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九十八章 說服英軍司令

這算是一個好消息吧,但艾倫威爾遜心知,指望三千五百公里射程的藍光導彈,還是不能對蘇聯產生威脅的,陸基導彈英國肯定不能放在自己的國土上,雖然那更近,可以威脅蘇聯歐洲部分的精華地區。

可同樣英國的抗打擊能力,和蘇聯不是一個級別,所以就算是有也不能部署在本土。

部署在其他地點,三千五百公里的射程就不夠了,如果部署在加裡曼丹島,必須跨越整個東亞在能夠夠到蘇聯,這就要六千多公里的距離。再到蘇聯歐洲部分,所以藍光導彈的射程遠遠不夠,至少八千到一萬公里的射程才值得部署。

不過藍光導彈的彈體,用來發射衛星已經夠用了,作爲監管火箭項目的高級專員,艾倫威爾遜馬上把這個想法通過行政命令,告知武麥拉發射場。

藍光導彈的變體爲兩個方向,第一是增加射程,爲陸基打擊做準備。第二個標準截然相反,要縮小藍光導彈的體積,這樣才能被安置在覈潛艇當中。

電報中對此做了解釋,艾倫威爾遜也告知了妻子帕梅拉蒙巴頓,會過段時間去珀斯看她。

有孕在身的帕梅拉蒙巴頓沒閒着,在承接運營西澳大利亞水電系統的同時,因爲帝汶島的油氣開採問題,正在和澳大利亞政府和西澳大利亞州政府,談及修建油氣管道,將帝汶島的油氣資源輸送到澳大利亞的事。

暫時雖然沒見面,夫妻二人卻時刻保持聯絡,互相督促,促進共同進步。

艾倫威爾遜勵志爲英國打造一個,連接世界礦山和世界上兩個人口最密集地區的中轉站。從這一點來說,馬來亞殖民地是最合適的地方。

地利是馬來亞殖民地當前最顯著的優勢,也是唯一能夠利用上的優勢。

人口規模是不要想了,短期內馬來亞是不可能追上日本的,不過日本那破地方,丟了北海道對外依賴更加嚴重,算是一個利好消息。

人們能夠親身經歷的幸福感,用衣食住行四個字就能概括。這個一個人的活動息息相關,爲什麼後世的日韓賬面數字很漂亮,日韓國民卻總覺得比歐洲的發達國家更疲憊。

就是因爲本土資源貧乏,無法把衣食住行的成本壓下來。日本農業是一個拖後腿的存在,天價西瓜用來保護農民利益,同樣也需要日本公民買單。

日本的出租車相當貴,乃至於女拳盛行的時候,女人把男人爲其打出租車作爲是否愛她的標準,根源不就是日本沒有油氣資源麼。

日本的毛病韓國幾乎都有,但是歐美卻沒這個毛病,歐洲有法國這個農業強國。

至於美國可是農業帝國的底子,美國在食物上別說日韓無法相比,比衆多總產量超過第二名一大截的中國價格還要低。

美國食物的便宜還是建立在大量浪費的基礎上,有這樣的底子,通脹百分之五就圖一樂。

通脹再翻兩倍,才和中國一樣,想要迫近日韓的食品價格,還得繼續通脹下去才行。

畢竟是號稱一個堪薩斯州能養活兩億人的國家,其他國家確實無法相比,日韓都算是幸福的,至少和埃及、沙特相比還算很幸福。

但是馬來亞殖民地的基礎條件卻可以讓類似食物的成本降下來,成爲工業基地之後,唯一的短板就是衣食住行的行,只要發現油氣資源,這方面就不再有缺陷。

馬來亞殖民地的資源基礎決定,如果能和日本處在一個層次,生活肯定要比日本輕鬆。

一九五七年開工的西馬鐵路,在給白廳的報告當中,就是以基礎建設完結的名義上報的,艾倫威爾遜爲白廳描繪了振奮的場面,本輪建設完畢,以後馬來亞殖民地等着收錢就行了。

“你讓我聯名和你倡議,吸收殖民地兵源組建作戰部隊?”斯康斯中將對上門的艾倫威爾遜表達驚訝,追問道,“你們前後兩任高級專員,不是一直反對以殖民地臣民建立作戰部隊麼?”

