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二章 砸了自己腳

然而讓黃瓊沒有想到的是,那位書生氣十足,但骨子裡面多少還有些自命清高,自認爲才華橫溢的司馬公子,卻遠沒有他這個年紀該有的謙遜之心,更沒有其父的城府。對於黃瓊其實只是走過場一樣的鼓勵,雖說盡力掩飾,但眉眼之中還是透露出一絲得意的表情。

只是他眉眼之中的得意,儘管掩飾的很好,卻沒有逃過黃瓊的眼睛。看着這位司馬公子的神情,黃瓊心中不由得微微有些失望。這位司馬公子雖說年紀不算大,但卻是比宋之喚還要大兩三歲,幾乎與範劍同庚。這個年紀,按理說應該沉穩了一些。

可黃瓊在這位司馬公子身上,只看到了書生的傲氣,卻並未看到該有的沉穩。之前司馬宏讓其站着伺候酒局的時,這位司馬公子在見到賈權、範劍、宋之喚三人,坐在酒席上臉色便有一絲不忿之色。雖說在自己與其父面前,一直在勉力掩飾,可到底還是沒有壓制下去。

直到自己讓他也坐下入席,這臉色才慢慢的緩和下來。自己不過一個當朝親王,礙於場面鼓勵了幾句,便表現得洋洋自得。連自己的一個託詞都沒有聽出來,此人真實的水平可見也有限的很。相對於他那位老奸巨猾的父親,在看看他的表現,黃瓊只能感嘆虎父犬子。

不過雖說出了這麼一個,被黃瓊不過意思、意思誇獎了幾句,便有些目空一切的司馬公子。但這頓酒宴在黃瓊的刻意營造之下,大家吃的還是賓主盡歡。尤其是這幾年官場之上,遭遇到極大挫折,將一門心思都放在了幼子身上的司馬宏。

看到黃瓊對兒子,多少有些另眼相看的意思,感覺到兒子成爲天子門生有望,這一興奮便喝得有些的多。至於宋之喚在整個宴會期間,對黃瓊偶爾看向他的眼光,依舊是躲躲閃閃不說,除了偶爾與那位司馬公子,交流一下所學之外,整體上也顯得沉默寡言得很。

在酒席上,只是一味灌自己的酒。在酒席尚未結束的時候,便喝的酩酊大醉。也看出了宋之喚明顯有心思,還以爲他因爲父母蒙冤而死,今兒又是大年所以對父母思念過度,纔有些失態的黃瓊倒也沒有多想,更沒有去追究他什麼失禮之罪。

反倒是見到他喝的有點多,便吩咐李海安排人先將他送回休息。而待已經有些微醺的司馬宏,也在子媳攙扶下離去。看着司馬宏那位兒媳,離去時姣好的背影,尤其是走路時背後那個猶如銀盆一樣圓潤的部位時,黃瓊心中又升起一絲,有些按耐不住的心猿意馬。

不過,在轉過頭看到身後看着自己的何瑤,以及其他諸女後。瓊連忙將腦海之中,那一絲不應該存在的想法甩去後,走到了何瑤的身邊。只不過在見到何瑤、段錦、林含煙三女,看向自己帶着一絲懷疑,外加三分審視的眼光時。多少心中有鬼的黃瓊,不由得有些心虛。

好在三女雖說多少都有些懷疑,但卻是極其默契的誰也沒有多問,才最終讓黃瓊逃過了一劫,讓黃瓊過了一個很是消停的春節。不過,雖說有些心猿意馬,但黃瓊到底不是那種爲美色不顧一切的人。雖說閒暇時偶爾也有些想法,但最終理智戰勝了某些不道德的齷蹉。

甚至刻意爲了避嫌,或是在引起什麼不好的念頭。在初一那頓酒席之後,黃瓊都再也沒有踏入司馬宏一家人,居住的那個院子一步。即便有事找司馬宏商議,也是派人將他請到自己書房。不過司馬宏也許大比日期將近,想讓自己兒子在黃瓊面前多留下一些印象。

以便爲自己這個兒子,今後仕途打開一條通天之路。雖說不是每次都帶上這個小兒子,但隔三差五也是帶過來,這讓黃瓊多少有些不滿意。好在那位司馬公子,也不知道是每次來之前,得到了司馬宏吩咐,在黃瓊與司馬宏談事的時候並不插言,只是在一邊靜靜聽着。

