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四百三十四章 母子團聚

“城建好像在爵士嘴裡面,是一個萬能靈藥,但好像在英國本土沒有這麼幹。”阿里克謝耶夫在倫敦呆了不短的時間,還是相信自己的眼睛。

“不適合英國不代表不適合蘇聯,對於你們蘇聯還真是一個好辦法,不然蘇聯人手中的盧布怎麼花出去呢?花在五十年不變的物價上?既然貨幣對應的商品不夠,就想辦法創造需求。有些辦法對不同的國家有不同的效果,比如蘇聯的照相機和手錶到了英國都極爲受歡迎,因爲真的物美價廉。這就是互補,而地產就適合蘇聯。”

蘇聯晚期雖然城市化已經到了六成,但赫魯曉夫時期的城建其實是以有沒有爲出發點,赫魯曉夫也在公開講話的時候把赫魯曉夫樓當做是權宜之計,一旦蘇聯有了更好的基礎,在二十五年之後,蘇聯還是要開始大建的。

在八十年代中期開始,赫魯曉夫樓已經到了使用壽命,算一算就是戈地圖時期應該開始地產興邦。

而且蘇聯後期的問題在於銀行系統積累了大量的盧布,幾十年物價凝固的社會環境,讓這些盧布積累到了極爲可怕的數字,用地產來消化這些幾十年來積累的盧布完全沒有問題。

再者說蘇聯可是大政府的大本營,某大國能做到是事情,理論上蘇聯都能做到,不用像是馬來亞殖民地,在上一輪城建的時候,還有極小一部分真認爲自己有合法權益,還要殖民政府把他們活埋才能解決問題,當然也並不多,一共也不到一百人。

現在回想起來,完全可以用更好的辦法來彌補馬來亞的城建問題,比如說可以換個藉口,就說這些人是受到了印尼共的蠱惑,這樣就師出有名了。

好大兒既然馬上要回國爲人民服務了,艾倫威爾遜決定多聊聊,畢竟回國之後兩人的見面就不像是現在這麼容易了。

破除一些誤解,也是爲了阿列克謝耶夫補齊短板,就比如在金融操作上,無上權威雖然也不是什麼金融內行,但比起完全沒有這方面認識的好大兒,還是強了不止一籌。

艾倫威爾遜竭力讓好大兒相信,英國以消耗戰爲核心的幫助是對的,“弱勢一方不知道自己弱勢是很可怕的事情,這很容易引起災難性的後果,相對弱勢的國家絕對不能和對手打對攻,二戰法國就是在往比利時的路上被德軍攔腰斬斷,把所有常備軍打崩了。消耗戰雖然枯燥了一點,但卻能讓阿拉伯國家不會被打崩。”

這種事幾十年後俄羅斯也碰到了兩次,二零一四年的烏克蘭也覺得都是蘇聯的好大兒,難道你能比我強哪去,直接就被俄羅斯教做人。八年之後不就老老實實的蹲坑了麼,雖然是丟人了一些,也很難改變最後的結果,但好歹能以盡力了自我安慰。

“英國還不是爲了維護自己的勢力範圍,現在還有這麼多國家和英國保持傳統關係。”阿列克謝耶夫一副不領情的樣子道,這絕不是什麼展現父父愛,主要原因還是爲了英國的利益。

“時間會證明一切,還有,你這麼說不對,那些袖珍國家,加上科威特、伊拉克、約旦一起,面積也無法和沙特相比,別提伊朗也是親美國家。你看着伊朗、沙特和以色列不多,但起到的作用肯定比英國所謂的影響力國家作用大。英國在美國面前只有招架之功沒有還手之力。”

“埃及是另外一個問題,從蘇伊士運河管理權移交給埃及,埃及已經不能算是一個親英國家了。我知道,蘇聯有過向埃及滲透的嘗試,我也可以痛快的承認,遏制蘇聯向埃及滲透的反制就是我制定的。但蘇聯也不要覺得自己虧了,說不定這還是好事呢。”

只要稍微想起來冷戰時期蘇聯惠的數字,相信沒人能夠驕傲的挺起胸膛,也難怪俄羅斯人後來忍受不了了。卡扎菲領導的利比亞都能份快五十億美元的援助,利比亞在今年人口一百二十萬,蘇聯直接給了五十億。

再者說利比亞還是一個石油資源豐富的國家,才百萬規模的人口,一點都不比什麼科威特、沙特過的差,用的着蘇聯這麼惠麼?

