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五十五章 連鎖反應

在一九五零年,雖然英美兩國都談什麼特殊關係,但絕對代表兩國看待問題的角度就完全一致,二十一世紀應該是大體一致的,不過喊英美特殊關係的是英國。美國是不怎麼強調英美特殊關係的。

誰讓那個時候,英國只剩下英倫三島淪爲一個抱大腿的角色了呢。

漢城陷落當天,聯合國通過八十二號決議,宣佈對朝鮮半島進行武裝干涉。

艾倫威爾遜正在進行政策制定,手裡面就拿着聯合國八十二號決議,雖然現今英國是工黨執政,而工黨的很多大臣,曾經就是年輕時期鐵桿的親蘇份子,但是一個年齡有一個年齡的想法,關於朝鮮戰爭的定義,英國也傾向於認爲,這是蘇聯全球戰略企圖的一部分。

工黨因爲之前長期在野,很長時間之內人才不足,所以艾德禮內閣,存在多個超級大臣。戰爭的爆發,引起了前後兩任外交大臣歐內斯特·貝文和現任外交大臣赫伯特·莫里森的關注。

兩個外交大臣的關係很好,和莫里森和艾德禮之間的關係形成了鮮明對比。

兩人一起聽從了艾倫威爾遜關於戰爭規模的預估,以及判斷英國應該採取什麼樣的對策。

當前現任外交大臣赫伯特·莫里森正在前任歐內斯特·貝文的建議下,準備實行科倫坡計劃,既在澳大利亞的幫助下,維護大英帝國在亞洲的影響力。

科倫坡計劃的主要動機,既要反蘇又要防美,維護大英帝國在亞洲的既得利益。同時也是對美國增加當地影響力的對抗。

作爲現任的英屬馬來亞高級專員,毫無疑問這件事當然和艾倫威爾遜有關。正好艾倫威爾遜承蒙召喚返回倫敦,就連帶着朝鮮戰爭一起談論了。

面對兩個大臣的詢問,艾倫威爾遜表示自己逆練神功多年已經有了幾分火候,對當地的馬來人以及華人都採取開誠佈公的態度,甚至有自己的長期計劃,既以英屬馬來亞爲中心,打垮周邊的獨立或者半獨立國家的工業,達成再造一個英屬印度的目的。

歐內斯特·貝文和赫伯特·莫里森對視一眼,都非常驚訝,沒想到一個白廳培養的公務員,竟然吹起牛逼來,一點也不把政客放在眼裡。

“艾倫,聽說你和美國的麥卡錫參議員私交不錯?”歐內斯特·貝文開口問道。

“是的!”艾倫威爾遜點頭回答道,“他是一個非常好的人,待人非常真誠,有別於傳統的參議員,要說有什麼毛病的話,可能就是過於熱愛酒精了。”

麥卡錫當然是一個好人,雖然因爲朝鮮戰爭爆發,麥卡錫在美國越發的水漲船高,以不可一世的面目出現,但麥卡錫畢竟是幫助費雯麗拿到了聯美影業的股份。

光是憑藉這一點,麥卡錫就是他艾倫威爾遜的朋友,哪怕麥卡錫下一秒就在紐約街頭開槍殺人,也不會改變這一點。

這個回答讓赫伯特·莫里森眉頭微皺,“按照他的言論,本屆內閣都是蘇聯間諜。”

“尊敬的大臣,如果實話實說,確實是這樣的!”艾倫威爾遜做無奈狀,“在麥卡錫以及代表的勢力眼中,本屆政府確實有着蘇聯間諜的嫌疑,不過那畢竟是美國,如果視角不侷限於英國身上,美國人會發現歐洲各國遍地都是親蘇勢力,法國?意大利?希臘?等等……”

在野黨亂說話又不用負責任,不提麥卡錫,目前還精力旺盛的丘吉爾不也經常在國會亂放炮嘛,就是不知道和有調整版權稅的傳聞是否有關。

想到希臘,艾倫威爾遜不由的有些擔心,親蘇武裝仍然盤踞在靠近南斯拉夫的北部山區,歷史上到了一九五零年,希臘的親蘇勢力早已經不構成威脅了。還有大批在希臘有了作戰經驗的美軍官兵直接去了朝鮮半島。

