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外界形勢有利(上)

連續幾日的校場點兵之後,又開始了盛大的文娛活動,尤其是深受軍兵鍾愛的足球,軍隊的聯賽要進行整整三個月。球隊是以營爲單位組建的,整體而言,高俊並不希望軍隊培養自己的職業運動員,現如今的經濟狀況也不能容許這類人存在。太平軍的球員依舊是以普通軍兵爲主。

高俊出席了開幕之戰,發覺高俊前來的士兵們歡呼陣陣,並且邀請高俊中場開球,當然不會遭到拒絕,兩名隊長站在場地中央,高俊掏出一枚天王酬功錢,讓他們各自猜正反。比賽進行的非常順利,高俊在場邊觀看的正高興的時候,顏青卻找了過來,告訴高俊過幾日就將有天使過來,現如今使者已經趕到了朝城縣。

這讓高俊有些吃驚,沒想到使者來的挺快。

“據說是冊封使者,朝廷下的詔諭,要加郎君太尉之銜。”

高俊早就知道了,完顏珣又給手下這幫的軍頭們加官進爵,不光是他,其餘依舊在河北堅持作戰的金軍軍頭們都得到了封賞。尤其是太行山中的武仙,作爲反正人員後來居上。加封爲檢校太保。

算起來,太尉的虛銜絕對不低了,但是,金王朝現如今風雨飄搖,他的封賞哪裡還有信譽呢?高俊也只是微微一笑,只不過,在球場上得知自己變成了高太尉,還是蠻讓人感到尷尬的。

正當高俊與他的士兵們還在歡呼的時候,遙遠的申河河畔,旗幟在燃燒,騎兵在奔馳,蒙古人彷彿黑色的烏雲一樣翻滾着涌了上來,彷彿要將眼前的敵軍徹底摧垮,無數驚慌失措的士兵丟下武器,遙遙逃命而去。

就在這千鈞一髮的時候,一名騎士如同閃電般衝了出來。身後的扈從高舉着光輝的旗幟,帶領着花剌子模勇士發起了決死的反攻,蒙古人遭受猝然一擊,陣腳一下子慌亂了許多,不一會兒就敗退了下去。

然而,在這個方向的蒙古人剛剛被壓制,在另一個方向上,這些黑烏鴉又擊潰了花剌子模人。來自伊朗的步兵們根本不是蒙古軍隊的對手,而阿富汗人同樣在敵人的鐵蹄面前落荒而逃,只有重騎兵依舊可以信賴,扎蘭丁王子率領着這些精銳左右衝鋒,支持着整個軍團不至於崩潰。然而,每次反擊的力道越來越弱,而蒙古人正不懷好意的向兩翼延展陣地,似乎是準備包抄吃掉敵軍,驚恐的波斯步兵們紛紛扔掉武器四處潰逃,而剛剛加入軍團的印度人也只能徒喚奈何。

在不遠處的山崗上,白色的大旗迎風飄動,鐵木真和他的心腹侍從們在這裡觀看整個戰場的局勢。今天,所有的蒙古將軍們表現都不錯,沒有任何人偷懶或者是失職,他們英勇作戰,讓鐵木真感到非常滿意。

然而,毫無疑問,今天所有的榮譽卻屬於在敵軍陣線中勇猛作戰的扎蘭丁王子,他精湛的戰爭技術和勇猛的精神令所有的蒙古人肅然起敬。他就像被一羣獵犬圍攻的雄獅一樣,用自己健壯的雙爪維護榮譽,以及他背後的整個軍團。

可即便是扎蘭丁如此兇猛,也到了謝幕的時候了,花剌子模人的軍團已經不可能維持,士兵們紛紛扔掉武器逃跑,而蒙古騎兵就像黑色的鏈條一樣,纏繞着逐步將敵軍一輪輪的滅殺。

窮途末路的時候,扎蘭丁王子卻讓所有人大吃一驚,他沒有魯莽的衝進敵軍裡枉送性命,也沒有徹底聽天由命,而是令人驚歎的突然調頭縱馬衝進了申河之中,並且很快泅到了對岸,箭矢在他身旁掠過,可他連看都不看一眼,也絲毫不感到害怕。等到戰馬終於踏到河對岸的土地時,他纔回馬遙望這邊的戰場,毫無疑問,花剌子模軍隊連半刻鐘都維持不了了。

王子帶着不甘和憤恨投向了印度,這卻給了鐵木真極大的印象,他不由得讚歎說:“我的兒子就應該這樣!”

