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九十九章 南亞上空的幽靈

但這件事也不能不報,不然這好像艾倫威爾遜架空大臣一樣,上報還是要上報的,放在一般性突發事件當中,等待時效性喪失就可以了。

兩個大國的交火事件可以被忽略麼?當然是可以的,從歷史傳統來說,歐美最關心的是和平教國家,當年奧斯曼兵臨城下的歷史還歷歷在目,然後纔是印度、然後纔是東亞。

國際局勢距離產生美嘛,越近的越值得警惕。

而不管是印度還是中國,當前最明顯的標籤就是貧窮。事實上就連蘇聯身上的標籤都是貧窮,更別提其他國家了。

於是這一次的交火事件,就可以理所應當的放在,第三世界國家的行列中,成爲不值得過分關注的瑣事,被遺忘是應該的。

曲線救國的路線對艾倫威爾遜並不是問題,不管是從瑪格麗特公主那邊,通過安哥拉的渠道告知,還是通過帝汶島的葡萄牙總督府,都能達成目的。

以己推人,英國有自己管理殖民地的方法,沒有理由葡萄牙就沒有。英國是沒有必要注意這件事的,但一定要給葡萄牙提個醒。

中印戰爭爆發的時候,世界主要分爲兩種態度,一個是歐美支持印度,另外一個是蘇聯集團的中立調解。前者考慮的是抵制共產主義的擴張勢頭,後者則是在危機開始的時候,覺得爆發戰爭不值當。

從蘇聯對中國和印度的援助來看,蘇聯人心裡一清二楚,絕對知道中國軍隊的戰鬥力遠在印度之上,不過爆發戰爭的地點,能讓中國投入多少兵力是一個問題,蘇聯預料到中國應該會贏,但不會想到印度這麼不堪一擊。

除了兩種主流意見之外,世界上還有極其微小的聲音,對印度被捶一頓是心裡暗爽的。

這裡面還有自由世界的一員,葡萄牙薩拉查政府,葡萄牙旗幟鮮明的支持中國對印度的暴揍,在普遍支持印度的自由世界是一個異類。這是因爲果阿戰爭就在中印戰爭爆發的前一年。

“震懾一下印度,果阿能不能拖到中印戰爭爆發之後?”艾倫威爾遜冥思苦想,覺得還是有可能的,以這一次的交火事件來看。

第三世界盟主,不結盟運動領袖印度,其實並沒有一次解決一個問題的能力。

如果尼赫魯有控制印度政局的能力,在果阿問題沒得到解決之前,絕不應該和中國起摩擦。但出現交火事件就證明,尼赫魯對印度的控制不是很全面。

如果想辦法把果阿延遲到中印戰爭之後,還是可以期待的。

“就當是爲了夏夢。”艾倫威爾遜爲自己的行爲找了一個藉口,他一個紳士不能佔一個女人的便宜,在適當的時候一定要回饋。

秘書威克,現在有一項新的任務,將帕爾登·頓杜普·納姆加爾先生,也就是錫金王儲請過來,而艾倫威爾遜則翻閱聯合國下設的重要機構,最終覺得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這個機構不錯。

教科文組織算是聯合國下設組織當中比較有含金量的組織,這只是好處的其中一個。另外一個好處是,這個組織的總部在巴黎,和法國好好談談的話,把錫金王儲推上去,難度並不是很大。

聯合國不是所有組織的總部都在紐約,很多組織的總部是在其他國家的,比如亞太經濟發展委員會的總部在曼谷,本來是在魔都的,但衆所周知一九四九年……總部就搬到了曼谷。

沒搬到詐騙島可見杜魯門總統對常公的失望,不過話說回來,搬到詐騙島未來還是要搬走,還不如直接搬到曼谷。

因爲喜馬拉雅的突發事件,艾倫威爾遜不得不暫時處理這件事,爲此面見瑪格麗特公主,並且殘忍拒絕了公主坐火箭的請求,他是公開來的,沒那個膽量在這麼多探員的注視下幹那事。

