。

“中堂大人,這個特赦令?”陳禎祿小聲提醒,之前的這些話固然都是好事,但作爲馬華公會的領袖,他還是更加關心特赦令的事情。

“陳先生稍安勿躁,我還沒有說完,馬上就到了。”艾倫威爾遜這不是在慢慢接近目的地麼,解釋了本次事件的起因以及惡劣影響,隨後道,“關於整個華人族羣的定義,內閣以及白廳的統一看法是,整個華人族羣爲外來族羣和英國定居在馬來亞的公民類似。所以不被視爲馬來亞土著,所以不算英屬馬來亞的公民。但是現階段可以被視爲大英帝國海外臣民。”

華人族羣融入自認爲這裡是家鄉本就是極少數,有專有名稱叫海峽華人。恰好,這裡的華人領袖全都是傳統華人和新移民。

艾倫威爾遜也不能把海峽華人領袖邀請過來,不然海峽華人很容易就能看出來,這個對整個華人羣體的概括,會傷害到海峽華人的利益。

今天談完之後,作爲當前馬來亞的人口多數,華人將會失去融入馬來亞的最後機會。

英屬馬來亞也將會把戶籍管理分成兩個部分,一個是帝國臣民的那一部分,另外一個部分則應對馬來人的土著居民部分。

海峽華人具備兩個特點,第一點不希望英國放棄殖民地,第二點就是海峽華人不像是傳統華人心念祖國。這兩個條件綜合一下就是,海峽華人希望馬來亞以殖民地的狀態存在下去去。

艾倫威爾遜的條件是,要麼承認並非本地土著而是外來者。要麼現在就被遣返,沒有第三條路,因爲他的人設是保障馬來人土著的權益。

同時把大多數製造業分給華人,把大部分的土地分給馬來人。這個條件如果眼前這些華人領袖不認可,他是真的不想把這些不配合的人沉海,但有時候人就可能會做出違背本心的事情。

蘇陽是不在乎的,他代表的新移民,再多也不過在馬來亞定居五年,根本就沒把自己和這些土著放在一起,直接開口道,“中堂大人,只要把監獄裡面的人釋放,這些都不是問題。”

“蘇先生,我非常欣賞你,不愧是紐芬蘭的女婿。我相信未來紐芬蘭會爲你驕傲的。”艾倫威爾遜十分讚賞的開口,什麼種族問題也就圖一樂。

紐芬蘭的居民又英國本土的公民傲慢麼?根本沒有,但就算是英國本土的公民,高禮帽文明棍見到阿里汗也一樣,表現出來發自內心的尊重。

“我們也同意!”陳禎祿、林連玉考慮了一下,華人畢竟是新移民佔多數。而經過這一次之後,蘇陽、田千秋等人的威望會上漲,馬華公會是沒辦法強力壓制的。

到了現在,馬華公會高層都已經知道,前往過紐芬蘭的華工崛起已經不可避免。而且當初紐芬蘭的行政長官,現在又過來做馬來亞的行政長官。

艾倫威爾遜本來就和這些華工熟悉,人家一個立場,陳禎祿、林連玉沒什麼阻止的辦法。

“啊,這就對了,你們本來就有雙重國籍。並不算無家可歸!”艾倫威爾遜開心的笑出聲,就是不知道這個雙重國籍還能維持多長時間。

“不過麼,我再提一下當前的局勢,不管怎麼說,英國沒有參加半島上的戰爭。你們有怨恨對着美國人去,不要和大英帝國對抗。尤其是馬來半島這種主要城市都在戰列艦主炮射程之內的地方。”

“不要認爲我危言聳聽,誰知道你們這些人裡面,背後有沒有人支持。”艾倫威爾遜擡起手腕看了一眼時間,自語道,“差不多了,今天有一百八十四個滲透份子將被斬首。不知道腦袋送回去之後有沒有青天白日勳章拿。昨天愛麗莎告訴我的時候,非常的出乎預料,我是真的沒想到,都剩一個島了還不消停。”

艾倫威爾遜說的是斬首,並沒有說石刑,那麼被斬首的肯定不是信和平教的馬來人。

“如果你們誰比較傾向於常公,麻煩帶一句話,如果不想皇家太平洋艦隊的戰列艦開過去,放棄在大英帝國殖民地的華人族羣當中建立影響力的做法。”

“如果你們和我談,我會和你們心平氣和的談,如果有境外勢力在你們背後讓我發現了。我們也是依法辦事。”

背對着衆人的艾倫威爾遜拿起來電話,對着話筒道,“英屬馬來亞高級專員艾倫威爾遜,關於衝擊戰俘營事件的罪犯,在明天早晨八點全部釋放。兩個小時之後準備通告廣播,宣讀國王陛下特赦令。”