這倒是沒錯,艾倫威爾遜以及前任高級專員傑拉德·愛德華,都反對吸收華人和馬來人組建作戰部隊,這是因爲之前,經過日軍一番肆虐,英國的統治力度被沖垮了不少。

“現在不同了,將軍。”艾倫威爾遜擺出了靈活的態度,“全球各地的駐軍加在一起,讓英國不堪重負,我們才五千萬的人口,八十萬常備軍。隨着馬來亞殖民地的重要性提高,我們總不能增加駐軍吧。從哪去找人,更不要提剛剛還抽調了一些部隊去澳大利亞?”

“在這一輪的城建完成之後,吸收殖民地人口建立作戰部隊,已經成了必然選擇。我更願意在我的任內做成這件事,這是很重要的事,我不想把事情推給繼任者。”

艾倫威爾遜一臉的憂國憂民,“再者說,尼泊爾人用起來也不方便。有了華人和馬來亞爲主的部隊,通過殖民政府負擔軍方費用,也更加說得過去了。”

有備而來的艾倫威爾遜,嘴巴不停一下就說出了衆多理由,負擔軍事責任是曾經英屬印度的責任,如果馬來亞不能做到,就談不上代替英屬印度。

當然時代不同了,當年英國需要的是海量的消耗品,那是爲了維護英國的世界霸權。

現在世界霸權都丟了,馬來亞殖民地的軍事責任,是保護英國的既得利益。所以不用像是當初的英印軍團,建立幾十萬的常備軍隨時待命,馬來亞殖民地也沒這個人力。

“馬來人和華人各自建立一個師,兩個師總數爲兩萬八千到三萬人規模。大概就可以緩解我們很大的防衛壓力了。可以使用二戰遺留的裝備。”艾倫威爾遜說出自己的想法。

“難道是不難。”斯康斯中將聽完之後,倒是鬆了一口氣,這個高級專員還是很剋制的。正在盤算加上駐馬英軍的規模,應該算恰到好處。

就聽到艾倫威爾遜繼續道,“將軍,我說的是要建立裝甲師,並不是附屬的警察部隊。”

“你說什麼?”斯康斯中將大吃一驚,“艾倫,我不懂,你應該很明白這意味什麼。”

“當然明白,大英帝國在突發事件來臨時候依仗的重要力量。”艾倫威爾遜絲毫不覺得什麼地方不對勁,侃侃而談道,“我有我的道理,傾力培養對馬來亞的好處巨大,而隱患則可以清除。”

“你要知道一旦這樣的部隊反叛,會造成多大的破壞力。”斯康斯中將一臉的凝重,提醒艾倫威爾遜事情的嚴重性。

“馬來亞殖民地是沿海殖民地,馬來半島主要城市都在戰列艦的射程之內。陸軍是否強大其實並不能說明什麼。海空力量在我們手中,不會出現變故。”

“而且恰恰相反,經過戰後到現在的殖民地反抗運動,我們應該認識到。游擊戰纔是讓我們警惕的作戰方式。所以附屬的警察部隊,平時進行低強度的軍事任務,一旦反叛反而會加大殖民地的風險。經受過嚴格作戰訓練的裝甲部隊,就隔絕了附屬警察部隊的那些習氣。”

