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八十四章 沒什麼不能談的

牙買加已經於一九六二年獨立,首都金斯頓已經做好了迎接各國貴客的準備,當然這些代表世界上最強的國家,本身來牙買加,和牙買加本身的存在沒什麼關係,而是要制定一個代替佈雷頓森林體系的國際貨幣體系。

降落之後,很快首相哈羅德威爾遜和財政大臣卡拉漢,就得到了尼克松之後的美國總統洛克菲勒、國務卿基辛格的熱情接待。

“尊貴的首相、財政大臣,這一次我們都致力於建立一個更加公平的貨幣體系,力爭讓各國都滿意。”剛剛見面洛克菲勒就表達了友好,在尼克松因爲水門事件下臺後,成了繼任總統,恰逢石油危機爆發,遭到了民主黨的非議。

不出意外的話,按照當前的局勢來說,洛克菲勒應該是沒有連任的機會,不管是偏向共和黨還是民主黨,民調上都認爲共和黨敗局已定。

當然要說洛克菲勒什麼都沒得到那肯定是撒謊,難道洛克菲勒的石油體系沒賺錢麼?

難道包括花旗銀行在內的英美銀行團,沒有在石油危機當中得到海量的利益麼?

艾倫威爾遜面無表情的看着英美兩國的首腦,展示着英美特殊關係,心中不由的反胃,新的貨幣體系必然要建立,但更加公平就沒準了。

美元一旦不和黃金掛鉤,那自然就可以不受約束無限印鈔,那美國還不像是脫繮的野馬開動印鈔機。只要美國有麻煩就開印,當然了,理論上各國都可以這麼做,就看別人是不是認可了。

美國一心想要甩開佈雷頓森林體系,恰恰是美元霸權的體現,佈雷頓森林體系美國還是受到約束的,這一次就沒這麼容易被約束了。

美國可以任意發行美元,實行浮動匯率制,美元已經不是美金,是美元,是信用貨幣。

雙方都坐下之後,基辛格直接表達了美國方面的誠意,“事實上,以後倫敦將成爲黃金最大的交易市場。紐約將會把這一項桂冠讓給倫敦,而黃金自然也用英鎊來定價,黃金天然就是貨幣。”

“國務卿先生,黃金非貨幣化之後,英鎊定價黃金有什麼用呢?還是說英國繼續維持金本位制?也不是不行,最近幾年倫敦交易糧食,黃金儲備已經到了六千五百噸,美聯儲也不到八千噸吧?”

艾倫威爾遜笑着反問,“其實法國人也很認可黃金的價值,一直就在找倫敦談,想要在歐洲範圍內,創造一個新的貨幣進行流通,你覺得這個建議怎麼樣?”

“爵士真能開玩笑。”基辛格有些尷尬的回答,“英國的角度完全可以超然世外,而不是紆尊降貴和法國人採取什麼一攬子貨幣計劃。”

“道理是這麼一個道理。”卡拉漢點頭,然後話鋒一轉,“但是作爲一個備案也沒什麼,主要看法國人能提出什麼條件。比如新的貨幣如果還是黃金貨幣化,把歐洲的黃金儲存在倫敦,雙方維持固定匯率,你看是不是?”

卡拉漢的建議一旦成功,歐洲和美元基本上就沒什麼關係了,毫無疑問這是在挖美元的牆角。

新的貨幣也可以叫歐元,歐元以英鎊爲錨,那麼歐美將成爲兩個經濟體,美國對歐洲的控制,在經濟領域就會被砍掉,美國的處境和蘇聯在東歐差不多,只能通過軍事手段來控制歐洲。

“黃金的稀有性,用來和貨幣掛鉤已經不切實際,如果倫敦這麼做的話,只會把手中的黃金消耗乾淨。就像是戴高樂時期的法國一樣。”洛克菲勒擦拭着眼鏡,不疾不徐的開口道,“而且這也只會讓蘇聯佔便宜。主權貨幣的優點在於話語權,我們不認可盧布的價值,它就一點價值都沒有。”

