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行路難(下)

本次冬季演習不僅僅是爲了說服軍官們採用新的進攻戰術,更主要的目標是檢驗太平軍在冬季作戰之後,實力恢復的程度以及對攻打城市的戰力保持。

在模擬演練當中,太平軍吶喊攻城的景象非常壯觀,而且軍兵們表現出色,看得出來,儘管過去幾個月,他們遭遇的都是野戰和防守,但也沒有忘記如何攻打城池,這將爲六州之戰帶來更大的勝算。

“屏波,你們乾的不錯。”看着演習井然有序的樣子,高俊忍不住誇獎溫逢海,現在他已經不直呼其名了,而是尊稱其字。

此時溫逢海和其它參軍圍在一張大桌前面,還在埋頭收發匯理文件,聽見高俊的誇獎,擡起頭來欲言又止,又低下頭去整理文件了。

“屏波,我看你是有話要說。”高俊略微想了一下:“好,你不說,我來替你說,你們這幫人是不是都想着下去帶兵了?”

高俊把話挑明瞭,溫逢海也就藏不住了:“高郎君,你以前曾經說過,要讓參謀職位和領兵職位經常互相調換,之前咱們一直打仗,只進行過一輪,現如今是不是也該將我們放到基層都隊裡去了?”

對於這種變動,參謀們的意願向來比領兵主官們更加強烈,運籌帷幄固然不冒什麼風險,但是在前線指揮軍馬纔有軍功可立,溫逢海作爲高俊手下最優秀的參軍,地位也未必比得上在前線英勇作戰的軍使。

更何況,天天跟着高俊處理軍務,眼看着高級將官運籌帷幄,這好比是往他們的血液裡面點了一把火,讓他們個個都充滿了建功立業的狂熱嚮往。

高俊確實有這方面的打算,趁着和平,是重建根據地軍隊體系的時候了。

戰前,高俊計劃建立八個營、六十個旗的軍馬,但是這支軍馬還沒有建立真正意義上的總部,一直是由高俊這個第一營統制的營部來兼任,這顯然降低了效率。

這段時間以來,太平軍連遇惡仗,雖然遭到了損失,但也鍛鍊了隊伍,新銳軍官層出不窮,立功受獎的人排着長隊,都需要一個職位來安排,等攻克山東北部六州之後,又會有大量新兵涌入,水漲船高,老兄弟也應該都安排到軍官的職位上。

再加上潘正馬上就要率軍離開,這幾套下來,根據地迎來了一次提升軍官的大窗口期。

高俊已經有了基本謀劃,在營的基礎上設立陣編制。

太平軍(山東)爲一陣,下轄五營。

陣將軍:高俊

陣副將軍:孫庭、馮達

陣長史:王澮,陣佐史:韓武平

陣總判:張大春,陣助判:胡光祖

一營統制馮達(兼任),副統制湯貴

二營統制張惠,副統制袁鏡

三營統制樓升,副統制趙永(暫時不能述職)

四營統制陳秉彝,副統制齊昭

五營統制郭延嗣,副統制溫逢海

第一騎兵旗指揮李銘

第一輕騎兵旗指揮訛留山律

第二輕騎兵旗指揮桑真

主計運輸旗指揮蒲察阿虎

工兵旗指揮任福

少年軍校軍使蔡寧

太平軍(陝西)爲一陣,下轄三營。

陣將軍:潘正

陣副將軍:裴真,郝思文

陣長史:趙昉,陣佐史:沐白

陣總判:孫邦佐,陣佐判訛留山律

一營統制裴真(兼任),副統制羅大定

二營統制郝思文(兼任),副統制許國

三營統制廖法起,副統制蔣盡忠

第二騎兵旗指揮溫迪罕僧虔

這次調整有三大原則:

第一,“好人好馬上陝西”,高俊給了潘正一個上好的組合班子,老副手郝思文自然要跟隨,裴真這個老陝西兒也過來搭班子,更不要說趙昉和孫邦佐這些老資格。

許國等人都是一時名將;廖法起手下的湖南兵更是不愧“飛虎”之名,都是橫勇的好漢;會造火器的凌振也被帶到了陝西繼續發光發熱。高俊還把程闢、納坦章這兩個身邊人給了潘正,以示信任。

第二,“主軍”“參謀”大對換,在高俊留下的隊伍裡,原本是政工軍法口的陳秉彝下去當了步兵統制(把他自己嚇得夠嗆),後勤口的樓升和蔣盡忠也都重新進入部隊之中。反倒是張大春、韓武平、胡光祖這幾個歷來帶兵的人反過來進入指揮部。

石莞、施信、賴隆等參軍們幾乎全都補了副指揮和軍使,都下去帶部隊去了,而賀萬歲、唐太平、蘇日月、熊開國、劉俊海、徐規、季宗若、陳辭等人則目瞪口呆的被解除了指揮權,進入了陣部。