不提起這個還好,一說到這件事,鐵木真又想起自己三個不成器的兒子,頓時又嘆了口氣,失望了起來。他始終不明白,爲什麼當年父親教導自己的時候,是那麼的溫和有效,可是自己有了四個兒子,卻無法用像父親對待自己那樣去對待他們,不像父親那麼有耐心,善於尊尊教誨,他的教育變得更加乖戾和急躁。他知道兒子們怕他像旱獺怕灰狼一樣,如果自己有一天魂歸騰格里,四個兒子起碼有三個私下裡都會暗自鬆一口氣的。

不過,至少眼前都是孝順兒子,並且也十分能幹,就在申河決戰前不久,朮赤和哲別毀滅了剛剛復興的格魯吉亞王國,跨過了高加索山脈,進入了南俄平原,並且開始與當地人打交道。

這是一個以基輔爲核心的文化圈聯盟,很難說是一個統一的國家,但也確實是同氣連枝,至少當其中一位大公受到原來的韃靼人侵犯時,剩餘的人是願意組成聯軍來支援的。

“羅……呃,羅,羅,俄羅斯人。”哲別試了好幾次,都很難把羅斯這個單詞說的清楚明白,畢竟蒙古語從來沒有以R開頭的詞語。無奈之下,他乾脆將羅的元音放到了前面,這樣說起來就容易多了:“俄羅斯人也會使用鐵器,他們的士兵用巨斧和弓箭作戰,並且箭術都不賴,是一羣要注意的敵人。但是這一地區很窮,士兵們甚至湊不齊金屬的盔甲,他們還穿着用木頭和皮革連綴的甲衣,有的是魚鱗甲,而有的是豎條札甲,要注意到敵軍的這一劣勢,畢竟我軍擁有更精良的盔甲可以利用。羅斯的大公們很團結,但是他們都一樣的愚蠢,我們可以想辦法在戰場上加幾個圈套,他們會乖乖中計的。”

羅斯人並不知道哲別刻薄但是卻中肯的評價,他們正在用木頭雕成的大杯子盛滿摻了蜂蜜的土啤酒,做開戰前最後的暢飲,準備消滅正信的敵人。

一個年紀輕輕的將領站在他自己營帳的門口,看着馬伕伺候自己的戰馬,過幾天就是和羅斯人戰場較量的時候了,絕對不容有失,他甚至不知道自己的身份已然非常特殊:郭德海是第一個打到歐洲的漢族人。

