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 陳瑤的勸說

說到這裡,陳瑤微微停頓了一下,看着屋子內桌子上搖曳不定的燭光,微微嘆了一口氣道:“更何況,現在府中都是皇帝和太子的人。在這些人清理乾淨之前,我們做任何事情都要小心。這些人本身無所謂,但他們的手眼可都通着天呢。”

“這些人不是白癡,只要方程進府,以他們的手段和密佈天下的大網,很容易順藤摸瓜查出一些事情來。尤其你那個沒事都想着找你茬,隨時都想置你於死地的大哥。府中出現任何一個陌生人,他一定都會查個清楚的。”

“更何況,還有擔心你與老王爺舊部聯繫的皇帝。你出宮之後,只會吃喝玩樂也好,還是像永王一樣放蕩不羈也好,對於皇帝來說都不是什麼事。最多,他就算白養一個兒子罷了。反正這天下都是他的,也不差你一個。”

“對於他來說,最擔心的就是你與老王爺舊部聯繫,想要做些至少在他看來,你不應該去做,甚至是不應該想的事情。你現在剛剛出宮,這個時候正是敏感時候,也是皇帝最不放心的時候。”

“至少在他摸清楚你的真性情之前,府裡每添加一個人,都會引起皇帝的懷疑。方程這幾年的情況,我隨小姐進宮之後,一直都沒有見過所以不瞭解。但他混元手當年在江湖中,也算是有一號的人。雖不能說相識滿天下,但也絕對不在少數。”

“本朝的江湖人士,雖說很多人都對朝廷很排斥。常言說的,學成文武藝或賣帝王家。想要通過效力朝廷某富貴的,可不單單是那些文人。效力官府尤其是皇家的江湖人士,可不在少數。一旦被人認出他的身份,到時候,不單單是你,就算是小姐恐怕也很難應對。”

“等過兩天,外面那些監視的人放鬆一些的時候,我找個機會晚上再出去,試探一下他的心思。至於眼下,也只能暫時緩上一緩。就算是有那個賈權的事情做鋪墊,恐怕現在也不是時候。”

“本朝太祖皇帝,雖說是半個江湖人出身。但是在定鼎天下之後,因爲少林寺捲入齊唐之爭前鑑,對江湖人士卻極爲防範。從開國初年便定下永制,江湖人士無論是從軍還是考科舉,必須要與原來的門派脫離關係,否則一旦查出殺無赦。”

“本朝向來對江湖人的宗旨是,既要用、但更要防。這一條,無論是那位皇帝即位,都沒有任何的改變。一旦發現江湖人士有什麼異動,即刻撲殺絕不留下後患。江湖人士就算武功再高,又如何能夠抵擋住朝廷的千軍萬馬?”

“當年號稱天下武功出少林的少林寺,不僅高手如雲,寺內還有三千同樣身手不弱的僧兵。雖說三千可能只是虛數,但至少一兩千人還是有的。放眼整個江湖,實力這般強大的門派可謂是獨一份。”

“陳州之戰後卻因爲少林寺自前唐太宗年間起,一向受到前唐皇室尊崇和供奉,不顧世外人的身份捲入了他們不該捲入的事情。爲了挽回前唐頹勢,在前唐僖宗皇帝再三要求之下,派出幾大高手刺殺當時齊軍統帥桂林郡王。”

“那位桂林郡王雖說在兩位武林高手出身侍妾保護之下,僥倖逃過一劫卻也身負重傷,那兩位侍妾也香消玉殞。桂林郡王遇刺,讓被打亂了下一步意圖當年的太子,後來的太宗皇帝大爲光火。甚至暫停了東出山東的戰事,調派兩萬鐵騎全力圍剿少林寺。”

“儘管少林寺有三千僧兵,高手不下百餘人,可那裡是幾萬久經沙場鐵騎的對手。那些大高手和僧兵,在兩萬鐵騎面前連個水花都沒有掀起來。整個嵩山被血洗,僧衆幾乎被殺戮一空,人頭更是被堆積在嵩山腳下做成了京觀,用以警示天下江湖人士。”

“如果不是養傷中的桂林郡王幾次上書太子求情,這座號稱禪宗始祖的名山古剎,早就被夷爲平地了。眼下距離開國已經百餘年了,當年高手如雲的少林寺,依舊是一蹶不振。江湖中,幾乎很難看不到少林弟子的蹤跡。”