只有每次都看到他一副欲言又止樣子,多少還是想給他一個表現機會的黃瓊,在刻意詢問他的時候,才發表自己的一些看法。原本黃瓊還以爲,這位司馬公子雖說只是一個書呆子。但能在司馬宏至少看起來甚嚴家教之下,在自己面前還一臉的表現欲。

又是在司馬宏這樣父親多年言傳身教之下,哪怕再死讀書,至少也應該有一些自己獨到的見解。卻沒有想到,這位司馬公子在回答問題的時候,卻是一塌糊塗。除了張嘴閉嘴,都是子曰詩云,便是孔曰成仁、孟曰取義一類的話,再不就是照着書本斷章取義。

問他該如何治理地方,張嘴便是什麼教化,只要讓百姓都熟讀聖賢之書,知禮儀、懂廉恥,地方上自然百事安寧。問他治國理政之念,基本上也一樣照搬。只是多了朝廷多選用賢人教化百姓,處處以聖人言論治國,便可聖天子垂拱而治,這天下自然也就是風調雨順。

除了面子上這些稀粥之外,想要撈點乾的全無。而黃瓊與司馬宏日常討論的,不是御用諸司改制的事情,便是詢問司馬宏對市舶司的一些看法。這位司馬公子不是一頭霧水,就是刻板的照搬書本答非所問。也就是說除了照搬書本之外,論起實際來是一竅不通。

在兩三次之後,對於這位司馬公子的表現,很是有些無語的黃瓊。嘴上雖說沒有說什麼,但也在沒有詢問他的看法和間接。不過考慮到他那位老爹,對他深厚的期望,黃瓊最終還是讓司馬宏在談事的時候,儘可能的都將其帶來。

希望他能在耳聞目睹之下,學習到一些於國於民都能用得到的東西,而不是在那裡張嘴、閉嘴,去子曰詩云,再不就做着那些整日辛勞,尚且不得一溫飽的百姓,什麼教化、禮義廉恥一類白日夢。只是讓黃瓊有些失望的是,這位司馬公子明顯是很固執的那種人。

爲人倒是很求上進,就是死抱着書本不放的勁頭讓人有些無可奈何。黃瓊與司馬宏談的那些東西,都要去四書五經之中尋找解答。對於黃瓊讓他多讀讀諸子百家之言,反倒是一點都聽不進去。而最讓人可氣的是,他還能從四書五經之中找出釋義。

開商埠、改官坊這些事情,去四書五經之中找答案,這不是明顯曲解書中之意嗎?對於這位司馬公子這股子死抱着書本不放的勁頭,黃瓊除了感嘆其這個傢伙爲人軸過了頭,一副不食人間煙火的面目之外。心中也暗自打算,若是這個傢伙真進士及第了。

自己就一腳給他踹到那個州縣,去做他的教授,讓他好好學學究竟該怎麼教化百姓。到時候,就算司馬宏埋怨自己也無所謂。這麼一個甚至就連基本人情世故,都不是太懂的書呆子。若是真的外放他去做地方官,那不僅僅害的是他一個人,還有那一州縣的百姓。

讓黃瓊除了而且這位司馬公子的到來,除了讓黃瓊對這位司馬公子,徒有虛表更加不滿意之外,還引發了另外一個有些意外的後果。每次他的到來,總讓一心想要忘記那個,不該自己惦念人的黃瓊。每一次都要想起,那日婦人離去時,落在黃瓊眼中銀盆一樣圓潤的部位。

非但未能讓黃瓊忘記那日的情景,反倒是還變相的加深了印象,搞的黃瓊時不時的更加有些心癢難耐。如果不是黃瓊控制力強一些,再加上不是那種做事無底線的人。搞不好多少弄巧成拙的司馬宏,非搞出一些事端來不可。

而除了這位司馬公子之外,這個春節期間還發生了一件更讓黃瓊頭疼的事情。大朝會那日,在含元殿內他對大理使臣說的那番話,除了調侃那位使臣之外,還有一個意圖就是掩蓋段錦,眼下就在自己府中的事情。老爺子當時有些詭異的眼神,並沒有瞞過黃瓊。

讓他沒有想到是,他說者無意、聽着卻是有心了,他這個貪花好色的名聲,在諸國使臣之中不脛而走。爲了討好這位大齊朝未來的儲君,各國使臣從大年初二開始便絡繹不絕,登門前來拜訪。原本按照慣例,大年初二開始便是各級官員,相互走動投拜帖的時候。

原本黃瓊鐵律,前來投拜帖、進獻年禮的官員一個不見,年禮一百貫以上的不收。所以,本朝官員倒還無所謂,只是投了拜帖,送上所謂一百貫年禮,在領回英王府贈送的無論官職大小,每人都是清一色的鈞窯茶具一套回禮,便打道回府。

