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6章 曾經也是盟友

第1716章 曾經也是盟友

“爵士來到柏林,肯定是有很多事情要忙碌,不知道我能做些什麼。”阿諾德十分上道的盡地主之誼道,“相信白廳十分關注,民主德國的私有化進展,我願意毫無保留的詳細介紹。”

“這些事情自然是要關心,我們更加關心的是民主德國的新氣象,阿諾德你知道的,對於很多英國人來說,蘇聯的照相機,中國的膠捲,也是大衆的童年回憶。”

米德爾頓同樣很是熱情的說道,“希望民主德國也能夠提供,英國極其需要的商品。”

“就如同俄國的平原是我們的玉米地,加拿大和波羅的海是我們的林區,澳大利亞是我們的牧場,秘魯是我們的銀礦,南非和澳大利亞是我們的金礦,印度是我們的茶葉種植園,東印度羣島是我們的甘蔗、咖啡、香料種植園。”

聽完阿諾德的話,米德爾頓糾正道,“似乎是忘記了北美,不過沒關係,科技進步了,能夠起到作用的地方仍然很多,如同科威特和阿聯酋是我們的油庫,羅德西亞是我們的糧倉,澳大利亞是我們的礦山,馬來亞是我們的工業基地,民主德國是我們的?”

“也是工業基地。”阿諾德打了一個哈哈,“內閣秘書長希望我們將民主德國打造成爲面對東歐的傾銷基地,一如馬來亞在東南亞的角色。甚至要輻射整個南中國海周邊,顯然現在民主德國還不能成爲這樣的角色,仍然要繼續努力。”

“你辦事我放心。”米德爾頓拍着阿諾德的肩膀道,“其實秘書長一直對你寄予厚望,當然我也是如此。”

阿諾德點頭,詢問父親在做什麼,米德爾頓倒也沒有隱瞞,“秘書長在召開經濟專家的會議,推出一種叫做實際購買力的經濟概念。ppp購買力的應用是瑞典經濟學家的老概念,不過我們必須要認可其中一部分的價值。這就很適合東歐國家的經濟評估。”

ppp購買力平價早已有之,不過長期不受重視也是真的,畢竟GDP的概念也不過二十多年,既然冷戰已經結束,歐洲這邊已經不是非友即敵的關係,那麼這個概念非常適合推出來安撫一下,東歐國家的脆弱自尊心。

艾倫威爾遜就從ppp購買力平價當中發現了巨大的維穩價值,不過這一套概念,其實還存在漏洞,那就是會極爲放大人口大國的經濟能力。

這就要看ppp購買力平價的概念,其他國家是不是接受了,不同國家會採取不同的態度,想要維穩的時候就用一下,但其實心裡是不相信的。

比如某大國和有聲有色的大國,在不同時間段對ppp購買力平價都表現過不同的態度。

區別在於在超過日本之後,某大國很快就不把ppp購買力平價當回事了,有聲有色的大國似乎短時間之內,還擺脫不了ppp購買力平價概念,這個概念至少可以讓有聲有色的大國像是這麼回事。

現階段,艾倫威爾遜要把這個經濟學的概念,用在政治領域,其實就是維護歐洲穩定,至於對人口大國的巨大振幅效果,現在也顧不上了。

“如果墨西哥比索相對於美元貶值一半,那麼以美元爲單位的國內生產總值也將減半。可是,這並不表明墨西哥人變窮了。如果以比索爲單位的收入和價格水平保持不變,而且進口貨物在對墨西哥人的生活水平並不重要,那麼貨幣貶值並不會帶來墨西哥人的生活質量的惡化。如果採用購買力平價就可以避免這個問題。”

歐洲肯定是存在東歐和西歐經濟上的差距,這一點誰都不否認,這個概念能夠讓歐洲的經濟差距沒有這麼大,這樣就不會衝擊到大多數西歐民衆的心理預期,現在就比比叨一下,給這一次的經濟學變革發出一個信號。

對於領導歐洲未來經濟的位置,英國必須當仁不讓才行,雖然法國總密特朗肯定不同意,覺得法國纔是領導歐洲的國家。

對於怎麼領導歐洲,兩國也有分歧,艾倫威爾遜聽着法國的意思,似乎是要進行歐共體東擴,這不是實踐英美特殊關係的機會又來了麼?

