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七章 讓印度人先死

剛剛接受蘇聯勝利勳章的蒙哥馬利元帥心情愉悅,確實,這段日子,對盟軍的任何將領來說,心情都是愉悅的。

他們都拋棄政治上的分歧,沉浸在久違的和平里,互訪和相互吹捧成了那段時間的主題。蒙哥馬利獲得了價值連城的蘇聯勝利勳章,以及各國授予的各種榮譽稱號,他忙而快樂着。

但在外交部的在柏林的機構當中,外交部秘書亞歷山大·卡多根,正在對外交大臣的主張進行修正,和手下的外交官們,商量怎麼在會議開始之後對付蘇聯人和美國人。

“首相的意思是,利用我們佔領的雅爾塔協定蘇佔區,來和斯大林討價還價。”亞歷山大·卡多根提出了一個問題,然後話鋒一轉道,“不過美國方面似乎不準備支持我們。”

目前的各國佔領區和雅爾塔會議的劃分並不完全重合,總的來說是美國和英國各自佔據了一塊不大的蘇佔區。蘇聯要求西方盟國將仍佔領的蘇佔區還給蘇聯,但首相丘吉爾不同意。

在丘吉爾看來,這是與蘇聯討價還價的最好本錢,尤其是在波茨坦會議召開前,更不能撤離,不僅可以壓一壓蘇聯的勢頭,而且表明西方國家對東方勢力滲透的“零容忍”。

“外交大臣是什麼意思?”艾福爾對着外交部的公務員首領問道。

“外交大臣當然是支持首相的決議!”亞歷山大·卡多根嘆了一口氣,無奈的說道,“大臣們就是這樣,他們不懂得外交技巧,更加重視自己的曝光度。”

“這倒也是不意外,只要他們別出來破壞外交成果就行了。”做着筆記的艾倫威爾遜,擺弄着手中的鋼筆爲難的道,“如果沒有美國人的支持,首相佔據蘇佔區用來談判的話,基本上可以理解爲無理取鬧,至於美國人的態度……”

“在這裡!”艾福爾拿出來了一疊文件,快速的翻閱起來,然後在會議室閱讀道,“艾森豪威爾將軍已經表態,只要蘇聯方面正式提出要求,美國軍隊會立即撤軍佔據的蘇佔區土地,尊重雅爾塔會議的劃分。”

“更加精確一點的說,美國已經從蘇佔區撤軍了,就在十七日蒙哥馬利元帥的閱兵之後。”在角落坐着的外交官補充道,“如果首相要通過佔據一塊蘇佔區的土地,來逼迫蘇聯人就範,那隻能依靠我們英國自己的力量。”

會議室頓時出現了嗡嗡聲,大家交頭接耳,艾倫威爾遜歪着頭對着艾福爾道,“從來都是我們大英帝國出賣別人,被被人出賣還是很少見的。”

“那些鄉巴佬甚至不如希特勒可信!”艾福爾面帶陰霾不滿的說道,“希特勒翻臉好歹還有個過程,艾森豪威爾甚至沒有通知我們,直接就撤走了在蘇佔區的美軍。”

艾倫威爾遜眨眨眼睛,這怪誰?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嘛,美利堅這個逆子,還不是跟着親爹學的,現在把學的東西都用在親爹上面了。

“那麼這個問題暫時擱置!”亞歷山大·卡多根直接略過了這個議題,“我們來談談蘇聯提出的賠償問題,蘇聯希望將以沒收德國境內蘇佔區的資產及相應的德國國外投資予以滿足,大家覺得怎麼樣。”

“根據我們的認識,德國在戰前尤其是南美洲有着大量的投資,這些投資的歷史甚至可以追溯到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艾倫威爾遜轉着筆回答道,“先不提我們會怎麼想,美國人可一直把南美洲視爲是美國的自留地,會讓蘇聯對德國的國外投資下手麼?”

一戰二戰,德國資本都瘋狂涌入阿根廷,外資在阿根廷經濟中佔有重要地位,阿根廷經濟有一半是靠外資撐起來的。一戰前阿根廷約有一半的資金儲備掌握在外國人手中。

美國自然是對當時的歐洲資本,尤其是德國資本充滿了警惕,美國和德國在二戰之前,圍繞着南美洲的爭奪,根本不是一件新鮮事。

現在德國已經戰敗,美國人怎麼會允許一個比德國還難對付的蘇聯,接收德國在外的海外投資?

