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二章 洗白德國工作

這一點不光是華盛頓,倫敦方面也要進行相應的準備,聯邦德國的成立可以視爲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同盟國,分道揚鑣的一個標誌性事件。

甚至比歷史同期更加的嚴重,因爲事情都趕在一塊了。

歷史上聯邦德國成立的時候,至少蘇聯是沒有核武器的,現在不但蘇聯有,英國也有。

有了核武器之後,在進行對抗的時候,可能要逼迫蘇聯忍氣吞聲沒有這麼容易。

事實上自從蘇聯有了核武器之後,戰後美國的逼迫效果就開始大打折扣。

頂着即將結婚名義在倫敦逗留的艾倫威爾遜,也在觀望除了輿論抨擊之外的其他動作,最關鍵的是他怕柏林危機出現,到時候不知道怎麼收場。

歷史上第一次柏林危機蘇聯是沒有核武器的,第二次第三次雖然蘇聯已經完全從戰爭中恢復,並且有了核武器。但執政的是赫魯曉夫,赫魯曉夫致力於和西方緩和進行和平競賽。

而現在蘇聯至少目前執政的是斯大林,蘇聯也有了核武器,美國深陷朝鮮還沒有抽身。這些都是不利因素。

就算是訛詐,斯大林的訛詐和赫魯曉夫的訛詐也不是一回事。這就非常的麻煩。

“我感覺這一次促成聯邦德國的成立,可能前面有一個大麻煩在等着我們。”在外交部大樓中,艾倫威爾遜對着伊斯梅爵士扼腕而嘆,覺得事情難以收場。

艾倫威爾遜也能夠感覺到蘇聯正在漸漸擺脫二戰的創傷,歐洲正在承受越來越大的壓力。一九四五年的美國和一九五一年的美國想法是完全不同的。

艾倫威爾遜也是如此,他和一九四五年的自己想法也不同。那個時候他光想着王老吉和加多寶把英國這個和其正幹掉。才一直努力扒掉蘇聯的底褲,表明蘇聯短時間恢復不了國力。

而現在情況又有所不同了,蘇聯畢竟國土和人口在那擺着,哪怕是恢復了一點,帶來的壓力也能表現的如此直接。

實話實說,他都有些後悔在波茨坦會議的時候,面對蘇聯代表出賣了波蘭。

“艾倫,你一直都是對蘇聯很自信的,今天能夠這麼說真令人意外。”伊斯梅爵士真是驚訝了,眼前這個前途無量的公務員,可是一直以輕視蘇聯面目出現的。

“時間不同想法自然也不同。”艾倫威爾遜嘆了一口氣,“差不多再有五年,最多十年,蘇聯的人口失衡大概就快過去了,一九四五年的未成年將進入國家崗位開始工作。蘇聯畢竟是一個人口超過英國三倍的國家,我們總不能說蘇聯人除了模仿什麼都不會吧?這種言論用來做內宣還好,如果我們也相信就太蠢了。”

英國當然應該和美國站在一起,艾倫威爾遜也這麼認爲,他只不過不想英國被美國捆在美國那邊。站在一起是可以的,不能以附庸的形態出現。

這就好像歷史上丘吉爾的三環外交,和現在艾德禮首相的三環外交是根本不同的一樣。

丘吉爾那個三環外交最重要的一環是美國,自從出爐之後總是依仗美國輕視英聯邦和歐洲,結果越發的朝着美國附庸的道路上邁進。

而艾德禮首相的三環外交,其實沒有美國什麼事,主要依仗的是英聯邦和歐共體的兩翼齊飛,對美國的需求僅限於共同面對蘇聯的時候,這可是完全不同的。

外表三環外交實則兩翼齊飛,才演變成了今天英法一起拉攏歐洲國家的模式。

這樣好不好需要時間來證明,但艾倫威爾遜相信,總比歷史上被戴高樂關在歐共體之外要好得多。

“伊斯梅爵士,現在德國成立,我們可以預測一件事,對德國的武裝就算是法國人仍然心有疑慮,美國也會在未來幾年一步一步的推行。”艾倫威爾遜主動開口建議道,“那麼我們是否應該早做準備,比如說進行一些洗白工作,淡化德國在二戰中的罪行。”

