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二章 升米恩、鬥米仇

人家消停老實一輩子,子孫到後面也才混了一個奉國將軍。一個叛王,哪怕是當朝皇帝的親生兒子,攪合的天下大亂。後人沒有被廢爲庶人,居然還給一個爵位,那豈不是滑天下之大稽嗎?至少在此事未徹底冷下去之前,皇帝怎麼做都是不合適的。

實際上,無論是眼下在京兆的皇帝,還是處在鄭州的黃瓊的都清楚的知道。不管這場叛亂真實原因,無論是否查明。爲了朝廷的穩定,哪怕就是爲了皇帝的顏面,真實的內幕都不可能公開出去。也就是說哪怕這次景王的叛亂完全是被動的,但事情也就到此爲止了。

若是讓天下人知道,皇帝兩個兒子的叛亂,是另外一個兒子暗中操縱並控制的,那朝廷的顏面何在,天家的威信何在?所以哪怕二王現在有天大的委屈,暫時也得忍着。當然,黃瓊知道真實的原因,皇帝肯定還是會暗中查下去。

這事不查實了,恐怕皇帝連覺都睡不着。但這件事情,只能永遠的成爲天家的私密,至少在表面上是到此爲止了。而且無論真正的原因是什麼,皇帝眼下都不可能給自己的孫子太高的待遇。哪怕是爲了維持表面上的真相,也不會給什麼待遇。

按照歷朝慣例,身爲叛亂宗室的兒子只有兩個結果。一個是終生圈禁,也就是說這輩子以後的日子,都在那四面高牆內渡過。另外一個,便是年長的處死,年幼的發配。至於能不能活下來就看他們自己的命了。如果能熬到下一任皇帝登基,也許會恢復宗籍,給個官當。

但這是有前提的,那就是他們的老子是冤枉的,下一任皇帝願意給平反。否則,這一輩子就只能作爲一個庶人了。就像是前唐太宗皇帝的第三子李恪四個兒子那樣,直到自己的堂兄弟二次登基,才恢復了該有的待遇。否則,只能在嶺南聞着瘴氣過完後半生。

而按照以往的慣例,哪怕是皇帝最後真正查明瞭原因。等風頭過了,估計最多也就給個郡公爵位作爲補償罷了。不過黃瓊感覺到這個郡公的爵位,自己那位皇帝老子,並不是打算自己來親手補償,而是給下一任皇帝留着封賞的。

因爲這對於景王的子女來說,是最好的一個保證。自己這位皇帝老子在位的時候,景王的子女至少不會受什麼太多的委屈。但一旦他這位皇祖父不在了,這個爵位就很重要了。除了保證他們的生活之外,更多的是要給他們保住一條命。

而黃瓊正是看穿了這一點,纔算是明白自己那位皇帝老子,還有自己那個二哥的苦心。一個郡公,連一個郡王都不給。自己那位皇帝老子,很有可能這是在向自己的那羣虎狼兒子示弱呢。自己那位皇帝老子的意思是,你們二哥這裡無論怎麼樣,我已經做到這個地步了。

只給了一個連侍衛親軍都沒有,封地也是有數的郡公,肯定不可能在威脅你們了。今後你們無論誰登基,給你們二哥留下一些血脈。你二哥都不在了,一個郡公而已,只是給他們一個保障而已。這個人情,我還賣給你做,你也高擡一下貴手,千萬別趕盡殺絕。

而自己二哥服毒自盡,其中也未必沒有這個意思。他若是活着回京,皇帝可能會賜他自盡。但以黃瓊對皇帝性格瞭解來判斷,黃瓊卻知道這個可能不大。尤其是這個二哥,還是大行皇后嫡子。就算看在大行皇后的面上,皇帝也不可能做的太絕。

最可能給予的處罰,也就是開除宗籍、永遠圈禁。而這個圈禁,並不是單單他自己一個人被圈禁,而是整個景王府的所有人都會被圈禁在一起。也許其中的女孩子不會,但是所有的兒子,根本都逃不過後半輩子與高牆爲伍的命運。

今後無論誰繼位,就算不殺景王,這一家人都不會再放出來。也就是說,被終生圈禁的,不單單是景王自己,還有他的那些兒子。最多也就是等到景王死後,他的兒子都被廢爲庶人趕出宗室。到時候,都不用皇帝親自出手,一個知縣就足以要了他們的命了。

