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三十六章 要文鬥

黃瓊在意的,更多是那些撥下來的錢帛,是不是都花在了該用的地方。這其中每年又有多少錢糧,進入了某些人的腰包。自己那位老爺子,這麼多年都沒有來過大明宮。所以那些人,倒是有些飾無忌憚,也不怕被老爺子發現。原本該重建的就敢縮建,甚至直接拆除掉了。

而見到黃瓊的臉色有些低沉,旁邊的幾個太監,能混上總管一級的,都是心思機敏的主。又那裡猜不出,眼前這位主的心思?西京兩宮的修繕,是相當一個大的肥缺。每年單單經手的木料,就是成千上萬貫的錢。可自從皇帝東遷,修繕兩宮的事情,都是西京工部的事情。

這些太監,早已經窺視了很長時間。早就惦記着尋找機會,將修繕兩宮的事情從工部手中搶過來。此時這位儲君的臉色不好看,大明宮那位總管太監感覺到機會來了,走到黃瓊身邊低聲道:“太子爺,工部的那些大小官員,膽子一向很大。這世上事,就沒有他們不敢幹的。”

“像這種拆大改小,或是拆了重新縮建,甚至乾脆拆除乾淨的事情比比皆是。有些殿原本不用大修,只需要小修小補便可以,也要找藉口大修。原本是按照原樣修繕的,他們也找種種藉口推倒重新縮建。西京兩宮一陵,這每年修繕的大筆銀錢,都流入了那些官的口袋中。”

“其實,像是這種修繕,還是交給內侍省和諸宮總管更好一些。咱們這些人都淨了身,都是無兒無女,無妻無妾的人,手腳可比那些官乾淨多了。咱們內侍省也是有修造司的,兩宮每年的修繕,完全都可以交給內侍省掌管。交給咱們內侍省,肯定不會做出縮建這種事情。”

這個太監如此這般的心思,黃瓊又豈不知道他們在想着什麼?說白了,就是爲了錢。無論什麼時候,搞工程都是最來錢的。尤其是這種給不太講究成本的天家,每年修繕宮殿與陵寢的,更是錢像是流水一樣花出去。這其中都不用雁過拔毛,只要翻翻手大筆的錢帛就到手了。

對宮殿進行修繕,這種大事自然是工部的事情。兩京的宮殿、陵寢修繕,也一向都是工部負責。估計西京內侍省、兩宮都總管太監,窺視這個在他們看來的肥差,想必也不是一年兩年了。恐怕做夢都想着將這個差事,從工部手中搶過來,只是一直都找不到機會罷了。

今兒自己來看大明宮,又對工部有些不滿意,讓這些太監感覺到機會來了。太監的確因爲沒有了東西,而不可能有自己的兒女。但這些太監卻因爲沒有了下面,而變得更加貪婪。用不到在去惦記傳宗接代的事,心思更都放在撈錢上。工部的官員貪婪,這些太監恐怕會更貪。

自己又不是豬油蒙了心,將這個肥的流油差事,從一羣貪官手中拿出來,再交給一羣恐怕會更加貪婪的太監。心思透亮的黃瓊,對於這個太監的說法,只是淡淡一笑的道:“是嗎?你們這羣奴才,就真的六根清淨了?真的能比那些官清廉?以寡人看來,恐怕這未必吧。”

見到黃瓊此時雖說臉上帶着的笑意,可話中的意思卻一絲笑意都無。幾個太監不約而同的,想起了這位太子爺笑面虎的傳言。連忙嚇得跪倒在地,連連的磕頭。雖說一再保證自己肯定清廉如水,絕對不敢貪墨一文錢。但想從工部將那個差事搶過來,卻是不敢在提起來了。

一席對話下來,黃瓊也失去了繼續參觀下去的興趣。原本他還想着,去漢代未央宮改建來的北御苑去看看。此時一肚子火氣,不知道該向誰發的他,也沒有一點的興致。轉身離開大明宮,重新回到了太極宮。只是他剛坐定,端起茶還沒有來得及喝,禮部尚書便匆匆的趕來。

禮部尚書上奏,紅白二教希望朝廷能夠批准一處道場,讓他們能夠在長安城內弘揚佛法。無論是波南覺,還是索波切現在都看明白了,黃瓊這位太子爺對佛法根本就沒有興趣。此次召他們進京,不過是爲了讓紅白二教,協助朝廷在青塘吐蕃諸部之中,推廣盟旗制度罷了。

只是一心還都盼着朝廷支持的二教,都有些不甘心就如此作罷。經歷前次拳腳相加之後,也都感覺到在大打,在朝廷面前有些不好看。於是便想出各找一處來弘揚佛法,繼續較勁的念頭。聽到禮部尚書的上奏,黃瓊沒有立即回答。而是端起茶來,細細的抿了一口之後。

才淡淡笑道:“這是一件好事,朝廷得支持。既然他們有這個心思,就成全他們。讓人就在皇城外,給他們各自劃出一片場地來,讓他們一同講經說法。還有傳寡人手諭,讓長安城內外諸寺那些大和尚們,一同都去看看。如果興致高的話,也可以上去和他們辯論一下嗎?”