高俊的身邊人也進行了一輪調換,爭取了程闢的同意之後,高俊署理了一份文件,讓他去擔任旗長史去了。高俊手下的書手和傔從們基本上都出職軍典軍判了。

只有斡脫這個混賬玩意兒,被高俊罵了好幾次,還堅持不懈的一定要跟着高俊,哪都不去。

部隊好生混亂了一陣,但還是很快恢復了正軌。

但也並非所有單位的一把手都進行了調換,騎兵部隊,輕騎兵部隊,工兵部隊等主將一手組建,而且還在高速發展中的隊伍,爲了防止發展中的波折,依舊由原有指揮員繼續指揮。

第三,在這次調整中,以都級編制爲單位,高俊特意打混了幾支地域特色鮮明的隊伍,湖南飛虎軍、揚州強勇軍、以及山東舊部都不復存在了。

考慮到都隊是軍官直接用口令指揮的,因此按照方言因素,依舊沒有將隊伍完全打散,同一個都內的軍兵往往還是老鄉的,但是營旗基本上都進行了小規模的互換,以保證沒有完全地域特色的隊伍。

各位營統制手下的隊伍,來源都相對複雜,既有他們用的得心應手的老部隊,也有添加了幾支新部隊。

看着這些人的臉色,高俊嘆了口氣,他知道很多人不會把這條命令當回事,這些人在戰鬥中屢立殊勳,堅信不論黑貓白貓,能抓住老鼠就是好貓,打贏勝仗就是硬道理。

但是時代變了,高俊要組建的是一支近代化的軍馬。在這種改革之後,太平軍戰鬥力在短時間內也會略有下降,但是進行這樣的整編,傳統的補給模式和指揮模式被打破,能夠迅速的接納大量的新人手,也能帶來充盈的軍官儲備,也能夠實行更加複雜多變的戰術,適應更加複雜的狀況。