“洗白這個詞用的好,看來你有了一定的想法,直接說出來,到時候看看內閣秘書和首相的態度。”伊斯梅馬上點頭,他也覺得德國的形象應該會出現扭轉。

這是必然的,什麼德國的反省工作做得好,不如說有個好爹。願意幫着德國修復形象,不然就憑藉德國人自己,一年道歉三百六十五次也沒用。

德國的道歉有極大的政治因素在其中,因爲冷戰開始美蘇爭霸,英美急需一個能夠團結在歐洲抵抗蘇聯地面部隊的炮灰,爲此必須將德國重新武裝起來,但是怕輿論無法接受,便製作了一系列包裝工作,如下跪道歉,紀錄片,課本教材等,這些更大因素上是大局觀需求。

沒有英美的默認,就憑藉德國一百年也不可能修復形象。看冷戰剛結束,德國就首先搶在美國前面對南斯拉夫下手就知道,德國人根本沒變,什麼反省都是假象。

同樣都是核泄露,歐美盡一切能力可能的對民衆輸入蘇聯黑料,抹黑蘇聯切爾諾貝利的現象,到了同一陣營日本這邊就在三思後行了,典型的誇大抹黑蘇聯,蘇聯用無數人捨生取義最小化了核影響,保護了歐陸,日本這邊呢?給核廢水畫了吉祥物發到了互聯網,渴望淡化民衆的反感度。

“不如我們主動和美國人商量,對德國的洗白計劃,但是我們的軍情六處必須要留下每一個環節的洗白證據,放在手中防止有一天德國失控。”艾倫威爾遜說出了自己的想法,“把從頭到尾的洗白證據捏在手裡,如果未來有一天德國不馴服,我們就公之於衆。”

伊斯梅深深地看了艾倫威爾遜一眼,他現在是真的震驚了,怎麼好像這個被白廳看好的後起之秀,對這種事非常在行一樣?

雖然震驚,伊斯梅爵士也認爲這算是一個不錯的建議,“可以這麼辦。你怎麼會想出來這種辦法?”

自然是因爲艾倫威爾遜真的幹過,北羅德西亞斯拉夫人對黑人的種族清洗。他就留下了證據,馬來亞的衝擊戰俘營事件,他也留下了證據,都是爲了捏在手中用來制衡的。

這兩件事都做了,面對當前對聯邦德國成立的一些合理預防,艾倫威爾遜很自然的就想起來了投名狀的操作,捏着把柄在手裡,防止萬一未來蘇聯跪了,可以用來威脅德國。

實話實說,他甚至都想要派人跟着肯尼迪和瑪麗蓮夢露拍下私密影片,用來放在手裡防止以後肯尼迪對英國不利。

但是考慮現在肯尼迪和夢露可能還沒有太親密,只能先把這個想法放下。

洗白德國這件事,自然是需要專業人士出馬,在英國沒有比軍情六處更適合的部門來做這件事,既然是對德國的行動,指望軍情六處也更加合適。

軍情六處成立初期,蒐集情報的對象主要是德國。在這期間英國密切關注德國各大港口的軍艦調動情況,將世界第二強大的艦隊大洋艦隊置於嚴密監控之中,發揮不出應有的作用。

所以說軍情六處本就是爲了德國而生,現在操辦這件事在合適不過了。

之後艾倫威爾遜將外交部的想法,轉達給軍情六處的負責人斯圖爾特·孟席斯。

“洗白德國?”斯圖爾特·孟席斯簡直懷疑自己聽錯了,他的一生當中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在苦思冥想怎麼打敗德國人,沒想到有一天要進行一番幫助德國的工作。

“是的,爵士,你沒有聽錯。”艾倫威爾遜看着這位軍情六處的掌門人,把自己的話又重複了一遍。

也許斯圖爾特·孟席斯對待德國人確實是有經驗,不過其他方面可能就頗爲平庸了。比如說,把菲爾比視爲軍情六處接班人,認爲其前途無量的人不是別人,正是眼前這位軍情六處的掌門人。

