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7章 全力以赴

美軍的攻擊來得非常迅速,卻不夠猛烈,也不夠突然。

離第一戰鬥艦隊還有大概兩百公里的時候,美軍機羣就遭到攔截。雖然美軍飛行員都做好了思想準備,在之前的戰鬥中就遭遇過類似的情況,即中國艦隊的防空戰鬥機前出到兩百公里之外執行攔截任務,但是美軍飛行員根本就沒有料到,前來攔截的防空戰鬥機多達五十餘架。

戰鬥沒有什麼懸念,美軍機羣很快就被衝散了。

問題是,美軍出動的轟炸機與攻擊機接近一百架,還出動了二十多架護航戰鬥機,依然有不少美軍戰機突破了防空戰鬥機的攔截。

只是,第一戰鬥艦隊不止有一道防空攔截線。

當時,顧祝同已經明確知道第31艦隊在東北方向上,因此在部署防空作戰時,把大部分警戒艦都放在了艦隊東北方向上,而這些警戒艦分成了兩個梯隊,並且以此形成了兩道防空攔截線。

Wωω.тт kān.Сo

可以說,在艦隊防空作戰中,警戒艦的價值不在防空戰鬥機之下。

說得直接一些,防空戰鬥機能夠在遠離航母的地方攔截來襲敵機,靠的就是前出的警戒艦,因爲只有警戒艦上的對空搜索與警戒雷達才能及時發現敵機,也才能把防空戰鬥機導引到正確的方向上去。事實上,在雷達問世之前,防空戰鬥機的巡邏範圍並不大。比如在一九三三年的中日戰爭中,防空戰鬥機的活動範圍就不足五十公里,主要就是沒有雷達指引,防空戰鬥機根本不可能及時發現來襲敵機,也就不可能攔截敵機。正是在防空警戒艦的支持與協助下,防空戰鬥機才能在戰鬥中發揮出最大效能,在儘可能遠的地方攔截敵機,不給敵機靠近艦隊的機會。

當然,總免不了有漏網之魚。

最終,有十多架美軍戰機突破了兩道防空攔截線。

可惜的是,這些美軍戰機還要突破第三道封鎖線,即由戰艦上的高射炮組成的防空火力網。

實戰早已證明,單獨、或者小股活動的戰機,對艦隊幾乎沒有威脅。

在大戰初期,小規模的空中打擊還能收到一些效果,主要是當時戰艦上的防空火力還不夠強大。可以說,在大戰爆發的時候,除了中國海軍的戰艦上有足夠多的高射炮之外,其他海軍沒有一艘合格的防空戰艦。問題是,大戰已經打了兩年,各國海軍都吸取了教訓、總結了經驗,在戰艦上安裝了大量高射炮。即便是美國海軍的重巡洋艦上,也有多種口徑的數十門高射炮。

在如此密集的防空火力面前,任何單獨、或者小股活動的戰機都沒有生存空間。

用“南京”級防空巡洋艦來說,其單側的高射炮數量就超過了五十門,其中一百毫米高射炮有十二門,分成兩個炮羣、能夠同時攔截兩批敵機,四十毫米高射炮有二十四門,分成三個炮羣、能夠同時攔截三架敵機,二十毫米機關炮有二十四門,分成四個炮羣、能夠同時攔截四架敵機。即便除掉主要用於遠程阻攔射擊的一百毫米高射炮,也能同時攔截七架來襲敵機。

顯然,如果同時攻擊的戰機太少,肯定會同時遭到多個炮羣攻擊。

根據中國海軍做的統計,在同時用兩個炮羣對付一個目標的時候,擊落的概率在百分之九十九以上。

由此可間,那十多架美軍戰機根本不可能創造奇蹟。

更要命的是,這十多架戰機分別來自兩艘艦隊航母,隸屬於四個中隊,因此在攻擊的時候根本無法協同作戰。

此外,美軍戰機同時攻擊了第一戰鬥艦隊第一航母戰鬥羣裡的三艘艦隊航母。

結果就是,分到每艘航母上的美軍戰機只有聊聊數架。

當時,受到重點照顧的是“秦始皇”號。

這也沒什麼好奇怪的,“秦始皇”號是艦隊旗艦,飛行員一眼就能認出來,而且當時第二航母戰鬥羣在後方大約二十公里處,離得足夠遠,因此美軍飛行員沒有發現具有相似外形特徵的“漢武帝”號。

攻擊“秦始皇”號的美軍戰機有五架,三架是俯衝轟炸機,兩架是魚雷攻擊機。

從超低空進入的魚雷攻擊機最先受到攔截,而且均在離“秦始皇”號五公里之外的海面上空被擊落。

雖然三架俯衝轟炸機趁此機會逼近了“秦始皇”號,而且領隊長機還開始俯衝,但是都沒有能夠投下炸彈,或者說都在投彈之前被高射炮擊落,而且三架戰機上的飛行員沒有一人倖免。

