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7章 赫塞爾廷的耐心

第1727章 赫塞爾廷的耐心

“我不是早就改了。”瑪格麗特公主任由被捏着下巴,一副已經知錯的模樣,全然不知道剛剛艾倫威爾遜的話中已經屬於是默認。

所以戀愛腦是不會改的,不管是二十歲還是六十歲。

甚至給了艾倫威爾遜彌補錯誤的機會,無上權威又把剛剛的話語漏洞給圓了回去,堅決表示此事絕對是子虛烏有,是蘇聯方面製造的謠言。

雖然這一次鐵娘子首先發難,通過改組內閣把反對者幹掉,但最終是什麼結果還不好說,如果人頭稅風波再不過去的話,下一步肯定在程序上就是競選黨魁了,艾倫威爾遜不希望鬧到那一步,雖然很可能挑戰者就是赫塞爾廷。

“剩下的事情我來解決,首相可以討論出訪一次,我建議去一次海外領地,彰顯倫敦政府對海外臣民的關注。”

艾倫威爾遜來到唐寧街十號,表達着自己的擁護之意,“現在已經不是三十年前了,隨着蘇聯的頹勢,海外領地的環境也在變得更好,而不是更差。當然這也有賴於獨立國家的榜樣作用,一個個窮的尿褲子。”

其實波多黎各就是長期抵抗美國吞併的,但是時代在變化,隨着美國世界霸主的位置穩固,經濟上也一直保持着優勢。這種抵抗被吞併的想法被時間沖淡,現在波多黎各巴不得被美國吞併呢?是美國顧忌國內的黨派平衡,不願意把波多黎各納入領土。

當然波多黎各可以一直保持着希望,時間不是在變化麼,萬一美國的兩黨其中之一的基本盤發生改變了呢?要知道里根這一次大赦,已經讓美國選舉人票的第一大票倉加利福尼亞變藍了,只要有一個開始,破窗效應的可能就一直存在。

對於英國也是如此,英國像是屁股上長了釘子一般就是不走,頑強的堅持了三十年,到底是等着東南亞的紅潮消散,現在可以指着鼻子罵人,一幫連褲子都穿不起的國家,除了吃飯睡覺什麼都幹不了。

馬來亞和香江的經濟,遠遠把周邊的國家甩開很遠,而周邊經過獨立,不管是革命還是改良,都透漏一股窮困潦倒的味道,還有資格挑動英國的領地獨立?艾倫威爾遜相信,這一次撒切爾夫人的出訪絕對是受歡迎的。

“可別坐敞篷車。”艾倫威爾遜還不忘記提醒鐵娘子,一定要注意安全,這讓首相心中涌起一股感動嘀咕道,“就是你想的多。”

艾倫威爾遜準備和赫塞爾廷談一談,這位早就有反意的挑戰者,對當前撒切爾夫人的支持率,到底是怎麼看?有沒有蠢蠢欲動的想法。

撒切爾夫人已經執政超過十年,她大多數的執政時間都是傾向於大西洋派的,所以肯定的是,大西洋派現在在保守黨內部實力是超過歐洲派的。

如果讓撒切爾夫人背鍋下臺,和大西洋派進行切割的話,以赫塞爾廷的實力,取勝希望仍然極爲渺茫。

艾倫威爾遜的記憶當中,雖然最後撒切爾夫人沒有頂過政治危機,但還是成功的狙擊了赫塞爾廷,這就是兩個人的實力對比。

赫塞爾廷的實力不足以上位,至少在當前的環境下不可能,艾倫威爾遜並非是赫塞爾廷的敵人,只是實話實說。

“其實也對大西洋派不知道,到底傾向於華盛頓還是傾向倫敦的主張不滿,但是我認爲問題應該慢慢的解決。如果操之過急的話,和地圖頭的蘇聯有什麼區別,雖然我們一直在稱讚他,但你和我心裡都清楚,他就是一個百分之九十不夠,百分之百的蠢貨。”