蘇聯一手建立了阿斯旺大壩,最後不也是被埃及卸磨殺驢了麼,所以別認爲艾倫威爾遜堅決頂住蘇聯的滲透就是壞事,某種程度上說不定還優化了蘇聯的財政狀況,少花了不少冤枉錢。

後世網絡鍵政總覺得某大國是冤大頭,其實和蘇聯相比又算得了什麼呢?蘇聯解體是一個妥妥債權國解體,幾十個國家欠了蘇聯兩千五百億美元。

“我的承諾仍然有效,不管你怎麼看我,有一天碰到難處了,我一定竭盡全力幫忙。”臨別之前,艾倫威爾遜再次在好大兒面前重申了承諾的有效性,肯定不能白幫忙,英國不能做冤大頭。

英國可以掏錢購買蘇聯的債券,兩千五百億美元,艾倫威爾遜願意拿一百億英鎊來購買。

逼債這種東西蘇聯從來沒有做過,基本上可以確定是造謠,但蘇聯的債務要是落在了英國手上,那造謠中的逼債就會成爲現實。

如果英國那時候還有動武的國力,一定會好好尋找一個替死鬼,讓債務國明白有什麼下場。

“這樣有蘇聯和英國的幫忙,就算真的開戰也可以取勝。”阿列克謝耶夫信心滿滿,對這種結果相當期待。

“誤會了,我和你談這件事只是希望以色列贏不了,沒覺得以色列會輸,以色列有核彈。”艾倫威爾遜表示好大兒誤會了自己的意思,雖然不到萬不得已以色列不會吧核彈亮出來,一旦使用,那纔是以色列災難的開始,鋪天蓋地的阿拉伯人會把以色列撕成碎片。

但核威脅是有用的,人人平等彈不但威脅的是普通人,掌權者也顧忌這種武器,不然只是讓平民去死,世界大戰早就打起來好幾次了。

英國的盟友一水的封建主,真不一定敢豁得出去把以色列逼到絕境,但是以色列勝利,對英國也沒有好處,任何破壞世界秩序的舉動,不管是來自於敵人還是來自於可疑的盟友,對英國這個破落貴族都不是好事。

不然艾倫威爾遜怎麼熱衷於維穩工作呢,最好打了一仗誰都達不成目的是最好的。

所謂料敵從嚴,不和于軍,不可以出陣;不合於陣,不可以進戰;不合於戰,不可以決勝。艾倫威爾遜只是怕以英國的能力兜不住,纔想起來了好大兒,再把世界秩序的破壞者賣一次。

不管怎麼說,艾倫威爾遜還是很期待文化沙皇爲自己生下的兒子,能夠在蘇聯發展的一帆風順。

隔了一天,夏洛拿着聽寫的內容在艾倫威爾遜面前進行朗誦,“中央人民廣播電臺……”

過了一會兒,等到兒子朗誦完畢,艾倫威爾遜打開錄音機,又從頭到尾的把怒斥帝國主義的內容聽了一遍,才微不可查的點點頭,“總算是改掉了你那股港味的口音。”

“就一個口音,你就抓着不放。”見到兒子如釋重負的口氣,夏夢不由得鳴不平,“我也有口音,你不也沒說什麼。”

“關鍵我也沒指望你能做到什麼。但洛洛不同,他應該有更大的舞臺,說話的時候不能帶着明顯的地域性口音。”艾倫威爾遜嚴肅的回答,“你以爲這是小事麼,港劇在馬來亞的影響力正在急劇衰落對吧?現在香江的明星也在不知不覺的改變口音,知道爲什麼麼?因爲我當初就規定了華語不過關不能進入殖民政府工作。而馬來亞人均不比香江差,總量更強,所以香江想要保持文化影響力,不管心裡想不想,口音必須向馬來亞靠攏。”

更直白的話就不說了,這一天是遲早到來的,先讓香江人適應適應,實話實說,某大國的各地方言從才能長遠、乃至超出的角度上來說,遲早都會被消滅,所謂保護地方文化,聽聽就行了,有什麼值得保護的?