但前來拜訪的各國使臣,黃瓊卻是不能不見。這除了禮部上奏之後,皇帝御筆親準,讓黃瓊不得不接見之外。還有一點很重要,那就是黃瓊想要藉機摸一摸,西南諸夷以及南洋諸蕃,對桂林郡王府的真正態度如何。

當然,以他這個桂林郡王府準女婿的身份,人家未必肯與他說實話。但要摸清楚一個人心理究竟想的是什麼,除了朝中那些城府極深,讓人很難看出深淺來的老官油子之外。很多時候,往往未必真的需要他們說什麼,有時候一個眼神,一個不經意的動作便已經足夠。

不過若是隻接見西南諸夷,以及諸藩國實在有些過於明顯。所以,黃瓊便乾脆放開了,本朝官員雖說一個不見,但外邦使臣與朝內諸部酋長、頭人,只要前來登門拜訪的,一概全部接見。反正有皇帝的聖旨在前,黃瓊倒也不怕別人說什麼。

至於前來拜訪的那些使臣,與部族酋長、頭人心裡面究竟想的是什麼?黃瓊還得等到見到本人之後再說。一時之間,黃瓊的英王府相當的熱鬧。膚色、打扮、外表各異的使臣,幾乎是絡繹不絕。黃瓊即便在不情願,也只能打點起精神,與這些酋長、頭人,以及諸國使臣