在艾倫威爾遜打電話的同時,身後的馬華公會和新移民的領袖,正在同時在保證書上面簽字,白紙黑字,將具備法律效力。

晚上六點,已經加班四個小時的艾倫威爾遜,宣讀了國王喬治六世的特別赦免令,釋放衝擊戰俘營事件所有被抓的罪犯。

第五百六十一章 甚至是法國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五億英鎊第一千五百零五章 歐洲的拉美戰略第五百五十八章 反戰的英國第五百二十六章 怒斥英國第七百五十三章 艾倫佐夫斯基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沙皇之子的征途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 撒切爾訪美第五百一十九章 開羅會議召開第六百零四章 絕代雙驕第五百零七章 產業轉移報告第1604章 莫斯科商業年會第一百四十五章 靈活性鬥爭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 十字路口第一千章 學院高材生第七百八十四章 丘吉爾辭職第八百七十三章 來自蘇聯的好消息第五百九十章 獨立調查委員會第五十一章 聲東擊西第二百九十六章 最終報價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 對峙結束第三百九十二章 老大哥在看着我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 人事調動第五百七十四章 專揭傷疤威爾遜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 布熱津斯基助攻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佔領盧本巴希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調查大臣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零元購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我兒夏洛第五百四十五章 翹首以盼第1654章 德國有反骨第1600章 轉折中的一九八五第二百八十章 精忠報國第七百零九章 任何人都有價格第五百二十三章 北羅德西亞之行第二十九章 印度是個好地方第三百零八章 艾德禮的考慮第五百零四章 北羅德西亞客人第一百七十一章 例行談話第1606章 靈活的沙特第三百六十七章 我最懂殖民地第六百零三章 全部釋放第二百零七章 進步最重要第1575章 印度人造謠第二百二十六章 危險也是機遇第七百九十章 念頭通達第三百二十九章 新局面舊對手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 人事調動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 微軟第七百七十八章 倒打一耙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 十字路口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 應對方案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軍備計劃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沒有撬不開的嘴第五百零八章 抵達霍克森第六百八十五章 啓程第七百一十一章 勝天半子第1755章 我是保王黨第六百六十二章 英法立場一致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 美元危機第二百零一章 印度的女兒第1705章 戰略轉進第1664章 動盪的開始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負責任的英國第一千四百零四章 大使級外交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增加軍費第三百二十四章 一魚兩吃第八百五十九章 盟友越發的可疑第六十五章 英軍在柏林第一百五十五章 “歐洲軍”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 十字路口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這就叫專業第八百零二章 參觀鸚鵡螺號第1620章 英國的擔憂第二百九十四章 首相的關注第三十一章 工作安排第九百二十六章 整合三軍第八十二章 解職令第八百二十八章 互不侵犯條約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準備介入第八百零八章 第五大糧商第一百四十三章 BBC不會向政府低頭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 德國的選擇第三百七十八章 王儲大婚第六百零二章 決定未來的商談第1566章 收穫都很大第二百四十八章 價值連城的資料第九百四十六章 外交政策我主導第二百二十三章 巴基斯坦的艾倫第八百四十六章 巴西鐵礦第一千四百五十章 印度賺錢印度花第四百九十章 南半球的陰謀第三百三十七章 任命北方專員第三百五十三章 抵達倫敦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 混亂是階梯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離開白宮第1550章 兩伊戰爭第1723章 維爾紐斯事件第八百五十五章 上層路線第二百二十五章 繼續轉移矛盾
第五百六十一章 甚至是法國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五億英鎊第一千五百零五章 歐洲的拉美戰略第五百五十八章 反戰的英國第五百二十六章 怒斥英國第七百五十三章 艾倫佐夫斯基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沙皇之子的征途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 撒切爾訪美第五百一十九章 開羅會議召開第六百零四章 絕代雙驕第五百零七章 產業轉移報告第1604章 莫斯科商業年會第一百四十五章 靈活性鬥爭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 十字路口第一千章 學院高材生第七百八十四章 丘吉爾辭職第八百七十三章 來自蘇聯的好消息第五百九十章 獨立調查委員會第五十一章 聲東擊西第二百九十六章 最終報價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 對峙結束第三百九十二章 老大哥在看着我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 人事調動第五百七十四章 專揭傷疤威爾遜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 布熱津斯基助攻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佔領盧本巴希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調查大臣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零元購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我兒夏洛第五百四十五章 翹首以盼第1654章 德國有反骨第1600章 轉折中的一九八五第二百八十章 精忠報國第七百零九章 任何人都有價格第五百二十三章 北羅德西亞之行第二十九章 印度是個好地方第三百零八章 艾德禮的考慮第五百零四章 北羅德西亞客人第一百七十一章 例行談話第1606章 靈活的沙特第三百六十七章 我最懂殖民地第六百零三章 全部釋放第二百零七章 進步最重要第1575章 印度人造謠第二百二十六章 危險也是機遇第七百九十章 念頭通達第三百二十九章 新局面舊對手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 人事調動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 微軟第七百七十八章 倒打一耙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 十字路口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 應對方案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軍備計劃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沒有撬不開的嘴第五百零八章 抵達霍克森第六百八十五章 啓程第七百一十一章 勝天半子第1755章 我是保王黨第六百六十二章 英法立場一致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 美元危機第二百零一章 印度的女兒第1705章 戰略轉進第1664章 動盪的開始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負責任的英國第一千四百零四章 大使級外交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增加軍費第三百二十四章 一魚兩吃第八百五十九章 盟友越發的可疑第六十五章 英軍在柏林第一百五十五章 “歐洲軍”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 十字路口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這就叫專業第八百零二章 參觀鸚鵡螺號第1620章 英國的擔憂第二百九十四章 首相的關注第三十一章 工作安排第九百二十六章 整合三軍第八十二章 解職令第八百二十八章 互不侵犯條約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準備介入第八百零八章 第五大糧商第一百四十三章 BBC不會向政府低頭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 德國的選擇第三百七十八章 王儲大婚第六百零二章 決定未來的商談第1566章 收穫都很大第二百四十八章 價值連城的資料第九百四十六章 外交政策我主導第二百二十三章 巴基斯坦的艾倫第八百四十六章 巴西鐵礦第一千四百五十章 印度賺錢印度花第四百九十章 南半球的陰謀第三百三十七章 任命北方專員第三百五十三章 抵達倫敦第一千二百七十八章 混亂是階梯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離開白宮第1550章 兩伊戰爭第1723章 維爾紐斯事件第八百五十五章 上層路線第二百二十五章 繼續轉移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