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九十九章 滿意的皇帝

看到黃瓊批摺子之前,又是查資料又是調存檔。又是指揮太監,反覆的折騰那些摺子。可等到真正批起摺子來,與吃大白菜一樣快速,皇帝都有些被他給搞糊塗了。起先,皇帝還以爲這個兒子在糊弄自己。不過等到看完黃瓊決定與批語之後,皇帝卻也不得不服氣。

黃瓊批語上,雖說不及自己老練,可每一個決定都顯示了這個兒子心思極其縝密,考慮事情也相當的全面。尤其是看待問題眼光之老練,便是自己當年也遠遠不如。而且在有些事情上,不僅做出了縝密的批語,還提供了一些變相解決辦法。思路,也是相當的開闊。

而且在批語上,很少看到嚴厲和辛辣的指責。即便是發現一些問題,在提出的時候也用略微緩和一些的話指出來。看完黃瓊批的摺子,皇帝對這個兒子的表現,雖說沒有說出什麼讚賞的話,可看黃瓊的眼光卻是又多了幾分驚喜和欣慰。

當然對於黃瓊在批示上,因爲歷練不足而出現的一些不足之處,皇帝也直接點了出來。不過大體上,皇帝對這個兒子在這方面給自己帶來的,簡直是超越自己意料的驚喜,還算是相當的滿意。除了給予一定的口頭表揚之外,還給予了相當的物質上的獎勵。

而這個獎勵,那就是黃瓊第二天起牀後,發現需要自己批閱的摺子,整整多了一倍還多。不僅原有的三部,便是連戶部和刑部摺子,也開始出現他那張桌子上。而在他的那張桌子面前,一些涉及到的存檔,也堆滿了十幾大箱子。一些需要面君的官員,也開始由他代爲接見。

也就是說,除了樞密院、殿前司,以及吏部和宗正寺的摺子之外,其餘的摺子開始陸續都交給黃瓊。而且黃瓊還要管宗學,每天考察自己那些十八歲以下弟弟,還有年滿六歲侄兒的學業。三天一次的早朝,是一刻都不敢耽擱,而每日的在垂拱殿的常朝也要參加。

也許是除夕那天的家宴,給皇帝刺激不輕。原本就對宗學要求異常嚴格的皇帝,在將宗學交給黃瓊管理之後,要求的更加嚴格。每日常朝散後,黃瓊做的第一件事情,便是去宗學檢查。而下午晚膳之後,還要再去檢查一遍。諸皇子、皇孫,若是有病請假需要請示黃瓊。

而接手過來宗學之後,黃瓊倒也沒有任何的手軟。他接手之後第一件事情,就是將御書房外那些名義上等候各自主子下學,實際上是充當眼線,隨時給主子後面的那些,生怕自己兒子受委屈的母妃,通風報信的太監,全部驅離御書房。

所有六歲以上皇子的奶孃,也一併全部打發出宮。不允許皇子的母妃,單獨給那個皇子帶飯,便是連點心也不允許。所有在御書房讀書的皇子、皇孫的飯菜,一律由御膳房統一提供。而且黃瓊還交待御膳房,給這些皇子的飯菜要葷素搭配,不許太多的大魚大肉。

師傅吃什麼,他們就吃什麼。送過來的飯菜,一律都要吃光,不許剩下。除了讀書之外,還要求所有的皇子、皇孫,按照年齡的不同,在御花園內跑步、射箭。那個皇子、皇孫不好好讀書,師傅不敢管的話,要麼他看不到。只要被他看到,處罰的程度甚至比師傅還要嚴厲。

罰跪、打手板,各種處罰不一而足。黃瓊這麼一搞,後宮那些有子的嬪妃首先不幹了。自己兒子去御書房讀書,原本就是走一個過場。將來都是要做親王的,又不指望他們將來去考狀元。你這個做哥哥的,幹嘛管教的那麼狠?甚至比師傅還要嚴厲。

過去皇帝都沒有說過什麼,怎麼到了你這個英王手中,卻是狗拿耗子起來了?心疼各自兒子遭受那些罪的妃嬪,在皇帝基本上已經不邁步她們寢宮的情況之下,乾脆直接組團跑到溫德殿告狀。的確,那些在天下各個書院都很正常的管教,在這些嬪妃眼中就成了變相虐待。

一羣嬪妃在皇帝面前,哭的是梨花帶雨。這個說自己兒子身子骨弱,每日都要跑幾千尺受不了。那個說自己兒子自幼便脾胃弱,御膳房的那些大鍋飯,吃着不合適。總之便是一句話,就是控訴英王對自己兒子的虐待,給自己兒子找藉口不去上課。