“主要問題在於,這個話語權在誰的手中。”哈羅德威爾遜自從被蘇聯間諜言論困擾之後,一聽到有人當面提及蘇聯,總覺得對方是在內涵他,雖然這麼懷疑有些不好,但他都已經習慣了。

他這個首相就是以蘇黎世的地精言論名聲大噪,要是過來參加一場會議把英鎊的價值丟得一乾二淨,那簡直會影響到他死後的風評,更何況現在英國手中又不是沒有牌,完全可以和美國周旋。

其實美國人的心思還用猜測麼,就是當初在布雷頓會議上,英國代表凱恩斯闡述的英方立場,綁定大宗商品。時隔三十年,現在是美國這麼提議。

話說到這個份上,也不用掩飾什麼了,洛克菲勒希望英國能夠和美國一起,推動這個建立在信用上的主權貨幣體系。支持美元成爲事實上的國際貨幣,作爲回報,英國的倫敦將成爲歐洲的金融中心,地位和美國紐約並列。

“美元應該綁定大宗商品用以穩固價值,尤其是石油,這一點沙特也認可。”基辛格表示美國早已經有了沙特的支持,而且美國本身就是世界第一大工業國,有能源有產能,這本就是順理成章的。

“我並不同意國務卿的看法,如果只是比產能的話,現在的美國好像在大多數的數據上,都落後於蘇聯。”艾倫威爾遜拿出來了一九七五年度,蘇聯的國家經濟統計數據,當然這不重要,他接下來的話才比較重要,“比產能的話,歐共體成員國加在一起,比美國還更高,我沒有說錯吧?”

艾倫威爾遜的話是完全有數據支撐的,鋼鐵煤炭、汽車、紡織品、機械製造等等等等,歐洲都不弱,弱點就是能源領域。但如果英國站在歐洲那邊,歐洲在這個領域就不弱。

“美國是在保護歐洲,我想倫敦最明白這一點。”基辛格心平氣和的開口道,“我想大部分歐洲人也認可這一點。”

“除了法國!”艾倫威爾遜雖然在點頭,但話絕對不是這個意思,關鍵時刻再次把可疑的盟友拉出來當槍。

單獨就比較鋼鐵產能來說,英法德不算英屬馬來亞,產能就有八九千萬噸,和美國就在毫釐之間。

現在鋼鐵產能過億噸的國家有三個,美日和蘇聯,可歐洲不止有英法德三國,盧森堡還有五百萬噸呢,還沒算意大利,意大利的工業數據和英國是差不多的,還有一直不服意大利的西班牙……

實際上英國在產能方面,在歐洲是處在德國和法國的後面,之所以在經濟上比這兩個國家好,原因就在於英鎊遠比法郎和馬克強大,此時先不算馬來亞的作用。

另外一個會場,英美兩國代表進行激烈交鋒,表達着自己對國際貨幣體系的看法,“英國必須有百分之二十五的特別提款權,英法德三國要佔據特別提款權的百分之五十,事實上法國人要求百分之五十五。因爲很多國家剛剛獨立,金融知識非常匱乏,不建議改變當地流通的貨幣體系。英鎊區和法郎區的存在,短時間內無可更改。”

“這不可能,發展中國家,尤其是石油輸出國的權力必須相應提高,如果英鎊區和法郎區仍然採取壁壘禁止貨幣自由流通,當前的份額根本不夠分,而且日本的工業規模一點都不給權益是非常不合適的。”

“有什麼不合適的,日本那個國家都需要別的國家保護。”艾倫威爾遜走入正式談判的會場,“這樣,既然權利和義務一定要掛鉤,我建議日本將軍費提高到百分之三,獨自建立自己的陸海空體系,這樣在捍衛自由世界當中就能起到更大的作用。只有這樣,相應的分配纔會考慮到日本。”

美國代表微皺着眉頭道,“原來是艾倫爵士,但是英國可是支持德國取得相應的權力,單獨排除日本的話?”