艾倫威爾遜反而認爲,用華人組成裝甲師和以馬來人組成海軍陸戰師,危險性更小。

這是經過歷史參照,以道光時期的清軍作爲例子,英軍擊敗清軍是毋庸置疑的。

同樣英軍在同時期進攻阿富汗則全軍覆沒。這不是重點,重點是同在道光年間,清軍平定張格爾之亂,把壓住已經衰落阿富汗一頭的浩罕汗國,弄得如臨大敵。

英軍在阿富汗全軍覆沒,和清軍震懾比阿富汗強的浩罕汗國是同一時期。前後不過差了幾年時間,然後英軍對清軍的戰績是大勝。

出現這種情況就需要仔細分析了,英軍進攻阿富汗的時候,阿富汗正在內亂,浩罕汗國正在強勢的尾巴,比阿富汗要強大不少。

這樣可以認爲。清軍在英軍的作戰舒適區,而中亞那些和平教國家,也在清軍的作戰舒適區,但是阿富汗的和平教徒不在英軍的作戰舒適區。

套在當前的時代,那就是游擊戰並不是駐馬英軍的舒適的作戰方式。

印尼對馬來亞的滲透,是英軍和荷蘭軍隊將近十萬的駐軍,才保證了印尼的滲透沒有效果。

這都已經比原本歷史駐馬英軍的戰績高出一個檔次了,原本的歷史四萬駐馬英軍,長期被千把人的印尼空降游擊隊耍的團團轉。

建立殖民地的裝甲作戰部隊,就算是反叛,英軍反而更加容易應對,英國軍隊又不是沒碰過裝甲戰,比坦克也是駐馬英軍多,旁邊還有戰列艦看着呢。

遠東聯合作戰司令部,斯康斯中將一直聽着白廳教育出來的專員長篇大論,最終認爲這一套作戰舒適區的比喻有道理,“正規攻堅戰確實比神出鬼沒的游擊戰好對付。”

“將軍認可這一點,我總算是沒有白來。”嗓子快冒煙的艾倫威爾遜也沒客氣,直接在司令辦公室接了一杯水,讓乾澀的口腔降降溫,“這是法國留下的寶貴經驗。”