而眼下景王已經自盡,也就意味着首惡已除。幾個兒子年紀都不大,也沒有被捲入叛亂之中。再加上皇帝抱孫不抱子的做派,宗籍都不一定會開革,圈禁更是不可能。至於下一任皇帝會怎麼做,景王也是無能爲力了。能做到這裡,已經是他的極限了。

正像是他自己說的,看他們自己的命了。想明白這些,黃瓊也只能感嘆,自己那位二哥不是一個好兒子,更不是一個好丈夫,但勉強還算是一個好父親。雖然對每一個人做的都很絕,但對自己的兒子,終歸還是沒有下去那個手。

即便到死,還在想方設法的爲自己兒子保命。甚至可以說用自己的命,換回了兒子的自由,或是乾脆說是命。而自己的那位皇帝老子,倒也算是苦心了。爲了這幾個孫子,表面上雖說沒有明說,可在私下向自己的兒子低頭,也算不是一般的用心良苦了。

只是黃瓊有一點不明白的是,他隱隱的感覺到,皇帝這次低頭,貌似是在跟自己低頭一般。畢竟這個處理,等自己攜帶着景王家眷返京之後再說,效果恐怕會更好。現在自己還在鄭州處置使任上,便有些匆忙的公佈出來,好像是刻意做給自己看一樣。

不過,雖說沒有搞明白皇帝這麼做的原因,但這個數量黃瓊也是認可的。他認爲這些已經夠景王子女,繼續過上錦衣玉食的生活了。再多,在那羣貪婪如狼的宗室,還有他們那些同樣貪婪,甚至是心思詭異的叔叔們手下,也未必能夠保的住。

兩千頃雖說不算太多,但也絕對不算少了。由自己管着,至少做不出收六成地租的事情。如果一切按照朝廷定律來說,對封地的百姓倒是一件好事。雖說稅賦未必減少太多,但至少徭役方面的負擔,卻是大大的減輕了。

至於如此劃分,是因爲景王不單單隻有這麼一個王長子,還有其他的子女在。都給了他,其他的孩子怎麼辦?尤其是王長子的那位生母,是那種即尖酸刻薄又貪婪成性,不是一般顧孃家之人。對於那位王長子的生母,黃瓊印象不是一般的差。

給他太多,恐怕那些錢都被她劃拉到孃家去了。其他的孩子,一個大子都未必能得到。都是天家的後代,都是一個父親生出來的孩子。黃瓊可不管什麼嫡出、庶出的子女,一律都是平等對待的。更何況,那位王長子現在雖說在林含煙的名下,但也不是嫡子。

再說那位王長子,能不能但起一個大家族族長的責任,黃瓊還是要觀察的。等到他真的能做到長兄入父的地步,其他的事情黃瓊不會不考慮的。但至少現在,黃瓊還是要留下一些後手的。做完這些之後,黃瓊覺得自己已經是仁至義,外加上公平了。

也算是對自己那位二哥,有一個比較圓滿的交待了。只是黃瓊並不知道,對於他的這個安排,那位王長子在其生母的教唆之下,表面上雖說沒有表態,但私下裡面卻並不認可,甚至可以說心中異常的反感加上排斥。

因爲在他那位生母看來,他既然是王長子,那麼父親死後他便是當仁不讓的族長。景王遺留下來的財富,只能交給他一個人佔有。景王的爵位,是不可能在傳下去,這一點是毋庸置疑。但自己也算是皇帝的嫡孫,哪怕再受牽連,至少一個郡王的爵位是跑不掉的。

至於其他弟妹該如何分,這是他這個做王長子,也是現在景王這一系族長的事。至少黃瓊這個做叔叔的,根本就沒有插手資格。現在,只給了自己母子四成的收益,這不是明擺着打他這個王長子的臉,或是乾脆說看不起他這個王長子嗎?