“如果美國人反對蘇聯接收一部分德國的國外投資,當然可能也不會全部反對,而是反對接收美洲範圍內的投資。那麼應該會在侷限於德國國內的賠償作爲讓步。”艾福爾帶入美國人的角度,一邊想一邊道,“可以預見,美國以美英法佔領區的部分份額工業品賠償,應該是可以想象的事情。”

周圍的外交官聞言都認可的點點頭,不過這也沒什麼,比起蘇聯接收德國的海外投資,這是可以接受的,美國人爲了自家後院的安全,防備蘇聯影響藉機出現在美洲。

英國也沒有什麼可損失的,現在又不是一戰之前,從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英國在美洲的投資就已經縮水,地位早已經被美國投資所代替。

既然沒有可損失的,當然可以站在美國一邊,送給美國人一個順水人情,但是也要保證不能白送。

“目前來看首相和外交大臣的主張已經確定了,但是蒙哥馬利元帥目前和蘇聯人關係不錯。我們如何處理佔領區的問題,還是對蘇聯採取進攻威逼姿態,似乎雙方並不是一個態度。”艾倫威爾遜有些撓頭,“說實話,馬上就要大選了,很多事情都擠在一起,工作還真是艱鉅。”

“其實我們都能看出來,蒙哥馬利元帥對英佔區的德國公民以穩定爲主。現在德國境內最大的問題就是糧食問題,柏林這邊的情況並不明顯。西部廣大的德國領土上,糧食問題很重要。”艾福爾有些爲難的道,“總不能從國內運糧過來,這會影響國內的重建。”

會議室一陣沉默,艾倫威爾遜則在沒令人察覺的情況下眉毛一挑,這好像是一個機會,開口道,“我們本土是一個島嶼,本身就不以農業爲強,但是印度是一個有種植傳統的地方,如果非要運糧的話,我建議在印度想想辦法。”