美軍飛行員非常勇猛,但是他們的犧牲卻毫無價值。

隨着最後一架美軍戰機被擊落,顧祝同懸着的心終於放了下來。

九點二十五分,顧祝同下達了攻擊命令。

成功頂住了美軍的打擊,第一戰鬥艦隊官兵的士氣幾乎達到頂點,作業效率也比平常快了許多。

十五分鐘之後,參與攻擊的俯衝轟炸機與魚雷攻擊機全部準備就緒。

這個速度,讓顧祝同都有點驚訝,因爲要在以往,怎麼也得花上二十五分鐘,有的時候甚至需要半個小時。

當然,此時也不能耽擱。

攻擊第32艦隊的機羣已經返回,而且已經在艦隊南面徘徊了半個多小時,大部分戰機都沒剩下多少燃油了,急需降落到航母上。此外,還需要回收一批防空戰鬥機,讓其執行護航任務。

考慮到第31艦隊有可能發動第二輪打擊,所以此時航空作業效率比什麼都重要。

九點四十分剛過,俯衝轟炸機開始升空。

因爲所有的戰鬥機都已派出去執行任務,所以只有在俯衝轟炸機與魚雷攻擊機全部升空之後,才能讓航母回收一部分戰鬥機,然後在飛行甲板上爲這些戰鬥機補充燃油,再讓其緊急升空。

當時,卓宇凡提出,讓第二航母戰鬥羣的兩艘航母回收戰鬥機。

這樣一來,只需要減少轟炸機與攻擊機的出動數量,就能讓護航戰鬥機及時起飛,而護航戰鬥機能在攻擊行動中提高攻擊效率。

只是,顧祝同沒有采納這個建議。

以當時的情況來看,顧祝同並沒有打算髮動第二輪打擊,而是希望在一次攻擊之後就使第31艦隊喪失作戰能力。

如此一來,就需要出動足夠多的轟炸機與攻擊機。

當然,同樣需要出動足夠多的護航戰鬥機。

至於拖延一些時間,影響不會很大。如果斯普魯恩斯出動了第二批攻擊機羣,就不會剩下多少防空戰鬥機。相反,如果斯普魯恩斯沒有出動第二批攻擊機羣,顧祝同就有足夠的時間發起一次規模足夠大的攻擊行動。

此外,還有一點必須考慮。

這就是,攻擊第32艦隊的機羣已經返回,而且需要馬上降落。如果讓兩艘航母出動護航戰鬥機,讓三艘航母出動攻擊羣,那麼就沒有一艘航母能夠在出動了戰機之後,立即回收返航的戰機。更重要的是,攻擊第32艦隊的戰機在返航之後,不但需要補充燃油、還要做一些必要的維護,需要佔用大量時間。也就是說,在回收這些戰機之後,航母將暫時喪失出動能力。

以當時的情況,在回收戰機只後的一個小時之內,航母是無法出動戰機的。

如此一來,顧祝同就更加不可能指望發起第二輪攻擊了。他必須把全部力量集中用在第一輪攻擊中,不給斯普魯恩斯反擊機會。

問題是,斯普魯恩斯已經派出了第二支攻擊機羣。

這就是,由三艘小型航母出動的二十四架俯衝轟炸機與十二架護航戰鬥機。

雖然這支機羣的規模不是很大,但是隻要及時到達,肯定能產生決定性作用。

可以說,這也是顧祝同沒有料到的一點。

九點五十分,輪到魚雷攻擊機升空的時候,第31艦隊的第二支攻擊機羣到達。

不幸中的萬幸是,此時第一戰鬥艦隊上空仍然有足夠多的防空戰鬥機,那些之前攔截了美軍機羣的戰鬥機並沒返航降落。

可以說,如果當時顧祝同採納了卓宇凡的建議,那麼第一戰鬥艦隊就將遭受滅頂之災。

問題是,只有大約二十架防空戰鬥機在艦隊外圍巡邏,另外的戰鬥機都已返回,準備降落後補充燃油,然後執行護航任務。

結果就是,只有二十多架防空戰鬥機及時投入戰鬥。

雖然防空戰鬥機依然有着足夠明顯的優勢,因爲這次護航的是f-4f,而不是性能更好的f-6f,此外攻擊機羣的規模也小了許多,但是最終,依然有近十架俯衝轟炸機衝開了戰鬥機的攔截線。

緊要關頭,顧祝同沒有終止魚雷攻擊機升空,而是命令所有戰鬥機投入防空作戰。

當時,在艦隊南面等待降落的戰鬥機也投入了戰鬥。雖然這些戰鬥機都沒有剩下多少燃油,但是彈藥十分充足,畢竟在攻擊第32艦隊的時候,沒有遇到美軍戰鬥機,也就沒有在空戰中消耗彈藥。