“告訴他們,等他們講經說法的時候,寡人也會帶着人去看的。希望他們好好的發揮,千萬別讓寡人失望。告訴他們,誰在道場之中表現更出色,寡人重重有賞。但有一條,誰若是在幹出什麼出格事來,別說寡人不客氣。告訴他們,爭鬥是可以的,但要文鬥,不要武鬥嗎。”

聽到黃瓊的回覆,這個禮部尚書多少有些遲疑,總在感覺這位太子爺在算計什麼。只是當他擡起頭看着黃瓊的時候,卻發現這位太子爺,說這番話的時候,臉上一直掛着淡淡的笑意。雖說不那麼虔誠,可怎麼看都看不出有什麼異樣來。可越是看不出來什麼,他越感覺怪怪的。

看着這位禮部尚書一頭霧水,黃瓊只是淡淡的笑了笑:“告訴京兆府,他們弘揚佛法的時候要做好警戒,有膽敢鬧事的,直接抓起來再說。還有將吐蕃僧人,可以娶妻納妾的事情,在長安諸寺高僧之中傳出去。其他的事情,禮部做好自己該做的事情便是了,不要太操心。”

黃瓊這番話說罷,這位禮部尚書更是搞不清楚。人家吐蕃僧人弘揚佛法,讓長安本地的那些高僧去參加,見見世面倒也沒有什麼。可這弘揚佛法,與吐蕃僧人能不能娶妻,有什麼干係?雖說他也覺得和尚可以娶妻,是那些吐蕃僧人六根不淨,有違佛門的清規戒律和教義。

可這是那些吐蕃人的風俗與習慣不是?朝廷再怎麼說,也是沒有干涉的理由。這位太子爺,不僅組織本土僧人蔘加,還讓將此事散播出去到底要做什麼?有些擔心此舉,會不會引起那些吐蕃僧人鬧事的這位禮部尚書,明顯對黃瓊的這個讓人意外的決策,多少有些猶豫不決。

只是面對他的大惑不解,黃瓊只是擺手讓他出去落實,在多的解釋卻是一句都不肯再說了。待這位一頭霧水的禮部尚書離去後,黃瓊看着他的背影,臉上的笑意徹底消失,轉瞬之間便改爲一片的冰冷。這些吐蕃僧人既然想通過此種方式爭寵,自己必須得鼓勵他們不是嗎?

俗話說,有競爭纔會有進步嗎?更何況,有些事情必須要改變。吐蕃密宗那些指定繼承的慣例,也該按照自己的想法來了。密宗必須爲朝廷所用,這是一個鐵的定律,絕對不能改變。如果吐蕃出現政教合一的政權,對朝廷有利,那就可以扶持他們。沒有利,那就必須要改變。

因爲事情過於重大,所以這些東西如今還不到透露的時候。至於具體實施的臣子,先一步步來。先將盟旗制度推廣開,其他的事情在徐徐圖之。沉吟了一會,黃瓊回到御案前,提起筆來凝神寫了幾道密摺。在密摺上,黃瓊將自己的一些想法上奏給了老爺子。

在西寧州設置加兵部尚書銜,或是樞密副使銜巡撫一人,專司掌管青塘吐蕃諸部事宜。包括吐蕃諸部爵位的繼承,噶倫的推選與任命,賑災、撫慰等諸般事宜。另將西寧的撫蕃兵馬使,從眼下正四品升級爲正三品,並加設同知、副使。同時設置青塘兵備道、巡查道。

以便戰時,徵調青塘吐蕃諸部軍馬出征。視事態發展,如果盟旗制度前期推進順利,建議在青塘吐蕃諸部設置青海路,以便加強對青塘吐蕃諸部的管轄。以盟旗制度治理吐蕃人,以漢地方法治理西寧州等地的漢人。這樣,才能使得青塘吐蕃諸部,爲朝廷所控制和所用。

除了青塘吐蕃諸部事宜之外,黃瓊也給老爺子上奏了,眼下隴右、陝西二路的情況。雖說有一些猶豫,但最終還是將蜀王的具體下落,也做了一個詳細的彙報。但他並未說,蜀王的下落是從範家那裡得知的。而是選擇了告訴老爺子,這個消息是從阿柴吐蕃部族口中得知的。

