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四章 先殺楊宗仁

聽完張廷玉一番話後,徐元夢不由得嘆了一口氣,他當然明白這話裡的真實含義,滿洲八旗想要做什麼自然沒人攔得住,漢八旗或許能配合,可是其他的漢人就不一樣了,對於他們來說,忠於朝廷和反清復漢,也只是一念之間的選擇罷了。

當然,這也不能怪雍正和八旗有這樣的想法,可誰讓漢人太聽話了呢?特別是平滅三藩之後,大清可從來沒感覺到那麼如臂使指過,以前不管鬧得怎麼厲害,天下總是沒有第二個官鋪子可以選擇,大傢伙想要當官,除了投奔大清朝以外,也沒別的好辦法。

可自從復漢軍起事以來,這時代是真正的變了。漢人們有了選擇,也就起了比較心。他們會將大清和復漢軍一起稱量稱量,比的不是別的,就是誰更能給錢罷了。

大清不管再怎麼宣講滿漢一家,大傢伙也不會真正往心裡去,想要收買人心,只能靠實打實的銀子,可是現在的大清正缺銀子,還要緊着旗人使,自然沒辦法拿去收買漢人了。

那麼問題就來了,大清沒有銀子給漢人花,可是復漢軍有啊!別管這口頭上的東西多麼浮誇,可是復漢軍是實打實的掏出了幾百萬兩白銀,還沒有所謂的八旗來分走大頭,所有的錢都是漢人的,漢人如何不肯投靠?

“可是眼下的朝廷,確實難以周全過來.....衡臣,你是戶部的大令,應該更清楚眼下大清的家底,戶部清欠雖然明面上是清繳了上千萬兩白銀,可是那上千萬兩都是紙,可還沒變成銀子!”

徐元夢臉上帶着幾分苦惱,雖說好就知道今天這宴非好宴,可是又沒辦法推脫,實在是兩難之局,難以權衡。

張廷玉皺起了眉頭,他自然清楚戶部眼下的情況,徐元夢所言確實屬實,當初追繳清欠是在賬面上給填平了,可是那些虧空的銀子,大多都是變成了一張張欠條而已,剩下收上來的那一部分銀子,也都先緊着前面的事給花了。

“善長兄,這天下如今可都盯着北邊和南邊呢.......不管是京師還是武昌,終歸是一念之間,我大清如今畢竟還在振作,人心也沒有徹底離散,可是眼下的關鍵,在於滿漢一體不光要說出來,還得做到實處!若是皇上這般看待漢人,這滿漢一家終究是一戳就破!”

“衡臣,慎言!”徐元夢嘆了口氣,“皇上有自己的考慮,上一次怎麼收拾八爺黨的?那可不是幾句話就能說服的了的,是皇上穩住了那些旗主,穩住了他們才能穩住我大清的江山!如今的天下已經很明白了,這個肉要麼割漢人,要麼就是割八旗!皇上還能怎麼選?”

這天底下確實沒有白吃的午餐,對於雍正來說也不存在所謂的萬全之策,當初爲了收拾掉朝廷內外的八爺黨,雍正給八旗旗主們許下了多少東西,那些東西都還沒給足的情況下,想要割八旗的肉,只能是自尋死路。

張廷玉也意識到自己失言,當即嘆了口氣,看向了窗外,只見那外面已經飄下了雪粒子,在地面上覆蓋了一層薄薄的冰。

“善長兄,若是能夠割漢人的肉去度過難關,下官也不會皺半點眉頭!可是我大清事到如今,已經沒有了別的辦法......一個楚逆不可怕,全天下都是楚逆纔可怕!”

在這個冬天裡,雍正皇帝的心就跟着窗外的冰一樣寒冷,他的臉色肅穆無比,一隻手背在身後,卻是久久無言。

徐元夢跪在了地上,將張廷玉所言一字一句說了出來,甚至連那些違逆之言都說的徹徹底底,沒有絲毫的隱瞞,只是越說到後面,這身上的冷汗便越發多了起來。

“大清,如今是真的沒辦法了嗎.......”

