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四十章 問題在經濟

兩姐妹令人着迷固然分別有了帝國公僕的兒子,固然是他心軟的一個方面。

可還有另外一個方面,那就是海爾曼家族已經被他養大了。

在戰後一段時間,艾倫威爾遜到了英國佔領的魯爾區,那段時間他堪稱瘋狂。從戰後的廢墟當中尋找一切可能變現的資產。

爲此拉上了整個英屬印度的公務員高層,打通了倫敦的白廳首腦,借用菸草套取利益只是一個方面,可能會留下把柄的行業,他都放在了波金娜姐妹手中。

艾倫威爾遜自己兩袖清風,但從來不吝嗇幫助和妻子同等地位的女性們,海爾曼家族的財富如同滾雪球一樣增加,德意志三大地區銀行其中一個,都經過他的幫忙,控制權落在了兩姐妹的手裡。

拜耳、奔馳、萊茵金屬、克虜伯等德國老牌企業一些無傷大雅的股權置換,都算是其中不算太顯眼的部分了。也只有戰後德國一片廢墟,處在佔領軍控制下的特殊環境才能做到這一點。

如果是現在動手,累的艾倫威爾遜忙的尿褲子都做不到,結果當然是喜人的。

兩姐妹所在的所謂海爾曼家族,成了聯邦德國冉冉升起的新興家族,不比任何老牌公司差,成了戰後的新貴,還不像是原本的德國企業和國社黨有千絲萬縷的聯繫,非常政治正確。

波金娜姐妹不說是德國首富也已經差不多了,帝國公僕雖然視金錢如糞土,可也不能對這麼大的一筆財富當看不見。

這個時候艾倫威爾遜大義滅親,這筆已經被兩姐妹抓在手中的財富,最終會不會飛走?

要知道他之前對兩姐妹的扶持完全是真心,就指望兩姐妹在德國站住腳,幫助英國和美國爭奪在德國的影響力呢。

這筆可以令任何人動心的財富,估計也是兩姐妹最終不想在做間諜的重要原因。

詢問之後,安娜也不隱瞞,她來亞洲本身就是帶着誠懇的態度來的,點頭承認,“我們不想做間諜的原因,和現在的財富無關肯定是在撒謊。”

“哦!”艾倫威爾遜苦笑一聲,是我給的太多了麼?最終擊垮了兩姐妹十多年的共產主義教育?他是應該感到高興麼?隨後詢問,“你們姐妹現在有多少錢,讓我以後也有一個心理準備,看看打垮一個間諜的價格。”

“那是我們孩子的錢,不是我們的錢。”安娜抱着男人的身體撒嬌回答道,“以美元算的話,大概不到一個億吧。不都是現金,還包括一些股份。”

“行了,別說了,還是別出現下一個間諜了,我也沒錢搞定下一個了。”艾倫威爾遜那副視金錢如糞土的勁又上來了,心裡大概有個瞭解就可以了,做出悲天憫人之色,“世界上還有許多人處在貧困當中,我還是想想怎麼造福大衆吧。”

“要不我把錢捐出去,這樣你應該就放心了。”安娜心中一動有了捉弄這個男人的想法,半真半假的開口道。

“我就當沒聽見!”艾倫威爾遜伸手在僞龍騎兵的飽滿上抓了一下,引起一聲嬌吟,倒是沒有全部掌握。

兩姐妹當中的姐姐顯然是拿主意的那個人,艾倫威爾遜讓安娜回到波恩好好和波金娜商量一下,當前最好的辦法就是以不變應萬變,除此之外也沒什麼好辦法。

安娜也點頭同意,她知道自己在這方面是不如波金娜的,對蘇維埃的忠誠動搖,她也是最開始的那個,兩姐妹確實應該好好談一談。

“真不想離開你!”安娜的腦袋往艾倫威爾遜的懷中拱,“來這邊還是不方便。”

“現在離開是爲了以後的團聚。”艾倫威爾遜摸着安娜的金色長髮,詢問,“你姐姐現在還留着短髮麼?”