艾倫威爾遜主動爲赫塞爾廷倒了一杯咖啡,以此來表達自己的誠意,“其實我希望議員你,能夠領導英國。但是顯然你的敵人實力還很強大。我想?不妨耐心一點,鬥爭從來都是艱難的,不然我們也不會和蘇聯墨跡了這麼多年。而不是選擇最簡單的辦法。”

最簡單的辦法,當然是打馬列牌,如果自由世界在經濟佔優的時候,宣佈自己要走社會主義路線,以本身就是均勢的武裝力量做後盾,蘇聯整個國家建立的意義都不存在了,這樣崩塌起來絕對更加山呼海嘯。

可這條路大家都不能選,這是革自己命的行爲,雖然保守黨目前兩大派別的鬥爭,和冷戰的兩大集團對抗不完全是一回事,但手段上還是差不多的,是一戰定乾坤還是平穩過渡,赫塞爾廷可能期望前者,但前者的成功率低,還不一定會獲得大多數議員的支持。

“赫塞爾廷議員,你也不能保證支持你的議員,就不存在被收買的可能吧?曾經,我們認爲蘇聯體系的國家都實行一種制度,肯定是無懈可擊的,但是後開的事情證明了,使用同一種制度,給蘇聯找麻煩的盟國也不少。”

艾倫威爾遜用某大國舉例,你要和平競爭的時候,我要戰略進攻,你要戰略進攻的時候,對不起,我要和平發展,永遠不在一個頻道上。

處在第三國的角度,艾倫威爾遜不評價對錯,反正不是有句話你們不全錯,我們不全對麼。

歷史在曲折當中前進,做一個陣營相對弱小的一方,膽子會比一個陣營的老大更大,冷戰時期這個角色是蘇聯,沒準日後這個角色會調過來。

這套在英國身上都是成立的,要知道鐵幕演說可是丘吉爾闡述出來的,赫塞爾廷沉吟了良久,苦笑道,“聽起來是很有道理,可我心裡真不想放棄,你要知道機會是很寶貴的,秘書長。”

“確實,機遇這個東西能讓人的理智消失。”

艾倫威爾遜點頭同意道,“瑪……撒切爾夫人就是當初不被看好,被認爲是一個過渡人物,現在也執政超過十年了,但是涉及到派系的鬥爭,不能只看到當前的對比,就算是現在,大西洋派也佔優,不能給撒切爾夫人一些時間,讓歐洲派平衡之後再競爭麼,要知道其實首相的這一次任期也已經過半了。”

撒切爾夫人的第三次任期是從一九八七年開始的,就算做到最後明年也要進行選舉,現在滿打滿算也就剩下一年多的任期。赫塞爾廷就算是在着急?連一年時間都等不了麼?那個時候在出來選,也不會被大西洋派認爲是趁火打劫。

“我現在真的懷疑那個謠言了。”赫塞爾廷最終苦笑道,不過他承認,現在之所以在猶豫,就是因爲撒切爾夫人的任期已經不多了。

“那真的是一個謠言。”艾倫威爾遜做苦笑狀,他真沒對首相怎麼樣過,只是年輕的時候豪情萬丈,犯了一些集郵的錯誤,加上年輕的校園保守黨主席確實是很頂,一時之間沒有把持住。

只是這一次他是真的在傾心維護,結果弄的現在確實是有些解釋不清了,少見的連反駁赫塞爾廷都變得底氣不足起來。

“女人做政治家,確實有一項武器比男人強。”赫塞爾廷等到艾倫威爾遜離開,還不忘記繼續傳播政治謠言。

雖然內閣秘書長一直在否認,但現在整個英國的政治圈,甚至鍵道中人,都已經把帽子結結實實的扣在撒切爾先生腦袋上。

在這個敏感時期,歐洲派只要能夠安耐住蠢蠢欲動的心把注意力放在之後的大選上,僅僅憑藉大西洋派的反抗,撒切爾夫人還是可以過關的。

首相雖然在外訪問,內閣秘書長仍然隨時彙報着工作進展,撒切爾先生幾次見到這一幕,最終還是沒有發問。

“我終於可以安心一段時間了。”正在俯視中環的撒切爾夫人鬆了一口氣,開心的道,“親愛的,這一次危機解決了。”

“我想,親愛的,你也是時候迴歸家庭了。”撒切爾先生第一次表露出來了自己在政治上的看法,他覺得自己的妻子再從唐寧街十號住下去,出來的時候說不定就成威爾遜夫人了。

“你怎麼了?”撒切爾夫人大爲驚訝,她的丈夫一直都是很支持她的,這一次怎麼會想到勸她退出政壇?

