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9章 經貿版小協約國

第1679章 經貿版小協約國

在民主德國和克羅地亞的選擇上,科爾只能選擇民主德國,克羅地亞雖然傳統上對日耳曼人有親近感,但畢竟和德國並非一個民族,就算是以後關心,現在也只能不管不問。

要是艾倫威爾遜知道,現在科爾就想着南斯拉夫的事情,他一點不騙人,德國敢有一個士兵出現在克羅地亞境內,一天之後全歐洲都會知道。

進軍萊茵蘭,吞併蘇臺德,這就是世界大戰的藍本,科爾就會發現屎盆子被扣在腦袋上怎麼也摘不下來。

變成正常國家是德國人的願望,艾倫威爾遜絕對可以理解,但是理解歸理解,這件事是做不成的,德國人的期盼在未來只不過是從英法美三國佔領軍,變成了美國佔領軍一家獨大,控制德國反而更加容易。

所以爲了歐洲也爲了德國的利益,德國不統一當然是有好處的,哪怕對聯邦德國本身也有好處。但他不能解釋給科爾聽,同樣科爾也不會聽,所以哪怕德國人憤怒,英國也要站在反對德國統一的立場上,而且撒切爾夫人並不排斥這個角色。

少見的,艾倫威爾遜終於發現了撒切爾夫人在私有化改革之外的,第二個優點,優點這個東西仔細找找總是有的。

“只需要犧牲德國一個國家,整個歐洲甚至整個世界都樂見其成。”回家打開今天的時政新聞,入耳就是這麼一句話,艾倫威爾遜不由得咧嘴,嘀咕道,“就算是這是事實,就這麼說出來顯得我們似乎沒什麼智慧。”

帕梅拉蒙巴頓端過來魚湯放在桌子上,自己的丈夫和一般英國人口味不同,大多數英國人一條鱈魚就打發的高高興興,可自己的丈夫喜歡吃淡水魚,“似野結魚,從馬來亞空運過來的,嘗一嘗味道。”

不勞女首富掛心,艾倫威爾遜已經端起來魚湯,一邊看新聞一邊下飯,隨後播放完了,“味道不錯,你喝了沒有?”

“還沒有,德國方面一直不願意在德國統一問題上給英國承諾,這幾乎就是說德國人想要統一了吧?”帕梅拉蒙巴頓看着桌子上的空碗問道,“不知道這件事上誰會是勝利者。”

“蘇聯但凡是正常一些,這件事根本不用我們操心。”艾倫威爾遜哼了一聲道,“不過本次英國和德國爭端也是有用的,至少可以讓民主德國的公民知道,英國不想德國統一,並且在竭盡全力的阻止。只要民主德國人有這個印象,敢鬧事怎麼也要多想想。離開了蘇聯的角色,我們阻止起來確實要花費更大的功夫,不過只要堅持下去,說不定就有轉機。”

“現在外交工作就集中在歐洲,其他地方和英國無關,今年以來從愛爾蘭到契丹問題太多,英國一定要集中精力。德國是兩次世界大戰的對手,我也相信英國集中全力對付德國是不在話下的,但我們也要認真對待。阿諾德手中有資金,就看能不能煥發出來領國的支持了。”

德國的鄰國也各有側重,目前爲止聯邦德國沒有放棄二戰的領土主張,這就涉及到了波蘭和捷克斯洛伐克的觀感,這兩個國家也是不願意德國統一的,現在波蘭的狀況不好,好大兒現在集中力量拉攏捷克斯洛伐克,讓其成爲民主德國的助力。

不過匈牙利這就有些複雜了,匈牙利這個國家因爲作爲奧匈帝國的主要部分,在一戰之後被協約國弄的家破人亡。所以固然是對蘇聯沒有好感,但看協約國的所謂老牌帝國主義列強,和看蘇聯差不多。