話一出口腰間就被安娜擰了一下,她就知道這個男人還打着一箭雙鵰的注意。

艾倫威爾遜吃痛倒也沒有躲避,他確實是這麼想的,畢竟他二弟天下無敵。

除了馬來亞這個地方,全球大部分地方都存在四季輪換,年底這個時間,美國的大部分地方也處在冬將軍的威嚴之下。

麥卡錫的回電到了,在電報中麥卡錫表示美國最近確實比較冷,對於艾倫威爾遜邀請他度假的想法表示感謝。不過英屬馬來亞畢竟太遠,十分不方便。

他如果要是度假的話,夏威夷或者波多黎各都是不錯的選擇。

艾倫威爾遜在回電當中表達了遺憾之意,但也對麥卡錫表達了祝福,這件事就到此爲止。

“美國人認爲自己的國家是最好的,這種想法真是沒救了。”艾倫威爾遜心中冷嘲,後世美國的大部分人對世界充滿無知,認爲美國控制的地方是全世界最好的,對於其他國家既不用瞭解也沒有興趣。

以美國的經濟和人口來說,美國出國的遊客其實比很多國家比例都要低,也是這種認識的一個副作用,不過這不管他的事。

白廳對馬來亞的年度報告也給予了回覆,對上交的資金十分滿意。

其實以當前的英屬馬來亞的經濟來說,上交一億英鎊的收入算是十分吃力。

這種吃力感被衝散,完全是產業轉移帶來的低失業率所帶來的。還有就是廣大的土地和稀少的人口,某些地方確實是有用的。

像是後世澳大利亞雖然爛地一片,可配上稀少的人口,就能讓澳大利亞人輕鬆過上賣礦就能有高質量生活的日子,而面積小人口多的日本,想要達到同樣的收入就要辛苦得多,更別提什麼享受生活了。

現在這個年代,不同國家的經濟總量算法不同,不過一個金本位的世界,艾倫威爾遜可以通過人均工資心裡有一個大概的概念。

從一九四五年到現在,英屬馬來亞的經濟已經算是突飛猛進,經濟規模已經接近英國本土的百分之五,英國本土的人口是馬來亞的五倍,人均工資也高了馬來亞工資的五倍。

這個數字不能完全衡量兩個地方的差距,因爲亞洲英鎊的幣值和英鎊不是五倍的差距。而是更大一些,這也是爲了促進出口產品到歐洲市場。

同樣的情況也存在於日本,日元的價值也是被壓低了的,壓低的目的當然和馬來亞一樣,是爲了促進日本的出口,不過當前日本的出口主要是面對美國市場。

馬來亞一個工人的人均收入,目前略低於一個日本工人在日本的收入。不過處在一個水平之上,但不是周邊就沒有超過英屬馬來亞的地方,還有一個超過馬來亞的地方就是香江。

香江的經濟規模總量根據估算爲英屬馬來亞的一半,可香江纔多少人?不得不說作爲現今中國唯一對外的通道,這個優勢確實是太大了。

只是香江太小所帶來的生存壓力,比日本的生存壓力都要大,就算是未來潛力也有限。

艾倫威爾遜想到了拉鍊頓的一句話,笨蛋,問題在於經濟。

“專員,不知道有一天,馬來亞的經濟規模能不能接近澳大利亞。”行政局負責人理查德能夠看出來,頂頭上司對這個殖民地的經濟十分關心,而且是真心實意的關心。

“澳大利亞的人口和馬來亞一樣,和澳大利亞比人均工資就別想了。總量麼,希望有一天能達到澳大利亞的一半,這也十分不容易。”艾倫威爾遜苦笑一聲道,“這個世界上能和澳大利亞比悠閒生活的國家,真沒有幾個。”

頂級資源國配置和你開玩笑的?澳大利亞在後世可是實行強貨幣政策,不知道的人還以爲是巔峰大英帝國的政客在領導澳大利亞呢。

強貨幣政策對一個國家的工業發展不是好事,可澳大利亞恰恰是一個頂級資源國。人口稀少也不在乎發展什麼工業,澳大利亞強貨幣政策甚至比美國都有堅持下去的底氣。

不過話說回來,英國一直以來也堅持強貨幣政策,現在英鎊兌換美元還一比二點八呢。看到這個匯率才知道,亞洲英鎊對英鎊的匯率已經算是很保守了,亞洲英鎊還有廣大的貶值空間。