“德國是歐洲國家,日本不是。長着黑頭髮黑眼睛,和我們也不是一個文明。”

艾倫威爾遜慢吞吞的解釋着英國的立場,有些種族主義,但事實如此,“如果法國和德國知道,英國早來了一天,是在和美國談判,又要散佈言論說英國無法代表歐洲了。”

“英鎊是英聯邦國家法定可以自由兌換的。”艾倫威爾遜走在英國代表的旁邊,這個代表直接讓出了位置,艾倫威爾遜坐下道。

“原來是石油大亨的丈夫。”威廉·愛德華·西蒙也走進來,作爲美國財政部長他在石油危機爆發之後,出訪阿拉伯各國,希望將石油美元運行起來,但最大的障礙就是英國各大銀行,尋找源頭最終找到了砂勞越開發銀行在內的一系列英國銀行團身上。

“石油危機看來對英國不是壞事,還趁機在英聯邦會議上以石油暴漲爲藉口,挾持各國拿出決議,認可本國貨幣和英鎊可以自由兌換。”

“這?不是和現在的美國目的一樣麼?”艾倫威爾遜做出一副尷尬的表情,但其實完全沒有這個意思,“共同分擔風險而已。經濟是脆弱的,值得各成員國小心維護。”

“但如果大多數國家都覺得這一筆交易是虧的,那可能就無法獲得共識,尊敬的財政部長,你覺得是這樣麼?”