雍正嘆了一口氣,牽一髮而動全身,簡直是如今大清最爲真實的寫照,從戶部清欠開始,到打擊八爺黨,再到如今,他雍正看似是一步一個腳印,在清廷內部逐漸統一了事權,可是整個大清,如今卻愈發倒退了幾步。

“八旗新軍必須得練.....不練大清都沒了.....可是這人心也得抓,要不抓住漢人的心,光靠咱們八旗無論如何也是維持不下去的,到時候能得一個全身而退的機會都沒有......”

雍正的眼神裡閃過一絲恐懼,天下人只知道楚逆沒有後退的餘地,可是大清也沒有後退的餘地。一旦拱手讓出江山,到時候只有一百多萬人的八旗國族,又該如何自處?

徐元夢嘆口氣道:“張廷玉的意思很簡單,大清已經不能再把所有的壓力都放在漢人身上,那樣的話,漢人是要權位的......國朝要滿漢一家,就得真正拿出家人的誠意來。.要是大清不能給,那就是另一個楚逆!”

雍正微微沉默了一會,苦笑道:“朕心裡如何不能明白?楚逆打的旗號可是要興漢人江山,這漢人的朝廷裡,豈會有一個所謂的滿尚書?”

“我大清要恢復江山一統,總不能真的去指望八旗新軍天下無敵,這到頭來還是要指望漢人的心......這肉,得從八旗的身上割!”

說到最後,雍正的臉上閃過一絲決絕,他已經明白了過來,現在所有的僥倖和逃避都是沒有用的,甚至是非常可怕的,因爲眼下的復漢軍,最缺乏的便是時間,而大清卻缺乏的,也是改變自身的時間,可以說等到雙方其中一方梳理完內部後,新的舉國之戰也就不遠了。

可是這聽在徐元夢的耳朵裡,卻是帶着一片殺氣,要知道,割八旗的肉簡直就是在割自己的肉!如今的八旗體系,可以說是旗人之根本,整個八旗一百多萬人當中,有多少依靠八旗體系當上了大學士、大將軍、都統、副都統、參領、協領、領佐、領催、侍衛.......

有多少人通過八旗的體系,在短短的十幾年的時間裡,從內務府直接上升到了閣部、督撫乃至於地方封疆大吏,至於像地方上的道員、知府更是不計可數,而他們的付出則很簡單,那就是八旗的出身。

相比之下,漢人書生想要當個官簡直比登天還難,憑藉數十年的苦讀在科考場上摸爬滾打不說,想要考上更是難上加難,更不用說漢人書生都要從最基層開始,想要升到高位簡直難上加難。在這種情況下,大清想要爭取漢人的心,幾乎沒有什麼辦法。

唯一的辦法,便是割自己的肉,去安撫天下漢人的心。

“皇上,奴才以爲,當下國難當頭,八旗上下必能理解皇上的良苦用心.......”

徐元夢彷彿在說着夢話一般,他自己都不相信自己說的這些東西,八旗要是真能理解皇帝的良苦用心,局勢何至於此?

十月二十八,江南的陰雨顯得有些綿密,天氣開始變得陰冷無比,而對於眼下的復漢軍來說,卻是已經初步完成了目標,那就是吞下了整個江南。

從淮河以南開始,如今都已經成爲了復漢軍的土地,而淮河以北的府縣,也被佔據了不少,從鳳陽府到泗州,再到淮安府,城上都已經插上了復漢軍大紅色的旗幟。

儘管在這個過程當中,也有許多江南的士紳對復漢軍採取了敵對的行爲,可是在大炮和火槍面前,這些鄉下土財主自然不可能造成絲毫的影響,他們的土圍子被轟破,他們的家丁也都被一個個宰殺,剩下的財產則成爲了復漢軍的戰利品。

