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 淨利潤239.7億!A輪融資,極光未來OS的小白鼠!
拼唄總部大樓的一間會議室內。
一塊100寸的LED屏幕上,清晰標註着拼唄商城2012年終彙報的字樣。
深耕下沉市場,賦能農業生態!
用戶增長×供應鏈升級×技術創新!
胡贇說完第一段後,擡頭瞥了一眼陳延森的神色,見大老闆滿意地點了點頭,繼續往下說:
“營收合計250.7億華元,其中在線營銷廣告服務的收入爲132.9億,佔比53%;交易服務(佣金、進銷差價)收入117.8億,佔比47%。”
“毛利爲160.4億華元,稅後淨利潤123.2億,從趨勢折線圖上不難看出,Q3和Q4增速最快,幾乎佔了全年64%的業績產出。”
胡贇將可視化的數據表放大,以供衆人查看。
123.2億?
與橙子科技相比,拼唄的賺錢能力堪稱變態,僅靠五花八門的營銷工具,就從十萬多名商家口袋中,硬生生掏走了8%的交易提成。
黃徵在搞錢方面,確實有一套!
阿狸巴巴的全年GMV雖說超過了一萬億,但論營收和淨利潤,還真不一定能比得上拼唄。
實際上,陳延森猜得很準,此時的杭城阿狸總,也在召開年終財務會議。
阿狸GMV從去年的6200億增長至10700億,成爲全球首個交易額破萬億的電商平臺,營收爲496億,毛利317億,但淨利潤卻只有76.7億。
沒辦法,阿狸巴巴在過去的一年裡,既要籌集資金回購股權,又接連參與了快的打車和筷跑的數次融資項目,着實花了不少錢。
“拼唄年度活躍買家2.9億,累計用戶註冊量爲3.9億,月活用戶1.8億,日活用戶6700萬,人均年消費1094元。”
“從用戶畫像看,拼唄的買家集中在二三線城市,以華東、華南、華中地區爲主,華北、東北地區次之,西北和西南地區佔比最少,僅爲7.3%。”
胡贇接着說道,隨後又放出了用戶分佈地圖和增長漏斗圖。
“農產品GMV412.6億華元,縣級扶持產區新增57個,與雲速快遞合作的‘農地雲拼’模式,成功縮短了41%的農副產品流通環節,冷鏈物流覆蓋了374個縣域倉儲中心。”
“另外,‘新品牌計劃’孵化了2473個工廠品牌,爆品案例有南通的家紡、慈溪的小家電、織裡的童裝品類等,在雙十一大促上,單店銷售額超過1000萬的‘新品牌’爲12家,超過500萬的有63家。”
胡贇的準備極爲充分,從核心數據到下沉市場深耕、農業供應鏈突破和技術創新驅動模塊,再到供給、需求和技術中臺的不足之處,他都詳細做了彙報。
同時增加了ROI和現金流分析!
直到兩個小時後,會議方纔結束。
陳延森擡手看了一眼腕錶,見時間還早,便喊來廖威,順便把之前編寫的物流算法交給他。
沒過多久,廖威就趕了過來,笑嘻嘻地推開辦公室的房門,一屁股坐在陳延森的右手邊。
“老闆,那我開始了?”
廖威連接好投屏,試探着問道。
陳延森擡起頭,看着PPT的封面標語‘高效鏈接、智創未來’,不由地笑着問:“自個想的?”
“老闆,您別瞧不起人,公司一年給我報銷十幾萬的MBA課程,我要是不認真學,那不成畜生了?”
廖威挺直了腰板,一副煞有介事的樣子。
“行了,少貧!長話短說,儘量控制在半個小時。”
陳延森擺手吩咐道。
半個小時?
