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比肩羅斯福

“黑暗森林法則?”不僅僅是主持人,在廣播電臺旁邊等候旳觀衆們也喃喃自語。

艾倫威爾遜當即解釋,也就是費米悖論的通俗化解釋,簡單來說,一個文明不能判斷另一個文明是善文明還是惡文明,一個文明不能判斷另一個文明認爲本文明是善文明還是惡文明。

一個文明不能判斷另一個文明是否會對本文明發起攻擊,一個文明無法判斷另一個文明對自己是善意或惡意的。

一個文明無法判斷另一個文明認爲自己是善意或惡意的,一個文明無法判斷另一個文明判斷自己對它是善意或惡意的。

也虧這輩子艾倫威爾遜的陰謀論著作等身,把車軲轆話反過來倒過去的說。

總算是把海岸森林法則解釋清楚,“本次危機的危險之處在於,美國和蘇聯溝通不暢,但某種意義上來說,某些層面也不是這麼危險。”

“艾倫爵士認爲,不危險的地方體現在哪?”主持人非常感興趣的詢問。

“這個麼?本次危機其實有着清晰的利益驅動的決策路線和相當的軍事風險管控。現在離二戰結束不過十多年,雖然美蘇一路對抗,戰爭氛圍濃厚,可雙方各層級的決策者,都還是二戰過來的老兵老將,狹戰勝國餘威,平時固然不缺武力解決問題的信心和決心,可對大規模國戰帶來的傷亡也有最深刻認識,說白了就是一羣不怕受傷,但非常審時度勢的人,而民間對核戰爭有大恐怖,對管理層的支撐和服從,又讓決策者們有很強的執行力。”

“我相信不管是莫斯科還是華盛頓,對核戰爭爆發之後的局面都是相當清楚的,處在第三方角度,不論是首相艾登還是法國總統戴高樂,對此也一清二楚。”

“而英國這一次的外交斡旋,就是在兩國沒有交流渠道的環境下,不辭勞苦的奔波,明確雙方彼此的底線,有了這個溝通渠道,兩國領導人自然是會經過深思熟慮,避免陷入自己嚇唬自己的誤判當中。”

艾倫威爾遜沒有忘記拍馬屁,在各國的領導人都說的高瞻遠矚,沒有下面人的配合和支持,什麼總統第一書記,那就是一個屁。

順便誇獎了各國民衆非常識大體的沒有拱火,避免了局勢走向危險當中。

還着重強調了,英國公民處變不驚,頗有大將之風的反應。

反正話術這類東西,就相當於良禽擇木而棲和忠臣不事二主同時存在,只要前提足夠多,哪個國家都是獨一無二的。

就拿現在仍然未分勝負的世界屋脊之戰來說,就算是印度一敗塗地,只要閉着眼睛無視事實,一樣是有吹點的,比如說新德里的位置其實距離邊界並不遠,所以在戰爭後半段,印度戰敗才造成了首都震動。

那自我宣傳當中就完全可以利用新德里靠近邊境這一點,就說尼赫魯要天子守國門!至於事實是什麼,不用管事實是什麼,就是天子守國門。

“我也同意,本次英國所起到的重要橋樑作用。”主持人顯然對這個回答也非常滿意,然後又問道,“艾倫爵士,你對美國這一次的應對有什麼評價。”

“哦,這可是相當尖銳的問題呢。幸虧我和肯尼迪家族的人並不算陌生。換做問其他人可能真不好回答你。”艾倫威爾遜沉吟了一下,邊想邊組織措辭道,“在這個危機期間,肯尼迪總統顯示出來了良好的大局觀,不得不令人欽佩。壓制住了躁動,冷靜的看待問題。”

艾倫威爾遜說着說着,忽然又把肯尼迪拔高到了一個層次,“就我個人認爲,雖然第一個任期尚未結束,但肯尼迪完全是一個可以和羅斯福總統比肩的偉大總統。”