可是江南不管打掃的多幹淨,這吃到嘴裡的也都是一些碎末,讓寧渝感覺有些不痛快。幸好此時的寧渝,也開始從日常的那些雜物中解脫開來,與是便將眼睛開始投向了浙江和福建,那裡還有一塊肥碩的肉,正散發着香味,等待着他去大口吞吃。

“大都督,眼下江南一役已經徹底勝利,殘存的清軍潰兵如今也都消滅殆盡,連同其他的反抗分子,我軍在這四個月的時間裡,共殲滅清軍五萬八千人,俘敵八萬九千多人,共獲得白銀三百萬兩,良田更是不計可數,粗略預估有五百萬畝以上......”

董策臉上帶着幾分興奮,這一下可是發了大財,這江南的富庶果然是其他地方所不能比的,一仗打下來卻是讓如今的復漢軍吃了個肚兒圓。

說起來,復漢軍自從進江南之後,正兒八經地跟清軍對壘其實也就是江寧城下,把範時繹給抓了後,也就沒有再遇到大規模的清軍反擊,但是真正要命的則是那些江南的士紳,他們不忠於大清,也不順從復漢軍,只想當自己那方天地的小霸王,這是寧渝所不能接受的。

因此爲了得到一個乾乾淨淨的江南,寧渝也就不再顧忌那些所謂的瓶瓶罐罐,除了第一師以外,其他的幾個主力師,包括第三師、第四師、第五師、第六師和第七師,五萬多人全部投入到了清剿這些士紳的戰役中,纔打下了這麼一個大勝仗。

寧渝臉上帶着笑意,“這次我沒怎麼管戰事,你們做的很不錯。”

董策聽了寧渝難得的誇獎,顯得十分興奮,他行了軍禮道:“大都督,眼下大軍的戰心可用,咱們長驅直入,拿下浙江吧!”

說起來,現在因爲有了孫文成這個天字一號內鬼的幫助,整個浙江的形式對於復漢軍來說幾乎是全透明的,這對於衆人來說可是一塊難得的肥肉,在董策之前,已經有不少人向寧渝請戰,甚至是第一師的官兵在佔據的嘉興之後,還想進一步去打杭州。

寧渝卻是搖了搖頭,“浙江的局面發展到這個時候,武力攻取其實已經變得有些落下乘了......可以圍,但是不能打。”

“大都督的意思,莫非是要勸降浙江?”董策很快就明白了寧渝的意思,心裡卻是盤算開來,越想越覺得有可能。

“沒錯,浙江的局勢宜緩不宜急,宜慢不宜動。當初我讓第一師去嘉興,除了是策應呂家以外,也是希望能夠給杭州造成壓力。”

寧渝站了起來慢慢踱着步子,冷笑道:“當初派孫文成回杭州,目的是爲了破壞清廷的團練策,調撥清廷的滿漢之爭,如今若是能夠招降浙江,那麼就能徹底實現這一目標。有了浙江的先例在前面,雍正怕是也不敢再用漢人了。”

“爲了更好的促降浙江,我準備帶都督禁衛旅和第七師,會同第一師包圍杭州!”

杭州城,如今已經被徹底封鎖住了,所有人都是許進不許出,浙江巡撫李馥在呂家逃亡之後,心裡便多了幾分憂慮,那一日他也曾去現場查看過,遍地的死屍也只是讓李馥皺了皺眉頭,可是當他知道當日只有不到十個人的復漢軍探子時,卻是倒吸了一口冷氣。

畢竟在李馥平日裡出行的時候,身邊的護衛也就是數十人,這也就意味着,只要復漢軍願意下狠手,想要殺掉他也是很有可能的......因此當天回去之後,李馥不光是給自己增添了護衛,還將整個杭州城都給封鎖住了,以確保萬全。

然而無論李馥再怎麼封鎖,這城裡有一個人卻是不會受到影響的,那就是當前的杭州織造孫文成。由於原本他就擔負了監視江南的重任,因此對於江南的情況再熟悉不過了,尋常封鎖是攔不住他的。

“大都督有令,做好全力促和的打算......不到萬不得已,不會選擇強攻杭州。”寧羅遠望着面前的孫文成,臉上帶着一絲凝重。這意味着,他們的風險其實變高了許多。

孫文成聽到了這個消息時,也只是微微皺了下眉頭,隨後有舒展開來,“大都督命令,屬下自當遵從。不過這其中的關鍵,還是在於一個人。”

“李馥?”

