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7章 關鍵島嶼

八月二十四日,顧祝同率領艦隊離開了臘包爾錨泊地。)

他沒有立即進入所羅門海,而是在俾斯麥海活動了幾日,主要就是讓“唐玄宗”號上的飛行員熟悉一下環境。

雖然早在七月底,“唐玄宗”號就來到了西南太平洋戰場上,並且參與了幾次作戰巡邏任務,但是與另外四支艦載航空兵聯隊相比,“唐玄宗”號搭載的第十艦載航空兵聯隊依然不太熟悉西南太平洋上的環境。事實上,很多初次來到西南太平洋戰場上的中國軍人,都不大適應這邊的環境。主要就是,所羅門羣島位於熱帶海域,氣候非常炎熱潮溼,官兵很容易沾染上熱帶疾病。

直到八月二十八日,第51艦隊才進入所羅門海。

此時,美軍已經放棄了馬基拉島與倫內爾島,陸戰隊在八月二十日就登上了這兩座被美軍拋棄的島嶼。

第51艦隊沒有在路上耽擱時間,三天之後就到達了倫內爾島南部海域。

當天,第51艦隊出動艦載機,轟炸了新赫布里底羣島上的美軍基地,並且攻擊了一支由維拉港出發的船隊。

按照戰區司令部制訂的作戰計劃,第51艦隊首先得轟炸新赫布里底羣島,剷除該地的美軍岸基航空兵。此後,登陸艦隊將進入新赫布里底羣島與新喀里多尼亞之間的海峽,艦隊則前出到珊瑚海南部海域。如果一切順利的話,將在對新喀里多尼亞進行一週的轟炸與炮擊之後。於九月中旬發起登陸作戰行動。

當然,這只是計劃。

考慮到第31艦隊已有兩艘艦隊航母,還有六艘小型航母,而且美軍肯定會在新喀里多尼亞阻擊中國軍隊。所以戰區司令部對作戰行動放得很開,並沒明確要求必須在九月中旬發起登陸作戰行動。

說白了,如果出現意外情況,就得推辭登陸作戰行動。

最大的意外,就是第31艦隊來找麻煩。

要在以往,顧祝同並不想增加這個麻煩,也不會主動去找斯普魯恩斯的麻煩,畢竟攻打新喀里多尼亞。不見得要與第31艦隊決戰。

只是,在與馮承乾談過之後,顧祝同的想法有了改變。

雖然在理論上,攻打新喀里多尼亞並不需要擊敗美軍艦隊。)只需要保住制海權,特別是登陸作戰海域的制海權,但是顧祝同更加清楚,這隻能確保登陸行動不受影響,也只能穩步向前推進。要想以最快的速度在西南太平洋戰場上取勝,顯然不能這麼做,而是得想辦法幹掉美軍艦隊。

重要的是,顧祝同有理由相信。斯普魯恩斯不會向斯科特那樣躲起來。

在印度洋上,斯科特還有轉圜餘地。不管怎麼說。英國當局並沒指望斯科特的第二印度洋艦隊能夠把中國艦隊擋在印度洋之外,更沒有指望駐守印度的英軍能夠穩住戰線。甚至不相信能夠守住印度。也就是說,沒有人強行命令斯科特必須率領艦隊出海作戰。只要有絕對的必要,斯科特甚至能夠率領艦隊離開印度洋。說白了,在打與不打的問題上,斯科特有絕對決策權。

問題是,斯普魯恩斯根本沒有這樣的決策權。

在瓜達爾卡納爾島淪陷,以及麥克阿瑟下達了撤退命令之後,新喀里多尼亞成爲了美軍在澳洲本土之外最後的防線。

退到新喀里多尼亞,美軍身後就是澳洲大陸。

也就是說,如果不能在新喀里多尼亞擋住中國軍隊,那麼美軍就只能退到澳洲本土,在澳洲大陸上與中國軍隊決戰。

也許,有人認爲守衛澳洲大陸要比守衛一座羣島容易得多。

不管怎麼說,澳洲大陸有足夠的戰略縱深,而且擁有一定的工業實力,能夠爲美軍提供必要的支援。此外,在其他物資、特別是糧食上,基本上沒有後顧之憂。要知道,即便在所羅門羣島被攻佔後,澳大利亞也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畜牧產品出口國,其輸出的肉牛佔了英國總進口量的百分之七十。

問題是,澳洲大陸的戰略縱深根本沒有價值。

道理很簡單,澳洲只是一座面積更大的島嶼而已,而且極易遭到戰略封鎖,而其本土的工業與資源,又不足以支持長期抗戰。

這下,問題來了。

中國艦隊已經進入印度洋,而且擊敗了英國皇家海軍的第二印度洋艦隊,因此只要有需要,第21艦隊隨時可以南下封鎖澳洲大陸,攔截所有從南非到澳洲的船隻,使美軍無法利用印度洋航線。