還有自己的那個嫡母,連一個孩子都沒有生下來,卻是處處把着府內的大小事物。別說母親,便是自己這個王長子也沾不得邊。還處處找自己母親的不是,到處都打壓自己的生母,根本就沒有把自己這個長子放在眼中,更讓他心中嫉恨異常。

正所謂鬥米恩、升米仇,黃瓊壓根沒有想到,自己苦心爲他爭取來待遇,非但沒有讓自己這位侄子感激,反倒是被怨恨上了。而在窺破黃瓊與景王妃的私情後,他甚至怨恨到自己嫡母身上。在其生母教唆之下,他認爲這一切,都是自己那個可惡嫡母挑撥的。

只是這位王長子,到底是景王的親生兒子。而且黃瓊這位二哥在活着的時候,因爲沒有嫡子。最疼愛的兒子,現在又是自己的弟弟。除了他坐上帝位之外,根本就沒有辦法與之相認。對自己的這個長子,也算是下了不少苦功教育。

這位王長子的心機,比他那個除了會挑撥之外,基本沒腦子的母親深的多。雖說對黃瓊這個九叔,還有林含煙這個嫡母怨恨之極。但他卻清醒的知道,自己現在沒有任何能力,能與自己的那位九叔,以及背後有九叔撐腰的嫡母抗衡。

他將所有的仇恨都壓制在心中,並沒有表現出來。不僅在單獨面對黃瓊和嫡母之時,也沒有任何的表現。甚至還對自己的那位九叔、嫡母,至少在表面上,表現得比以往更加的尊重。只是他不知道,對於他這位王長子的表現,黃瓊倒也不是很在意。

除了每天考校他學業之外,黃瓊與他平日裡基本不怎麼接觸,甚至還刻意的避免接觸。而且考校學業,也不單單是考校他一個。景王所有已經束髮讀書的兒子,黃瓊每天都是要考校的。因爲這是皇帝的要求,黃瓊也是無可奈何的。

與大齊朝其他歷代皇帝,對子女讀書不是很看重,哪怕是對太子的教育,都東一榔頭西一棒子不同。黃瓊這位皇帝老子,對子孫讀書還是相當重視的。黃瓊抵達鄭州第二日,便接到密旨,要求他立即着手恢復景王子女的學業,並要求他每天都要親自進行考校。