現在距離二戰結束纔不過十多年,說一個總統能夠比肩羅斯福,可謂是高到天際的評價,絕不是幾十年後說一個總統和沽名釣譽的里根比肩,這種比喻。

他也相信肯尼迪對這種評價肯定是很高興的,不過可能有一部分人不會感到高興。

採訪結束,艾倫威爾遜和主持人握手告別,離開了BBC的廣播廳。

很快這一段廣播電臺訪問,就成了倫敦各界茶餘飯後的談資,絕大多數人認爲,外交部常務次長,艾倫爵士對英國這一次牽線搭橋,避免美國和蘇聯出現戰略誤判的闡述,是非常到位的,體現了大英帝國在當今世界仍然不可或缺的作用。

當然也有其他聲音存在,每日時報就表示,本次的古巴導彈危機根源,在於意大利和土耳其成了美國的導彈基地,這才引起了蘇聯的強烈反應。

對於歐洲安全問題這個好宏觀概念,英國還是要保留自己的獨立核武器,才能繼續維持住當前的超然地位。

這種論調,不知道的還以爲是法國的民意呢。事實上在古巴導彈危機爆發,戴高樂政府就十分反感,美國這種不和盟友商量,就大動干戈,把法國置於尷尬之地的反應。

雖然法國還是站在了美國一邊,但同時法國人也一刻沒有停止嗶嗶。歐洲自主的聲音在法國此起彼伏,其他國家都清晰可見。

很快,首先從莫斯科返回的英國外交部常務次長的問答,就見報穿越大西洋被美國報紙所轉載,肯尼迪對英國將他視爲第二個羅斯福的評價,感到十分高興,之前的小小不快也消散了不少。

“羅斯福?他再也不會出現了……”同時間,也有無數人盯着報紙自語。

偉大如羅斯福的肯尼迪總統,現在唯一不太高興的就是,蘇聯人竟然和英國沆瀣一氣,不認可他本人在古巴導彈危機當中的全部功勞,而是轉移話題說什麼歐洲安全,把一部分榮光分給了英法兩國。

現在他不知道這是英國的說法,還是蘇聯人真這麼認爲,或者說兩國商量好的。但他相信以後有時間慢慢查清楚。

竟然還奢望有時間查清楚!艾倫威爾遜要知道肯尼迪這麼想,肯定會多誇獎這位羅斯福第二幾句,相信肯尼迪一定會樂開花。

可他此時還要聆聽無上之權威的教誨,前往諾曼·布魯克的家中做客,沒空關心古巴導彈危機實質性結束之後的餘波。

諾曼·布魯克接待了艾倫威爾遜,讓自己的副手坐下,然後拿來一隻玻璃的高啤酒杯,並皺皺眉頭。接着他又繃着臉,倔傲地走進來拿來一大塊麪包,神氣十足地端了一個大盆進來。盆蓋打開,熱氣騰騰,可以看到盛的是清肉湯,上面飄着幾片方面包。

雖然心裡看着並不愜意,但它可用來把肚子填大。跟着上的是蘇格蘭的火腿片和成魚塊。接着又上了一種粥。稍晚時候,又上了一道放了好多辣椒的碎肉。

很明顯,內閣秘書的廚藝屬於大英帝國的平均水平,遠不如他本身的木匠手藝。

最後一道菜是裝在一個柳條籠子裡的一碟生的微型動物。這道菜的做法是先將一塊奶酪用小樹枝和線給圍起來,再在裡面做一個洞,洞裡倒上酒,很快就滋生了一種爲數衆多的小蟲。等到這些小蟲使奶酪充分腐爛,只有小樹枝和線才使它們免於破碎而四下裡跑出來時才端到桌。

艾倫威爾遜面不改色的大口喝着啤酒,對最後一道極具英格蘭特色的,他之前都沒見過的菜餚敬而遠之,沒準這是內閣秘書獨創的菜系,反正他從來沒在其他地方見過。

還不如來點什麼炸薯條、土豆餅什麼的,此時此刻,他很懷念具有高超廚藝,而遠在澳大利亞珀斯的妻子帕梅拉蒙巴頓。

“艾倫,我準備在新年之後退休。”諾曼·布魯克坐下之後,面對面的開口道。

“哦?諾曼爵士,爲什麼這麼着急呢?”艾倫威爾遜拿着酒杯的手微微一頓,然後開口挽留道,“這是整個白廳的損失,這麼敏感的時間,我們大家都需要你的領導,帶領我們走向波瀾詭譎的未來,如果你不在的話,我們只會感到前路崎嶇,心中惴惴。”