“他方程雖說也算的上是高手,但比當年少林寺如何?一旦被朝廷發覺勾連皇子,恐怕立馬就遭受滅頂之災。朝廷在這方面,無論是那個皇帝當政,甚至老王爺在的時候,從來都沒有手軟過。哪怕是昏聵一些的理宗皇帝和世宗皇帝在位期間,也從來沒有放鬆過警惕。”

“而且你身邊每出現一個陌生的面孔,不用皇帝出面,太子首先就一定會想辦法查清楚的。不要小看你那些兄弟,他們沒有一個是善茬子。就算是永王,真的像表面上看的那樣,就是一個酒色之徒嗎?小主子,有些事情慎重一些爲好。”

陳瑤的這番話,讓黃瓊也吃了一驚。當年桂林郡王遇刺,監軍在桂林郡王軍中的太宗皇帝,血洗少林這件事情,黃瓊的確是不知道開國時期,居然還有這麼一件往事。中國的史書歷來是爲上者避諱的,史書上沒寫,母親又從未和他說過,黃瓊不知道也就不意外了。

不過黃瓊知道陳瑤說的沒有錯,如果一旦發現方程是武林人士,在勾連上自己這個身世本身就夠複雜的皇子,恐怕自己那位皇帝老子,寧可殺錯也絕對不會放過。儘管無論是太子,還是其他諸王身邊沒有江湖人,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除去明面上的那些侍衛都出身江湖之外,那些只要有心爭位的皇子,手中若是沒有見不得光的勢力,恐怕說出去鬼都不信。但這件事情放在別的皇子身上沒事,可若是落到自己身上,就不見得沒事了。

皇帝如今對自己的態度不明,眼下太子估計正愁找不到自己的把柄呢。正像是陳瑤說的那樣,這個時候謹慎一些爲好。不過多少有些不甘心的黃瓊,略微一琢磨還是道:“瑤姨,您當年與母親行走江湖的時候,有沒有一些好友?”

“能與母親論交,被母親看上眼的,估計也至少是二流人物。這些高手除非母親親自出面,否則不是我能請的動的。不過我想瑤姨出面,請來一些他們的弟子或是後人,應該還是沒有什麼太大問題的。正像是瑤姨剛剛說的那樣,學成文武藝賣與帝王家嗎。”

“這些人不像那些大高手,走到那裡都會引人注目。同時是年輕人,身上也沒有那股子傲氣比較聽話。我想,只要出了這洛陽城,我們無論做什麼都要方便的多。至少太子的手,很難在伸的那麼長。

“就算這些尾巴跟出洛陽城,以瑤姨的身手悄無聲息的解決了,也沒有什麼太大的問題。這樣,後兒就是我進宮定省的日子。我和父皇請示一下,以我自幼生長在深宮不知民間疾苦爲由,請旨出外遊學一年。”

“即可以看一看這洛陽城外的天地,也可以陪瑤姨拜訪一下那些所謂的世外高人。而瑤姨身爲一個郡王府的內總管,回家探親的時候跟來一些親戚打秋風,也算是人之常情。就算我那位父皇和太子,在想找我的茬,恐怕也不能說出什麼來。”

“至於方程,該拉攏的還是要拉攏。不過如果他有心,也不要直接進府。可以就放在那裡,作爲一顆釘子使用,請來的人也可以暫時先放在他那兒。他這些年在京城三教九流都接觸,留在府外既可以爲我們打探消息,也可以作爲一個暗樁使用。”

黃瓊的這個想法,陳瑤微微琢磨了一下之後,點了點頭:“你這個主意不錯,不過你想出洛陽城,你那位父皇恐怕不會同意。你在他眼皮子底下,他尚且不放心。出了京城,他只能更加的不放心。”

“老王爺仙逝之後,留下的勢力經過他這麼多年的清洗,雖說已經不可能對朝廷和你父皇形成威脅。但老王爺在軍中苦心經營多年,構築的龐大勢力真的肅清了嗎?恐怕你那位父皇心中都沒有一個準數。”

“他與太子,說不好做夢都擔心那些沒有被他們肅清的人死灰復燃。他作爲皇帝,更是作爲父親,對自己所冊立的太子品行,又如何能不知道?太子如此明目張膽,他卻是連一句話都沒有。至少說明太子這種明裡保護,暗中監視的做法,他至少是不反對的。”