英國堅決反對歐共體的東擴,反正短時間內不可能實現,趕緊把信號彈打在法國人的腦袋上,讓美國人注意到這個反骨仔。

內閣秘書長從這裡沒人比我更懂經濟的時候,本次歐美貿易戰仍然處在僵局當中,法國人堅決反對在農牧業補貼上面讓步。撒切爾夫人把冒充經濟學專家的內閣秘書長叫來,詢問一下專業人士的意見。

“我沒意見,現在法國人提出的條件,當初英國也是用條件進行交換的。”

艾倫威爾遜搖頭,就聽到首相詢問具體是什麼條件,“就是貿易條約的適用範圍,法國人必須要算上北非的領土,同時英國的條件也類似,不過因爲具體的產業所以,提供的交換條件不一樣。比如說在漁業協定上面英國增加的是紐芬蘭,在礦產和能源上面則是羅德西亞。商品關稅上面英國比較吃虧,馬來亞那部分當初沒有談下來。”

沒談下來也正常,首先馬來亞確實是和歐共體框架沒什麼關係了,要是法國人連這條都同意,那和我大清基本上也沒什麼區別。當然在部分商品上,英國還是讓法國給了馬來亞同等待遇,全部是不能指望。

具體到農牧業上面,英國可以說是吃了一些虧,既然英國都吃虧了,英國要是幫助美國以現在的條件和歐共體妥協,這是不是?

英國當初連自己的條件都沒談下來,如果幫助美國達成了目的,那麼英國之前簽訂的協議是不是也要重新考慮?

“似乎是有些道理。”撒切爾夫人點了點頭,有談及了另外一個話題,“亞歷山大王子在南斯拉夫受歡迎的事情,你怎麼看?”

“我當然是樂見其成,他是在英國出生的,現在處在英國的角度至少不會反對他具有一定的影響力,至於站在南斯拉夫的角度麼?他也算是南斯拉夫的一個共識,南斯拉夫的共識可並不多。”

當然就算是如此,艾倫威爾遜覺得想要恢復君主制的可能性仍然不大,除非蘇聯和英國在這件事上有共同立場。

這個共同立場,近乎於相當蘇聯帶着所有留存的勢力範圍向英國投降,這可不容易。

在立陶宛問題上,有消息稱蘇聯高層準備用武力解決問題,撒切爾夫人當然是反對的,艾倫威爾遜同意用武力極爲愚蠢,“要是我的話,直接封鎖立陶宛邊境,讓立陶宛一個人也出不來,然後命令蘇軍在立陶宛軍演,如果不行的話,就用地雷把立陶宛包住,當初格雷斯在羅德西亞就是這麼幹的,效果非常好。”

“我是不是應該說,幸虧你不是蘇聯人?”撒切爾夫人翻了一個白眼,“我們能夠阻止蘇聯武力解決問題的籌碼有哪些?”

“除了用報紙罵他們,本質上沒有籌碼。”艾倫威爾遜沒有不好意思,這是首相問的,他當然也只能實話實說,不然撒切爾夫人想想,英國到底能做什麼?她其實也想不出來。

所以有些時候,艾倫威爾遜就很討厭這些政客,明明自己也一點辦法都沒有,還想要往上蹭?那不是在自找沒趣?