相反匈牙利對德國的觀感還好一些,畢竟是一戰二戰都一起戰敗的難兄難弟嘛。

如果匈牙利開放了邊境,這件事還真是相當的麻煩,匈牙利可能會成爲聯邦德國的幫手,這是白廳最新的判斷。

可英國對德國問題大呼小叫理所應當,總不能對匈牙利也說,你最好維持住蘇聯的體制,要是這麼幹的話,那就不是擔心德國統一的問題了,英國幾乎是反骨上長了一個腦袋,華盛頓的決策者除非是瞎子,不然肯定會懷疑英國的忠誠。

而捷克斯洛伐克當前,並不是和匈牙利一樣開始倡導多元化政治,也就是議會制。捷克斯洛伐克執政黨和埃裡希·昂納克想的一樣,想要走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路線,以捷克斯洛伐克的體量來說,很適合和民主德國報團取暖,改變民主德國面對聯邦德國的巨大劣勢。

現在,拉攏捷克斯洛伐克,也是在柏林的阿諾德着重推進的事情,在東歐國家當中,捷克斯洛伐克也算是一個工業強國,和民主德國進行經濟融合的話,也能夠提升民主德國的抵抗力。

“其實啊,那些小國的命運就是這樣,要麼成爲大國的附庸,要麼成爲其他大國對抗近鄰的棋子。像是亞美尼亞屬於蘇聯的一部分反而是幸福的。”

艾倫威爾遜說話的時候不無羨慕,也就是英國體量不夠大,而且海洋國家思維上也不全是好事,小店主思維塑造了英國的輝煌,一旦到了下坡路的時候就開始玩不轉了。

就拿加拿大和澳大利亞來說,英國有無數次機會將其變成和本土一樣的地位,可本土的黨派和選民都不想要這麼幹。結果人家都獨立了,仗着本身的資源和國土面積,過得一點不比英國本土差,到了二十一世紀還更好,英國反而要仰仗這些同文同種的國家。

這要是換成某大國,加拿大和澳大利亞別說本來就不想獨立,只是要求和本土同樣的待遇,哪怕是有獨立的思潮,本土大軍都會過來割幾遍韭菜再走,推着殖民地獨立那是根本不能想的事情。

“你說的都對。”帕梅拉蒙巴頓收拾東西,艾倫威爾遜不用問,就知道女首富要去幹嘛,“就赫莉的體質,就算是進產房也是半個小時就出來。不用每天都去看,又不是黃種人。”

“伱怎麼知道黃種人的體質不好?”帕梅拉蒙巴頓開着玩笑道,“就好像你是一個人種學家一樣。”

“每次看奧運會的對抗項目就行了,還用做人種學家?”艾倫威爾遜撇嘴道,“隨便進一個健身房,看不同種族的肌肉起塊最快就一清二楚。”

無上權威還記得,某大國的籃球隊在一場比賽當中,碰見了一個黑人球員的國家,並不是美國,而是一個非洲國家,似乎是尼日利亞,生生的被平均矮上十幾公分的對手給對抗的佔據劣勢逆轉了,不過你要提智力,黑人就不愛聽了,誰都有自己的禁忌。

而且體質這個東西和大環境也有關,算得上是一門玄學,印尼和馬來西亞的人是南島語系,南太平洋小島的人也是南島語系,前者是身體素質公認的差,新加坡體檢數據,馬來人比華裔全方位的差,後者則是世界上最強壯的民族,這上哪說理去。

民主德國領導人埃裡希·昂納克,邀請捷克斯洛伐克領導人米洛什·雅克什訪問柏林,這一次深談的見面,還有另外一個人,民主德國私有化改革的顧問英國人阿諾德,只不過並不爲人知曉。

阿諾德也給出了自己的建議,希望捷克斯洛伐克能夠和民主德國一起進行市場化的探索,“而且英國絕對不會強制進行政治多元化的改革。我們的意見是,先進行經濟改革,政治改革隨後就順理成章。民主德國和捷克斯洛伐克可以組建一個經濟聯合體,這樣也能夠更好的對抗經濟波動。”

這些場面話是不可能糊弄一個政治家的,隨後的對話就比較重要了,聯邦德國的憲法當中還有對東部領土的聲稱,最近英國和聯邦德國鬧得厲害,普通人可能並不全部瞭解,但米洛什·雅克什肯定是知道的。

關於戰後東歐普遍存在的排斥日耳曼人的風波,捷克斯洛伐克在這件事上也不乾淨,也許以後聯邦德國不會找後賬,但誰有把握絕對不會呢?