“你的報告我和貝文已經看了,而且你也知道了杜魯門總統決定武裝干涉朝鮮半島。內閣的意思是,應該幫助美國,採取這樣的態度主要有這麼幾個原因。”

赫伯特·莫里森娓娓道來,如果朝鮮戰爭的結果是蘇聯集團陣營勝利,那將會大大打擊自由世界的威望和聲譽,尤其是在德國,這將嚴重危及近在咫尺的中西歐安全。

並且支持美國的戰爭政策,可以換取美國支持英國在馬來亞和法國在越南的統治,從而維護英國在遠東和東南亞的戰略利益。支持美國戰爭政策也可以修補之前因中東英國支持阿拉伯國家而遭到猜忌的英美合作關係。

這些想法看起來都是很有道理的,不過艾倫威爾遜反問道,“我個人覺得,本次戰爭的爆發,已經表明美國和英國是必須站在一起了。在面對蘇聯這個大前提下,所謂修補之前遭到猜忌的關係?並不是很迫切,根據現在的消息,美國參戰並沒有改變什麼,美國在朝鮮半島的部隊,能做的就是跟着一起撤退。”

“如果戰爭規模無法控制住,就在我報告的後半部分,那麼在遠東的二點五億英鎊投資,可能會被沒收,香江可能也會不安穩,尊敬的大臣,平心而論,根據目前彙總的消息而言,美資被沒收的消息已經傳來,我們不能讓英資也遭到如此的下場。”

“可以預見的是,因爲美資被沒收,美國是一定會報復的,我相信不長時間之後,巴黎統籌委員會就有新的業務了。這個後果一旦出現,整個遠東這麼大的地方,香江就會成爲唯一的對外渠道,我當然沒有忘記葡萄牙佔據的那塊地,但太小了。”

“在英國治理下的香江,會成爲唯一的聯絡通道,那麼這個利益就是大英帝國所獨享的,帶來的好處十分不可限量。”

歐內斯特·貝文點頭表示認可,開口道,“我們也堅決反對戰爭的擴大化,對美國任何想要擴大戰爭的企圖都會反對。在聯合澳大利亞在內的五國聯防,以及即將開始的經濟援助背景下,我們不能冒着再次爆發世界大戰的風險。”

“最重要的是沒有贏家!”艾倫威爾遜微微搖頭道,“通過戰後爆發的幾次戰爭來看,尤其是在亞洲範圍內,支持蘇聯的力量都遠超於支持自由世界的力量,打起來自由世界的支持者通常都是吃虧的一方。自然打起來對大英帝國也是不利的。”

雖然比較喪氣,但這是事實,而且已經不是第一次證明了這點,正在撤退的美軍就是眼前的例子,遲遲在越南沒有進展的法軍同樣也是。

圍繞朝鮮戰爭的討論,艾倫威爾遜表示他最希望的是英國不要參加這一場和自己無關的戰爭,但他也知道這幾乎是不可能的。

便儘量用自己的相關分析,來幫助兩個大臣制定應對之策,英國不想看到朝鮮戰爭將由地區衝突蔓延到周邊、或演變成美蘇全面衝突、或世界大戰,那將是不符合英國利益的。所以,英國基本確定了朝鮮戰爭本土化,干涉戰爭應該有限化的政策。

至此,內閣也正式制定了英軍的作戰範圍,不能超過之前美蘇劃定的軍事分界線。艾倫威爾遜考慮到仁川登陸,好像又覺得限制的太死了。

“其實我們也反對,美國派出海軍干涉海峽的內戰,如果可以的話,我們甚至可以幫助中國拿回聯合國的席位。”歐內斯特·貝文欲言又止,“這一切都是期望戰爭規模不要擴大。”

“可惜我們達不成目的,美國人現在覺得自己天下無敵。英國只不過是過氣霸主!”艾倫威爾遜苦笑着回答道,“在歐洲安全問題上,我們和美國的立場一致,但在其他大洲的問題上,我們的對立似乎更多一些。如果不是核試驗成功了,我們真不知道如何對美國要求英國出兵的提議如何回答。”