不過,黃瓊也沒有想到,前來拜會他的各部族頭人,以及各番邦使節。除了正常作爲賀禮的奇珍異寶、土特產之外,就好像不約而同的送了同一種禮物。那就是各型各色,外貌、膚色各異的美女。沒有想到當初調侃之言的笑話,最終變成了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第四百零四章 朕要聽實話第五百二十二章 我只是通知你們第四百五十五章 因禍得福第三百九十二章 返京第七百九十八章 放我們離開吧第一百二十八章 頂撞與馬屁第七百五十一章 這不是作踐人嗎?第六百八十二章 我在那邊等着你第一百一十四章 倔強的劉夫人第四百八十六章 百害而無一利第七百三十一章 家的味道第六百六十四章 英王在罵誰?第五百二十四章是你的跑不了第四百一十三章 變相保證第二百七十七章 秘折第四百四十八章 算個屁第二百七十三章 有本王給你擔着第五百零六章 別負了她第五十二章 陳瑤的勸說第一百七十七章 永王故人第八百六十一章 宋王妃第八百二十七章 真能拉下臉來第二百二十八章 序幕第二百零三章 死個明白不是?第二十七章 玉不琢不成器第二百一十七章 主動請纓第二百三十六章 你在威脅我?第二百七十一章 牛嚼牡丹第五百七十七章 相信我第一百七十章 懵逼的三角關係第四百零二章 揭皇帝的傷疤第八百二十七章 真能拉下臉來第五百一十九章 暗手第七百六十章 錢真的能通神第七百一十一章 夜長人奈何?第一百五十一章 只能靠英王自己第九百零七章 桂林郡王的心思第二百五十七章 景王秘事第四百四十七章 早就看出來了第二百三十七章 叛逆期的範劍第六百零三章 先上車的永王第六百九十一章 隱憂第八百零三章 那打的就是寡人臉第二百零五章 老爺子很精明第二百零九章 看不懂的諸將第七百四十四章 他是真就這麼蠢?第三百九十三章 一根拔不出去的刺第二百四十七章 招供第二百九十章 敲山震虎的二嫂第三百四十三章 帶刺的花第二百四十章 活的不行死的也行第五百三十二章 舉薦第六百三十五章 本王親自做這個誘餌第七百零八章 燈下美人第八十章 主動送上門的機會第二百九十九章 何必呢?第三百二十六章 通商之權第八百九十五章 紀王跑了第一百三十八章 罵他們都是輕的第三百二十一章 補償第六百四十章 先打中路第五百零七章 鬱悶的黃瓊第三百五十九章 名師才能出高徒第七百零六章 極貴之人第三百八十二章 強詞奪理第六百七十七章 老狐狸第四百零八章 棋道如人道第一百二十四章 根子第三百二十二章 升米恩、鬥米仇第五百五十九章 慎妃的韌性第一百七十六章 意外第四百七十五章 捫心自問第一百六十章 郭太醫第二百零九章 看不懂的諸將第四百零四章 朕要聽實話第七百六十八章 凡事多加小心爲好第一百二十五章 賈權的觀點第七百一十五章 煩心事第四百零四章 朕要聽實話第五百九十二章 溫柔窩飛不出雄鷹來第一百零七章 母親的爽約第七百三十六章 要文鬥第四百九十九章 滿意的皇帝第二百四十六章 心理戰術第一百九十八章 把你的餘生交給我第七百八十六章 以贖我的罪過第七百九十六章 苦情戲?第七百八十九章 那都是百姓血淚第六百四十七章 我不過是一個馬前卒第三百八十七章 到此爲止罷第三百二十七章 能推就推、能拖就拖第六十四章 燙手山芋?第七百七十二章 攻心爲上?第四百三十一章 差別第七百八十六章 以贖我的罪過第七百三十九章 這小子好陰第九十一章 永王的禮物第八十七章 都在試探第二百一十四章 我不希望再有下次
第四百零四章 朕要聽實話第五百二十二章 我只是通知你們第四百五十五章 因禍得福第三百九十二章 返京第七百九十八章 放我們離開吧第一百二十八章 頂撞與馬屁第七百五十一章 這不是作踐人嗎?第六百八十二章 我在那邊等着你第一百一十四章 倔強的劉夫人第四百八十六章 百害而無一利第七百三十一章 家的味道第六百六十四章 英王在罵誰?第五百二十四章是你的跑不了第四百一十三章 變相保證第二百七十七章 秘折第四百四十八章 算個屁第二百七十三章 有本王給你擔着第五百零六章 別負了她第五十二章 陳瑤的勸說第一百七十七章 永王故人第八百六十一章 宋王妃第八百二十七章 真能拉下臉來第二百二十八章 序幕第二百零三章 死個明白不是?第二十七章 玉不琢不成器第二百一十七章 主動請纓第二百三十六章 你在威脅我?第二百七十一章 牛嚼牡丹第五百七十七章 相信我第一百七十章 懵逼的三角關係第四百零二章 揭皇帝的傷疤第八百二十七章 真能拉下臉來第五百一十九章 暗手第七百六十章 錢真的能通神第七百一十一章 夜長人奈何?第一百五十一章 只能靠英王自己第九百零七章 桂林郡王的心思第二百五十七章 景王秘事第四百四十七章 早就看出來了第二百三十七章 叛逆期的範劍第六百零三章 先上車的永王第六百九十一章 隱憂第八百零三章 那打的就是寡人臉第二百零五章 老爺子很精明第二百零九章 看不懂的諸將第七百四十四章 他是真就這麼蠢?第三百九十三章 一根拔不出去的刺第二百四十七章 招供第二百九十章 敲山震虎的二嫂第三百四十三章 帶刺的花第二百四十章 活的不行死的也行第五百三十二章 舉薦第六百三十五章 本王親自做這個誘餌第七百零八章 燈下美人第八十章 主動送上門的機會第二百九十九章 何必呢?第三百二十六章 通商之權第八百九十五章 紀王跑了第一百三十八章 罵他們都是輕的第三百二十一章 補償第六百四十章 先打中路第五百零七章 鬱悶的黃瓊第三百五十九章 名師才能出高徒第七百零六章 極貴之人第三百八十二章 強詞奪理第六百七十七章 老狐狸第四百零八章 棋道如人道第一百二十四章 根子第三百二十二章 升米恩、鬥米仇第五百五十九章 慎妃的韌性第一百七十六章 意外第四百七十五章 捫心自問第一百六十章 郭太醫第二百零九章 看不懂的諸將第四百零四章 朕要聽實話第七百六十八章 凡事多加小心爲好第一百二十五章 賈權的觀點第七百一十五章 煩心事第四百零四章 朕要聽實話第五百九十二章 溫柔窩飛不出雄鷹來第一百零七章 母親的爽約第七百三十六章 要文鬥第四百九十九章 滿意的皇帝第二百四十六章 心理戰術第一百九十八章 把你的餘生交給我第七百八十六章 以贖我的罪過第七百九十六章 苦情戲?第七百八十九章 那都是百姓血淚第六百四十七章 我不過是一個馬前卒第三百八十七章 到此爲止罷第三百二十七章 能推就推、能拖就拖第六十四章 燙手山芋?第七百七十二章 攻心爲上?第四百三十一章 差別第七百八十六章 以贖我的罪過第七百三十九章 這小子好陰第九十一章 永王的禮物第八十七章 都在試探第二百一十四章 我不希望再有下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