這方誠意滿滿的敘述,讓米洛什·雅克什放下了心,“英國維護歐洲現狀的努力,令所有國家都感到欽佩。”

“謝謝。英國認爲,民主德國和捷克斯洛伐克,能夠在東歐穩定上起到重大作用。”

阿諾德開口道,“我剛剛接到消息,其實法國方面對東歐的穩定也極爲關心,有意進行雙贏的投資。”

民主德國的蛋糕都被英國吞了,不滿的不僅僅是波恩,巴黎也同樣認爲英法關係受到了挑戰,要是英國讓出蛋糕,顯然對不起國內的正米字旗,不過東歐又不僅僅是一個國家,英國可以協助民主德國私有化,法國可以選擇另外一個國家嘛?大家利益均沾都不吃虧。

在科爾和撒切爾夫人撕逼的時候,密特朗也明白了科爾確實有想要統一的企圖,那麼事實上站在英國一邊就順理成章了。

英法將會心照不宣的,聯手在東歐排斥聯邦德國的經濟影響力,組建一個圍繞西歐但不包括德國的經濟聯盟,經濟版小協約國,當然了,讓莫斯科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錢,應該由法國負責,如果地圖頭需要的話。

第1650章 資深德粉第一百零六章 峰迴路轉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兒子的前途第三百九十章 反蘇先鋒威爾遜第一百七十一章 例行談話第一百二十四章 貿易委員會會議第九百一十三章 我是親美派第五百一十一章 羨慕的法國貴族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 大力出奇跡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 真正的大事第二百一十章 繁忙的白廳第五百四十一章 本土的訂單第一百零五章 出賣尼克松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離開白宮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 德國的選擇第三百二十二章 洗清嫌疑第四百一十四章 波士頓客人第1575章 印度人造謠第四十六章 艾倫報告第六百八十章 我比上帝管用第四百一十九章 印度獨立第一百三十一章 一身正氣第九百三十八章 皈依者狂熱第一百零二章 三個問題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美國想談談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印太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納賽爾在也門第九百六十九章 中國白銀第五百二十七章 合金管完成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肯尼迪訪英第1671章 不存在什麼盟友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沙皇之子的征途第一千五百四十八章 大裁員第三百二十五章 再堅持一年第二百一十八章 饑荒的前兆第九百一十二章 非洲在我筆下第四百三十三章 和美國唱反調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秋後算賬第二十四章 召回總督府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麥卡錫參選第三百二十七章 不丹錫金尼泊爾第1705章 戰略轉進第1746章 黃雀在後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壓力全在英國第一千五百零二章 不勞蘇聯費心第四百三十五章 升溫的選戰第一千五百四十章 赫斯第1706章 冷戰結束第六百一十四章 沙巴君主阿里汗第八百七十九章 五億專員艾中堂第二百零六章 主動示好第二百四十一章 不可能的團結第一千三百零一章 調停建議第1667章 小日子到頭了第一百二十七章 非洲保皇派第三百二十四章 一魚兩吃第七百八十五章 人走茶涼第三百三十六章 副總理魚餌第八百零九章 軍政暢通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結果是好的第二百一十二章 大臣大意了第七百三十三章 先鞠個躬第一百七十一章 例行談話第1614章 優勢在里根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女王和第一夫人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 反向軍購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 里根要動真格第1566章 收穫都很大第一千四百二十六章 召集舊部第四百三十四章 人人都有優點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 人事調動第五十六章 有一筆贓款第1682章 老布什的鈔能力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 合格的文官長第一百零四章 海峽不設防公告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先簽個密約第八百四十七章 英鎊結算和劃界第三百六十章 溫文爾雅威爾遜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黎明靜悄悄第九百五十九章 巴西鐵礦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 葬禮和外交第七百九十七章 海務大臣的想法第二十八章 