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章 郭太醫

殿前司與控鶴左軍,以及兵部、樞密院這些管着軍隊的衙門出事,黃瓊到不意外。這些刺客使用的是控鶴左軍的腰牌,這些衙門無論怎麼看都脫不了干係。尤其是管着控鶴左軍的殿前司,甚至可以說責任匪淺。

可其他的衙門,正像是賈權所說,可就有些莫名其妙了。如果不是老爺子藉機清理朝局,恐怕也沒有別的藉口了。尤其是朝中,幾個不多的太子死黨,此次一併都被清理出朝局,最輕的一個也是革職返鄉,難道是老爺子準備?

“王爺,皇上此舉權現在實在有些看不透。其他人倒是不說了,兵部的那位左侍郎,以及那位戶部侍郎都是以幹練著稱,甚至可以說皇上在朝中的肱骨之臣也不爲過,這次也一併被貶出京城。”

“同樣的還有一位翰林院四品學士,還是明德八年的狀元出身,身上還掛着文淵閣學士的職銜。此外,還有兵部武選司主事,禮部一位員外郎,御史臺的兩位御史,這些人都是年輕有爲,甚至是皇上親自簡拔的官員。此次,也一併都貶出京城。”

聽完賈權說起的這些官員身份,倒是有些明瞭的黃瓊,心中也不禁暗歎老爺子這番用心良苦。這些人現在看起來是貶職的貶職,外放的外放,可這只是明面上的事情。其實老爺子這番舉措,都是在變相將他們保護起來。

看着有些搖頭不語的賈權,黃瓊搖頭微微一嘆道:“其實,這一點不難理解。這些官員現在被貶職,甚至是被罷官爲民,眼下倒是未必是壞事。甚至對他們來說,在不遠的將來也許還是一件好事。”

“本王遇刺,恐怕讓老爺子有了危機感。感覺到皇子之間的儲位之爭,已經到了讓一向自負的老爺子,都感覺到已經有些控制不住的趨勢。也許在他看來,甚至已經到了影響到朝局的穩定了。”

“本王的這些兄弟,原來做的還算是隱晦。至少在老爺子眼皮底下,無論私下怎麼明爭暗鬥,可至少在表面上做的還不算太過分。但現在,幾乎是大張旗鼓的在各種拉攏人脈。恐怕就是中書省的那幾位相爺,現在也多少有些人心浮動。”

“遭受無妄之災的這些官員,都是能員幹吏,又都是老爺子親自簡拔的官員。其中不少的官員,甚至可以說年輕得志,大部分又都在關鍵位置上。這些人,大部分都會成爲,眼下在朝中羽翼被清洗一空的諸皇子,爭相拉攏的目標。”

“無論是否真的被拉攏過去,但有一點卻是可以明白。這些人留在京中,不管願意與否,都會不由自主的捲入皇子爭鬥之中。在朝中,只要你在那個位置上,不想站隊都不可能 。而過早的站隊,這不僅於他們的將來發展不利,對他們自身也不是一件好事。”

“今後,本王的這些兄弟無論誰繼位,除非是他們的後臺登基,否則這些人無論是不是被其他皇子拉攏住,新君繼位搞不好都會成爲被整肅的目標,甚至搞不好會大開殺戒。那樣,對朝政纔是真正無可挽回的損失。”

“老爺子這個時候,將他們外放出去,職務又普遍都降了幾級。表面上看是追究本王遇刺,以及前一段時間戶部拿不出錢糧賑災二罪並罰。但實則上,老爺子是將他們調出京城這個是非窩,是在變相保護他們。”

“眼下中宮的病事日益加重,這場奪嫡之戰恐怕會更加的殘酷,甚至有可能是血腥。老爺子當初想要給太子找幾個磨刀石,卻沒有想到局面反倒是失去了控制。每一次出事,都會牽扯一批官員進去。這麼搞下去,恐怕朝廷是要元氣大傷的。”

“將他們貶職外放,有些人就算想要拉攏,估計也失去了興趣。老爺子這麼做,倒也算是用心良苦。即擺出一副屠刀高舉的架勢,想要壓制住了某些蠢蠢欲動的人,也變相的保住了這麼一大批能員幹吏官員。”

“至於今後,只要這些人不捲入皇子之爭,無論誰上臺都要用人的。到時候起復與否,還不是老爺子或是新君一句話的事兒。先生如果不信的話,咱們可以看着。別人我不敢說,至少兵部和戶部的那兩個侍郎,今後肯定會登閣拜相的。”