對於這些嬪妃的控訴,皇帝雖說當場沒有說什麼,但臉色卻是很不好看。而充分聽取了諸位母妃意見之後的黃瓊,在第二日也順應民意做了一定的調整。他大筆一揮,給所有皇子、皇孫跑步的距離,直接加了一倍。跑不完的,什麼時候跑完什麼時候可以吃飯。

每日兩膳之間的點心,也一併都給取消了。如果不是看在這些熊孩子,都是自己弟弟的份上,擔心自己做的太過被抓到小辮子。他搞不好會關門放狗,以增加這些熊孩子對每日鍛鍊的興趣。黃瓊的這些做法,讓永王在暗中咂舌,多虧自己當年沒有落到這個九弟的手中。

皇帝默不作聲,自己告狀的結果,卻是自己兒子被管教的更加嚴厲,甚至在懲罰的時候還被變本加厲。讓那些嬪妃無論就算在心疼兒子,也不敢在發聲了。只能在自己兒子被罰跑步的時候,躲在御花園某個角落,默默看着心疼的直流淚。

至於找黃瓊的母親告狀,那些嬪妃是想都沒有想過。這不僅是聽雪軒那位靜妃,氣場太過於逼人,讓人等閒不敢視之。還有生怕那些嬪妃,跑到皇帝這裡撞木鐘不成,去打攪母親的黃瓊早就放出了話,他當年就是這麼過來了,現在身子骨強壯很,書也讀得堪稱博覽羣書。

自己雖說對待這些兄弟子侄嚴厲了一些,但自己讀書時母親對待自己可謂是輕鬆得多。這番話一傳出去,原本心裡面就算拼了命,也打算去找靜妃撞木鐘的妃嬪,徹底的偃旗息鼓了。那個靜妃當年都是這麼教育英王,想必對於英王這麼教育她們兒子,也是根本就不在意。

自己去告狀估計沒有什麼好處不說,搞不好自己兒子還要遭到更嚴厲的處罰。在搞不好,很可能會適得其反的情況之下,所有的嬪妃都不敢在出聲了。而告一次狀,便被加罰一次,而且一次罰得比一次重的諸皇子,每日下了學回到各自母妃那裡,也再也不敢告狀了。

不過黃瓊雖說嚴厲了一些,處罰的手段也更是可謂花樣百出。可包括皇帝在內,幾乎所有嬪妃都看到,不到三個月的時日,自己兒子身子骨已經是強壯了許多。原來幾個動不動就抱着藥罐子,病病怏怏的皇子、皇孫,也基本上丟掉了藥罐子不說,爲人也精壯了許多。

原來挑食很厲害的幾個皇子,這個毛病也徹底的改掉了。再也也沒有皇子,動不動就請病假逃學。因爲每日考校不過,同樣要被加罰。所以每日讀書,更沒有人敢在那裡渾水摸魚混日子。自宋王以下,還在宗學讀書的諸皇子、皇孫,被黃瓊給收拾的服服帖帖。

對於原來自己最頭疼,換了多少個師傅都不成的宗學。如今出現如此大的變化,最欣慰的自然是皇帝。至此,皇帝對宗學徹底的撒手不管。並在宮中放下話來,誰若是要在因爲皇子讀書的事情,去找黃瓊的麻煩。無論嬪妃是什麼妃位的,一律降等級作爲處罰。

雖說有些方面還有些稚嫩,在處理某些問題上,考慮的還不夠周全。但黃瓊無論是在政務,還是掌管宗室方面表現出驚人的才幹,相當開闊的眼界,讓皇帝異常的滿意。最關鍵是,黃瓊對一些政務上獨到見解,處理某些棘手事務時的另闢蹊徑,更是給了皇帝意外的驚喜。

黃瓊進宮襄理政務,還不到半個月的時間,皇帝便感覺到壓力倍減。用他私下裡面,對郭太醫的話來說,阿九這小子一肚子才幹,若是早一些壓榨出來,自己也就不會那麼累了。現在將大部分的政務丟給他,只需要最後把關的自己,這一下子可是輕鬆了不少。

自己眼下,可以將大部分的心思,都放在該怎麼接手桂林郡王府的通商之權上。而不用在向以往的時日那樣,被繁重的政務壓得有些喘不過來氣來,很少有時間去深入的琢磨一些別的事情。現在時間一下富裕了不少,自己可以將更多的心思放在自己該考慮的事情上。