“不過我也同意,可以偷偷摸摸的關注事情的進展,但是官方層面大可不必表明英國的立場,畢竟看起來蘇聯是佔盡優勢,我們沒有辦法。”

給錢是可以的,但也不能給多,美國給多少,英國給個十分之一就行了,輿論上是可以關注的,至於其他的,什麼都有個價錢,包括正義。

“我建議,我們和法國試探性的,和莫斯科進行溝通,能不能讓兩國的西柏林駐軍出現在柏林。”艾倫威爾遜表示可以假裝英國很忙,當然一定要聯合法國一起行動,這樣就有不在場的證據了。

“爲了表明我們無暇注意立陶宛,所以英軍應該出現在民主德國的首都?”撒切爾夫人忍不住笑了,對方是怎麼會想到要轟炸華沙的?

“我們畢竟在二次世界大戰和蘇聯是盟友,慶祝慶祝冷戰的結束不行麼?只要莫斯科同意,沒什麼不能成功的。理由不是很多,實在不行慶祝十月革命也不是不可以,關鍵是英國的軍隊應該出現在民主德國的土地上,上一次首相訪問是不夠的,一旦我們的軍事力量可以出現在民主德國。阻止德國統一的辦法就多了一個,軍事力量還是可靠的。”

“把力量集中在民主德國身上,就可以避免像是上次能源危機那樣,不得不採用廣泛得罪聯邦德國公民的行爲。”

“難道這就不得罪聯邦德國了?”撒切爾夫人一挑眉,“好吧,如果你能夠說動蘇聯人的話。”

既然撒切爾夫人不反對,那麼艾倫威爾遜就不介意用一些輕工業商品的援助,對蘇聯進行小小的收買,說實話馬來亞也存在商品積壓問題,之所以沒有出現大的波折,還有賴於某大國的開放,不然技術轉移的紅利早就吃完了。