“你在京中,他的眼皮子底下,那對父子都不放心,又那裡會放你出京?不管你是遊學也好,體察民情也好,對於他們來說你出京的原因就只有一個,那就是與當年的淮陽餘孽接觸。就算他們不認爲你會主動去接觸那些人,但在他們眼中那些人未必就不會主動來找你。”

“所以,你出京一事,你那位父皇根本就不可能答應的。不過,你說的倒也是一個辦法。這樣,後兒你進宮的時候,去***要一兩樣信物,我帶着去見一些人。小姐當年的那些朋友,說動他們出山不太可能。但讓他們一些子弟出山效力,應該還是沒有什麼太大問題的。”

“況且,我一個人出去還方便一些。小姐眼下的身份,你與小姐的關係,還是暫時不要泄露出去爲好。他們其中的一些人身份特殊,帶着你恐怕也會惹來一些麻煩。這些人,大多不願意與官府中人打交道。甚至其中敵視本朝的,也不在少數。”

見到陳瑤點頭同意,黃瓊看着在搖曳的燭光之下,面容依然姣好,但鬢邊卻已經出現星星點點白髮的陳瑤,嘆息一聲道:“瑤姨,是瓊兒無能。這些年連累瑤姨幾乎耽誤了終身不說,如今還要連累瑤姨爲瓊兒四處奔波。”

“其實瓊兒如此急迫,不僅僅是爲了自己,也是爲了瑤姨。瑤姨已經爲瓊兒空耗十餘年的時光,如今瓊兒已經長大成人,不想在讓瑤姨繼續耽擱下去了。瓊兒如此的急迫,除了想要爲瓊兒找幾個得力幫手之外,還有一點就是希望瑤姨能夠早日找到心中的佳婿。”