伯吉斯、麥克林和菲爾比,每一個都是斯圖爾特·孟席斯的心腹愛將。其中斯圖爾特·孟席斯還最看好菲爾比,認爲對方是軍情六處未來領袖的不二人選。

“真沒想到有一天,我竟然會做這種工作。彷彿過去幾十年對德國的工作是夢一場。”斯圖爾特·孟席斯一臉的悵然。

“每一個階段有每一個階段的想法,國家也是這樣。”艾倫威爾遜禮貌的回答道,“現在的局勢迫使我們不得不進行相關的準備。就算是我們不這麼做,美國人也會這麼做。與其這樣還不如我們主動一些,這樣還可以留下把柄在手中不是麼?尊敬的局長。”

這番話一出口,明顯斯圖爾特·孟席斯就好受多了,對於大半生都在針對德國的他而言,這種說辭更加能夠接受。

“好吧,我會全力跟進這個想法。”斯圖爾特·孟席斯點頭道,“對了,艾倫,聽菲爾比說你要結婚了,出於工作輕質我不會到場,今天既然碰上了,我提前表示祝願。”

“謝謝,尊敬的爵士。”艾倫威爾遜面帶微笑,心裡感嘆斯圖爾特·孟席斯對菲爾比真的不一般,絕對的心腹愛將待遇。

第五百九十八章 正是在下第七百九十一章 軍事專家威爾遜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 伽利略系統第1623章 有償幫助第1599章 賣絞索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陰險的英國(美國)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女王和第一夫人第1610章 教育一下美國第二百四十章 三方會談第四百零七章 總督談話第八百二十二章 朱巴會談第八百六十七章 精簡又沒精簡第三百四十八章 成功進步第六百二十五章 威爾遜夫婦第一千四百零八章 特混艦隊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比肩羅斯福第1551章 心理諮詢師第四百二十一章 鮑中堂第八百二十三章 也有美國的責任第1641章 主攻和佯攻第一千四百章 嚇唬基辛格第七百七十一章 保大帝第九百二十八章 專員聽我狡辯第四百四十章 堅強的杜魯門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 兩宮王太后第一千零五十章 誰的責任?第1624章 數碼港計劃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拖延戰術第四百九十三章 休假結束第八百六十八章 埃及的中興之主第八百七十八章 ****第八百二十七章 相似的花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看着我的眼睛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歐洲航天局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阿拉伯鬥士第二百七十章 他們寧死不降第二百二十八章 願者上鉤第八百七十八章 ****第六百九十四章 倫敦改建計劃第七百章 赫本回來了第一千二百九十八章 石油禁運的後果第1557章 一小時二十二分鐘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機會只有一次第四百九十章 南半球的陰謀第八百三十四章 壓力全在法國第四百三十九章 杜威是熱門第1606章 靈活的沙特第二百一十八章 饑荒的前兆第三章 世界首富第一千五百二十四章 罰款福特第1664章 動盪的開始第九百二十章 小威爾遜出生第二百四十八章 價值連城的資料第七百八十九章 愛國者惺惺相惜第1602章 兩國要團結第1604章 莫斯科商業年會第三百六十三章 未來的德國總理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反戰浪潮第二百三十六章 旱災預警第1723章 維爾紐斯事件第二百四十四章 凱瑟琳赫本第四十章 就辱法了怎麼樣第三百三十七章 任命北方專員第四百零七章 總督談話第九百六十七章 再犧牲一下美國第八百四十六章 巴西鐵礦第四百九十九章 國際局勢第1671章 不存在什麼盟友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 小心皮諾切特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我爲大英立過功第二百九十五章 我要求很高第八百九十二章 捲起來了第十四章 專員之間的事情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美國一定會勝利第四百零九章 奪寶奇兵第一百九十四章 接待工作很重要第一百二十四章 貿易委員會會議第1714章 英國人不安好心第二百八十二章 還有誰?