“不是他,而是還躺在病榻上的楊宗仁,我感覺此人並沒有那麼簡單,或許他已經意識到了杭州城內有復漢軍的內應,只是爲了能揪出這個內應,才選擇的裝病,以躲開我們的視線......”

孫文成說到後面,卻是愈發堅定了自己的想法,他吐出一口氣,“想要攜浙江歸降,則必須要殺了楊宗仁,否則此人恐怕會在關鍵時候,打我們一個措手不及!”

“那就殺了他.....”

寧羅遠臉上帶着一絲猙獰的笑意,世人都見過軍情處的暗殺手段,可是真要說起暗殺,影子纔是行家裡手。

第五十三章 禍事第四百六十五章 對比的煩惱第四百二十章 天朝貨幣第五百七十二章 恬不知恥第四百一十九章 德川綱吉第一百五十九章 有進無退第五百四十章 京察處理第十四章 私鹽之利第四百五十七章 死中求活第十六章 拜師風波第二百五十一章 擲彈營,萬勝!第五百五十六章 區區十萬人第一百九十二章 人心思變第一百七十一章 九江血(四)第四百九十六章 遼東屯田策第一百八十二章 怒火攻心第五百五十六章 區區十萬人第四百零五章 土司內亂第四百六十二章 京師變故第三百二十六章 風雲之變第三百七十五章 請君上路第一百六十章 天下大吉第八十章 勸降第四百零一章 馬種改良計劃第五百四十章 京察處理第三百九十三章 總督駕臨第四百八十四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四)第八十五章 戰前第一百三十二章 朕難道錯了?第一百一十七章 出征第五百五十三章 皇家公學第一百六十四章 君臣相得第三百七十八章 來人!上地球儀第十六章 拜師風波第五百五十八章 混亂的俄羅斯第四百三十八章 爲萬世開太平第一百六十二章 大義凜然第二百三十四章 戰康熙(四)第四百五十五章 朕也要親征第一百八十七章 奇貨可居第一百二十五章 堂堂正正第四百七十九章 大決戰之最後通牒第二百九十五章 密摺參奏第一百三十章 歡欣第一百六十四章 君臣相得第三百九十一章 讓人心跳的數字第二百一十五章 決戰練潭鎮(八)第五百四十八章 攻佔拉薩第五百二十章 歸化城第一百八十七章 奇貨可居第三百五十一章 到底要不要跑路?第三百七十八章 來人!上地球儀第二百八十三章 坐斷東南戰未休第二百七十章 忍辱負重第三百五十一章 到底要不要跑路?第五百七十三章 我要當大汗第一百三十七章 觸目驚心第二百六十二章 圖窮匕見第三百零八章 攤丁入畝第兩百零三章 堅城不可拔第五百八十四章 遠東破局第一百四十章 備戰第五百二十二章 出使漠北第二百四十五章 秘密武器第二十四章 嚴肅軍風第四百三十五章 李紱辭官第二百四十三章 真正的慘烈第五百三十九章 到底誰求誰第四百二十八章 風雨欲來第二十四章 嚴肅軍風第二百七十五章 兵進江南第二百九十一章 佈局第一百六十九章 九江血(二)第五百零五章 二萬萬銀元第三十一章 大怒第一百九十章 誓師東征第三十八章 資本力量第五百一十章 飛蛾撲火第四百九十七章 朝鮮利益第四百三十三章 今非昔比第四百七十七章 大決戰之大戰寧錦第三百六十一章 致命一擊第五百七十二章 恬不知恥第三百五十章 水陸齊攻第四百八十四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四)第一百八十六章 流言第一百二十章 後路第一百九十四章 戰前摩擦第五百五十二章 分稅制改革第一百九十五章 身後名第兩百八十一章 江寧諜影第二百九十一章 佈局第二十四章 嚴肅軍風第九十七章 天崩第二百八十七章 成立軍機處第五百七十九章 朕不想再跑了第一百一十一章 聯姻第十章 尋礦第五百二十六章 木蘭閱兵第二百五十六章 康熙醒了