“艾倫說的沒錯,國內也受到了戰爭的波及。”亞歷山大·卡多根一聽,對艾倫威爾遜讓印度人先死的辦法十分贊同。

第六百零七章 哪壺不開提哪壺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艾登醜聞第1574章 空中組合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文化沙皇的訪問第四百六十六章 健康馬來亞運動第一千三百零七章 父慈子孝第八百九十九章 再苦一苦殖民地第1726章 清洗大西洋派第九百三十三章 “英屬緬甸”第二百九十一章 政治賬和經濟賬第三百零七章 偉大的前首相第三百四十五章 開門見喜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 貨幣戰爭第二百二十七章 雙管齊下第一百八十九章 想要做好事第四百七十八章 多米諾骨牌效應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兩面人威爾遜第九百零三章 天然的非洲霸主第七十七章 女人孩子在前面第一百七十六章 一起學習第1706章 冷戰結束第四百九十九章 國際局勢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惺惺相惜第一百八十八章 要勞逸結合第三百四十五章 開門見喜第六百四十六章 阿里汗到來第七百一十二章 女王加冕第四百二十三章 變化中的紐芬蘭第1760章 五傑和鑽石再就業第四百二十一章 鮑中堂第八百五十四章 統治者會議第二十二章 四階戰術第九百四十九章 從未設想的道路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肯尼迪上臺第一千五百一十六章 英國的難處第九百二十一章 麥卡錫的NASA第一千五百四十二章 伊朗人質危機第1600章 轉折中的一九八五第八百一十一章 蘇丹分治第九百六十六章 冰島漁夫第九百八十九章 痛擊法國盟友第二百一十二章 大臣大意了第三百二十一章 禁閉室的艾倫第一千零九章 農牧業合作成果第三百九十九章 大清律的運用第六章 海得拉巴君主第1661章 布什總統第六百八十一章 鍍金計劃第五百一十三章 封鎖清單第三百九十六章 英屬紐芬蘭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準備介入第一千五百零七章 大英需要的人才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人一定要靠自己第七百四十四章 久仰大名第九百三十一章 重返緬甸戰略第六百零六章 打入敵人內部第1644章 防着點英法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 越南太囂張了第八百章 華約成立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大英如閃電般歸來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先簽個密約第一百三十三章 威爾遜首相第五百二十章 爭奪領導權第七百三十三章 先鞠個躬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英國決不投降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假裝不知情第一千五百零一章 英美共同宣言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 紅海軍的勝利第四百九十六章 殺手本能麥卡錫第一百三十三章 威爾遜首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英法調停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不針對第三方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阿爾及利亞公投第五百五十九章 麥天皇的助攻第五百三十一章 和赫本旅行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兩個賭城第二百零四章 清算日奸第一千二百九十章 厚道的英國第八十七章 大英自有國情在此第四百一十四章 波士頓客人第十章 找一條後路第二十三章 安達曼羣島第五百八十章 非洲農業企業化第八百七十五章 封閉式小區第八百零四章 伸張正義的專員第四百章 中堂大人第一百五十四章 今日辱英第五百七十四章 專揭傷疤威爾遜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 挽救和平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 英迪拉的處境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沒禮貌的蘇聯人第一千五百零八章 甩鍋的藝術第五十一章 聲東擊西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 戴高樂病逝第四十一章 前往柏林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家庭風波第1695章 清算的不完全第一百七十三章 人生導師艾倫第五百九十三章 靜坐請願第1724章 內訌的徵兆
第六百零七章 哪壺不開提哪壺第一千零七十九章 艾登醜聞第1574章 空中組合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文化沙皇的訪問第四百六十六章 健康馬來亞運動第一千三百零七章 父慈子孝第八百九十九章 再苦一苦殖民地第1726章 清洗大西洋派第九百三十三章 “英屬緬甸”第二百九十一章 政治賬和經濟賬第三百零七章 偉大的前首相第三百四十五章 開門見喜第一千四百三十二章 貨幣戰爭第二百二十七章 雙管齊下第一百八十九章 想要做好事第四百七十八章 多米諾骨牌效應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兩面人威爾遜第九百零三章 天然的非洲霸主第七十七章 女人孩子在前面第一百七十六章 一起學習第1706章 冷戰結束第四百九十九章 國際局勢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惺惺相惜第一百八十八章 要勞逸結合第三百四十五章 開門見喜第六百四十六章 阿里汗到來第七百一十二章 女王加冕第四百二十三章 變化中的紐芬蘭第1760章 五傑和鑽石再就業第四百二十一章 鮑中堂第八百五十四章 統治者會議第二十二章 四階戰術第九百四十九章 從未設想的道路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肯尼迪上臺第一千五百一十六章 英國的難處第九百二十一章 麥卡錫的NASA第一千五百四十二章 伊朗人質危機第1600章 轉折中的一九八五第八百一十一章 蘇丹分治第九百六十六章 冰島漁夫第九百八十九章 痛擊法國盟友第二百一十二章 大臣大意了第三百二十一章 禁閉室的艾倫第一千零九章 農牧業合作成果第三百九十九章 大清律的運用第六章 海得拉巴君主第1661章 布什總統第六百八十一章 鍍金計劃第五百一十三章 封鎖清單第三百九十六章 英屬紐芬蘭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準備介入第一千五百零七章 大英需要的人才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人一定要靠自己第七百四十四章 久仰大名第九百三十一章 重返緬甸戰略第六百零六章 打入敵人內部第1644章 防着點英法第一千五百三十四章 越南太囂張了第八百章 華約成立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大英如閃電般歸來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先簽個密約第一百三十三章 威爾遜首相第五百二十章 爭奪領導權第七百三十三章 先鞠個躬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英國決不投降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假裝不知情第一千五百零一章 英美共同宣言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 紅海軍的勝利第四百九十六章 殺手本能麥卡錫第一百三十三章 威爾遜首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英法調停第一千三百四十四章 不針對第三方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阿爾及利亞公投第五百五十九章 麥天皇的助攻第五百三十一章 和赫本旅行第一千一百零八章 兩個賭城第二百零四章 清算日奸第一千二百九十章 厚道的英國第八十七章 大英自有國情在此第四百一十四章 波士頓客人第十章 找一條後路第二十三章 安達曼羣島第五百八十章 非洲農業企業化第八百七十五章 封閉式小區第八百零四章 伸張正義的專員第四百章 中堂大人第一百五十四章 今日辱英第五百七十四章 專揭傷疤威爾遜第一千四百五十六章 挽救和平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 英迪拉的處境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沒禮貌的蘇聯人第一千五百零八章 甩鍋的藝術第五十一章 聲東擊西第一千四百二十九章 戴高樂病逝第四十一章 前往柏林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家庭風波第1695章 清算的不完全第一百七十三章 人生導師艾倫第五百九十三章 靜坐請願第1724章 內訌的徵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