不過,此時並沒有人能書寫這段傳奇故事,也沒有專訪,更拿不到勳章,郭德海也不看重這個還不爲他所知的榮譽,此時他滿心念到的,還是家鄉中國那邊的情況。

第一章 肇端易州靖安民(上)第二十四章 諸神的黃昏(下)第二十二章 黑旗漫卷太平在(下)第五章 邢州的合圍第二章 武學(下)第十九章 理學派再起北伐議(上)第十三章 邢州的結局(上)第二章 風雲斷,日月昏(下)尾聲第十章 鬱悶的軍使(下)第十五章 黑暗時刻(上)尾聲第八章 軍隊(下)第二十章 波濤誓,山石銘(下)第十章 北院(下)第十七章 冒險與危情(上)第二十一章 血情(上)第十八章 工?農?擇(下)第十五章第九章 愛情與瞭解 不一定關聯(上)第十三章 三縣合討賊(上)第二十四章 熱血灌開山河花(下)第十六章 惠民司(下)第九章 華東莊(上)第二十章 決勝胥浦橋(下)第三章 步兵(上)第八章 再動旌旗催陣鼓(下)第十八章 進與守(下)第十六章 崩潰(下)第六章 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下)第二十三章 東遼的終結(上)第二十三章 法?理?情(上)第十二章 共赴勝利(下)第三章 大青山(上)第十五章 慶新春羣英共歡宴,備戰事諸將再練兵(上)第十八章 費運判掛印去淮北(下)第一章 糧食法令(上)第一章 赤紅血(上)第二十章 勢窮力竭(下)第十九章 俘虜法令(上)第十八章 勢不可擋的尖刀(下)第十三章 出其所不趨,趨其所不意(上)第九章 食鹽法令(上)第十九章 反對(上)第十章 支援前突(下)第十九章 決勝胥浦橋(上)第六章 大興府(下)第七章 萬壑千巖位置雄(上)第十二章 奮進的義軍(下)第十六章 遍篩燕山:也古的防守策略(下)第十六章 瘴氣三時作陣雲(下)第十三章 讓我們自以爲有共識(上)第十八章 跨戰線馮達獻良策,戰吳橋李銘立大功(下)第十七章 時全出現(上)第十五章 一堆蒼煙收不起(上)第八章 前線吃緊,後方緊吃(下)第十一章 麥田伏擊戰(上)第十七章 勢不可擋的尖刀(上)第十七章 十面埋伏大將名(上)第十四章 魚(下)第二十二章 踏營寨高俊破敵寇,扮友軍左軍賺城門(下)第六章 散兵(下)尾聲第六章 書信頻頻(下)第七章 彭義斌堅守泗州城(上)第二十一章 獨行劍再現淮陰郡(上)第十六章 一堆蒼煙收不起(下)第十五章 軍管法令(上)第二十三章 趙公旭牽引滔天計(上)第一章 赤紅血(上)第十二章 前營騎兵(下)第十九章 間隙生同牀(上)第一章 瘴雲滾滾(上)第九章 愛情與瞭解 不一定關聯(上)第十章 四方館(下)第四章 李驍奇(下)第四章 困難重重的進攻(下)第四章 判?決?待第四章 白刃紛紛(下)第三章 狗(上)第二十四章 後與前(下)第五章 揭秘利國寨(上)第二章 紅襖起(下)第十章 史彌遠弄權政事堂(下)第十一章 胡山堡(上)第二十四章 天地無路,忠義無法(下)第十一章 持續改善民生(上)第十八章 中軍帳(下)第十章 正與奇(下)第三章 身後身前事莫猜(上)第十一章 兵貴勝,不貴久(上)第十二章 宋軍之敗,彌遠之得(下)第六章 倍則分之(下)第十八章 突圍先鋒撒千戶(下)第九章 鎬如雲,鍬如雨(上)第二十四章 面對(下)第二十一章 以膳代兵高太尉(上)第十九章 節鎮(上)第八章 間諜(下)第八章 曬網村逆擊戰(下)
第一章 肇端易州靖安民(上)第二十四章 諸神的黃昏(下)第二十二章 黑旗漫卷太平在(下)第五章 邢州的合圍第二章 武學(下)第十九章 理學派再起北伐議(上)第十三章 邢州的結局(上)第二章 風雲斷,日月昏(下)尾聲第十章 鬱悶的軍使(下)第十五章 黑暗時刻(上)尾聲第八章 軍隊(下)第二十章 波濤誓,山石銘(下)第十章 北院(下)第十七章 冒險與危情(上)第二十一章 血情(上)第十八章 工?農?擇(下)第十五章第九章 愛情與瞭解 不一定關聯(上)第十三章 三縣合討賊(上)第二十四章 熱血灌開山河花(下)第十六章 惠民司(下)第九章 華東莊(上)第二十章 決勝胥浦橋(下)第三章 步兵(上)第八章 再動旌旗催陣鼓(下)第十八章 進與守(下)第十六章 崩潰(下)第六章 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下)第二十三章 東遼的終結(上)第二十三章 法?理?情(上)第十二章 共赴勝利(下)第三章 大青山(上)第十五章 慶新春羣英共歡宴,備戰事諸將再練兵(上)第十八章 費運判掛印去淮北(下)第一章 糧食法令(上)第一章 赤紅血(上)第二十章 勢窮力竭(下)第十九章 俘虜法令(上)第十八章 勢不可擋的尖刀(下)第十三章 出其所不趨,趨其所不意(上)第九章 食鹽法令(上)第十九章 反對(上)第十章 支援前突(下)第十九章 決勝胥浦橋(上)第六章 大興府(下)第七章 萬壑千巖位置雄(上)第十二章 奮進的義軍(下)第十六章 遍篩燕山:也古的防守策略(下)第十六章 瘴氣三時作陣雲(下)第十三章 讓我們自以爲有共識(上)第十八章 跨戰線馮達獻良策,戰吳橋李銘立大功(下)第十七章 時全出現(上)第十五章 一堆蒼煙收不起(上)第八章 前線吃緊,後方緊吃(下)第十一章 麥田伏擊戰(上)第十七章 勢不可擋的尖刀(上)第十七章 十面埋伏大將名(上)第十四章 魚(下)第二十二章 踏營寨高俊破敵寇,扮友軍左軍賺城門(下)第六章 散兵(下)尾聲第六章 書信頻頻(下)第七章 彭義斌堅守泗州城(上)第二十一章 獨行劍再現淮陰郡(上)第十六章 一堆蒼煙收不起(下)第十五章 軍管法令(上)第二十三章 趙公旭牽引滔天計(上)第一章 赤紅血(上)第十二章 前營騎兵(下)第十九章 間隙生同牀(上)第一章 瘴雲滾滾(上)第九章 愛情與瞭解 不一定關聯(上)第十章 四方館(下)第四章 李驍奇(下)第四章 困難重重的進攻(下)第四章 判?決?待第四章 白刃紛紛(下)第三章 狗(上)第二十四章 後與前(下)第五章 揭秘利國寨(上)第二章 紅襖起(下)第十章 史彌遠弄權政事堂(下)第十一章 胡山堡(上)第二十四章 天地無路,忠義無法(下)第十一章 持續改善民生(上)第十八章 中軍帳(下)第十章 正與奇(下)第三章 身後身前事莫猜(上)第十一章 兵貴勝,不貴久(上)第十二章 宋軍之敗,彌遠之得(下)第六章 倍則分之(下)第十八章 突圍先鋒撒千戶(下)第九章 鎬如雲,鍬如雨(上)第二十四章 面對(下)第二十一章 以膳代兵高太尉(上)第十九章 節鎮(上)第八章 間諜(下)第八章 曬網村逆擊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