“只可惜,老爺子這番苦心,本王的那些兄弟能不能領會,就不得而知了。當初的情況本王不太知曉,但有一點可以肯定,當年這場奪嫡之爭,肯定是老爺子一手挑起來的。否則,無論是景王還是端王,或是某個還藏在暗中的人,都不可能有這麼大的膽子。”

“即便是有,在當初羽翼未成的時候,老爺子壓制下去也是輕而易舉。若不是老爺子有意識的縱容,將景、端二王封在距離京城近在咫尺的地方,恐怕這場奪嫡之爭也不會走到今天的地步。”

“最關鍵的是,現在參與進來的不僅僅是那所謂嫡子。有些事情,背後的身影還有其他的皇子在內。儘管老爺子不想承認,並一直試圖將這場奪嫡之爭,控制在中宮所出四子身上,但現在的局面已經不是他能控制得住了。”

“無論他願不願意見到,在京諸皇子年長者,包括已經在外的滕王和紀王,都已經卷了進來。就是本王那位最好的兄弟,永王恐怕也未必真的一點心思都沒有。老爺子想要攪亂水,卻沒有想到將水底的罈罈罐罐都帶出來了。”

“此事,看起來問題表面上在諸皇子身上,實則根子在老爺子那裡。只是他即是父,又是君,天下沒有不是的父母,他的毛病誰又敢挑出來。”原本黃瓊想要說的是魚鱉蝦蟹,可一想自己也是其中一員,硬生生的改成了罈罈罐罐。

說罷,黃瓊幾乎是習慣性的走到窗子前,看着窗外自清晨開始便下起的濛濛細雨,不禁有種山雨欲來風滿樓的感覺。這是他遇到問題的時候,一個習慣性的做法。每次他走到窗子前的時候,賈權便知道自己這位主子,又在考慮或是琢磨什麼事情了。

只是現在,黃瓊卻沒有賈權想的那麼多心思。他的心思,都放在了大局紛亂之前,自己究竟該怎麼去做。自己沒有什麼可提前着手的,也用不到做那些魑魅鬼道的動作。只不過道理雖然是這個道理,但有些事情自己還是要做的。

正如母親說的那樣,這次自己失去的是瑤姐和未出生的孩子,那麼下次呢?無論下一個倒下的會不會是自己,這一次慘痛經歷絕對不能再一次上演。事實已經證明,有些事情不是自己不想爭,別人就肯放過自己的。

這次對自己的刺殺,無論是有人借刀殺人,還是某人真的想要報復。自己只要還在京城,就真的很難躲過去。既然不爭亦是逃不過去,那麼就不能在這麼被動挨打下去。打定主意,黃瓊轉過身看着賈權道:“先生,這次被貶官的官員名單,能不能想辦法搞到一份?”

看着說這番話時候,黃瓊平靜得不能在平靜的表情。心思不由得一動,想到了一些什麼的賈權,嘴角露出一絲難以覺察的笑意:“王爺,這個事情沒問題。一份名單,又不是什麼機密的事情,權還是有辦法的。權與王爺提過,在吏部的那個朋友應該可以幫上忙。”

“權一定在最短的時日內,把這份名單搞到。王爺,皇上這次撤換了這麼多的官員,爲了不影響朝廷的運作,肯定會抽調另外一批官員補上。有了這次教訓,權以爲皇上肯定要調大批外地官員進京,咱們是不是該想想辦法?”

“皇上這次新抽調進京的官員,權以爲應該都是與皇子素無瓜葛的。咱們從中間想想辦法,未必就一點沒有可能。權看看,能不能將這批官員的名單,一併都給搞過來。”

“還有一件事情,權也未來得及與王爺彙報。王爺中毒的時候,皇上親自帶着郭太醫來府中爲王爺救治。一直到您徹底的脫險,這位郭太醫才返回宮中。在給您診治的這段日子裡面,這位郭太醫與府上的李大夫,產生了惺惺相惜之感,現在可謂是相交莫逆。”

“郭太醫?本王彷彿倒是有些印象。第一次昏迷清醒過來的時候,除了李大夫的確還有一個外人。難道他就是老爺子派來爲本王診治的什麼郭太醫?能得到老爺子如此重視,想必這個郭太醫,也應該是一個人物吧。”聽到郭太醫的名號,黃瓊倒是隱隱約約的有些印象。