“出於亞太方向英國錯綜複雜的利益關係,我們不能在外交層面干預,不過可以在私下場合來做這件事。”艾倫威爾遜滿臉正色,好像在一心爲公。

沒坐上火箭的公主殿下顯然不怎麼開心,但也很識大體,“威爾遜爵士,還有什麼事情可以幫忙的,都可以直說。”

“公主殿下真是識大體。”艾倫威爾遜一語雙關的道,“我需要一個非正式場合,和錫金王儲帕爾登·頓杜普·納姆加爾先生談談。通過外交部過於明顯,但爲了大英帝國的利益又不能不做。”

“這可能要和女王說一下,我去問問。”瑪格麗特公主眼睛一亮,滿口答應下來道,“哪怕是王室成員,也要服從國家利益的考量,我責無旁貸。”

艾倫威爾遜就發現,帕梅拉蒙巴頓在的時候,和妻子同等地位的女士們還有所剋制。

正牌妻子在還都比較識大體,現在人家去澳大利亞了,弄的他極爲被動。

能用被動來形容的只有葛麗泰·嘉寶,等到默片女王瀟灑離去的時候,外交部常務次長已經一身疲憊,搞得錫金王儲帕爾登·頓杜普·納姆加爾還頗爲感動,認爲這是艾倫威爾遜爲他的事情在奔波。

“都是我應該做的。”艾倫威爾遜擠出笑容,心說要不是關心南亞的整體性影響力,誰願意管你?你看我管開曼羣島的人麼?

塞進一個人進入教科文組織,說難也難說容易也容易,不用關注是不是選舉年。

就算不是,選一個人因病退休補缺,也是很簡單的事情,至少對艾倫威爾遜不難。

二戰結束,根據盟國教育部長會議的提議,在倫敦舉行了旨在成立一個教育及文化組織的聯合國會議。約四十個國家的代表出席了這次會議。在飽經戰爭苦難的兩個國家法國和英國的推動下,會議代表決定成立一個以建立真正和平文化爲宗旨的組織。

按照設想,這個新的組織應建立“人類智力上和道義上的團結”,從而防止爆發新的世界大戰。

教科文組織本就是英法兩國推動建立的,至少目前,兩國在這個組織上還是很有影響力。

“尊敬的王儲,你也很適合服務於教科文組織。”拿着代表法國官方態度的認可,艾倫威爾遜本想從宏觀上,來闡述教科文組織的偉大和意義,但一想到他纔剛剛走後門,心裡有些膈應,不如直說,帶着帝國主義流氓的口吻道,“小國比大國和平,小國沒有發動戰爭的能力,錫金這麼弱小,在這個組織當中在合適不過了。”

把錫金王儲塞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中,絕對不能默默無聞,此時此刻需要輿論霸權的輔助,來着重闡述這一非常重大的意義。

只要限定詞夠多,任何事情都可以是獨一無二的,雖然錫金是一個遙遠邊疆的蠻荒之地,但包裝一下還是毫無問題,窮的尿褲子不要緊,數據不好就不提數據,幸福感沒有衡量指標吧?就說錫金人愛好和平,幸福指數在全球前列。

什麼,你不相信?你不相信你就去錫金走一圈,走完之後回到自己國家幸福感就來了。

爲了中印兩國的和平福祉考量,心懷世界和平的偉大願望,英國的外交部常務次長暗中奔走,這是一種什麼精神?這是一種看熱鬧不嫌事大的精神。

通過岳父蒙巴頓元帥,艾倫威爾遜表示可以在適當的時候,和葡萄牙進行一個預防性演習,演習地點就在印度洋範圍。

爲了阻止印度對果阿的冒險,艾倫威爾遜不得不又把海外印度裔的存在是否合理,納入了考慮範圍之內,這些二鬼子已經沒有利用價值了。

一個幽靈,一個來自倫敦的幽靈,在南亞上空徘徊。爲了對有上有色的大國套上絞索,一切反動勢力,英國和法國、巴基斯坦和葡萄牙、錫金和尼泊爾,它們都聯合起來了。

在兩個星期之後,交火事件已經徹底成了舊聞,外交大臣麥克米倫終於知道了這個彷彿在發生在深空宇宙的事件,“艾倫,交火事件已經過去了兩個星期。”