勝利曙光第一百二十二章 完全是同情第九百四十四章 新的征途第一百九十六章 鋼絲上的印度第1646章 簡單的複雜化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 應對總罷工第六百九十二章 母女平安第七百四十四章 久仰大名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 溫暖的邁阿密海灘第一百零五章 出賣尼克松第一千五百四十二章 伊朗人質危機第一千五百二十八章 看守政府第一千五百一十章 顯著成果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美國病第二百六十八章 進展神速第二百八十四章 官員和資本家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 一字長蛇陣第八百七十五章 封閉式小區
第1650章 資深德粉第一百零六章 峰迴路轉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兒子的前途第三百九十章 反蘇先鋒威爾遜第一百七十一章 例行談話第一百二十四章 貿易委員會會議第九百一十三章 我是親美派第五百一十一章 羨慕的法國貴族第一千二百四十六章 大力出奇跡第一千三百九十四章 真正的大事第二百一十章 繁忙的白廳第五百四十一章 本土的訂單第一百零五章 出賣尼克松第一千二百四十一章 離開白宮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 德國的選擇第三百二十二章 洗清嫌疑第四百一十四章 波士頓客人第1575章 印度人造謠第四十六章 艾倫報告第六百八十章 我比上帝管用第四百一十九章 印度獨立第一百三十一章 一身正氣第九百三十八章 皈依者狂熱第一百零二章 三個問題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美國想談談第一千二百二十九章 印太第一千二百三十四章 納賽爾在也門第九百六十九章 中國白銀第五百二十七章 合金管完成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肯尼迪訪英第1671章 不存在什麼盟友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沙皇之子的征途第一千五百四十八章 大裁員第三百二十五章 再堅持一年第二百一十八章 饑荒的前兆第九百一十二章 非洲在我筆下第四百三十三章 和美國唱反調第一千零八十六章 秋後算賬第二十四章 召回總督府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麥卡錫參選第三百二十七章 不丹錫金尼泊爾第1705章 戰略轉進第1746章 黃雀在後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壓力全在英國第一千五百零二章 不勞蘇聯費心第四百三十五章 升溫的選戰第一千五百四十章 赫斯第1706章 冷戰結束第六百一十四章 沙巴君主阿里汗第八百七十九章 五億專員艾中堂第二百零六章 主動示好第二百四十一章 不可能的團結第一千三百零一章 調停建議第1667章 小日子到頭了第一百二十七章 非洲保皇派第三百二十四章 一魚兩吃第七百八十五章 人走茶涼第三百三十六章 副總理魚餌第八百零九章 軍政暢通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結果是好的第二百一十二章 大臣大意了第七百三十三章 先鞠個躬第一百七十一章 例行談話第1614章 優勢在里根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女王和第一夫人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 反向軍購第一千五百五十八章 里根要動真格第1566章 收穫都很大第一千四百二十六章 召集舊部第四百三十四章 人人都有優點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 人事調動第五十六章 有一筆贓款第1682章 老布什的鈔能力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 合格的文官長第一百零四章 海峽不設防公告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先簽個密約第八百四十七章 英鎊結算和劃界第三百六十章 溫文爾雅威爾遜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黎明靜悄悄第九百五十九章 巴西鐵礦第一千二百九十三章 葬禮和外交第七百九十七章 海務大臣的想法第二十八章 勝利曙光第一百二十二章 完全是同情第九百四十四章 新的征途第一百九十六章 鋼絲上的印度第1646章 簡單的複雜化第一千五百二十三章 應對總罷工第六百九十二章 母女平安第七百四十四章 久仰大名第一千四百六十七章 溫暖的邁阿密海灘第一百零五章 出賣尼克松第一千五百四十二章 伊朗人質危機第一千五百二十八章 看守政府第一千五百一十章 顯著成果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美國病第二百六十八章 進展神速第二百八十四章 官員和資本家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 一字長蛇陣第八百七十五章 封閉式小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