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聯合情報委員會第二百六十八章 進展神速第1641章 主攻和佯攻第三百九十二章 老大哥在看着我第八百四十一章 CVA-01航母計劃第一千四百零八章 特混艦隊第二十一章 葡屬果阿第一千零五十章 誰的責任?第1310章 蘇聯商品展會第八百二十章 夫妻配合砸車計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 向東看的法國第1732章 殺狗過年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前進政策第1682章 老布什的鈔能力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我們時代的和平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該來的總會來第九百二十八章 專員聽我狡辯第1728章 艾委員長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兩面人威爾遜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產房傳喜訊第1700章 要調轉槍口?第三百三十六章 副總理魚餌第七百九十七章 海務大臣的想法第四百零九章 奪寶奇兵第1589章 一盤大棋第一百八十三章 聖誕晚宴第一千二百九十四章 新政開端第五百零一章 炮轟好萊塢第八百二十九章 殖民地分工第五百六十二章 不受威脅的法國第七十三章 一個小目標第九百四十九章 從未設想的道路第七百一十六章 消失的貝利亞第五百五十五章 連鎖反應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 誰失去了印尼?第六百四十七章 薅自由世界羊毛第四百一十八章 同人不同命第八百二十一章 石油和糧食第一千零八十章 維護外交大臣第四百七十三章 說服首相第四百七十一章 軍備競賽第四百八十七章 贅婿威爾遜第二百九十五章 我要求很高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軍備計劃第1714章 英國人不安好心第一千四百章 嚇唬基辛格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 馬科斯家族第五百八十一章 布魯塞爾精神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 熱鬧的一年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 尼赫魯葬禮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佔領盧本巴希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英國決不投降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預言家威爾遜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海軍七成論第六百三十三章 空中走廊第三百七十章 內閣秘書的震驚第四十八章 間諜之都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 比如阿富汗第八百一十四章 海爾塞拉西一世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這就叫專業第一千五百一十七章 打斷別人的腿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 加薪計劃第三百四十八章 成功進步第八百一十二章 地鐵晚點第六百六十五章 泛非主義者末日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 接掌顧問部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海上封鎖第七百五十五章 日內瓦會議第三百一十章 正義之心第五十九章 上帝的歸上帝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拖延戰術第七十一章 帶頭作用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赴任倫敦第八百一十八章 此生巔峰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美國人有誠意第六百二十五章 威爾遜夫婦第一千零七章 首相管外交工作第五百一十二章 原則上都同意第八十七章 大英自有國情在此第三百七十四章 艾倫的專業性第八百四十二章 沒難做的生意第八百三十一章 二胎計劃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 公主的婚期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平可夫斯基案第一千五百一十六章 英國的難處第一千二百五十章 惡劣的後果第一百一十三章 艾德禮計劃第1730章 英斯防務協定第二百九十一章 政治賬和經濟賬第六百四十九章 感覺良好的公主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 以色列的核大棒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擁戴王室義不容辭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 掀桌子第十四章 專員之間的事情第九百六十章 歐佩克設想第八百九十八章 說服英軍司令第一百五十四章 今日辱英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單挑德美第1736章 我搞砸了第五百二十四章 1950
第一千零五十八章 聯合情報委員會第二百六十八章 進展神速第1641章 主攻和佯攻第三百九十二章 老大哥在看着我第八百四十一章 CVA-01航母計劃第一千四百零八章 特混艦隊第二十一章 葡屬果阿第一千零五十章 誰的責任?第1310章 蘇聯商品展會第八百二十章 夫妻配合砸車計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 向東看的法國第1732章 殺狗過年第一千一百四十七章 前進政策第1682章 老布什的鈔能力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我們時代的和平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該來的總會來第九百二十八章 專員聽我狡辯第1728章 艾委員長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兩面人威爾遜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產房傳喜訊第1700章 要調轉槍口?第三百三十六章 副總理魚餌第七百九十七章 海務大臣的想法第四百零九章 奪寶奇兵第1589章 一盤大棋第一百八十三章 聖誕晚宴第一千二百九十四章 新政開端第五百零一章 炮轟好萊塢第八百二十九章 殖民地分工第五百六十二章 不受威脅的法國第七十三章 一個小目標第九百四十九章 從未設想的道路第七百一十六章 消失的貝利亞第五百五十五章 連鎖反應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 誰失去了印尼?第六百四十七章 薅自由世界羊毛第四百一十八章 同人不同命第八百二十一章 石油和糧食第一千零八十章 維護外交大臣第四百七十三章 說服首相第四百七十一章 軍備競賽第四百八十七章 贅婿威爾遜第二百九十五章 我要求很高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軍備計劃第1714章 英國人不安好心第一千四百章 嚇唬基辛格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 馬科斯家族第五百八十一章 布魯塞爾精神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 熱鬧的一年第一千二百七十九章 尼赫魯葬禮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佔領盧本巴希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英國決不投降第一千零五十四章 預言家威爾遜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海軍七成論第六百三十三章 空中走廊第三百七十章 內閣秘書的震驚第四十八章 間諜之都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 比如阿富汗第八百一十四章 海爾塞拉西一世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這就叫專業第一千五百一十七章 打斷別人的腿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 加薪計劃第三百四十八章 成功進步第八百一十二章 地鐵晚點第六百六十五章 泛非主義者末日第一千四百三十五章 接掌顧問部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海上封鎖第七百五十五章 日內瓦會議第三百一十章 正義之心第五十九章 上帝的歸上帝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拖延戰術第七十一章 帶頭作用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赴任倫敦第八百一十八章 此生巔峰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美國人有誠意第六百二十五章 威爾遜夫婦第一千零七章 首相管外交工作第五百一十二章 原則上都同意第八十七章 大英自有國情在此第三百七十四章 艾倫的專業性第八百四十二章 沒難做的生意第八百三十一章 二胎計劃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 公主的婚期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平可夫斯基案第一千五百一十六章 英國的難處第一千二百五十章 惡劣的後果第一百一十三章 艾德禮計劃第1730章 英斯防務協定第二百九十一章 政治賬和經濟賬第六百四十九章 感覺良好的公主第一千四百七十五章 以色列的核大棒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擁戴王室義不容辭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 掀桌子第十四章 專員之間的事情第九百六十章 歐佩克設想第八百九十八章 說服英軍司令第一百五十四章 今日辱英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單挑德美第1736章 我搞砸了第五百二十四章 1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