不過雖說自己輕鬆了不少,但黃瓊累不累,那就不是在皇帝考慮範圍之內了。在皇帝看來,身爲一國之君,特別是要做明君,勤政纔是第一要務。而什麼是勤政?那就是睡的比狗晚,起的比雞還得早。每日的奏摺,當天都要批閱完畢,做到當日事當日畢那才叫勤政。

既然將來這個大位要傳給他,那麼早一點磨練一下他的意志,讓他知道勤政方爲一國之君根本所在,對他的成長只有好處沒有什麼壞處。最關鍵的是,皇帝認爲多給這個兒子一點壓力,也有助於可以讓他少胡思亂想一些。這個兒子太聰明,總給皇帝一些把握不住的感覺。

皇帝滿意,那麼自然也有不滿意之人。黃瓊表現越是驚豔,皇帝越是滿意,德妃與宋王心中的怨恨便越深。尤其是在德妃親自找皇帝求情,讓宋王也學習理政,卻被皇帝毫不猶豫乾淨利落的拒絕,並警告他們老實一些之後,德妃母子個更是恨得咬牙切齒。

更讓德妃母子頭疼的是,被他們收買的林含煙身邊那個管事,在年前便悄無聲息的失蹤。無論宋王採用各種手段,都未能查找到那個人的下落。而在年後,原本一向唯唯諾諾的慎妃,也突然發生了很大的轉變。無論是德妃明着威脅,還是暗中遞話,都不理不睬。

還反過來,拿着德妃勾結孃家人賣官的證據,反過來威脅德妃。而在失去了唯一的證人之後,自己又有把柄落在了慎妃的手中,讓德妃乾瞪眼卻毫無辦法。反過來,還要受慎妃的挾持。百思不得其解那些證據,是怎麼落到慎妃手中的德妃,也徹底的老實了下來。

