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三十章 肯尼迪的不滿

“說到中東的事情,我們支持的是阿拉伯人,和美國還是不同的。”菲爾比詢問眼前的無上之權威,英國在中東的政策和美國略有不同,美國當前在中東的支點是伊朗和以色列,隱藏支點是沙特。

“當然,支持以色列的後果太嚴重了。到了現在這個時候,英國的外交工作要務實一點。”艾倫威爾遜點頭,“中東的情況有眼睛都明白,阿拉伯人可以輸無數次,在無數次站起來,以色列輸了就完了。而且說實話,以色列在中東的作爲,不過是把德國人對猶太人乾的事情用在了阿拉伯人身上。”

英國一直是不支持以色列的,如果沒有歷史上的蘇伊士運河戰爭,會長時間和以色列保持距離,恰好,這個世界就沒有蘇伊士運河戰爭……

哪怕就是幾十年後,以色列的優勢仍然是危險的。哪怕他的美國爸爸已經幫他,把一系列的阿拉伯世俗強國,埃及、伊拉克、敘利亞都輪了一遍。

但還剩下伊朗,連美國都累的快沒勁,不能對伊朗怎麼樣了。而且伊朗也不是最後的問題,萬一伊朗也完蛋了,和平教世界可還有土耳其呢。

難道突厥人就不能反對以色列了?伊朗還是波斯人呢,一旦連伊朗也倒下,和平教世界就剩下土耳其一個強國,最簡單收攏人心的辦法,就是藉着反以豎大旗。

以色列的麻煩註定是無窮無盡的,英國不能支持,更別提英國的利益在阿拉伯世界。

“務實外交?”菲爾比差點笑出來,內閣秘書長的務實外交,就是換一個地方繼續帝國主義?比如說在印尼?

“務實外交。和蘇聯人一樣務實。”艾倫威爾遜能聽出來這個叛徒在嘲諷自己,不過他也可以裝作聽不出來,對方想怎麼想就怎麼想吧,“英國是殖民帝國是歷史事實,所以在當前的世界,態度要比美國柔和一些,別的地方站在一起無傷大雅,但以色列問題可不是小事。”

英國的自然資源在歐洲是天賦異稟,可歐洲就是一個自然資源和印度不分伯仲的貧瘠大陸,東歐資源很豐富,都在蘇聯的掌控之下。

想要發展憑藉歐洲本身是不行的,殖民對歐洲殖民國家來說,幾乎是必選項。誰都不能餓着肚子喊普世價值不是麼?

可恰恰在殖民的過程中,歐洲可以說得罪了無數民族,要是在中東問題和美國穿一條褲子,美國一旦見機不妙拍屁股走人,英國怎麼辦?英國雖然心裡瞧不上歐洲的手下敗將,但不能避免地理上是歐洲一部分的事實。

“和蘇聯一樣?”菲爾比一挑眉,言不由衷道,“沒想到我們還有和蘇聯站在一起的時候,這個世界真是太奇妙了。”

“誰說不是呢?”拿起酒杯把威士忌喝乾淨,艾倫威爾遜不鹹不淡的嘟噥,“我們在外交層面完全可以做的比蘇聯人更好,而不是更差。”