“王爺,這位郭太醫您可不要小瞧,此人可是皇上在潛邸時候的至交好友。對皇上,甚至朝政很有影響。皇上雖不能說對其言聽計從,但在很多大政上都要徵求他的意見。甚至從來沒有稱呼過他的姓名,一向以老友相稱。”

“只是這位郭太醫爲人極其低調,從來沒有仗着皇上的寵信飛揚跋扈過。雖說因爲身份特殊,諸皇子都曾經百般拉攏。逢年過節,大禮小禮都是不斷的。但從來都沒有見過,他收過那位皇子的東西。更與所有的皇子,包括太子在內保持着距離。”

“平時也從來不干涉朝政,更不許子侄入朝爲官。但以他對皇上的影響力來說,可謂是朝中第一人。因爲此人對皇上影響力很大,在朝中甚至有不掛名的宰相之稱。對了,他還認識王爺之母。聽他與李大夫言,與靜妃娘娘也算得上熟人。”

“權從李大夫口中,知道此人對王爺印象極佳。與李大夫更是因爲醫術上的惺惺相惜,結成了密友。甚至這位郭太醫,在與他討論醫術的時候,還拿出當今皇后的脈案,與李大夫討論過。”

“事後李大夫對權講,以他所見皇后脈案來判斷,皇后眼下已經是油盡燈枯。如果不是用蔘湯一直在吊着,恐怕早就已經薨了。即便是各種珍奇藥材都已經用上,可人力終歸是回不了天的,也許就這個月的事情。”