艾倫威爾遜還是比好大兒技高一籌,首先解決了英國的政治危機,至於立陶宛方面,在波羅的海軍區撤軍的同時,立陶宛分離武裝再次出現在臺前,同時一些說着俄語的商人,準備就武器走私問題,好好和當地駐軍談一談。

效果是非常明顯的,隨着地圖頭執政的五連跌,蘇聯的經濟每況愈下,就連蘇軍內部也開始出現了走私武器的風潮。

畢竟蘇聯大規模的軍工生產幾十年一直在持續,各種武器處在非常充裕的狀態。

而另外一批來自德左的武裝,則開始將這些用於出口的武器,交付給可靠人士的手中,可靠人士的標準很低,說俄語是俄羅斯人。

這一點對在德左親身經歷的人來說根本不是問題,話術把摩爾多瓦改成立陶宛就行了。

各種制式武器在俄羅斯人社區瞬間氾濫,立陶宛人很快就會發現,只要有人打通波羅的海軍區的關係,親蘇武裝膨脹的速度將會遠遠超過他們的想象。

第六十六章 勝利勳章第七百七十二章 轉移財產我熟啊第八百七十四章 江山代有才人出第五百零八章 抵達霍克森第三百九十章 反蘇先鋒威爾遜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活學活用第1582章 敗則懷恨在心第一千三百零八章 百億補貼第二十九章 印度是個好地方第八百四十三章 PPT造航母第五百九十五章 聯名擔保第1714章 英國人不安好心第1691章 四代戰鬥機第三百七十八章 王儲大婚第五百八十四章 艾德禮訪美第一千五百四十一章 脣槍舌戰第二百章 錢誰不喜歡?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團結的法國第1542章 首相背後的男人第六十七章 讓印度人先死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假裝不知情第六百九十九章 分區推進第二百八十二章 還有誰?第九十三章 光輝時代回來了第六百零八章 鳩山家族第九百四十二章 討要轟炸機第一百八十三章 聖誕晚宴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拉博,別傻了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調查大臣第九百四十章 威爾遜爵士第三百九十四章 勝利閉幕第六百一十一章 鳩山的發難第1737章 鬧劇般的第一天第九百六十二章 精英教育第九百二十八章 專員聽我狡辯第八百六十四章 馬丁路德金第三百一十章 正義之心第五百九十五章 聯名擔保第二百四十四章 凱瑟琳赫本第七百八十四章 丘吉爾辭職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大衛的聖誕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 善良的英國第二百四十九章 新的任命第九百六十三章 父慈子孝第八百四十二章 沒難做的生意第二百六十七章 夢迴二戰第六百四十六章 阿里汗到來第二百二十章 鐵腕領袖第四百三十章 有聲有色的開始第六百一十二章 第一批戰俘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 新的體系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皮卡立國第1618章 休克療法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赴任倫敦第1618章 休克療法第五百三十章 三位一體核戰略第七章 土邦的立場第四百九十一章 丘吉爾笑話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大英如閃電般歸來第1728章 艾委員長第四百九十一章 丘吉爾笑話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秋後算賬第1726章 清洗大西洋派第六百八十三章 李奇微赴任第1748章 聽天由命第九百四十四章 新的征途第二百三十四章 先救高種姓第三十七章 英法友誼第三百九十七章 迎難而上第九百七十八章 大臣的中東政策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 履行諾言第1719章 勾心鬥角第五百八十五章 美軍沒問題第八百二十一章 石油和糧食第七百零七章 舊識艾福爾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警惕獨立浪潮第一千二百九十八章 石油禁運的後果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優勢在肯尼迪第一百二十九章 胡格爾別墅第四百一十章 勘探合同第五百二十八章 工黨大勝第1722章 聲援立陶宛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公主的婚禮第一百五十二章 輸出分治經驗第九百三十七章 收穫的季節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零元購第九百一十七章 第一顆人造衛星第七百九十七章 海務大臣的想法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 印巴戰爭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新年願望第六十七章 讓印度人先死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 履行諾言第九百二十五章 海軍元帥蒙巴頓第九百一十四章 常務次長的考驗第二百五十三章 鼠疫可以爆發第1597章 首相的平衡外交第八百六十五章 未來的常務次長第五百二十四章 1950第五百一十五章 我深表同情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 騎兵連,衝鋒。