“現在亞洲範圍之內,除了日本之外,剩下什麼菲律賓、印尼都不足爲慮。香江的環境比較特殊,但地方太小人口不多,我們借用香江的特殊地位和中國人做貿易,加上本土在歐洲開的口子,前景還是非常樂觀的。”艾倫威爾遜對着行政負責人吩咐道,“三年內,倫敦就會完全停止馬來亞爲母港的艦隊後勤撥款,到時候這一支單獨分出來能進世界前三的大艦隊,所有花費都要馬來亞承擔,你要有一個心理準備。”

“我在和白廳的電報中,因爲篇幅所限,一些具體的數據沒有說清楚。今年我本身長時間不在吉隆坡,這一次就不回去了。你代替我回倫敦,把各產業的數據交給倫敦。”

理查德一愣隨後十分激動,在頂頭上司面前表達我十分可靠,十分願意爲頂頭上司回倫敦一趟,“專員,我保證完成這個任務。”

“很好!”艾倫威爾遜盯着對方的眼睛笑了笑,一臉你果然十分可靠的表情道。

第八百六十四章 馬丁路德金第六百零二章 決定未來的商談第一千四百二十四章 英印軍演第九百三十一章 重返緬甸戰略第1539章 美國病第八十七章 大英自有國情在此第四百五十四章 重任在肩第八百四十八章 馬來亞需要我第一百三十六章 善意的謊言第三百九十二章 老大哥在看着我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 幸福需要比較第六百六十五章 泛非主義者末日第七百零四章 拉攏內部敵人第1623章 有償幫助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間諜案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 海戰第一百二十三章 波恩(求首訂)第八百六十章 贏麻了第五百八十七章 印度的動靜第1630章 自由世界領袖第九十八章 前首相丘吉爾第一百五十八章 保密意識第四百二十四章 無聊的總督第四百五十九章 從勝利走向勝利第1684章 驅逐出境第六百四十四章 我是小丑第一千四百零九章 紅海軍出擊第一百二十三章 波恩(求首訂)第二百九十四章 首相的關注第四百四十五章 公主的背刺第七十八章 聯合大閱兵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 英國水務公司第一千二百一十章 豐碩成果第一千三百五十章 對準法國第八百四十五章 支線客機第一千二百零五章 英美首腦會議第一百二十七章 非洲保皇派第二百四十五章 星光璀璨第七百五十八章 尷尬的法國人第一千四百九十七章 和平的事業第四百五十四章 重任在肩第六百三十五章 德意志銀行第三十三章 第二個第七百三十七章 帕梅拉的邀請第五百零四章 北羅德西亞客人第八百六十七章 精簡又沒精簡第五章 印度的日常械鬥第1554章 不給,你不能搶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 馬科斯家族第一千五百零六章 求變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 多事之秋第十六章 你在教我做事?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英國的抉擇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團結的法國第四百五十八章 有人歡喜有人憂第一千五百零二章 不勞蘇聯費心第1585章 硬蹭熱點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 英孟友好條約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 倫敦論鍵第二百八十章 精忠報國第四百六十一章親蘇大本營第五百八十七章 印度的動靜第七十四章 辦法總比困難多第九百九十五章 保守黨上臺第1679章 經貿版小協約國第1572章 都是爲了大選第1683章 德國不會統一第一千五百零七章 大英需要的人才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 應對方案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 打開天窗說亮話第三百七十六章 伊麗莎白王儲第一百九十六章 鋼絲上的印度第九百章 經濟危機第四百六十八章終結配給制第四百零一章 蒙巴頓方案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出訪英聯邦第七百一十一章 勝天半子第1620章 英國的擔憂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鑽石同志第九十三章 光輝時代回來了第九百九十六章 後座議員撒切爾第四百四十二章 歡迎王儲第五百零七章 產業轉移報告第六百六十四章 否決東非聯邦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 萬維網第五百七十章 吉隆坡會議成果第九百四十六章 外交政策我主導第四百六十六章 健康馬來亞運動第六百九十七章 對法國重拳出擊第一千四百零一章 干涉美國內政第1711章 廢掉南非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重返印度第九百二十六章 整合三軍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 打開天窗說亮話第八百二十章 夫妻配合砸車計第1541章 編外大臣的建議第三百八十九章 一代人的美元第一千五百五十二章 主權也可以談第二百一十五章 旗開得勝第1636章 試探性戰略進攻