第五十三章 禍事第四百六十五章 對比的煩惱第四百二十章 天朝貨幣第五百七十二章 恬不知恥第四百一十九章 德川綱吉第一百五十九章 有進無退第五百四十章 京察處理第十四章 私鹽之利第四百五十七章 死中求活第十六章 拜師風波第二百五十一章 擲彈營,萬勝!第五百五十六章 區區十萬人第一百九十二章 人心思變第一百七十一章 九江血(四)第四百九十六章 遼東屯田策第一百八十二章 怒火攻心第五百五十六章 區區十萬人第四百零五章 土司內亂第四百六十二章 京師變故第三百二十六章 風雲之變第三百七十五章 請君上路第一百六十章 天下大吉第八十章 勸降第四百零一章 馬種改良計劃第五百四十章 京察處理第三百九十三章 總督駕臨第四百八十四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四)第八十五章 戰前第一百三十二章 朕難道錯了?第一百一十七章 出征第五百五十三章 皇家公學第一百六十四章 君臣相得第三百七十八章 來人!上地球儀第十六章 拜師風波第五百五十八章 混亂的俄羅斯第四百三十八章 爲萬世開太平第一百六十二章 大義凜然第二百三十四章 戰康熙(四)第四百五十五章 朕也要親征第一百八十七章 奇貨可居第一百二十五章 堂堂正正第四百七十九章 大決戰之最後通牒第二百九十五章 密摺參奏第一百三十章 歡欣第一百六十四章 君臣相得第三百九十一章 讓人心跳的數字第二百一十五章 決戰練潭鎮(八)第五百四十八章 攻佔拉薩第五百二十章 歸化城第一百八十七章 奇貨可居第三百五十一章 到底要不要跑路?第三百七十八章 來人!上地球儀第二百八十三章 坐斷東南戰未休第二百七十章 忍辱負重第三百五十一章 到底要不要跑路?第五百七十三章 我要當大汗第一百三十七章 觸目驚心第二百六十二章 圖窮匕見第三百零八章 攤丁入畝第兩百零三章 堅城不可拔第五百八十四章 遠東破局第一百四十章 備戰第五百二十二章 出使漠北第二百四十五章 秘密武器第二十四章 嚴肅軍風第四百三十五章 李紱辭官第二百四十三章 真正的慘烈第五百三十九章 到底誰求誰第四百二十八章 風雨欲來第二十四章 嚴肅軍風第二百七十五章 兵進江南第二百九十一章 佈局第一百六十九章 九江血(二)第五百零五章 二萬萬銀元第三十一章 大怒第一百九十章 誓師東征第三十八章 資本力量第五百一十章 飛蛾撲火第四百九十七章 朝鮮利益第四百三十三章 今非昔比第四百七十七章 大決戰之大戰寧錦第三百六十一章 致命一擊第五百七十二章 恬不知恥第三百五十章 水陸齊攻第四百八十四章 大決戰之八里橋之戰(四)第一百八十六章 流言第一百二十章 後路第一百九十四章 戰前摩擦第五百五十二章 分稅制改革第一百九十五章 身後名第兩百八十一章 江寧諜影第二百九十一章 佈局第二十四章 嚴肅軍風第九十七章 天崩第二百八十七章 成立軍機處第五百七十九章 朕不想再跑了第一百一十一章 聯姻第十章 尋礦第五百二十六章 木蘭閱兵第二百五十六章 康熙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