“說的好,下次只有首相纔有資格聽你這麼說了。”諾曼·布魯克笑了笑,一副你撅屁股我就知道你要拉什麼屎的口吻道,“我對自己的情況很瞭解,我的身體和精神狀態,遠不如同樣年齡時候的愛德華。我從不否認,我確實比他更加看重權力,他肯定認爲我做內閣秘書之後,對他的打壓使人感到不快,但這就是名利場,我也沒辦法。”

艾倫威爾遜默不作聲,聆聽着諾曼·布魯克的自白,最後開口道,“我可能現在還無法瞭解這種心態。”

“你以後會了解的。”諾曼·布魯克這句話,一下子讓艾倫威爾遜不由自主的挺起胸膛,就如同倫敦東區最貧窮的愛國者那樣。

“我的資歷,其實還不夠照看大英帝國的基石。”艾倫威爾遜謙虛了一句,但馬上話鋒一轉根本不給諾曼·布魯克反悔的機會,“但既然同事們需要我,哪怕前路坎坷,我也一定竭盡全力。”

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先簽個密約第1632章 彼可取而代之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 蒙巴頓退休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美國力挺德國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印度鐵娘子第一千四百三十一章 軍援以色列第七百七十五章 天降正義第一百九十五章 印度財富密碼第二百六十九章 英葡密約討論第八百四十六章 巴西鐵礦第二百四十七章 印度資源多嘛?第三百三十三章 再次訛詐帕特爾第六百五十八章 殖民地巡查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 在堅持堅持第一千五百一十四章 嚇阻蘇聯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 多事之秋第五百九十一章 輕罪重罰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 應對總罷工第1727章 赫塞爾廷的耐心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女王和第一夫人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 溫暖的邁阿密海灘第五百一十二章 原則上都同意第八百六十一章 有能量的小圈子第六百零八章 鳩山家族第三百一十四章 歡迎前首相第七百四十六章 英國人會打仗?第六百六十五章 泛非主義者末日第1549章 淡化處理第五百八十二章 輿論漩渦的麥天皇第九百三十七章 收穫的季節第一千四百八十六章 還得是法國第九百零八章 資本的躁動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 四國參戰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納賽爾在也門第六百五十三章 彰顯國威第一千五百章 就像是美國第五十一章 聲東擊西第一千零三章 一地雞毛的辯論第一百零九章 男孩降生第1561章 和平誘餌第九百二十二章 有聲有色的航天第八百九十八章 說服英軍司令第1698章 科爾辭職第八百九十四章 建立駐澳英軍第一千五百二十八章 看守政府第1550章 兩伊戰爭第一百七十九章 專員助理(求月票)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 戰略定力第八百七十四章 江山代有才人出第一千五百章 就像是美國第1718章 遺憾的刺殺第1584章 悲憤的首相第一百八十五章 我對錢沒興趣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 英國損失慘重第五百五十五章 連鎖反應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 布熱津斯基助攻第六百零一章 億頂王冠第九百二十二章 有聲有色的航天第二百四十二章 甘地宣佈絕食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沒有撬不開的嘴第五百三十九章 電氣化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八百二十八章 互不侵犯條約第一千四百九十四章 政治也要平衡第1575章 印度人造謠第二百七十二章 訛詐昂山第1754章 柏林會議第1683章 德國不會統一第1574章 空中組合第1546章 卑劣的謠言第一千二百章 預判了你的預判第1669章 特殊關係的終結第四百六十三章 工賊里根第一千五百五十一章 抵制革命輸出第八百二十二章 朱巴會談第1731章 沒人喜歡他第二百七十九章 蛛絲馬跡第1729章 投降輸一半第一千零十章 埃及的大國夢第一千二百零五章 英美首腦會議第五百八十章 非洲農業企業化第七百一十三章 伊麗莎白時代到來第四十四章 德國投降第一百三十二章 勞動和口糧第二百二十章 鐵腕領袖第二百七十九章 蛛絲馬跡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嘉寶的援手第一千五百零七章 大英需要的人才第五百八十三章 動手的時機第1592章 德日有危險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時代的灰燼第三百八十三章 威爾遜在巴黎第二百七十八章 無趣的艾倫第九百一十章 無畏號核潛艇第三百九十九章 大清律的運用第一千五百零八章 甩鍋的藝術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平可夫斯基案第三十六章 今日辱法第一千五百一十四章 嚇阻蘇聯第一百零五章 出賣尼克松