第六十六章 勝利勳章第七百七十二章 轉移財產我熟啊第八百七十四章 江山代有才人出第五百零八章 抵達霍克森第三百九十章 反蘇先鋒威爾遜第一千一百五十二章 活學活用第1582章 敗則懷恨在心第一千三百零八章 百億補貼第二十九章 印度是個好地方第八百四十三章 PPT造航母第五百九十五章 聯名擔保第1714章 英國人不安好心第1691章 四代戰鬥機第三百七十八章 王儲大婚第五百八十四章 艾德禮訪美第一千五百四十一章 脣槍舌戰第二百章 錢誰不喜歡?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團結的法國第1542章 首相背後的男人第六十七章 讓印度人先死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假裝不知情第六百九十九章 分區推進第二百八十二章 還有誰?第九十三章 光輝時代回來了第六百零八章 鳩山家族第九百四十二章 討要轟炸機第一百八十三章 聖誕晚宴第一千一百五十六章 拉博,別傻了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調查大臣第九百四十章 威爾遜爵士第三百九十四章 勝利閉幕第六百一十一章 鳩山的發難第1737章 鬧劇般的第一天第九百六十二章 精英教育第九百二十八章 專員聽我狡辯第八百六十四章 馬丁路德金第三百一十章 正義之心第五百九十五章 聯名擔保第二百四十四章 凱瑟琳赫本第七百八十四章 丘吉爾辭職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 大衛的聖誕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 善良的英國第二百四十九章 新的任命第九百六十三章 父慈子孝第八百四十二章 沒難做的生意第二百六十七章 夢迴二戰第六百四十六章 阿里汗到來第二百二十章 鐵腕領袖第四百三十章 有聲有色的開始第六百一十二章 第一批戰俘第一千四百八十三章 新的體系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皮卡立國第1618章 休克療法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赴任倫敦第1618章 休克療法第五百三十章 三位一體核戰略第七章 土邦的立場第四百九十一章 丘吉爾笑話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大英如閃電般歸來第1728章 艾委員長第四百九十一章 丘吉爾笑話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秋後算賬第1726章 清洗大西洋派第六百八十三章 李奇微赴任第1748章 聽天由命第九百四十四章 新的征途第二百三十四章 先救高種姓第三十七章 英法友誼第三百九十七章 迎難而上第九百七十八章 大臣的中東政策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 履行諾言第1719章 勾心鬥角第五百八十五章 美軍沒問題第八百二十一章 石油和糧食第七百零七章 舊識艾福爾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警惕獨立浪潮第一千二百九十八章 石油禁運的後果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優勢在肯尼迪第一百二十九章 胡格爾別墅第四百一十章 勘探合同第五百二十八章 工黨大勝第1722章 聲援立陶宛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公主的婚禮第一百五十二章 輸出分治經驗第九百三十七章 收穫的季節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零元購第九百一十七章 第一顆人造衛星第七百九十七章 海務大臣的想法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 印巴戰爭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新年願望第六十七章 讓印度人先死第一千二百一十四章 履行諾言第九百二十五章 海軍元帥蒙巴頓第九百一十四章 常務次長的考驗第二百五十三章 鼠疫可以爆發第1597章 首相的平衡外交第八百六十五章 未來的常務次長第五百二十四章 1950第五百一十五章 我深表同情第一千五百四十五章 騎兵連,衝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