在艾倫威爾遜看來,這完全沒有難度,蘇聯和前身帝俄都可以說是世界上最二極管的國家,和俄羅斯人一樣,外表狂野內心脆弱的反差差不多。

整個國家明明什麼時候都認可軍事最重要,但又把文化建設弄得有聲有色。

在外交上的表現,就是極其容易被主觀影響,真碰到來投靠的國家,兩句好話就說的莫斯科心花怒放,直接上百億補貼。

而一旦小老弟不聽話了,又舉起大棒喊打喊殺,體現出來老子黨的一面。

就蘇聯那種二極管外交,只要英國別被衰落到被美國挾持,對付起來並不困難。想想冷戰期間印度吃了多少蘇聯好處?艾倫威爾遜都恨不得讓蘇聯惠一惠英國。

本屆政府的財政大臣雷金納·麥德寧的宏偉藍圖,經過弗蘭克送到艾倫威爾遜這裡,其他方面也都好,保守黨不像是工黨,要什麼行業都國有化。

只是在英鎊政策這一點上,艾倫威爾遜覺得有待商榷,雷金納·麥德寧希望藉助良好的財政形勢,重新奪回英鎊的榮光。

艾倫威爾遜可不同意這一點,美國的黃金儲備是英國的二點五倍。在軍力上也差不多是這樣,各方面完全是一個加強版的英國。

這種情況下,挑戰美國的貨幣霸權是不切實際的,還是安靜的等待戴高樂政府,從美國拿回屬於法國的黃金,觀望之後再做決定。

目前英鎊的貨幣政策,還是侷限於在英鎊區穩固地位,不被美元抓到漏洞。打好自己的根基,等待時機最爲合適。

在和首相艾登討論的時候,艾倫威爾遜表達了對英鎊問題的保守態度,“在不把蘇黎世那些地精降服之前,找回往日的榮光爲時尚早。這有和美國決裂的風險。”

艾登深以爲然的點頭,他這個首相是見到過英鎊統治世界的時候的,絕對不像是戴高樂政府把事情想得這麼簡單。

一盎司黃金等於三十五美元。此匯率由美國政府保證承兌。

也就是說,任何銀行都可以持有美元自美聯儲兌走黃金(固定匯率)。只要美國的短期債務餘額不超過二百六十三億美元,在全球範圍內流通的美元不巨量回流,那麼美元的信譽牢不可破。

這些總計七點五億盎司的黃金,分別由美聯儲(存放地美國本土),花旗,*****,第一波士頓,美洲持有。(存放地全球,主要是瑞士)。

所以英國一些政治人物口中的蘇黎世地精,指的根本不是瑞士,區區一個瑞士能把英國怎麼樣?而是指的把黃金放在瑞士的美國。

法國人雖然金融實力很強,但其實從沒有在國際金融領域佔有很大的份額。在佈雷斯頓森林體系之前,一直是處在英鎊挑戰者的位置,根本無法想象要撼動這種優勢是多麼困難。

法郎要挑戰美元,除非整個歐洲都和法國人站在一起,但這也是不可能的。美元統治世界也許並不美好,但一定好於法郎統治世界。

去年英鎊的結算份額,在全世界佔比已經掉到了百分之三十八,和美元的流通份額已經拉大,當前是應該穩固英鎊的流通性,而不是其他。

這一天在華盛頓出現了一件事,令肯尼迪大爲光火,麥克斯威爾·泰勒以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的身份,嘉獎了一個在越南的指揮官,並且說動了國防部長羅伯特·麥克納馬拉,一起讓他在美國國會亮相。

在國會兩黨面前,羅伯特·麥克納馬拉對其進行了誇獎,“說得輕一點,他是我們最好的戰士之一。”

“他畢業於名牌大學,能說流利的當地語言。特納中尉對東南亞地區的瞭解並不亞於一位研究專家。但他也是一名地地道道的戰士,一名獨一無二的全能型的戰士。這位戰士能夠熟練的駕駛直升機、開坦克、有着高超的身手,負重徒步二十五英里。”

麥克斯威爾·泰勒上將本來沒什麼反應,但聽到這微微皺眉嘀咕着,“華盛頓的這類人,整天把軍事科技中的術語掛在嘴邊,實際上卻從來沒有穿過一件軍服,也從來沒有聞過戰鬥之後腐屍的惡臭。”

不過在怎麼說,國防部長也是軍方的代言人,麥克斯威爾·泰勒不能戳穿對方誇大其詞的地方,只能靜靜地做出一臉光榮的表情。

這位參聯會主席只能走上前,敷衍了一段開場白,然後開始宣讀嘉獎令的內容。

嘉獎令的大部分是機密的,並且要保密幾年甚至幾十年。泰勒非常明白,正如五角大樓所強烈要求的,整個嘉獎令不應該秘而不宣。他們需要一個英雄來讓國會關注越南的情況,可白宮卻置若罔聞。