艾倫威爾遜能夠做到的也僅止於此了,有些時候不真的撞一個頭破血流。根深蒂固的觸動是不會消失的,就比如二戰爆發之前,英法就認爲蘇聯不過是另外一個帝俄,絕對頂不住德國的閃電戰。

等到了蘇聯和德國人打的難解難分,西歐國家才明白過來,蘇聯是蘇聯,帝俄是帝俄,雖然都是同樣一羣人生活,但是已經完全不同。

爲此艾倫威爾遜在兩個大臣的關懷下,起草了關於本次有限干涉的四階戰術。英國願意體用一切可能的支持,除了幫忙。

如果不行的話,英國皇家海軍將組織遠征艦隊從本土出發,經過半年的時間抵達遠東參戰。第三如果美國認爲時間過長,英國將動用皇家空軍進行大範圍機動,助美國一臂之力。

最後如果非要派出地面武裝,英國就以加強防備蘇聯曾兵歐洲的藉口,派出有限的地面武裝參戰,儘量用尼泊爾僱傭軍,而不是派出英國本國的地面部隊。

正在艾倫威爾遜爲世界和平奔走之時,南亞再次爆發了戰爭,印度陸軍再次對海得拉巴展開了進攻。

“這麼喜歡湊熱鬧呢?”得到消息的艾倫威爾遜十分無奈,這應該算是一個連鎖反應。

第十九章 葡萄牙人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秋後算賬第二百零五章 一切盡在掌控當中第二百一十五章 旗開得勝第二十八章 勝利曙光第七十六章 最後一天第1575章 印度人造謠第七百五十六章 問題不是越南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 二道販子第1571章 不似人君第九百九十九章 南亞上空的幽靈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比肩羅斯福第二百四十四章 凱瑟琳赫本第六百一十四章 沙巴君主阿里汗第四百六十九章 殖民地國企第1668章 議會制是未來第一千三百七十一章 埃及人站起來了第1679章 經貿版小協約國第五百九十六章 平平淡淡纔是真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羅德西亞來客第四百二十九章 我非常痛心第八百六十五章 未來的常務次長第五百五十二章 韓戰爆發第九百章 經濟危機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增加軍費第一千五百五十七章 天使投資人第八百三十九章 兩套發展戰略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懂得都懂第七百七十三章 自由世界要團結第1684章 驅逐出境第四百五十六章 公投開始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 石油禁運第五百七十三章 毫無武士道精神第一百四十章 嘔心瀝血的艾倫第三百六十四章 社民黨大會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兩個賭城第六百章 影帝威爾遜第1716章 曾經也是盟友第八百一十三章 阿爾及利亞戰爭第三百九十九章 大清律的運用第七百九十四章 三連勝第三百四十一章 甘地是叛徒第八百三十三章 馬來亞二五計劃第1552章 什麼事情都沒有第三百二十九章 新局面舊對手第一千二百九十章 厚道的英國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投石問路第三百九十九章 大清律的運用第二百章 錢誰不喜歡?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自殺式威脅第五百六十五章 沙撈越開發銀行第七百七十章 從實力地位出發第一百七十七章 我要走了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不捱揍不長記性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肯尼迪訪英第九百七十二章 甚至是法國第一千四百五十章 印度賺錢印度花第四百八十六章 英法煤鐵共同體第九百四十章 威爾遜爵士第六百零一章 億頂王冠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 玉米運動的後果第1750章 直面問題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克林姆林宮的討論第六百一十六章 蒸汽彈射器上馬第八百一十九章 黑人之友威爾遜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加加林第七百五十三章 艾倫佐夫斯基第1622章 好大兒的求助第九百四十二章 討要轟炸機第一百二十五章 招核(求月票、訂閱)第1549章 淡化處理第二百九十一章 政治賬和經濟賬第一千三百零二章 給美國幾個建議第一百八十六章 尼赫魯來了第九百八十五章 救民先救官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管太多的大臣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 和時間賽跑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麥卡錫參選第三百五十二章 面授機宜第六百七十六章 蒙巴頓的支持第五百二十三章 北羅德西亞之行第八百七十一章 馬來亞戶籍制度第一千四百八十四章 沒什麼不能談的第九百零八章 資本的躁動第1674章 人民的奧迪第五百六十三章 我不能呼吸了第1607章 平息罷工的辦法第九百四十九章 從未設想的道路第八百零七章 重回自由世界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這就叫專業第一百八十九章 想要做好事第七十七章 女人孩子在前面第六百六十八章 DC-3客機失蹤第四百八十九章 一石二鳥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 史詩鉅製第四百六十三章 工賊里根第1733章 法定假期第七百四十七章 蘇聯加入北約的建議第一千四百零三章 聯合國決議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 合作成果