在密摺上,黃瓊還告訴老爺子,蜀王在跑到西域之前,從青塘吐蕃諸部徵集了不少的軍馬,與他一同去了西域。寫到這裡,黃瓊幾經猶豫最終還是收住了筆。他知道,自己最好只寫這些,再多恐怕就要引起老爺子的不豫了。有些事情,說的太透了,對自己反而沒有什麼好處。

放下手中的筆,黃瓊讓人將這幾道摺子,八百里加急的發了出去。待這些密摺送走後,黃瓊拿起一本摺子想要批的時候,卻發現自己今兒心思有些亂,面對着手中的摺子依舊批不下去。心思已經亂了的他,乾脆丟下手中硃筆,讓身邊的太監和侍衛,陪着他去長安城內逛逛。

聽到這位爺的吩咐,幾個太監又那裡敢反駁?昨兒黃瓊杖斃了那個收了錢的管事太監之後,宮內的這些太監眼下都老老實實的,是半點刺頭也不敢扎。見到這位主要出宮逛逛,幾個太監先是服侍黃瓊換了衣物,自己又急忙去換了衣物,又喊上幾個侍衛,便陪着黃瓊一同出宮。

只是出宮後,面對着一個偌大的長安城,黃瓊也不知道該往哪裡去逛。最後在一個小太監的建議之下,幾個人來到了東市。長安城的東西二市,因爲絲綢之路起點的原因,已經成了兩個超級大型的集市。各種店鋪可謂是一座挨着一座,集市上到處都是熙熙攘攘的客商。