第五百九十一章 容忍度是有限的第三百七十六章 別等本王出手第六百六十一章 人死罪消第三百九十三章 一根拔不出去的刺第二百一十二章 算計與孺子可教第七十七章 說的已經夠多第七百六十三章 狗急跳牆的宋王第九十章 結盟第三百七十六章 別等本王出手第三百九十七章 就是他了第八百零六章 哭出來吧第六十一章 磨難即歷練第二百一十三章 將的是將不是兵第七百五十五章 都不是外人第三百七十章 蘇進的舊人第五百九十五章 值得嗎第七百四十一章 蹤跡第六百零三章 先上車的永王第十二章 誰纔是高手?第八百九十章 迫在眉睫第五百六十七章 勤政未必會理財第二百二十八章 序幕第六百零七章 糧食的問題第四百六十八章 皇帝要的承諾第四百章 不能在負第二個瑤姐第一百五十二章 皇帝的心思很難猜第八百六十三章 不可能讓所有人滿意第七百三十八章 刺客第三百六十四章 娶妻不如嫁女第二百七十五章 真正的老成謀國第七百零四章 借題發揮第六百零三章 先上車的永王第一百四十六章 陳瑤的堅持第七百四十八章 最合適人選第四百三十章話中有話的司徒喚霜第五百二十二章 我只是通知你們第八百五十七章 老爺子選人的眼光第七百四十八章 最合適人選第七百七十八章 被嚇壞的宗室第八百五十五章 呂蒙正的感觸第七百四十八章 削減第六百章 馭夫之道第四百五十二章 我嫌你們髒第一百九十七章 未必不是一個新的開端第六百七十五章 膚施郡公第四百五十九章 聖旨第八百零九章 這個位置不好坐第六百章 馭夫之道第六百三十七章 順水人情第五百九十二章 溫柔窩飛不出雄鷹來第二百二十八章 序幕第五百一十三章 人品如官品第三百二十七章 能推就推、能拖就拖第二百三十八章 俠之大成第四百五十章 奇怪的拜帖第九十五章 駕馭之道第二十八章 臨別與不捨第七百九十四章 可以治第五十九章 罪臣之後第三百零三章 朝臣的心思(二)第七百四十章 何家虛僞的很第七十九章 搞不懂的關係第四百二十章 內疚與自責第三百一十九章 暴怒的蜀王第六百九十五章 榮耀與感激第九百一十二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三百五十二章 流水席第八百九十五章 紀王跑了第一百七十章 懵逼的三角關係第三百零九章 無可奈何的黃瓊第二百四十七章 招供第四百八十二章 各懷心思第三百五十六章 多努力才行第三百七十七章 一定要查出鐵證第四百一十二章 永王教子第一百五十二章 皇帝的心思很難猜第四百二十四章 解決之道第四百七十八章 防人之心不可無第五百九十四章 簫音還在,琴聲卻斷第七十章 原因在哪兒?第六百一十章 誘人的肥肉第四十一章 黃瓊的想法第六百一十一章 用人不疑第七百六十二章 只是聚聚?第三百一十九章 暴怒的蜀王第三百三十六章 挫折感第三百四十章 要相信你的丈夫第六百三十四章 自己看錯了人第三百九十一章 輸的不僅僅是蜀王第三百一十二章 何瑤的敲打第七百三十四章 他們配嗎?第四十章 隱憂第四百六十三章 有總比沒有要好第八十六章 朱門酒肉臭第六十二章 真的假不了第六百零八章 是我的原因第二章 這是哪兒?第七百一十二章 羣毆與怒火第三百七十章 蘇進的舊人第六百一十四章 錯估了臉皮厚度
第五百九十一章 容忍度是有限的第三百七十六章 別等本王出手第六百六十一章 人死罪消第三百九十三章 一根拔不出去的刺第二百一十二章 算計與孺子可教第七十七章 說的已經夠多第七百六十三章 狗急跳牆的宋王第九十章 結盟第三百七十六章 別等本王出手第三百九十七章 就是他了第八百零六章 哭出來吧第六十一章 磨難即歷練第二百一十三章 將的是將不是兵第七百五十五章 都不是外人第三百七十章 蘇進的舊人第五百九十五章 值得嗎第七百四十一章 蹤跡第六百零三章 先上車的永王第十二章 誰纔是高手?第八百九十章 迫在眉睫第五百六十七章 勤政未必會理財第二百二十八章 序幕第六百零七章 糧食的問題第四百六十八章 皇帝要的承諾第四百章 不能在負第二個瑤姐第一百五十二章 皇帝的心思很難猜第八百六十三章 不可能讓所有人滿意第七百三十八章 刺客第三百六十四章 娶妻不如嫁女第二百七十五章 真正的老成謀國第七百零四章 借題發揮第六百零三章 先上車的永王第一百四十六章 陳瑤的堅持第七百四十八章 最合適人選第四百三十章話中有話的司徒喚霜第五百二十二章 我只是通知你們第八百五十七章 老爺子選人的眼光第七百四十八章 最合適人選第七百七十八章 被嚇壞的宗室第八百五十五章 呂蒙正的感觸第七百四十八章 削減第六百章 馭夫之道第四百五十二章 我嫌你們髒第一百九十七章 未必不是一個新的開端第六百七十五章 膚施郡公第四百五十九章 聖旨第八百零九章 這個位置不好坐第六百章 馭夫之道第六百三十七章 順水人情第五百九十二章 溫柔窩飛不出雄鷹來第二百二十八章 序幕第五百一十三章 人品如官品第三百二十七章 能推就推、能拖就拖第二百三十八章 俠之大成第四百五十章 奇怪的拜帖第九十五章 駕馭之道第二十八章 臨別與不捨第七百九十四章 可以治第五十九章 罪臣之後第三百零三章 朝臣的心思(二)第七百四十章 何家虛僞的很第七十九章 搞不懂的關係第四百二十章 內疚與自責第三百一十九章 暴怒的蜀王第六百九十五章 榮耀與感激第九百一十二章 一朝天子一朝臣第三百五十二章 流水席第八百九十五章 紀王跑了第一百七十章 懵逼的三角關係第三百零九章 無可奈何的黃瓊第二百四十七章 招供第四百八十二章 各懷心思第三百五十六章 多努力才行第三百七十七章 一定要查出鐵證第四百一十二章 永王教子第一百五十二章 皇帝的心思很難猜第四百二十四章 解決之道第四百七十八章 防人之心不可無第五百九十四章 簫音還在,琴聲卻斷第七十章 原因在哪兒?第六百一十章 誘人的肥肉第四十一章 黃瓊的想法第六百一十一章 用人不疑第七百六十二章 只是聚聚?第三百一十九章 暴怒的蜀王第三百三十六章 挫折感第三百四十章 要相信你的丈夫第六百三十四章 自己看錯了人第三百九十一章 輸的不僅僅是蜀王第三百一十二章 何瑤的敲打第七百三十四章 他們配嗎?第四十章 隱憂第四百六十三章 有總比沒有要好第八十六章 朱門酒肉臭第六十二章 真的假不了第六百零八章 是我的原因第二章 這是哪兒?第七百一十二章 羣毆與怒火第三百七十章 蘇進的舊人第六百一十四章 錯估了臉皮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