“這種微不足道的小事,全世界每天都在發生,並沒有什麼特別的。”忙活了足足兩個星期,期間接待了至少三名和妻子同等地位女士的艾倫威爾遜,強打着精神表示,這都沒什麼大不了的。

“涉及到了兩個人口大國,難道我們不應該表達擔憂麼?”麥克米倫皺眉,覺得這位外交部常務次長過於輕視了中印。

假的,在明顯不過的污衊,只是單純輕視印度罷了。

而且艾倫威爾遜從戰術上重視印度,最近一直在爲此忙碌,只是不能承認,“在外交部的工作序列當中,法國問題是當前的重中之重,不過最近有了一些好消息,我們試探性的提出讓錫金王儲進入教科文組織,法國方面給予了正面迴應,從這件事看來,法國對英國還是比較剋制的。我們正在着重和法國的溝通,希望明確近一年來,法國對自由世界的態度。”

“確實,法國的態度確實是頭等大事。”麥克米倫聽完之後點頭道,大臣哪知道,安排錫金王儲試探,是一個在直白不過的公器私用,也不是在試探法國,而是衝着印度去的。

第一百六十六章 殖民地評估報告第七百四十章 問題在經濟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 幸福需要比較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產房傳喜訊第三百四十二章 新公務員首領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 歐洲能源安全會議第一百四十九章 葡屬果阿第1724章 內訌的徵兆第一百九十二章 兩翼齊飛計劃第五百三十二章 命運的偏愛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 算計老父親第六百五十六章 伊朗石油問題第五百一十七章 巴黎統籌委員會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 幸福需要比較第一千三百五十章 對準法國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 二點五億預算第1625章 莫斯科的邀請第二百四十章 三方會談第一千五百零六章 求變第1560章 奪島作戰第九百八十二章 借力打力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談了又沒完全談第1746章 黃雀在後第三百三十章 北羅德西亞第一百一十章 首次核訛詐第五百二十九章 馬來亞專員第七百四十五章 多元文化中心第八百六十五章 未來的常務次長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 不妨把話說明白點第九百零九章 導彈競賽第四百零九章 奪寶奇兵第五百一十二章 原則上都同意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日韓就是代價第1664章 動盪的開始第三百七十五章 巴勒斯坦問題第三百八十六章 跪着揮拳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間諜交換第1541章 編外大臣的建議第七十章 漢堡第三百七十一章 從電影市場開始第1697章 歐洲集體意志第六百九十七章 對法國重拳出擊第三百二十五章 再堅持一年第九百零三章 天然的非洲霸主第六百六十九章 抵達波斯灣第八百九十一章 太空霸權序曲第二百三十七章 天降正義第二百六十二章 封鎖行動第四十六章 艾倫報告第九百一十一章 殖民者回來了第四百二十五章 提醒美國(蘇聯)人第八百五十八章 安卡拉條約第七百八十一章 返回馬來亞第四百零四章 關鍵的一年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危險和機遇並存第一百章 政客和公務員第一千四百零三章 聯合國決議第二百六十九章 英葡密約討論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華沙機場第一百五十六章 英法指導第四百五十一章 提交方案第1591章 愛國華僑第1706章 冷戰結束第二百四十八章 價值連城的資料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 善良的英國第一千五百零二章 不勞蘇聯費心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失望的白人領袖第二百五十九章 印度之父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我爲大英立過功第九百二十章 小威爾遜出生第一百八十五章 我對錢沒興趣第三百九十一章 互相拆臺的會議第一千五百四十七章 女王原則恪守中立第1699章 活在它的影子裡第一千三百七十章 首相連任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 接掌顧問部第七百三十七章 帕梅拉的邀請第七百一十三章 伊麗莎白時代到來第1551章 心理諮詢師第一章 是,總督!