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岳父的支持第六百三十九章 我會建堵牆第一百二十九章 胡格爾別墅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英國的抉擇第一千零四十章 獨立日第1648章 處理日本的建議第九百一十一章 殖民者回來了第七百五十九章 暗箱和暗戰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蘇黎世的地精第三百七十六章 伊麗莎白王儲第一百五十二章 輸出分治經驗第一百八十七章 要雙贏第八百九十四章 建立駐澳英軍第五百三十二章 命運的偏愛第五百零四章 北羅德西亞客人第七十七章 女人孩子在前面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兩面人威爾遜第八百六十七章 精簡又沒精簡第1705章 戰略轉進第五百四十章 沙撈越王宮第五百八十五章 美軍沒問題
第五百九十八章 正是在下第七百九十一章 軍事專家威爾遜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 伽利略系統第1623章 有償幫助第1599章 賣絞索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陰險的英國(美國)第一千一百三十三章 女王和第一夫人第1610章 教育一下美國第二百四十章 三方會談第四百零七章 總督談話第八百二十二章 朱巴會談第八百六十七章 精簡又沒精簡第三百四十八章 成功進步第六百二十五章 威爾遜夫婦第一千四百零八章 特混艦隊第一千一百八十六章 比肩羅斯福第1551章 心理諮詢師第四百二十一章 鮑中堂第八百二十三章 也有美國的責任第1641章 主攻和佯攻第一千四百章 嚇唬基辛格第七百七十一章 保大帝第九百二十八章 專員聽我狡辯第四百四十章 堅強的杜魯門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 兩宮王太后第一千零五十章 誰的責任?第1624章 數碼港計劃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拖延戰術第四百九十三章 休假結束第八百六十八章 埃及的中興之主第八百七十八章 ****第八百二十七章 相似的花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看着我的眼睛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歐洲航天局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阿拉伯鬥士第二百七十章 他們寧死不降第二百二十八章 願者上鉤第八百七十八章 ****第六百九十四章 倫敦改建計劃第七百章 赫本回來了第一千二百九十八章 石油禁運的後果第1557章 一小時二十二分鐘第一千零九十一章 機會只有一次第四百九十章 南半球的陰謀第八百三十四章 壓力全在法國第四百三十九章 杜威是熱門第1606章 靈活的沙特第二百一十八章 饑荒的前兆第三章 世界首富第一千五百二十四章 罰款福特第1664章 動盪的開始第九百二十章 小威爾遜出生第二百四十八章 價值連城的資料第七百八十九章 愛國者惺惺相惜第1602章 兩國要團結第1604章 莫斯科商業年會第三百六十三章 未來的德國總理第一千三百四十二章 反戰浪潮第二百三十六章 旱災預警第1723章 維爾紐斯事件第二百四十四章 凱瑟琳赫本第四十章 就辱法了怎麼樣第三百三十七章 任命北方專員第四百零七章 總督談話第九百六十七章 再犧牲一下美國第八百四十六章 巴西鐵礦第四百九十九章 國際局勢第1671章 不存在什麼盟友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 小心皮諾切特第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我爲大英立過功第二百九十五章 我要求很高第八百九十二章 捲起來了第十四章 專員之間的事情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美國一定會勝利第四百零九章 奪寶奇兵第一百九十四章 接待工作很重要第一百二十四章 貿易委員會會議第1714章 英國人不安好心第二百八十二章 還有誰?第一千零七十六章 岳父的支持第六百三十九章 我會建堵牆第一百二十九章 胡格爾別墅第一千一百七十五章 英國的抉擇第一千零四十章 獨立日第1648章 處理日本的建議第九百一十一章 殖民者回來了第七百五十九章 暗箱和暗戰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蘇黎世的地精第三百七十六章 伊麗莎白王儲第一百五十二章 輸出分治經驗第一百八十七章 要雙贏第八百九十四章 建立駐澳英軍第五百三十二章 命運的偏愛第五百零四章 北羅德西亞客人第七十七章 女人孩子在前面第一千一百八十一章 兩面人威爾遜第八百六十七章 精簡又沒精簡第1705章 戰略轉進第五百四十章 沙撈越王宮第五百八十五章 美軍沒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