第六百六十二章 英法立場一致第1659章 人心思變第一千二百六十章 未來挑戰第一千四百一十章 英國的戰略定力第六百一十章 一拍即合第1568章 狗大戶的需求第六百六十七章 英明神武法魯克第十八章 屁股決定腦袋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美國受到了壓力第五百四十八章 遠交近攻第二百九十七章 還是可以雙贏第二百二十四章 授勳電報第四百九十三章 休假結束第五百五十六章 不派陸軍第六百二十九章 世界中心日本第八百九十三章 圖靈團隊第1572章 都是爲了大選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公主的婚禮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 德國的選擇第一百二十章 第一桶金的設想第六百一十章 一拍即合第八百七十六章 進階駙馬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蹭熱度的美國第九百九十五章 保守黨上臺第一百零一章 工黨誤國第1580章 對內閣出重拳第1726章 清洗大西洋派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 未來在手中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和罪惡不同戴天第四百六十二章里根第七百六十五章 幫法國義不容辭第一千五百三十章 早該出重拳了第一千四百零五章 又出賣印度第1603章 廣場協議第四百零六章 紐芬蘭總督第二百四十三章 蒙巴頓總督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 老子英雄兒好漢第三百九十七章 迎難而上第九百一十章 無畏號核潛艇第五百七十四章 專揭傷疤威爾遜第1740章 八月十九日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古巴導彈危機第四百二十三章 變化中的紐芬蘭第六百三十七章 英國考慮躺平第四百七十六章 紐芬蘭護漁艦隊第八百六十四章 馬丁路德金第七百六十章 守株待兔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 英美不一樣第四百三十一章 英聯邦彩票設想第1666章 克格勃副主席第二百三十三章 威爾遜線第一千五百四十三章 合縱長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 二點五億預算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出賣剛果第九百三十三章 “英屬緬甸”第六百八十三章 李奇微赴任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擁戴王室義不容辭第1656章 利用團結工會第七百一十章 善良之槍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 抄底南越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 在堅持堅持第八百七十六章 進階駙馬第一百三十九章 整裝待發第八百八十六章 布朗運動彈第1637章 艾倫真討厭第1588章 撒切爾訪蘇第四百九十章 南半球的陰謀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必須嚴查第八章 有想法的君主第一千三百零三章 李梅的贊同第二百五十九章 印度之父第一千三百章 拉印度一把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嘉寶的援手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 戰爭源頭第四百四十二章 歡迎王儲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英美合作第1686章 聯合軍演第八百三十二章 躍躍欲試的安娜第九百七十章 北羅德西亞的契機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 騎兵連,衝鋒。第一百六十二章 花花公子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華沙機場第三百八十二章 計劃沒有變化快第五百七十九章 籤個條約熱熱身第八十一章 這是誰的問題第一千五百三十六章 懲惡揚善第1615章 內部鬥爭第二百零九章 這是政績第七百五十五章 日內瓦會議第1727章 赫塞爾廷的耐心第三百七十七章 岳父救我第二十七章 孟買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高,實在是高第1624章 數碼港計劃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戰略轉型第七百三十五章 五年三十五億第六百八十九章 你怎麼回來了?第七百七十八章 倒打一耙第六百四十九章 感覺良好的公主第五百五十八章 反戰的英國
第六百六十二章 英法立場一致第1659章 人心思變第一千二百六十章 未來挑戰第一千四百一十章 英國的戰略定力第六百一十章 一拍即合第1568章 狗大戶的需求第六百六十七章 英明神武法魯克第十八章 屁股決定腦袋第一千零二十四章 美國受到了壓力第五百四十八章 遠交近攻第二百九十七章 還是可以雙贏第二百二十四章 授勳電報第四百九十三章 休假結束第五百五十六章 不派陸軍第六百二十九章 世界中心日本第八百九十三章 圖靈團隊第1572章 都是爲了大選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公主的婚禮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 德國的選擇第一百二十章 第一桶金的設想第六百一十章 一拍即合第八百七十六章 進階駙馬第一千一百四十五章 蹭熱度的美國第九百九十五章 保守黨上臺第一百零一章 工黨誤國第1580章 對內閣出重拳第1726章 清洗大西洋派第一千三百八十一章 未來在手中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和罪惡不同戴天第四百六十二章里根第七百六十五章 幫法國義不容辭第一千五百三十章 早該出重拳了第一千四百零五章 又出賣印度第1603章 廣場協議第四百零六章 紐芬蘭總督第二百四十三章 蒙巴頓總督第一千五百二十二章 老子英雄兒好漢第三百九十七章 迎難而上第九百一十章 無畏號核潛艇第五百七十四章 專揭傷疤威爾遜第1740章 八月十九日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古巴導彈危機第四百二十三章 變化中的紐芬蘭第六百三十七章 英國考慮躺平第四百七十六章 紐芬蘭護漁艦隊第八百六十四章 馬丁路德金第七百六十章 守株待兔第一千三百七十二章 英美不一樣第四百三十一章 英聯邦彩票設想第1666章 克格勃副主席第二百三十三章 威爾遜線第一千五百四十三章 合縱長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 二點五億預算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出賣剛果第九百三十三章 “英屬緬甸”第六百八十三章 李奇微赴任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擁戴王室義不容辭第1656章 利用團結工會第七百一十章 善良之槍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 抄底南越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 在堅持堅持第八百七十六章 進階駙馬第一百三十九章 整裝待發第八百八十六章 布朗運動彈第1637章 艾倫真討厭第1588章 撒切爾訪蘇第四百九十章 南半球的陰謀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必須嚴查第八章 有想法的君主第一千三百零三章 李梅的贊同第二百五十九章 印度之父第一千三百章 拉印度一把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嘉寶的援手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 戰爭源頭第四百四十二章 歡迎王儲第一千一百零二章 英美合作第1686章 聯合軍演第八百三十二章 躍躍欲試的安娜第九百七十章 北羅德西亞的契機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 騎兵連,衝鋒。第一百六十二章 花花公子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華沙機場第三百八十二章 計劃沒有變化快第五百七十九章 籤個條約熱熱身第八十一章 這是誰的問題第一千五百三十六章 懲惡揚善第1615章 內部鬥爭第二百零九章 這是政績第七百五十五章 日內瓦會議第1727章 赫塞爾廷的耐心第三百七十七章 岳父救我第二十七章 孟買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高,實在是高第1624章 數碼港計劃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戰略轉型第七百三十五章 五年三十五億第六百八十九章 你怎麼回來了?第七百七十八章 倒打一耙第六百四十九章 感覺良好的公主第五百五十八章 反戰的英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