西南太平洋上,關鍵就在新喀里多尼亞。

只要美軍依然控制着新喀里多尼亞,那麼從信息拉年前往澳洲的航線就不會受到太大的威脅,而且部署在新西蘭與澳洲的反潛巡邏機就足以掩護這條航線,不需要動用太多的反潛戰艦。

可以說,美軍能在西南太平洋上堅持下來,與這條航線有着必然關係。

換句話說,如果這條航線被中國軍隊切斷了,那麼美軍就算在澳洲大陸上修建了極爲堅固的防禦設施,也肯定守不住。

事實上,在瓜達爾卡納爾島被中國軍隊攻佔之後,這個問題已經暴露了出來。

這就是,在佔領了霍尼亞拉港之後,中國海軍首先部署的不是艦隊,而是潛艇,並且派遣了數艘潛艇支援艦。這樣一來,前往塔斯曼海活動的潛艇就能以霍尼亞拉港爲基地,而且在沒有受損的情況下,甚至不需要返回港口,在珊瑚海中部就能得到潛艇支援艦的支持,從而大幅度提高了潛艇的作戰效率。

更重要的是,在以霍尼亞拉港爲基地的情況下,中國海軍中數量衆多的中小型近海潛艇也能派上用場了。要知道,在此之前,受前進基地的支持能力限制,能夠到塔斯曼海活動的只有遠洋潛艇。

隨着大批中小型潛艇到來,新西蘭到澳洲的航線成爲了中國潛艇的獵場。

到一九四二年底,在新西蘭到澳洲航線上被潛艇擊沉的船隻比一九四一年同期的數量高出了近三倍!

事實上,這還是其次的。

要知道,在大西洋戰場上,美國海軍已經鍛煉出了一支極爲強大的反潛力量,而且在太平洋戰場的護航作戰中,美軍的表現也不算差。只要美軍捨得投入兵力,保護好從新西蘭到澳洲的航線根本不是問題。

關鍵就是,要想保住這條航線,就得守住新喀里多尼亞。

道理很簡單,如果中國軍隊佔領了新喀里多尼亞,那麼除了可以讓執行破交任務的潛艇獲得更好的前進基地之外,部署在新喀里多尼亞的岸基航空兵,特別是遠程巡邏機與重型轟炸機,將能更加有效的封鎖這條航線。事實上,即便中國空軍不出動轟炸機,只需要中國海軍動用一些遠程巡邏機配合潛艇作戰,比如幫助潛艇尋找航線上的船隻,就能大幅度提高潛艇的作戰效率。

在大西洋戰場上,德軍已經證明,在得到及時可靠的情報支援之後,潛艇的破交作戰效率能提高十倍,而戰損率能降低百分之八十。也就是說,相當於把潛艇的作戰交換比提高了五十倍。

這是個什麼概念?

以北大西洋上的破交戰鬥爲準,中國海軍只需要動用不到三十艘潛艇,並且讓這些潛艇分成三批輪換出動,就能把新西蘭到澳洲航線的運送能力降低百分之九十,讓超過八成的商船有來無回。

可以說,只要中國軍隊佔領了新喀里多尼亞,完全封鎖澳洲大陸根本不成問題。

也正是如此,美軍要想守住澳大利亞,就必須守住新喀里多尼亞,不然中國海軍通過封鎖就能讓守衛澳洲的美軍投降,至少能夠讓部署在澳洲的美軍變得無足輕重,從而使澳洲失去戰略價值。

顯然,這要比直接攻打澳洲更加划算。

當時,甚至連斯普魯恩斯都認爲,中國軍隊在攻佔了新喀里多尼亞之後,很有可能不會攻打澳洲,而是會進行戰略封鎖,然後把重點轉向中太平洋,爭取在一九四三年上半年佔領夏威夷羣島。

可以說,這絕對不是好事。

對美國來說,夏威夷羣島比澳大利亞重要百倍。

說白了,不管美軍在西南太平洋上投入多少兵力,其主要目的都是爲了在此牽制住中國軍隊,減輕本土方向上的防禦壓力,或者說是讓中國軍隊無法在軍力佔據絕對優勢的情況下進軍美國本土。

由此可見,夏威夷羣島實際上是美國的本土防線。

只要中國軍隊佔領了夏威夷羣島,就有能力攻擊美國本土西海岸地區,甚至出動艦隊封鎖美國本土西海岸地區。

要知道,美國本土東西兩岸之間的往來,主要靠的不是鐵路,而是海運。

此外,從夏威夷羣島出發,中國軍隊還能更加便捷的奪取進攻美國本土的前進基地,比如南加州西面的幾座島嶼。

總而言之,美軍必須在澳洲牽制住中國軍隊,也就必須守住新喀里多尼亞。

爲此,美國海軍就得盡一切努力奪回制海權,也就得在艦隊決戰中,擊敗強大的中國艦隊。

斯普魯恩斯還有別的選擇嗎?(。。)