保護地方語言,那要不要保護民族語言?不保護不是雙標麼?那還不如一刀切全同化掉,都不滿意那就是都滿意了。

“好了,回到了香江別忘了注意口音上的問題。”艾倫威爾遜說到這就起身,然後對着夏夢道,“過幾天我再來看你,白廳那邊事情多。”

“嗯,好。”夏夢心裡嘀咕,是別的女人那事情多吧,但兒子就在旁邊看着,她只能把委屈吞下,做出善解人意的表態。

阿列克謝耶夫降落在莫斯科,已經換上了克格勃的軍裝,肩章上的軍銜則表明了他現役中校的身份,昂首挺胸的走出機場,阿列克謝耶夫直接乘坐公車回家,在回國之前他已經把身上的所有現金留在了英國,用以做蘇聯大使館的經費。

他要先去第一總局的十二處,將在英國活動時候的身份證件交還,至於回第一總局報道則不用這麼着急。

福爾採娃早已經翹首以盼兒子的迴歸,剛聽到門口有響動,就迫不及待的去開門,把自己的兒子擁入懷中,“阿廖沙,可算是回來了。”

第一百八十三章 聖誕晚宴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 任命港督第一百八十章 建設新印度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準備和磨合第四百一十一章 集體企業第八百五十一章 軍售談成第八章 有想法的君主第七百四十二章 所圖甚大第一千五百一十五章 阿富汗政變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 西貢見聞第1661章 布什總統第1579章 勝則反攻倒算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安德羅波夫第一千五百四十一章 脣槍舌戰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兩個賭城第四百八十四章 伊麗莎白鐵礦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假裝不知情第三百一十四章 歡迎前首相第十八章 屁股決定腦袋第四百八十五章 詆譭者第八百九十五章 西馬鐵路第五百一十三章 封鎖清單第1740章 八月十九日第九百二十五章 海軍元帥蒙巴頓第四十五章 失望的巴頓第1649章 超級301條款第二百一十四章 麥克林全都要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反戰浪潮第七百零三章 斯大林葬禮第一百零二章 三個問題第四百九十章 南半球的陰謀第七百八十二章 保守黨內耗第一百零二章 三個問題第一百六十六章 殖民地評估報告第四百四十五章 公主的背刺第四百三十二章 傑奎琳第六章 海得拉巴君主第九百八十九章 痛擊法國盟友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防備又合作第一千零七章 首相管外交工作第五百三十六章 盡力恐怕是不夠!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 打開天窗說亮話第三百八十八章 壓力全在美國第九百八十章 誰是敵人?第四百七十二章 海外資產委員會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 公立教育體系改革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 友邦驚異第一百三十一章 一身正氣第一百七十九章 專員助理(求月票)第1597章 首相的平衡外交第五百一十四章 帕梅拉的收穫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舊日支配者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印度鐵娘子第1732章 殺狗過年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聯蘇抗美第七百一十九章 好事都想着美國第九十五章 我們的人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 只有印度受傷第二百五十五章 德雷克想進步第六百九十一章 福禍相依第六百八十二章 爲了自由世界第九百五十五章 戴高樂上臺第七百零三章 斯大林葬禮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 圖靈的作用第1705章 戰略轉進第四百四十七章 聲東擊西第三百四十二章 新公務員首領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下一站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 激烈爭吵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 一字長蛇陣第一百零五章 出賣尼克松第七百五十六章 問題不是越南第六百四十八章 親密盟友的分歧第1683章 德國不會統一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 供水系統國有化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印度進攻第七章 土邦的立場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美國可以談第七百六十六章 到達西貢第三百三十五章 宗主權,就不給第1572章 都是爲了大選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 英國損失慘重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 戴高樂病逝第二百七十七章 女神駕臨第七百二十章 埃及電氣化第九百一十一章 殖民者回來了第二百六十六章 最後通牒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編外部長威爾遜第1553章 民族英雄第二百二十九章 趁火打劫的機會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調查大臣第五百三十五章 蘇丹聯名抗議第四百二十八章 盤外招第1694章 故地重遊第三百四十九章 批判的心第二百三十九章 有請甘地!