關於一場叢林遭遇戰,和北越游擊隊的狡猾是嘉獎令的重點,至於跟隨特納的戰士當中,坎弗中士的令人扼腕嘆息的陣亡則被一筆帶過,主要側重於美國爲了保衛自由世界的使命感。

嘉獎令終於讀完了。授勳人艱難地邁步向前,站在講臺旁邊。國防部長羅伯特·麥克納馬拉也走過來,轉向一名披掛整齊、手捧盒子的陸軍軍官,盒蓋開着,裡面放着勳章。

在國會兩黨議員們的掌聲當中,這一次別開生面的授勳,被大家所銘記。

肯尼迪其實知道今天在國會,國防部長要解釋關於美國在越南的立場,他沒有想到會出現這種事,爲此還極爲生氣,因爲這可能會導致好戰聲音席捲政壇。

“訓練南越的軍隊,加上一萬六千人的駐軍已經足夠了。南越要做到的是保衛自己,而不是犧牲美國士兵的生命,在一個沒什麼價值的地方。”

肯尼迪一臉凝重,在國防部長羅伯特·麥克納馬拉麪前強調,“美國從來沒有逃避自己的責任,但也不會替那些越南人打仗,這同樣不是我們的目的。”

羅伯特·麥克納馬拉開口回答道,“我想五角大樓並非是有什麼特殊的目的,只是希望國會能夠關注英勇的士兵們正在犧牲,不要過於苛刻他們。”