第六百九十三章 一個太監的念想第七百四十章 何家虛僞的很第一百八十八章 語氣不對的皇帝第二百一十六章 十殺令第八百九十二章 大考第九十章 結盟第六百零四章 被算計了第一百九十五章 盡力而爲第三百九十二章 返京第一百五十章 還是有所準備吧第八百六十六章 失望與調人第七百三十三章 分化瓦解第五百零一章 羞辱他的是他自己第六百零三章 先上車的永王第三百九十五章 果然是詐死第五百三十八章 所謂不看僧面看佛面第八百九十八章 吃不消的桂林郡王府第八百一十六章 就是你們的下場第二百五十五章 兄親弟愛?第七百六十三章 狗急跳牆的宋王第八百六十八章 於明遠頭疼的事第七百八十四章 不差這兩個月第五百一十二章 迷失了自己的司馬睿第六百一十二章 心情煩躁第一百五十九章 清洗第四百零八章 棋道如人道第三百九十三章 一根拔不出去的刺第六百九十二章 不要庸才、更不要蠢材第四百一十七章 酒入愁腸愁更愁第二百五十七章 景王秘事第四百二十四章 解決之道第五百零五章 打得疼了才記得住第四百八十七章 本王分的很清楚第五百零八章 林含煙的手段第一百二十一章 黃瓊的憤怒第二百八十二章 隱憂第三十六章 有個性、我喜歡第三百五十五章 跟我姓黃第七百四十七章 巧兒隱憂第七十九章 搞不懂的關係第九百零七章 桂林郡王的心思第七十章 原因在哪兒?第三百九十八章 喜訊與家事第五百一十八章 激將法第三百九十四章 沉住氣第三百六十五章 挑明也好第八十二章 男人的枕頭風第八百八十五章 嫂子同去第七百四十二章 破罐子破摔第二百七十章 落幕第八章 歷史轉了一個彎第七百九十章 慶陽一府的家教第六百八十二章 我在那邊等着你第五百二十七章 段錦的眼光第八百一十一章 君臣有別第四百一十一章 精明的永王第三十三章 奢華的府邸第五十七章 改變就從今天開始第一百三十六章 旱情第八百二十章 胸懷的問題第六百七十四章 十有七八是心病第二百九十一章 什麼都算計到了第二百零二章 該來的總是要來的第八百六十五章 關鍵在用人上第五百零五章 打得疼了才記得住第七百零二章 態度轉變第四百七十七章 老臣的顏面?第五百九十五章 值得嗎第四百二十七章 禽獸不如第二百二十一章 兩權相害取其輕第五百四十一章 司徒喚霜的往事第四百六十八章 皇帝要的承諾第四百二十一章 無眠的人很多第一百九十三章 重病還需猛藥醫第一百一十八章 劉虎之妻第八百三十一章 他這是真的喜歡你第六百二十章 遭遇第一百零七章 母親的爽約第七百五十一章 這不是作踐人嗎?第一百二十七章 不親自來的皇帝第七百四十八章 最合適人選第七百一十三章 話與你們說透第八百零六章 哭出來吧第四百二十章 內疚與自責第四百八十一章 笑的都很假第七百三十七章 前太子的奢華第二百四十章 活的不行死的也行第五百一十二章 迷失了自己的司馬睿第七百八十九章 那都是百姓血淚第五百零八章 林含煙的手段第六十五章 皇帝的敲打第五百六十一章 鬱悶的黃瓊第二百零一章 自己究竟是什麼人?第五百四十五章 天象與卦象第七百九十三章 拈酸吃醋第三百一十四章 幕後之人(二)第七百二十五章 靠你們自己第六百一十七章 處置與失落第一百一十四章 倔強的劉夫人第五百六十章 她總該是罪不至死
第六百九十三章 一個太監的念想第七百四十章 何家虛僞的很第一百八十八章 語氣不對的皇帝第二百一十六章 十殺令第八百九十二章 大考第九十章 結盟第六百零四章 被算計了第一百九十五章 盡力而爲第三百九十二章 返京第一百五十章 還是有所準備吧第八百六十六章 失望與調人第七百三十三章 分化瓦解第五百零一章 羞辱他的是他自己第六百零三章 先上車的永王第三百九十五章 果然是詐死第五百三十八章 所謂不看僧面看佛面第八百九十八章 吃不消的桂林郡王府第八百一十六章 就是你們的下場第二百五十五章 兄親弟愛?第七百六十三章 狗急跳牆的宋王第八百六十八章 於明遠頭疼的事第七百八十四章 不差這兩個月第五百一十二章 迷失了自己的司馬睿第六百一十二章 心情煩躁第一百五十九章 清洗第四百零八章 棋道如人道第三百九十三章 一根拔不出去的刺第六百九十二章 不要庸才、更不要蠢材第四百一十七章 酒入愁腸愁更愁第二百五十七章 景王秘事第四百二十四章 解決之道第五百零五章 打得疼了才記得住第四百八十七章 本王分的很清楚第五百零八章 林含煙的手段第一百二十一章 黃瓊的憤怒第二百八十二章 隱憂第三十六章 有個性、我喜歡第三百五十五章 跟我姓黃第七百四十七章 巧兒隱憂第七十九章 搞不懂的關係第九百零七章 桂林郡王的心思第七十章 原因在哪兒?第三百九十八章 喜訊與家事第五百一十八章 激將法第三百九十四章 沉住氣第三百六十五章 挑明也好第八十二章 男人的枕頭風第八百八十五章 嫂子同去第七百四十二章 破罐子破摔第二百七十章 落幕第八章 歷史轉了一個彎第七百九十章 慶陽一府的家教第六百八十二章 我在那邊等着你第五百二十七章 段錦的眼光第八百一十一章 君臣有別第四百一十一章 精明的永王第三十三章 奢華的府邸第五十七章 改變就從今天開始第一百三十六章 旱情第八百二十章 胸懷的問題第六百七十四章 十有七八是心病第二百九十一章 什麼都算計到了第二百零二章 該來的總是要來的第八百六十五章 關鍵在用人上第五百零五章 打得疼了才記得住第七百零二章 態度轉變第四百七十七章 老臣的顏面?第五百九十五章 值得嗎第四百二十七章 禽獸不如第二百二十一章 兩權相害取其輕第五百四十一章 司徒喚霜的往事第四百六十八章 皇帝要的承諾第四百二十一章 無眠的人很多第一百九十三章 重病還需猛藥醫第一百一十八章 劉虎之妻第八百三十一章 他這是真的喜歡你第六百二十章 遭遇第一百零七章 母親的爽約第七百五十一章 這不是作踐人嗎?第一百二十七章 不親自來的皇帝第七百四十八章 最合適人選第七百一十三章 話與你們說透第八百零六章 哭出來吧第四百二十章 內疚與自責第四百八十一章 笑的都很假第七百三十七章 前太子的奢華第二百四十章 活的不行死的也行第五百一十二章 迷失了自己的司馬睿第七百八十九章 那都是百姓血淚第五百零八章 林含煙的手段第六十五章 皇帝的敲打第五百六十一章 鬱悶的黃瓊第二百零一章 自己究竟是什麼人?第五百四十五章 天象與卦象第七百九十三章 拈酸吃醋第三百一十四章 幕後之人(二)第七百二十五章 靠你們自己第六百一十七章 處置與失落第一百一十四章 倔強的劉夫人第五百六十章 她總該是罪不至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