第八百六十四章 馬丁路德金第六百零二章 決定未來的商談第一千四百二十四章 英印軍演第九百三十一章 重返緬甸戰略第1539章 美國病第八十七章 大英自有國情在此第四百五十四章 重任在肩第八百四十八章 馬來亞需要我第一百三十六章 善意的謊言第三百九十二章 老大哥在看着我第一千五百三十八章 幸福需要比較第六百六十五章 泛非主義者末日第七百零四章 拉攏內部敵人第1623章 有償幫助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間諜案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 海戰第一百二十三章 波恩(求首訂)第八百六十章 贏麻了第五百八十七章 印度的動靜第1630章 自由世界領袖第九十八章 前首相丘吉爾第一百五十八章 保密意識第四百二十四章 無聊的總督第四百五十九章 從勝利走向勝利第1684章 驅逐出境第六百四十四章 我是小丑第一千四百零九章 紅海軍出擊第一百二十三章 波恩(求首訂)第二百九十四章 首相的關注第四百四十五章 公主的背刺第七十八章 聯合大閱兵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 英國水務公司第一千二百一十章 豐碩成果第一千三百五十章 對準法國第八百四十五章 支線客機第一千二百零五章 英美首腦會議第一百二十七章 非洲保皇派第二百四十五章 星光璀璨第七百五十八章 尷尬的法國人第一千四百九十七章 和平的事業第四百五十四章 重任在肩第六百三十五章 德意志銀行第三十三章 第二個第七百三十七章 帕梅拉的邀請第五百零四章 北羅德西亞客人第八百六十七章 精簡又沒精簡第五章 印度的日常械鬥第1554章 不給,你不能搶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 馬科斯家族第一千五百零六章 求變第一千二百八十二章 多事之秋第十六章 你在教我做事?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英國的抉擇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團結的法國第四百五十八章 有人歡喜有人憂第一千五百零二章 不勞蘇聯費心第1585章 硬蹭熱點第一千四百二十五章 英孟友好條約第一千四百三十三章 倫敦論鍵第二百八十章 精忠報國第四百六十一章親蘇大本營第五百八十七章 印度的動靜第七十四章 辦法總比困難多第九百九十五章 保守黨上臺第1679章 經貿版小協約國第1572章 都是爲了大選第1683章 德國不會統一第一千五百零七章 大英需要的人才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 應對方案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 打開天窗說亮話第三百七十六章 伊麗莎白王儲第一百九十六章 鋼絲上的印度第九百章 經濟危機第四百六十八章終結配給制第四百零一章 蒙巴頓方案第一千零一十九章 出訪英聯邦第七百一十一章 勝天半子第1620章 英國的擔憂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鑽石同志第九十三章 光輝時代回來了第九百九十六章 後座議員撒切爾第四百四十二章 歡迎王儲第五百零七章 產業轉移報告第六百六十四章 否決東非聯邦第一千四百四十四章 萬維網第五百七十章 吉隆坡會議成果第九百四十六章 外交政策我主導第四百六十六章 健康馬來亞運動第六百九十七章 對法國重拳出擊第一千四百零一章 干涉美國內政第1711章 廢掉南非第一千一百九十五章 重返印度第九百二十六章 整合三軍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 打開天窗說亮話第八百二十章 夫妻配合砸車計第1541章 編外大臣的建議第三百八十九章 一代人的美元第一千五百五十二章 主權也可以談第二百一十五章 旗開得勝第1636章 試探性戰略進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