第一百四十三章 BBC不會向政府低頭第四百零七章 總督談話第七十九章 突發事件第1564章 佔領總統府
第一百八十三章 聖誕晚宴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 任命港督第一百八十章 建設新印度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準備和磨合第四百一十一章 集體企業第八百五十一章 軍售談成第八章 有想法的君主第七百四十二章 所圖甚大第一千五百一十五章 阿富汗政變第一千二百六十八章 西貢見聞第1661章 布什總統第1579章 勝則反攻倒算第一千零八十五章 安德羅波夫第一千五百四十一章 脣槍舌戰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兩個賭城第四百八十四章 伊麗莎白鐵礦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假裝不知情第三百一十四章 歡迎前首相第十八章 屁股決定腦袋第四百八十五章 詆譭者第八百九十五章 西馬鐵路第五百一十三章 封鎖清單第1740章 八月十九日第九百二十五章 海軍元帥蒙巴頓第四十五章 失望的巴頓第1649章 超級301條款第二百一十四章 麥克林全都要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反戰浪潮第七百零三章 斯大林葬禮第一百零二章 三個問題第四百九十章 南半球的陰謀第七百八十二章 保守黨內耗第一百零二章 三個問題第一百六十六章 殖民地評估報告第四百四十五章 公主的背刺第四百三十二章 傑奎琳第六章 海得拉巴君主第九百八十九章 痛擊法國盟友第一千三百五十五章 防備又合作第一千零七章 首相管外交工作第五百三十六章 盡力恐怕是不夠!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 打開天窗說亮話第三百八十八章 壓力全在美國第九百八十章 誰是敵人?第四百七十二章 海外資產委員會第一千三百三十三章 公立教育體系改革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 友邦驚異第一百三十一章 一身正氣第一百七十九章 專員助理(求月票)第1597章 首相的平衡外交第五百一十四章 帕梅拉的收穫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舊日支配者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印度鐵娘子第1732章 殺狗過年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聯蘇抗美第七百一十九章 好事都想着美國第九十五章 我們的人第一千二百八十四章 只有印度受傷第二百五十五章 德雷克想進步第六百九十一章 福禍相依第六百八十二章 爲了自由世界第九百五十五章 戴高樂上臺第七百零三章 斯大林葬禮第一千二百二十三章 圖靈的作用第1705章 戰略轉進第四百四十七章 聲東擊西第三百四十二章 新公務員首領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 下一站第一千二百七十五章 激烈爭吵第一千二百五十二章 一字長蛇陣第一百零五章 出賣尼克松第七百五十六章 問題不是越南第六百四十八章 親密盟友的分歧第1683章 德國不會統一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 供水系統國有化第一千一百七十六章 印度進攻第七章 土邦的立場第一千零五十一章 美國可以談第七百六十六章 到達西貢第三百三十五章 宗主權,就不給第1572章 都是爲了大選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 英國損失慘重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 戴高樂病逝第二百七十七章 女神駕臨第七百二十章 埃及電氣化第九百一十一章 殖民者回來了第二百六十六章 最後通牒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編外部長威爾遜第1553章 民族英雄第二百二十九章 趁火打劫的機會第一千一百二十五章 調查大臣第五百三十五章 蘇丹聯名抗議第四百二十八章 盤外招第1694章 故地重遊第三百四十九章 批判的心第二百三十九章 有請甘地!第一百四十三章 BBC不會向政府低頭第四百零七章 總督談話第七十九章 突發事件第1564章 佔領總統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