廖威嚥了咽口水,他回想了一下PPT的內容量,恐怕得放慢語速才行。
“雲速快遞全年營收497.4億,淨利潤3.5億,現金流39.1億,但有23.4億支付給國航的購機款,預計九月完成改裝交付。”
“業務量34.3億票,日均攬件量940萬票,市佔率52.7%,單票收入14.5元;航空貨運量19萬噸,投入使用的貨機有八架,航線31對。”
以往都是下屬向廖威彙報工作,這次是廖威向大老闆彙報。
本以爲不會緊張,可看到陳延森的臉,他腦子瞬間一片空白,只能照着PPT念,生怕出錯。
陳延森嫌廖威的語速太慢,索性看起了PPT。
要知道,雲速快遞爲了與三通一達爭奪市場份額,價格戰從一月打到八月底,前後虧了幾十億資金,廖威竟然還能在Q4扭虧爲盈,實在是不容易。
從核心財務指標來看,華科、招商、華信三巨頭給的18億美幣融資,也已經花得七七八八了,剔除購買飛機的貨款,如今雲速快速所能支配的資金只剩15.7億華元。
不過陳延森也不擔心,在乾死三通一達後,雲速通過漲價、航空件業務等手段,每個月的毛利(剔除人工成本後)已超6億,足以維持住當前的增長趨勢。
時效快遞佔比少,可單票收入高;經濟快遞佔到六成,主打薄利多銷;同城和冷鏈業務也貢獻了相當一部分的營收。
按Q4季度的平均業務規模估算,雲速快遞全年毛利約70億,淨利潤約20億。
隨着電商和物流行業的普及發展,淨利潤在三五年後,或許能提升到100億,甚至是200億,但這個數字已是行業上限。
如果想再進一步,唯有向外擴張,進軍東南亞、歐美市場。
“外賣、快遞和網約車,不愧是鐵人三項,員工不賺錢,公司特麼的也不賺錢。”
陳延森嗤笑一聲,不禁想到斐魚科技的年終財報:一年銷售額60多億,營收竟有20多億,商品平均抽傭比例接近40%,淨利潤高達十幾億。
還是搞直播賣貨賺錢啊!
想到這裡,他當即就想把毛超榮喊進來。
國內的硬件和網絡條件還不充分,但北美地區可以搞啊。
沒有主播也無妨,全國各地的縣級電視臺培養了一大批購物節目主持人,論專業程度,絲毫不輸給日後的頭部賣貨主播。
在陳延森看來,這些人純屬是沒趕上好時候,否則也能坐擁幾千萬粉絲,日賺幾個小目標,再高高在上的罵上幾句:我賣的產品哪裡貴了?是你們不夠努力罷了。
可他轉念一想,倒也不用急於一時。
等廖威彙報結束,陳延森稍作休息,便拉着老廖,與曹達華、蕭軍等人,徑直向着食堂的方向走去。
下午兩點,筷跑項目的年終彙報工作開啓,字節、快的打車、高德地圖緊隨其後。
第二天上午,橙子支付、今日科技、OFO單車、Mimo和小紅書等產品,也陸續進行了工作彙報。
值得陳延森注意的是,橙子支付‘集五福、瓜分一億現金’的活動,將在1月25日上線,並與快的打車、筷跑、OFO單車、拼唄等產品聯動,打車、點外賣、騎單車或網購均可以每天額外獲得一張卡片。
十幾家控股子公司的淨利潤,共計239.7億華元!
公司多,業務廣,賺錢少!
送走裴毅、蕭軍、胡瑋怡等人後,朱仙莊科技園又恢復了平靜,距離虛院放假還剩兩週多。 陳延森整天和邁克·凱勒、吳盛裕泡在一起,天工 T100芯片的開發進度一日千里,在改用橙子Z1指令集後,指令數目、電路規劃都得到了精簡,運算速度和能效比也有了40%以上的優化改進。
換而言之,橙子Z1比ARM的性能超出了40%。
1月10日,羅勇浩發佈了Smartisan OS,並放出了Smartisan T1的手機CG圖,預計在年後展開新品發佈會。
造手機的同行越來越多,魅族黃章、OPPO陳永明等人的心也越來越慌,他倆不怕競爭,怕的是競爭不過像360、網易這樣的業餘選手。
綜合分析後,兩人一致認爲,360和網易之所以能成功,主要是使用了橙子科技的手機操作系統、供應鏈和代工服務。
但讓他倆把手機業務完全交給橙子科技,又不放心。
正當兩人糾結時,雷逸軍撥通了陳延森的電話:“陳總,我想明白了,小米2A和小米2S全部改用Aurora OS系統。”
陳延森放下電腦,走出芯片設計部的辦公室,來到陽臺上回道:“雷總,其實小米想擊敗360手機很簡單,橙子科技內部還有一款性能更出色的手機操作系統。”
雷教主上趕着求合作,陳延森自然要順勢做個推銷。
“Aurora OS 1.6版本?”雷逸軍問道。
“Aurora OS也好,MIUI也罷,歸根結底都是基於安卓系統的定製化版本,我不想把橙子科技的命運交到谷歌手裡。”
陳延森依在牆邊,望着樓下白茫茫的雪地,輕聲說道。
谷歌暫時不收專利使用費,不代表永遠不收。
雷逸軍秒懂陳延森的意思,立即追問道:“所以橙子科技和阿狸一樣,自研了一款全新的手機操作系統?”