第1577章 阿諾德的建議第二十九章 印度是個好地方第一千零二章 廚房辯論第七百零五章 柏林危機談判第八百三十章 又到波恩第1726章 清洗大西洋派第五百章 印度治安戰第七十章 漢堡第二百七十章 他們寧死不降第二百二十九章 趁火打劫的機會第九百四十八章 法國人的老朋友第二百五十六章 海蒂拉瑪第1609章 化學武器第一百三十八章 戰勝國待遇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防備又合作第一百一十二章 合情合理第五百零三章 戛納的邀請函第四百八十一章 葛羅米柯第九百三十九章 假父威爾遜第1744章 英國DNA動了
第一百六十六章 殖民地評估報告第七百四十章 問題在經濟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 幸福需要比較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產房傳喜訊第三百四十二章 新公務員首領第一千二百九十九章 歐洲能源安全會議第一百四十九章 葡屬果阿第1724章 內訌的徵兆第一百九十二章 兩翼齊飛計劃第五百三十二章 命運的偏愛第一千四百四十九章 算計老父親第六百五十六章 伊朗石油問題第五百一十七章 巴黎統籌委員會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 幸福需要比較第一千三百五十章 對準法國第一千三百一十九章 二點五億預算第1625章 莫斯科的邀請第二百四十章 三方會談第一千五百零六章 求變第1560章 奪島作戰第九百八十二章 借力打力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談了又沒完全談第1746章 黃雀在後第三百三十章 北羅德西亞第一百一十章 首次核訛詐第五百二十九章 馬來亞專員第七百四十五章 多元文化中心第八百六十五章 未來的常務次長第一千二百八十一章 不妨把話說明白點第九百零九章 導彈競賽第四百零九章 奪寶奇兵第五百一十二章 原則上都同意第一千二百三十八章 日韓就是代價第1664章 動盪的開始第三百七十五章 巴勒斯坦問題第三百八十六章 跪着揮拳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間諜交換第1541章 編外大臣的建議第七十章 漢堡第三百七十一章 從電影市場開始第1697章 歐洲集體意志第六百九十七章 對法國重拳出擊第三百二十五章 再堅持一年第九百零三章 天然的非洲霸主第六百六十九章 抵達波斯灣第八百九十一章 太空霸權序曲第二百三十七章 天降正義第二百六十二章 封鎖行動第四十六章 艾倫報告第九百一十一章 殖民者回來了第四百二十五章 提醒美國(蘇聯)人第八百五十八章 安卡拉條約第七百八十一章 返回馬來亞第四百零四章 關鍵的一年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危險和機遇並存第一百章 政客和公務員第一千四百零三章 聯合國決議第二百六十九章 英葡密約討論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華沙機場第一百五十六章 英法指導第四百五十一章 提交方案第1591章 愛國華僑第1706章 冷戰結束第二百四十八章 價值連城的資料第一千四百七十八章 善良的英國第一千五百零二章 不勞蘇聯費心第一千一百八十九章 失望的白人領袖第二百五十九章 印度之父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我爲大英立過功第九百二十章 小威爾遜出生第一百八十五章 我對錢沒興趣第三百九十一章 互相拆臺的會議第一千五百四十七章 女王原則恪守中立第1699章 活在它的影子裡第一千三百七十章 首相連任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 接掌顧問部第七百三十七章 帕梅拉的邀請第七百一十三章 伊麗莎白時代到來第1551章 心理諮詢師第一章 是,總督!第1577章 阿諾德的建議第二十九章 印度是個好地方第一千零二章 廚房辯論第七百零五章 柏林危機談判第八百三十章 又到波恩第1726章 清洗大西洋派第五百章 印度治安戰第七十章 漢堡第二百七十章 他們寧死不降第二百二十九章 趁火打劫的機會第九百四十八章 法國人的老朋友第二百五十六章 海蒂拉瑪第1609章 化學武器第一百三十八章 戰勝國待遇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防備又合作第一百一十二章 合情合理第五百零三章 戛納的邀請函第四百八十一章 葛羅米柯第九百三十九章 假父威爾遜第1744章 英國DNA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