第六百四十章 先打中路第七百零二章 態度轉變第四百七十章 不滿的金城公主第四百三十三章 爲君之道第三百四十七章 蜀王密衛第一百三十章 人君氣量?第九章 彎轉的有點大第七百六十七章 糟糠之妻不下堂第七百二十一章 各懷心思第一百八十二章 要變天了第七百一十五章 煩心事第七百九十四章 可以治第七百四十八章 削減第六百八十六章 這個官不做爲好第八百五十七章 老爺子選人的眼光第三百六十五章 挑明也好第三十七章 陳瑤的故人第一百一十九章 交易第七百七十六章 奪爵第八百六十一章 宋王妃第五百九十二章 溫柔窩飛不出雄鷹來第二十章 聖旨到第六百四十章 先打中路第六百三十九章 爭吵第七百九十八章 放我們離開吧第三百六十二章 沒有落井下石的必要第五十二章 陳瑤的勸說第三百八十八章 輸的不冤第三百七十四章 來人第四百二十六章 孤枕難眠第六百四十五章決戰(一)第九百零六章 秣陵關(三)第三百二十五章 桂林郡王府第六百三十五章 本王親自做這個誘餌第四百一十七章 酒入愁腸愁更愁第七十四章 皇帝心情很糟糕第四百二十章 內疚與自責第三百七十七章 一定要查出鐵證第四百九十章 司馬宏的心思第二百一十二章 算計與孺子可教第三百六十二章 沒有落井下石的必要第四百五十章 奇怪的拜帖第五百一十七章 能留下我再說第五百六十章 她總該是罪不至死第七百九十一章 是你自己第二十二章 窺視的眼睛第八百六十七章 於明遠的三個差事第三百六十九章 好一羣齷蹉官第三百三十四章 避重就輕(二)第六百八十四章 那不是我該住的地方第三十八章 不請自來的永王第五百二十九章 我來保護你們第七百五十三章 二蘿的轉變第一百七十九章 開國往事第三百四十八章 慎妃之密第七百九十章 慶陽一府的家教第二百四十六章 心理戰術第二百三十六章 你在威脅我?第七百五十三章 怨念第六百九十三章 一個太監的念想第三百四十一章 那錢都沾着血第四百二十四章 解決之道第四百二十七章 禽獸不如第一百一十六章京兆尹第四百二十四章 解決之道第一百一十九章 交易第二百七十章 落幕第二百零八章 驍騎營第二百五十五章 兄親弟愛?第四百七十五章 捫心自問第七百四十三章 心思各異第五十四章 一桃殺三士第二百八十九章 要護得你們安全第一百九十七章 未必不是一個新的開端第一百零八章 考校手藝的差事第八百零一章 難得有情郎第五百九十九章 不爭氣的永王第三百九十三章 一根拔不出去的刺第一百九十七章 未必不是一個新的開端第二百四十四章 襄陽範家第八十六章 朱門酒肉臭第一百六十一章 官場另類第二百五十九章 陰謀的味道第三百一十章 藥醫不死人第六百一十七章 處置與失落第二十章 聖旨到第一百六十二章 無妄之災?第三百七十一章 舊案第四百零七章 今後便是敵非友第四百一十七章 酒入愁腸愁更愁第五百六十三章 沒有人可以侮辱他第九百一十章 放過他吧第三百三十一章 這不是威脅第四百八十四章 查清他真實意圖第一百七十一章 亂麻第十九章 命運只能由自己把握第六百八十七章 祭陵第四百二十六章 孤枕難眠第六百一十一章 用人不疑第七百二十七章 肉麻的家信
第六百四十章 先打中路第七百零二章 態度轉變第四百七十章 不滿的金城公主第四百三十三章 爲君之道第三百四十七章 蜀王密衛第一百三十章 人君氣量?第九章 彎轉的有點大第七百六十七章 糟糠之妻不下堂第七百二十一章 各懷心思第一百八十二章 要變天了第七百一十五章 煩心事第七百九十四章 可以治第七百四十八章 削減第六百八十六章 這個官不做爲好第八百五十七章 老爺子選人的眼光第三百六十五章 挑明也好第三十七章 陳瑤的故人第一百一十九章 交易第七百七十六章 奪爵第八百六十一章 宋王妃第五百九十二章 溫柔窩飛不出雄鷹來第二十章 聖旨到第六百四十章 先打中路第六百三十九章 爭吵第七百九十八章 放我們離開吧第三百六十二章 沒有落井下石的必要第五十二章 陳瑤的勸說第三百八十八章 輸的不冤第三百七十四章 來人第四百二十六章 孤枕難眠第六百四十五章決戰(一)第九百零六章 秣陵關(三)第三百二十五章 桂林郡王府第六百三十五章 本王親自做這個誘餌第四百一十七章 酒入愁腸愁更愁第七十四章 皇帝心情很糟糕第四百二十章 內疚與自責第三百七十七章 一定要查出鐵證第四百九十章 司馬宏的心思第二百一十二章 算計與孺子可教第三百六十二章 沒有落井下石的必要第四百五十章 奇怪的拜帖第五百一十七章 能留下我再說第五百六十章 她總該是罪不至死第七百九十一章 是你自己第二十二章 窺視的眼睛第八百六十七章 於明遠的三個差事第三百六十九章 好一羣齷蹉官第三百三十四章 避重就輕(二)第六百八十四章 那不是我該住的地方第三十八章 不請自來的永王第五百二十九章 我來保護你們第七百五十三章 二蘿的轉變第一百七十九章 開國往事第三百四十八章 慎妃之密第七百九十章 慶陽一府的家教第二百四十六章 心理戰術第二百三十六章 你在威脅我?第七百五十三章 怨念第六百九十三章 一個太監的念想第三百四十一章 那錢都沾着血第四百二十四章 解決之道第四百二十七章 禽獸不如第一百一十六章京兆尹第四百二十四章 解決之道第一百一十九章 交易第二百七十章 落幕第二百零八章 驍騎營第二百五十五章 兄親弟愛?第四百七十五章 捫心自問第七百四十三章 心思各異第五十四章 一桃殺三士第二百八十九章 要護得你們安全第一百九十七章 未必不是一個新的開端第一百零八章 考校手藝的差事第八百零一章 難得有情郎第五百九十九章 不爭氣的永王第三百九十三章 一根拔不出去的刺第一百九十七章 未必不是一個新的開端第二百四十四章 襄陽範家第八十六章 朱門酒肉臭第一百六十一章 官場另類第二百五十九章 陰謀的味道第三百一十章 藥醫不死人第六百一十七章 處置與失落第二十章 聖旨到第一百六十二章 無妄之災?第三百七十一章 舊案第四百零七章 今後便是敵非友第四百一十七章 酒入愁腸愁更愁第五百六十三章 沒有人可以侮辱他第九百一十章 放過他吧第三百三十一章 這不是威脅第四百八十四章 查清他真實意圖第一百七十一章 亂麻第十九章 命運只能由自己把握第六百八十七章 祭陵第四百二十六章 孤枕難眠第六百一十一章 用人不疑第七百二十七章 肉麻的家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