在美軍戰機飛到艦隊上空的時候,五艘航母都派出了絕大部分魚雷攻擊機,沒有來得及起飛的魚雷攻擊機則被直接推進了大海。利用防空警戒艦提供的預警時間,之前遠離航母的防空戰艦也靠近了航母。

第一戰鬥艦隊已經派出了攻擊機羣,現在就看如何頂住美軍的第二波攻擊了。

第129章 據點第353章 兵貴神速第203章 開闢新戰場第177章 新局面第565章 遭遇戰第281章 潛艇警戒線第78章 鬥智第167章 血誓第167章 前奏第609章 國防部第二百一十二二章 遭遇第304章 大意輕敵第89章 和平的希望第131章 美國參戰第5章 元勳第104章 傾國豪賭第560章 準備不足第45章 特立獨行第379章 戰列第207章 冒險第229章 中心海洋第550章 鉤心鬥角第91章 非正規戰鬥第153章 錯失良機第86章 相互妥協第257章 關鍵島嶼第137章 綱領第1章 當務之急第387章 預備隊第120章 緊要關頭第105章 前途莫測第100章 堅持第237章 反客爲主第558章 由攻轉守第116章 主動出擊第315章 證明自己第128章 臨時政府第561章 更多選擇第536章 齊頭並進第103章 餘波第105章 前途莫測第53章 跑步前進第61章 下馬威第22章 赴死之地第97章 秘密潛入第294章 有想法第74章 僥倖第400章 兩害相權第317章 大膽行動第569章 前沿部署第468章 風暴海洋第5章 明爭暗鬥第27章 奉陪到底第459章 強攻第119章 賭注第8章 三權第169章 打壓第63章 火藥桶第582章 立場第二百一十二二章 遭遇第498章 僵持第483章 最佳選擇第356章 艦隊迴歸第576章 聲東擊西第131章 美國參戰第59章 帝國軍人第13章 銀行集團第286章 異想天開第447章 備戰第236章 扛鼎之作第451章 登陸前第412章 勞師遠征第70章 圈套第50章 歐戰風雲第204章 披掛上陣第43章 拖累第395章 爭取第25章 死有其所第555章 從艦到岸第314章 擔當重任第7章 矛盾根源第285章 目的第272章 空中屏障第320章 前出偵察第233章 不倫不類第496章 準備就緒第171章 殊途同歸第577章 信號第152章 坐以待斃第124章 各有打算第285章 目的第313章 用行動證明第43章 大型化第111章 突防第80章 全速北上第521章 難題第359章 灰心絕望第77章 伏擊第187章 優勢第216章 根源
第129章 據點第353章 兵貴神速第203章 開闢新戰場第177章 新局面第565章 遭遇戰第281章 潛艇警戒線第78章 鬥智第167章 血誓第167章 前奏第609章 國防部第二百一十二二章 遭遇第304章 大意輕敵第89章 和平的希望第131章 美國參戰第5章 元勳第104章 傾國豪賭第560章 準備不足第45章 特立獨行第379章 戰列第207章 冒險第229章 中心海洋第550章 鉤心鬥角第91章 非正規戰鬥第153章 錯失良機第86章 相互妥協第257章 關鍵島嶼第137章 綱領第1章 當務之急第387章 預備隊第120章 緊要關頭第105章 前途莫測第100章 堅持第237章 反客爲主第558章 由攻轉守第116章 主動出擊第315章 證明自己第128章 臨時政府第561章 更多選擇第536章 齊頭並進第103章 餘波第105章 前途莫測第53章 跑步前進第61章 下馬威第22章 赴死之地第97章 秘密潛入第294章 有想法第74章 僥倖第400章 兩害相權第317章 大膽行動第569章 前沿部署第468章 風暴海洋第5章 明爭暗鬥第27章 奉陪到底第459章 強攻第119章 賭注第8章 三權第169章 打壓第63章 火藥桶第582章 立場第二百一十二二章 遭遇第498章 僵持第483章 最佳選擇第356章 艦隊迴歸第576章 聲東擊西第131章 美國參戰第59章 帝國軍人第13章 銀行集團第286章 異想天開第447章 備戰第236章 扛鼎之作第451章 登陸前第412章 勞師遠征第70章 圈套第50章 歐戰風雲第204章 披掛上陣第43章 拖累第395章 爭取第25章 死有其所第555章 從艦到岸第314章 擔當重任第7章 矛盾根源第285章 目的第272章 空中屏障第320章 前出偵察第233章 不倫不類第496章 準備就緒第171章 殊途同歸第577章 信號第152章 坐以待斃第124章 各有打算第285章 目的第313章 用行動證明第43章 大型化第111章 突防第80章 全速北上第521章 難題第359章 灰心絕望第77章 伏擊第187章 優勢第216章 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