和英聯邦國家簽署當地貨幣和英鎊自由兌換的協議,那不是和法國人學的麼?法國人那是在強迫非洲國家,英國可沒有強迫英聯邦國家,只是趁着石油危機提出了建議。

第二百三十四章 先救高種姓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惺惺相惜第一千五百五十七章 天使投資人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 西貢見聞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 小心皮諾切特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團結的法國第一百四十六章 赫本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 誰失去了印尼?第六百七十八章 蘇伊士運河問題第六百六十八章 DC-3客機失蹤第四百四十三章 王儲的認可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 撒切爾訪美第1567章 訪華和慶祝第五百七十八章 離岸平衡之地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支持印度入常第三百二十九章 新局面舊對手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新外交大臣第八十四章 是,首相!第五百一十八章 開羅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有志中年們第五十九章 上帝的歸上帝第八百六十二章 女人才能打敗女人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 二道販子第1630章 自由世界領袖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 阿曼獨立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 溫暖的邁阿密海灘第五百零三章 戛納的邀請函第五百一十九章 開羅會議召開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 慫恿印度第六十二章 回到柏林第七十四章 辦法總比困難多第四百三十章 有聲有色的開始第七百九十二章 四大家族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出賣剛果第五百八十九章 是,專員!第二百六十六章 最後通牒第八百四十九章 印尼是頭等大事第一百九十七章 帝國任務第1679章 經貿版小協約國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 不妨把話說明白點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劊子手威爾遜第二百九十六章 最終報價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 攻堅克難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 十字路口第九百六十一章 窺視神器的大臣第1743章 局勢逆轉第二百七十一章 昂山第七百二十二章 多米諾骨牌理論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 挖阿拉伯牆角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古巴導彈危機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和罪惡不同戴天第一百四十二章 衝破世俗的愛情第二百一十九章 印命貴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獨立承諾第七百八十章 利益交換第八百六十九章 城建經驗共享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海軍七成論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納賽爾在也門第八百四十四章 慕尼黑專家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 大英當自強第1606章 靈活的沙特第四百一十一章 集體企業第六百二十八章 這裡面水太深第四百五十四章 重任在肩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秋後算賬第八百八十五章 亞丁會議第六百五十章 超英趕美第八百零一章 美國軍界的朋友們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佔領盧本巴希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印度鐵娘子第九百零九章 導彈競賽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英法調停第三十七章 英法友誼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互相學習第一千五百五十四章 不與民爭利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赫魯曉夫的決斷第三百九十章 反蘇先鋒威爾遜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反應停事件第八百九十一章 太空霸權序曲第二百三十九章 有請甘地!第三百八十九章 一代人的美元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 求援第五百五十四章 軍方和白廳第三百一十七章 印度的富豪們第六百七十九章 公主的垂青第一千四百零八章 特混艦隊第八百章 華約成立第七百五十一章 精神建設工作第一千五百四十四章 隔離罷工第三百七十八章 王儲大婚第五百六十三章 我不能呼吸了第四百二十八章 盤外招第一千四百零七章 和平呼籲第一千四百九十三章 扶弟魔的弟第一千五百一十七章 打斷別人的腿第1676章 英德特殊關係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艾倫在莫斯科第七百五十四章 排外的源頭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印度的決心第九百五十一章 焦頭爛額
第二百三十四章 先救高種姓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惺惺相惜第一千五百五十七章 天使投資人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 西貢見聞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 小心皮諾切特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團結的法國第一百四十六章 赫本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 誰失去了印尼?第六百七十八章 蘇伊士運河問題第六百六十八章 DC-3客機失蹤第四百四十三章 王儲的認可第一千五百五十六章 撒切爾訪美第1567章 訪華和慶祝第五百七十八章 離岸平衡之地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支持印度入常第三百二十九章 新局面舊對手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新外交大臣第八十四章 是,首相!第五百一十八章 開羅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有志中年們第五十九章 上帝的歸上帝第八百六十二章 女人才能打敗女人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 二道販子第1630章 自由世界領袖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 阿曼獨立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 溫暖的邁阿密海灘第五百零三章 戛納的邀請函第五百一十九章 開羅會議召開第一千三百九十八章 慫恿印度第六十二章 回到柏林第七十四章 辦法總比困難多第四百三十章 有聲有色的開始第七百九十二章 四大家族第一千零三十三章 出賣剛果第五百八十九章 是,專員!第二百六十六章 最後通牒第八百四十九章 印尼是頭等大事第一百九十七章 帝國任務第1679章 經貿版小協約國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 不妨把話說明白點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劊子手威爾遜第二百九十六章 最終報價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 攻堅克難第一千三百六十六章 十字路口第九百六十一章 窺視神器的大臣第1743章 局勢逆轉第二百七十一章 昂山第七百二十二章 多米諾骨牌理論第一千四百七十七章 挖阿拉伯牆角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古巴導彈危機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和罪惡不同戴天第一百四十二章 衝破世俗的愛情第二百一十九章 印命貴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獨立承諾第七百八十章 利益交換第八百六十九章 城建經驗共享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海軍七成論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納賽爾在也門第八百四十四章 慕尼黑專家第一千四百六十六章 大英當自強第1606章 靈活的沙特第四百一十一章 集體企業第六百二十八章 這裡面水太深第四百五十四章 重任在肩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秋後算賬第八百八十五章 亞丁會議第六百五十章 超英趕美第八百零一章 美國軍界的朋友們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佔領盧本巴希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印度鐵娘子第九百零九章 導彈競賽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英法調停第三十七章 英法友誼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互相學習第一千五百五十四章 不與民爭利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赫魯曉夫的決斷第三百九十章 反蘇先鋒威爾遜第一千零九十八章 反應停事件第八百九十一章 太空霸權序曲第二百三十九章 有請甘地!第三百八十九章 一代人的美元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 求援第五百五十四章 軍方和白廳第三百一十七章 印度的富豪們第六百七十九章 公主的垂青第一千四百零八章 特混艦隊第八百章 華約成立第七百五十一章 精神建設工作第一千五百四十四章 隔離罷工第三百七十八章 王儲大婚第五百六十三章 我不能呼吸了第四百二十八章 盤外招第一千四百零七章 和平呼籲第一千四百九十三章 扶弟魔的弟第一千五百一十七章 打斷別人的腿第1676章 英德特殊關係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艾倫在莫斯科第七百五十四章 排外的源頭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印度的決心第九百五十一章 焦頭爛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