第三百一十七章 印度的富豪們第三百三十九章 救死扶傷第1749章 一家團聚第1624章 數碼港計劃第二百八十八章 三千萬美元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重返印度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 自由巡航第五百八十三章 動手的時機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內閣副秘書長第九百六十四章 先賺他兩個億第一百八十六章 尼赫魯來了第四百四十九章 戰場信息自由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百分之十第五百二十章 爭奪領導權第十一章 朱納加德土邦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 只有印度受傷第八百零九章 軍政暢通第八百九十八章 說服英軍司令第九百四十八章 法國人的老朋友第一千五百零五章 歐洲的拉美戰略第五百二十三章 北羅德西亞之行第1706章 冷戰結束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造船業新血液第五百九十七章 捨我其誰蒙巴頓第七百九十六章 第一海務大臣第三百章 先分個贓第八百七十六章 進階駙馬第七百三十一章 登門的龍騎兵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試探首相第一百三十五章 未來首相的視察第三百五十八章 大人物第八百四十章 經貿變軍售第九百三十八章 皈依者狂熱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 德國的選擇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羅德西亞王室領地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結果是好的第五百七十四章 專揭傷疤威爾遜第五十七章 高效的我大英第七百六十一章 東京灣演習第二百七十章 他們寧死不降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 印巴戰爭第一千四百九十七章 和平的事業第1747章 表決結果第一百九十二章 兩翼齊飛計劃第一千五百零九章 南北分治方案第八百六十二章 女人才能打敗女人第五百一十八章 開羅第七百二十一章 法國盟友威爾遜第九百六十章 歐佩克設想第三百零八章 艾德禮的考慮第四百六十章 懵逼的共和黨第二百二十四章 授勳電報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赫魯曉夫的決斷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 搞定英國第一千四百零七章 和平呼籲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南地中海制衡第1592章 德日有危險第六百零一章 億頂王冠第九百六十九章 中國白銀第五百九十二章 負重前行第1605章 正人君子之國第一千四百三十八章 我是你爸爸第1642章 怎麼才三成?第六百二十六章 挽留麥卡錫第四百三十九章 杜威是熱門第六百二十二章 洗白德國工作第二百三十章 公務員蒙巴頓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 合格的文官長第二百五十四章 摩根士丹利第二章 海得拉巴專員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艾倫在莫斯科第二十二章 四階戰術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軍售大單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 向女王請願第一百四十一章 跨國通婚的徵兆第1635章 想回家麼?第三百八十七章 駐法大使館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支持印度入常第1675章 昂納克的訪問第1692章 布什的若干問題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 對峙結束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單挑德美第七百六十九章 岳父救我第三百七十七章 岳父救我第三百五十六章 蘇聯的一生之敵第二百七十八章 無趣的艾倫第一千二百九十四章 新政開端第九百二十四章 聖誕禮物第六百四十九章 感覺良好的公主第二百九十三章 先賺他一個億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高,實在是高第八百一十六章 北海石油第三十三章 第二個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高,實在是高第六百五十六章 伊朗石油問題第八十七章 大英自有國情在此第七百五十五章 日內瓦會議第四百七十七章 皇家海軍的未來第一百零一章 工黨誤國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古巴導彈危機
第三百一十七章 印度的富豪們第三百三十九章 救死扶傷第1749章 一家團聚第1624章 數碼港計劃第二百八十八章 三千萬美元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重返印度第一千二百五十八章 自由巡航第五百八十三章 動手的時機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內閣副秘書長第九百六十四章 先賺他兩個億第一百八十六章 尼赫魯來了第四百四十九章 戰場信息自由第一千三百一十四章 百分之十第五百二十章 爭奪領導權第十一章 朱納加德土邦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 只有印度受傷第八百零九章 軍政暢通第八百九十八章 說服英軍司令第九百四十八章 法國人的老朋友第一千五百零五章 歐洲的拉美戰略第五百二十三章 北羅德西亞之行第1706章 冷戰結束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造船業新血液第五百九十七章 捨我其誰蒙巴頓第七百九十六章 第一海務大臣第三百章 先分個贓第八百七十六章 進階駙馬第七百三十一章 登門的龍騎兵第一千三百一十八章 試探首相第一百三十五章 未來首相的視察第三百五十八章 大人物第八百四十章 經貿變軍售第九百三十八章 皈依者狂熱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 德國的選擇第一千二百零三章 羅德西亞王室領地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結果是好的第五百七十四章 專揭傷疤威爾遜第五十七章 高效的我大英第七百六十一章 東京灣演習第二百七十章 他們寧死不降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 印巴戰爭第一千四百九十七章 和平的事業第1747章 表決結果第一百九十二章 兩翼齊飛計劃第一千五百零九章 南北分治方案第八百六十二章 女人才能打敗女人第五百一十八章 開羅第七百二十一章 法國盟友威爾遜第九百六十章 歐佩克設想第三百零八章 艾德禮的考慮第四百六十章 懵逼的共和黨第二百二十四章 授勳電報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赫魯曉夫的決斷第一千四百六十四章 搞定英國第一千四百零七章 和平呼籲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南地中海制衡第1592章 德日有危險第六百零一章 億頂王冠第九百六十九章 中國白銀第五百九十二章 負重前行第1605章 正人君子之國第一千四百三十八章 我是你爸爸第1642章 怎麼才三成?第六百二十六章 挽留麥卡錫第四百三十九章 杜威是熱門第六百二十二章 洗白德國工作第二百三十章 公務員蒙巴頓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 合格的文官長第二百五十四章 摩根士丹利第二章 海得拉巴專員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艾倫在莫斯科第二十二章 四階戰術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軍售大單第一千五百四十六章 向女王請願第一百四十一章 跨國通婚的徵兆第1635章 想回家麼?第三百八十七章 駐法大使館第一千三百三十九章 支持印度入常第1675章 昂納克的訪問第1692章 布什的若干問題第一千四百二十一章 對峙結束第一千零一十七章 單挑德美第七百六十九章 岳父救我第三百七十七章 岳父救我第三百五十六章 蘇聯的一生之敵第二百七十八章 無趣的艾倫第一千二百九十四章 新政開端第九百二十四章 聖誕禮物第六百四十九章 感覺良好的公主第二百九十三章 先賺他一個億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高,實在是高第八百一十六章 北海石油第三十三章 第二個第一千二百零一章 高,實在是高第六百五十六章 伊朗石油問題第八十七章 大英自有國情在此第七百五十五章 日內瓦會議第四百七十七章 皇家海軍的未來第一百零一章 工黨誤國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古巴導彈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