第152章 足跡第153章 錯失良機第313章 用行動證明第578章 再次登陸第37章 看熱鬧第241章 將錯就錯第64章 機會與挑戰第51章 攻守同盟第579章 戰略撤退第607章 放權第150章 新手與老手第478章 接二連三第58章 面對偉人第121章 拷問第39章 海軍第一第18章 委曲求全第256章 矛盾與合作第486章 預警機第402章 外強中乾第379章 戰列第127章 全新的開始第24章 末途絕路第36章 利益博弈第39章 海軍第一第449章 最後衝刺第55章 風雲再起第301章 優劣有別第270章 載譽而歸第551章 萬事俱備第116章 主動出擊第138章 深入大洋第144章 決戰時機第563章 兩手準備第211章 貓捉耗子第232章 隱身時代第75章 出發第249章 接踵而至第197章 戰亂之地第24章 末途絕路第435章 亂中出錯第41章 如釋重負第216章 爭分奪秒第219章 利益至上第28章 主力決戰第267章 孤軍深入第121章 拷問第22章 只缺艦隊第213章 手到擒來第19章 逃亡之路第8章 人間地獄第3章 鐵打的軍營第465章 喧賓奪主第99章 賣國與亡國第196章 轉移重點第447章 備戰第72章 生死抉擇第194章 軍事航天第126章 夾擊第225章 撤與戰第45章 選擇第129章 據點第533章 陷阱第466章 蜂擁而來第242章 一舉超越第103章 餘波第179章 突擊第197章 戰亂之地第103章 激戰第569章 前沿部署第571章 措手不及第76章 左顧右盼第160章 營救行動第448章 糧草先行第11章 主動出擊第63章 體能極限第145章 傾斜的天平第28章 叔侄第336章 勝利在望第184章 圈套第208章 石油危機第117章 戰鬥開始第7章 軍事行動第451章 登陸前第538章 主力陸戰師第606章 無償援助第395章 爭取第93章 挑戰書第28章 叔侄第537章 最後的預備隊第112章 親兄弟明算賬第143章 趕赴戰場第586章 服軟第509章 守將第338章 進軍威克島第120章 困獸猶鬥第476章 致命錯誤第87章 不戰而勝第461章 虛驚一場第170章 報道第623章 核試驗
第152章 足跡第153章 錯失良機第313章 用行動證明第578章 再次登陸第37章 看熱鬧第241章 將錯就錯第64章 機會與挑戰第51章 攻守同盟第579章 戰略撤退第607章 放權第150章 新手與老手第478章 接二連三第58章 面對偉人第121章 拷問第39章 海軍第一第18章 委曲求全第256章 矛盾與合作第486章 預警機第402章 外強中乾第379章 戰列第127章 全新的開始第24章 末途絕路第36章 利益博弈第39章 海軍第一第449章 最後衝刺第55章 風雲再起第301章 優劣有別第270章 載譽而歸第551章 萬事俱備第116章 主動出擊第138章 深入大洋第144章 決戰時機第563章 兩手準備第211章 貓捉耗子第232章 隱身時代第75章 出發第249章 接踵而至第197章 戰亂之地第24章 末途絕路第435章 亂中出錯第41章 如釋重負第216章 爭分奪秒第219章 利益至上第28章 主力決戰第267章 孤軍深入第121章 拷問第22章 只缺艦隊第213章 手到擒來第19章 逃亡之路第8章 人間地獄第3章 鐵打的軍營第465章 喧賓奪主第99章 賣國與亡國第196章 轉移重點第447章 備戰第72章 生死抉擇第194章 軍事航天第126章 夾擊第225章 撤與戰第45章 選擇第129章 據點第533章 陷阱第466章 蜂擁而來第242章 一舉超越第103章 餘波第179章 突擊第197章 戰亂之地第103章 激戰第569章 前沿部署第571章 措手不及第76章 左顧右盼第160章 營救行動第448章 糧草先行第11章 主動出擊第63章 體能極限第145章 傾斜的天平第28章 叔侄第336章 勝利在望第184章 圈套第208章 石油危機第117章 戰鬥開始第7章 軍事行動第451章 登陸前第538章 主力陸戰師第606章 無償援助第395章 爭取第93章 挑戰書第28章 叔侄第537章 最後的預備隊第112章 親兄弟明算賬第143章 趕赴戰場第586章 服軟第509章 守將第338章 進軍威克島第120章 困獸猶鬥第476章 致命錯誤第87章 不戰而勝第461章 虛驚一場第170章 報道第623章 核試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