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先簽個密約第1632章 彼可取而代之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 蒙巴頓退休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美國力挺德國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印度鐵娘子第一千四百三十一章 軍援以色列第七百七十五章 天降正義第一百九十五章 印度財富密碼第二百六十九章 英葡密約討論第八百四十六章 巴西鐵礦第二百四十七章 印度資源多嘛?第三百三十三章 再次訛詐帕特爾第六百五十八章 殖民地巡查第一千四百八十八章 在堅持堅持第一千五百一十四章 嚇阻蘇聯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 多事之秋第五百九十一章 輕罪重罰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 應對總罷工第1727章 赫塞爾廷的耐心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女王和第一夫人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 溫暖的邁阿密海灘第五百一十二章 原則上都同意第八百六十一章 有能量的小圈子第六百零八章 鳩山家族第三百一十四章 歡迎前首相第七百四十六章 英國人會打仗?第六百六十五章 泛非主義者末日第1549章 淡化處理第五百八十二章 輿論漩渦的麥天皇第九百三十七章 收穫的季節第一千四百八十六章 還得是法國第九百零八章 資本的躁動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 四國參戰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納賽爾在也門第六百五十三章 彰顯國威第一千五百章 就像是美國第五十一章 聲東擊西第一千零三章 一地雞毛的辯論第一百零九章 男孩降生第1561章 和平誘餌第九百二十二章 有聲有色的航天第八百九十八章 說服英軍司令第1698章 科爾辭職第八百九十四章 建立駐澳英軍第一千五百二十八章 看守政府第1550章 兩伊戰爭第一百七十九章 專員助理(求月票)第一千二百二十二章 戰略定力第八百七十四章 江山代有才人出第一千五百章 就像是美國第1718章 遺憾的刺殺第1584章 悲憤的首相第一百八十五章 我對錢沒興趣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 英國損失慘重第五百五十五章 連鎖反應第一千四百九十九章 布熱津斯基助攻第六百零一章 億頂王冠第九百二十二章 有聲有色的航天第二百四十二章 甘地宣佈絕食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沒有撬不開的嘴第五百三十九章 電氣化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攘外必先安內第八百二十八章 互不侵犯條約第一千四百九十四章 政治也要平衡第1575章 印度人造謠第二百七十二章 訛詐昂山第1754章 柏林會議第1683章 德國不會統一第1574章 空中組合第1546章 卑劣的謠言第一千二百章 預判了你的預判第1669章 特殊關係的終結第四百六十三章 工賊里根第一千五百五十一章 抵制革命輸出第八百二十二章 朱巴會談第1731章 沒人喜歡他第二百七十九章 蛛絲馬跡第1729章 投降輸一半第一千零十章 埃及的大國夢第一千二百零五章 英美首腦會議第五百八十章 非洲農業企業化第七百一十三章 伊麗莎白時代到來第四十四章 德國投降第一百三十二章 勞動和口糧第二百二十章 鐵腕領袖第二百七十九章 蛛絲馬跡第一千一百五十一章 嘉寶的援手第一千五百零七章 大英需要的人才第五百八十三章 動手的時機第1592章 德日有危險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時代的灰燼第三百八十三章 威爾遜在巴黎第二百七十八章 無趣的艾倫第九百一十章 無畏號核潛艇第三百九十九章 大清律的運用第一千五百零八章 甩鍋的藝術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平可夫斯基案第三十六章 今日辱法第一千五百一十四章 嚇阻蘇聯第一百零五章 出賣尼克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