至於不接納這種參謀部新制度的人,高俊也是一個意見:不換思想就換人。

第十四章 在寬大機動中大量消滅敵人(下)第十三章 成敗瞬間判若雲泥(上)第十一章 剋日平雲潘彥真(上)第三章 起落山道(上)第二章 金蓮川(下)第二十三章 吏員(上)第十二章 號角起,鐵騎連(下)第二十二章 鄒乃濟(下)關於金朝中後期軍事制度的介紹第十七章 工?農?擇(上)第八章 絕擊天勝(下)第十章 勾腸債務(下)第二章 劉家渡突襲戰(下)第十七章 親軍司(上)第七章 郭延嗣(上)第十三章 百業興(上)第七章 牛(上)第九章 愛情與瞭解 不一定關聯(上)第十章 戰爭之路(下)第二十四章 行六部(下)第二十四章 吹不散的悲怮(下)第十八章 突圍先鋒撒千戶(下)第二章 東真的覆滅(下)第十九章 火漫山東(上)第十五章 崩潰(上)第二章 通訊兵(下)第十八章 期待着一個幸運 和一個衝擊(下)第二章 意外的故人(下)第十四章 行軍法令(下)第九章 四邊擾(上)第六章 邢州的合圍(下)第十九章 敵與友(上)第十七章 地陷魯南(上)第九章 鎬如雲,鍬如雨(上)第七章 無論你肯或不肯 我都選擇等(上)第十一章 按部就班(上)第四章 走向爭霸之路(下)第八章 軍隊(下)第十八章 潘彥真的詢問(下)第二十三章 降霹靂高俊申天罰,上和書嚴實求苟且(上)第二十四章 行六部(下)第二十一章 順與叛(上)第四章 事與願(下)第十六章 諸線牽(下)第十九章 李銘(上)第十一章 下臺階二將盟河北,上期貨高俊探江南(上)第二十三章 刑事法令(上)第十五章 人情難做(上)第十七章 星轉鬥,駕回龍(上)第一章 完顏珣遣兵下淮北(上)第九章 戰爭之路(上)第十一章 高城落日隱悲茄(上)第八章 萬壑千巖位置雄(下)第二十三章 史無前例的對決(上)第二十三章 飛狐壩(上)第二十四章 步兵(下)第八章 人心難測(下)第十五章 潘正(上)第十章 弓騎兵(下)尾聲第十七章 鼠(上)第五章 勸?恨?歸(上)第七章 武大公講禮迎客,李師帥斷糧進軍(上)第二十三章 法?理?情(上)第十九章 元好問的任務(上)第十三章 狂夫瞿瞿(上)第二十三章 捷書飛上九重天(上)第十一章 今與來(上)第二十四章 天地何所依(下)第六章 來之不易的勝利(下)第二十章 節鎮(下)第十二章 穆王何事不重來(下)第十九章 允厥執中:先賢遺訓垂千古(上)第十一章 血稅(上)第十四章 嚇不退的計劃(下)尾聲第十四章 李鎮撫攪亂盱眙縣(下)第七章 再動旌旗催陣鼓(上)第二十章 反對(下)第十章 巧用力叢氏奪睢陽,勢蓋天高俊再和議(下)第七章 顧留鎮保衛戰(上)第八章 彭義斌堅守泗州城(下)第二十二章 痛苦的頭領(下)第十四章 血案(下)第八章 牛(下)第十九章 狼(上)第二十四章 亭亭山殲滅戰(下)第十五章 日月昏昏(上)第三章 三州野戰(上)第十九章 敵與友(上)第二十三章 匡國軍堅守冀中,高太尉,以步克騎(上)第十五章 高舉正義之劍(上)第十四章 合撒兒的態度(下)尾聲第九章 月朗朗(上)第二十三章 趙公旭牽引滔天計(上)第八章 陰差陽錯(下)第十八章 民兵(下)第七章 郭延嗣(上)第五章 倍則分之(上)
第十四章 在寬大機動中大量消滅敵人(下)第十三章 成敗瞬間判若雲泥(上)第十一章 剋日平雲潘彥真(上)第三章 起落山道(上)第二章 金蓮川(下)第二十三章 吏員(上)第十二章 號角起,鐵騎連(下)第二十二章 鄒乃濟(下)關於金朝中後期軍事制度的介紹第十七章 工?農?擇(上)第八章 絕擊天勝(下)第十章 勾腸債務(下)第二章 劉家渡突襲戰(下)第十七章 親軍司(上)第七章 郭延嗣(上)第十三章 百業興(上)第七章 牛(上)第九章 愛情與瞭解 不一定關聯(上)第十章 戰爭之路(下)第二十四章 行六部(下)第二十四章 吹不散的悲怮(下)第十八章 突圍先鋒撒千戶(下)第二章 東真的覆滅(下)第十九章 火漫山東(上)第十五章 崩潰(上)第二章 通訊兵(下)第十八章 期待着一個幸運 和一個衝擊(下)第二章 意外的故人(下)第十四章 行軍法令(下)第九章 四邊擾(上)第六章 邢州的合圍(下)第十九章 敵與友(上)第十七章 地陷魯南(上)第九章 鎬如雲,鍬如雨(上)第七章 無論你肯或不肯 我都選擇等(上)第十一章 按部就班(上)第四章 走向爭霸之路(下)第八章 軍隊(下)第十八章 潘彥真的詢問(下)第二十三章 降霹靂高俊申天罰,上和書嚴實求苟且(上)第二十四章 行六部(下)第二十一章 順與叛(上)第四章 事與願(下)第十六章 諸線牽(下)第十九章 李銘(上)第十一章 下臺階二將盟河北,上期貨高俊探江南(上)第二十三章 刑事法令(上)第十五章 人情難做(上)第十七章 星轉鬥,駕回龍(上)第一章 完顏珣遣兵下淮北(上)第九章 戰爭之路(上)第十一章 高城落日隱悲茄(上)第八章 萬壑千巖位置雄(下)第二十三章 史無前例的對決(上)第二十三章 飛狐壩(上)第二十四章 步兵(下)第八章 人心難測(下)第十五章 潘正(上)第十章 弓騎兵(下)尾聲第十七章 鼠(上)第五章 勸?恨?歸(上)第七章 武大公講禮迎客,李師帥斷糧進軍(上)第二十三章 法?理?情(上)第十九章 元好問的任務(上)第十三章 狂夫瞿瞿(上)第二十三章 捷書飛上九重天(上)第十一章 今與來(上)第二十四章 天地何所依(下)第六章 來之不易的勝利(下)第二十章 節鎮(下)第十二章 穆王何事不重來(下)第十九章 允厥執中:先賢遺訓垂千古(上)第十一章 血稅(上)第十四章 嚇不退的計劃(下)尾聲第十四章 李鎮撫攪亂盱眙縣(下)第七章 再動旌旗催陣鼓(上)第二十章 反對(下)第十章 巧用力叢氏奪睢陽,勢蓋天高俊再和議(下)第七章 顧留鎮保衛戰(上)第八章 彭義斌堅守泗州城(下)第二十二章 痛苦的頭領(下)第十四章 血案(下)第八章 牛(下)第十九章 狼(上)第二十四章 亭亭山殲滅戰(下)第十五章 日月昏昏(上)第三章 三州野戰(上)第十九章 敵與友(上)第二十三章 匡國軍堅守冀中,高太尉,以步克騎(上)第十五章 高舉正義之劍(上)第十四章 合撒兒的態度(下)尾聲第九章 月朗朗(上)第二十三章 趙公旭牽引滔天計(上)第八章 陰差陽錯(下)第十八章 民兵(下)第七章 郭延嗣(上)第五章 倍則分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