第四百零九章 意外的重逢第二百六十八章 密旨第三百五十五章 跟我姓黃第一百七十五章 門清的永王第八百八十六章我也有嫉妒之心第一百九十章 事情沒有那麼簡單第一百九十七章 未必不是一個新的開端第七百九十章 慶陽一府的家教第七百零七章 政績工程第一百三十七章 怒火第五百七十章 擔憂與顧慮第四十章 隱憂第五百一十七章 能留下我再說第二百三十六章 你在威脅我?第七百四十八章 最合適人選第二百六十一章 是我做的第八百一十八章 一個都不能少第三百七十六章 別等本王出手第三百零七章 探視第六百零七章 糧食的問題第一百八十二章 要變天了第八百一十四章 百思不得其解第四百一十三章 變相保證第四百一十九章 女人天生三分醋第七百二十二章 盟旗制度第七十章 原因在哪兒?第一百五十五章 傷逝第四百九十八章 歷練(二)第八百八十五章 嫂子同去第六十二章 真的假不了第五百三十三章 婚事與放虎歸山第四百八十三章 被關注的人第四百四十二章 真假世子第八十一章 齊家第一百三十六章 旱情第一百三十一章 小心爲上第三百九十七章 就是他了第五百三十一章 說服朕第八百七十三章 越來越遙遠的記憶第二百二十八章 序幕第七百一十七章 黃瓊的念想第七百二十七章 肉麻的家信第六百三十五章 本王親自做這個誘餌第一百三十六章 旱情第一百三十二章 不會享受的黃瓊第六百八十五章 許家的人第二百六十二章 至今思項羽第五百一十二章 迷失了自己的司馬睿第七百五十一章 這不是作踐人嗎?第七百四十一章 慎妃的爆發第七百零六章 極貴之人第六百二十六章 觸目驚醒第三百一十六章 焚屍滅跡第八百六十一章 宋王妃第二百二十九章 老軍第二百九十五章 殺威棒第四百四十二章 真假世子第九百一十二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七百五十一章 這不是作踐人嗎?第五百六十四章 純屬意外第二百一十二章 算計與孺子可教第一百一十一章 找後賬的永王第七百八十五章 與斬草除根有什麼區別第五百二十九章 我來保護你們第六十章 欲加之罪?第五百四十一章 司徒喚霜的往事第五百八十五章 舉薦了你第八十二章 男人的枕頭風第七百四十六章 命運的安排第七百六十四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八十五章 冷遇第八百三十六章 先天下之憂而憂第四百四十章 這也許就是天意第一百一十五章 第一次公開交鋒第三十一章 皇帝的心思很難猜第五百五十三章 第二個看不透的人第一百八十章 不要忘了本色第四十八章 殺機第三百九十五章 果然是詐死第六百六十章 老爺子的不滿第七十一章 皇帝派去的災星第六百七十一章 我們自願的第五章 成長的歷程第三百七十八章 自問做的合格嗎?第三百四十三章 帶刺的花第六百零二章 即生氣又無奈的何瑤第八百一十七章 永遠都這麼和氣第二百一十八章 不會太遠了第六百七十三章 投其所好第二百零三章 死個明白不是?第六章 文武兼備?第二百八十七章 觸目驚心第六百三十七章 順水人情第七章 這是什麼朝代?第四百五十五章 因禍得福第二百八十八章 清醒的很第六百九十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八百八十一章 該徹底治治了第六百一十三章 沒有退路第三百四十六章 該做的事情
第四百零九章 意外的重逢第二百六十八章 密旨第三百五十五章 跟我姓黃第一百七十五章 門清的永王第八百八十六章我也有嫉妒之心第一百九十章 事情沒有那麼簡單第一百九十七章 未必不是一個新的開端第七百九十章 慶陽一府的家教第七百零七章 政績工程第一百三十七章 怒火第五百七十章 擔憂與顧慮第四十章 隱憂第五百一十七章 能留下我再說第二百三十六章 你在威脅我?第七百四十八章 最合適人選第二百六十一章 是我做的第八百一十八章 一個都不能少第三百七十六章 別等本王出手第三百零七章 探視第六百零七章 糧食的問題第一百八十二章 要變天了第八百一十四章 百思不得其解第四百一十三章 變相保證第四百一十九章 女人天生三分醋第七百二十二章 盟旗制度第七十章 原因在哪兒?第一百五十五章 傷逝第四百九十八章 歷練(二)第八百八十五章 嫂子同去第六十二章 真的假不了第五百三十三章 婚事與放虎歸山第四百八十三章 被關注的人第四百四十二章 真假世子第八十一章 齊家第一百三十六章 旱情第一百三十一章 小心爲上第三百九十七章 就是他了第五百三十一章 說服朕第八百七十三章 越來越遙遠的記憶第二百二十八章 序幕第七百一十七章 黃瓊的念想第七百二十七章 肉麻的家信第六百三十五章 本王親自做這個誘餌第一百三十六章 旱情第一百三十二章 不會享受的黃瓊第六百八十五章 許家的人第二百六十二章 至今思項羽第五百一十二章 迷失了自己的司馬睿第七百五十一章 這不是作踐人嗎?第七百四十一章 慎妃的爆發第七百零六章 極貴之人第六百二十六章 觸目驚醒第三百一十六章 焚屍滅跡第八百六十一章 宋王妃第二百二十九章 老軍第二百九十五章 殺威棒第四百四十二章 真假世子第九百一十二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七百五十一章 這不是作踐人嗎?第五百六十四章 純屬意外第二百一十二章 算計與孺子可教第一百一十一章 找後賬的永王第七百八十五章 與斬草除根有什麼區別第五百二十九章 我來保護你們第六十章 欲加之罪?第五百四十一章 司徒喚霜的往事第五百八十五章 舉薦了你第八十二章 男人的枕頭風第七百四十六章 命運的安排第七百六十四章 自作孽不可活第八十五章 冷遇第八百三十六章 先天下之憂而憂第四百四十章 這也許就是天意第一百一十五章 第一次公開交鋒第三十一章 皇帝的心思很難猜第五百五十三章 第二個看不透的人第一百八十章 不要忘了本色第四十八章 殺機第三百九十五章 果然是詐死第六百六十章 老爺子的不滿第七十一章 皇帝派去的災星第六百七十一章 我們自願的第五章 成長的歷程第三百七十八章 自問做的合格嗎?第三百四十三章 帶刺的花第六百零二章 即生氣又無奈的何瑤第八百一十七章 永遠都這麼和氣第二百一十八章 不會太遠了第六百七十三章 投其所好第二百零三章 死個明白不是?第六章 文武兼備?第二百八十七章 觸目驚心第六百三十七章 順水人情第七章 這是什麼朝代?第四百五十五章 因禍得福第二百八十八章 清醒的很第六百九十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八百八十一章 該徹底治治了第六百一十三章 沒有退路第三百四十六章 該做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