第八百零七章 我還是我第三百八十五章 不見爲好第四十二章 歲月催人第五百零四章 家事(二)第七百一十九章 蜀王行蹤第二百五十三章 人死賬消第五百七十三章 膽戰心驚的樞密使第七百零三章 心思各異第一百零二章 千里之堤毀於蟻穴第四百七十七章 老臣的顏面?第六百六十三章 心很累第八百五十九章 放過紀王的原因第一百四十五章 喜訊第三百四十八章 慎妃之密第八百二十二章 文和更恰當一些第三百六十七章 沒有人會一直包容你第四百章 不能在負第二個瑤姐第一百四十一章 打白條的建議第一百五十七章 記住你今天的話第三百七十四章 來人第六十章 欲加之罪?第五百七十七章 相信我第六百五十章 範家難辭其咎第三百三十七章 一文不值第一百八十章 不要忘了本色第五百二十七章 段錦的眼光第六百零二章 即生氣又無奈的何瑤第四百九十章 司馬宏的心思第四百三十八章 與虎謀皮第八百五十八章 聽牆根的人第六百五十八章 給範家兩個月第七百三十八章 刺客第一百三十四章 張遷的感悟第二百六十二章 至今思項羽第七百四十八章 削減第二百二十九章 老軍第七百四十七章 巧兒隱憂第七百七十四章 一頭霧水第三百七十九章 憂心忡忡第八百三十七章 你帶着他去第四百一十二章 永王教子第七百五十三章 怨念第五百二十九章 我來保護你們第四百四十五章 哀求第八百九十三章 再用一遍第五百六十七章 勤政未必會理財第三百三十二章 大理皇族第七百四十五章 贊普後裔第四十三章 屈尊第九十三章 固執的永王第三百一十四章 幕後之人(二)第九十七章 決定第二百三十章 沒有遷怒與人的習慣第五百零七章 鬱悶的黃瓊第八百三十八章 昨日重現第一百二十九章 流言第八百零七章 我還是我第五百一十二章 迷失了自己的司馬睿第三百七十五章 英王的表兄?第五百八十四章 莫名的懼意第三百四十九章 那個女人不能留第七章 這是什麼朝代?第八百九十一章 靜江鼙鼓動地來第六百四十九章 意外的客人第七百三十一章 家的味道第一百五十九章 清洗第七百四十三章 心思各異第八百二十章 胸懷的問題第五十五章 下策中的中策第五百九十九章 不爭氣的永王第三百九十五章 果然是詐死第二百一十五章 清君側?第二百五十九章 陰謀的味道第六百零五章 星夜兼程第八百九十四章 用非常之人第三十八章 不請自來的永王第四十三章 屈尊第二百七十四章 往事如煙第四百六十五章 得夫如此第三百零九章 無可奈何的黃瓊第二百八十一章 輕視女人的後果第七百五十四章 年終獎第五百五十九章 慎妃的韌性第二百二十三章 你只不過是條狗第四百九十章 司馬宏的心思第五百三十二章 舉薦第七百八十章 犯忌諱了?第四百七十七章 老臣的顏面?第五百三十七章 絕不是開玩笑第七百七十九章 別樣的敘家常第四百六十三章 有總比沒有要好第三十章 滑頭第二百五十二章 轉變第七百四十二章 破罐子破摔第三百一十九章 暴怒的蜀王第五百五十章 被女兒嘲笑了第二百三十五章 你要倒黴了第三百九十章 殺人滅口第九十四章 京娘第五百七十二章 人選與權利
第八百零七章 我還是我第三百八十五章 不見爲好第四十二章 歲月催人第五百零四章 家事(二)第七百一十九章 蜀王行蹤第二百五十三章 人死賬消第五百七十三章 膽戰心驚的樞密使第七百零三章 心思各異第一百零二章 千里之堤毀於蟻穴第四百七十七章 老臣的顏面?第六百六十三章 心很累第八百五十九章 放過紀王的原因第一百四十五章 喜訊第三百四十八章 慎妃之密第八百二十二章 文和更恰當一些第三百六十七章 沒有人會一直包容你第四百章 不能在負第二個瑤姐第一百四十一章 打白條的建議第一百五十七章 記住你今天的話第三百七十四章 來人第六十章 欲加之罪?第五百七十七章 相信我第六百五十章 範家難辭其咎第三百三十七章 一文不值第一百八十章 不要忘了本色第五百二十七章 段錦的眼光第六百零二章 即生氣又無奈的何瑤第四百九十章 司馬宏的心思第四百三十八章 與虎謀皮第八百五十八章 聽牆根的人第六百五十八章 給範家兩個月第七百三十八章 刺客第一百三十四章 張遷的感悟第二百六十二章 至今思項羽第七百四十八章 削減第二百二十九章 老軍第七百四十七章 巧兒隱憂第七百七十四章 一頭霧水第三百七十九章 憂心忡忡第八百三十七章 你帶着他去第四百一十二章 永王教子第七百五十三章 怨念第五百二十九章 我來保護你們第四百四十五章 哀求第八百九十三章 再用一遍第五百六十七章 勤政未必會理財第三百三十二章 大理皇族第七百四十五章 贊普後裔第四十三章 屈尊第九十三章 固執的永王第三百一十四章 幕後之人(二)第九十七章 決定第二百三十章 沒有遷怒與人的習慣第五百零七章 鬱悶的黃瓊第八百三十八章 昨日重現第一百二十九章 流言第八百零七章 我還是我第五百一十二章 迷失了自己的司馬睿第三百七十五章 英王的表兄?第五百八十四章 莫名的懼意第三百四十九章 那個女人不能留第七章 這是什麼朝代?第八百九十一章 靜江鼙鼓動地來第六百四十九章 意外的客人第七百三十一章 家的味道第一百五十九章 清洗第七百四十三章 心思各異第八百二十章 胸懷的問題第五十五章 下策中的中策第五百九十九章 不爭氣的永王第三百九十五章 果然是詐死第二百一十五章 清君側?第二百五十九章 陰謀的味道第六百零五章 星夜兼程第八百九十四章 用非常之人第三十八章 不請自來的永王第四十三章 屈尊第二百七十四章 往事如煙第四百六十五章 得夫如此第三百零九章 無可奈何的黃瓊第二百八十一章 輕視女人的後果第七百五十四章 年終獎第五百五十九章 慎妃的韌性第二百二十三章 你只不過是條狗第四百九十章 司馬宏的心思第五百三十二章 舉薦第七百八十章 犯忌諱了?第四百七十七章 老臣的顏面?第五百三十七章 絕不是開玩笑第七百七十九章 別樣的敘家常第四百六十三章 有總比沒有要好第三十章 滑頭第二百五十二章 轉變第七百四十二章 破罐子破摔第三百一十九章 暴怒的蜀王第五百五十章 被女兒嘲笑了第二百三十五章 你要倒黴了第三百九十章 殺人滅口第九十四章 京娘第五百七十二章 人選與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