第十九章 葡萄牙人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秋後算賬第二百零五章 一切盡在掌控當中第二百一十五章 旗開得勝第二十八章 勝利曙光第七十六章 最後一天第1575章 印度人造謠第七百五十六章 問題不是越南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 二道販子第1571章 不似人君第九百九十九章 南亞上空的幽靈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比肩羅斯福第二百四十四章 凱瑟琳赫本第六百一十四章 沙巴君主阿里汗第四百六十九章 殖民地國企第1668章 議會制是未來第一千三百七十一章 埃及人站起來了第1679章 經貿版小協約國第五百九十六章 平平淡淡纔是真第一千一百八十八章 羅德西亞來客第四百二十九章 我非常痛心第八百六十五章 未來的常務次長第五百五十二章 韓戰爆發第九百章 經濟危機第一千零七十五章 增加軍費第一千五百五十七章 天使投資人第八百三十九章 兩套發展戰略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懂得都懂第七百七十三章 自由世界要團結第1684章 驅逐出境第四百五十六章 公投開始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 石油禁運第五百七十三章 毫無武士道精神第一百四十章 嘔心瀝血的艾倫第三百六十四章 社民黨大會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兩個賭城第六百章 影帝威爾遜第1716章 曾經也是盟友第八百一十三章 阿爾及利亞戰爭第三百九十九章 大清律的運用第七百九十四章 三連勝第三百四十一章 甘地是叛徒第八百三十三章 馬來亞二五計劃第1552章 什麼事情都沒有第三百二十九章 新局面舊對手第一千二百九十章 厚道的英國第一千一百零九章 投石問路第三百九十九章 大清律的運用第二百章 錢誰不喜歡?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自殺式威脅第五百六十五章 沙撈越開發銀行第七百七十章 從實力地位出發第一百七十七章 我要走了第一千三百六十二章 不捱揍不長記性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肯尼迪訪英第九百七十二章 甚至是法國第一千四百五十章 印度賺錢印度花第四百八十六章 英法煤鐵共同體第九百四十章 威爾遜爵士第六百零一章 億頂王冠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 玉米運動的後果第1750章 直面問題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克林姆林宮的討論第六百一十六章 蒸汽彈射器上馬第八百一十九章 黑人之友威爾遜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加加林第七百五十三章 艾倫佐夫斯基第1622章 好大兒的求助第九百四十二章 討要轟炸機第一百二十五章 招核(求月票、訂閱)第1549章 淡化處理第二百九十一章 政治賬和經濟賬第一千三百零二章 給美國幾個建議第一百八十六章 尼赫魯來了第九百八十五章 救民先救官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管太多的大臣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 和時間賽跑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麥卡錫參選第三百五十二章 面授機宜第六百七十六章 蒙巴頓的支持第五百二十三章 北羅德西亞之行第八百七十一章 馬來亞戶籍制度第一千四百八十四章 沒什麼不能談的第九百零八章 資本的躁動第1674章 人民的奧迪第五百六十三章 我不能呼吸了第1607章 平息罷工的辦法第九百四十九章 從未設想的道路第八百零七章 重回自由世界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這就叫專業第一百八十九章 想要做好事第七十七章 女人孩子在前面第六百六十八章 DC-3客機失蹤第四百八十九章 一石二鳥第一千二百二十八章 史詩鉅製第四百六十三章 工賊里根第1733章 法定假期第七百四十七章 蘇聯加入北約的建議第一千四百零三章 聯合國決議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 合作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