“阿狸雲OS說到底,依舊是一款兼容Android系統的山寨系統,Aurora Future OS可不一樣,從編程語言到內核架構,都避開了Java生態和Linux內核的代碼專利。”陳延森緩緩解釋道。
Aurora Future OS(極光未來系統)?
雷逸軍很快就聽懂了,陳延森想拿小米做實驗。
“陳總,小米一年出貨量才幾百萬臺,還不如360手機,要麼小米用Aurora OS 1.6系統,你讓周弘毅用Aurora Future OS?”
雷逸軍乾笑一聲,小心翼翼地提議道。
“雷總信不過我?”陳延森質問道。
我信你個鬼啊!
一款新系統甭管是不是自研,在兼容性和應用生態方面,都有很多缺陷。
陳延森擺明了想拿小米當小白鼠,雷逸軍怎麼可能答應?
“陳總,我相信橙子科技的實力,但應用生態跟不上,註定會影響到小米銷量。”雷逸軍苦笑,硬着頭皮拒絕。
“免費給你用。”陳延森補充道。
雷逸軍一聽,頓時來了興趣,訕笑着問道:“支持切換系統模式嗎?”
言外之意,小米可以幫橙子科技推廣Aurora Future OS系統,但得給用戶自由選擇的權利。
一臺手機兼容兩種系統,在2012年極爲少見,但在未來卻是基操,比如山星Galaxy Note 9,支持Dex桌面模式和Android操作系統;華爲Mate 30 Pro可以在EMUI和HarmonyOS之間快速切換。
目的都很純粹,只想成爲‘安卓的替代者’。
“你賣一臺搭載Aurora Future OS系統的小米手機,我就給你減免一臺Aurora OS系統的專利使用費,切系統就免了。”
陳延森想了想說道。
“沒問題。”雷逸軍爽快答應。
如此一來,賣不出去就不能怪他了,對小米來說,還能節省一筆專利授權成本。
三分鐘後,陳延森掛斷了電話,無奈地搖了搖頭,重新推出一種新標準,確實難度重重,可2013年已是最好的時機。
再等幾年,連可能性都沒了。
接下來,他還得跟企鵝、阿狸、網易、搜狐、新浪等互聯網公司溝通,先把日活用戶量最高的APP,開發出相應的極光未來OS版,應用開發語言和開發平臺也得開源分享出去。
緊接着,陳延森又撥通了小馬的手機號碼。
與此同時。
企鵝風投部林晨峰、紅杉資本沈南鵬和高瓴資本張磊,在杭城星馳科技總部,與胡瑋怡簽訂了投資意向書和股權轉讓協議草書。
三家聯合投資3.9億華元,OFO單車投後估值26億。
消息一出,國內的投資圈一片譁然。
OFO單車值26億嗎?
僅憑八萬輛自行車、日營收三十萬華元?
一時間,不少人都開始蠢蠢欲動,連這玩意都能‘忽悠’到幾個億投資,那還等什麼?
照抄得了!
繼團購、外賣平臺後,共享單車也成了資本和創業者追逐的風口。
各種共享單車公司如雨後春筍一般,一夜之間就冒了出來。
遠在燕京的程維暗罵一聲‘命苦’,隨即便加快了擴張步伐,即便在寒冬臘月,滴滴單車又向華北地區投放了五萬輛共享單車,一躍成爲單車投放數量最多的共享單車品牌。
而同在燕京的王峰利,悄然成立了途歌科技有限公司。
他根本不知道,OFO、滴滴和小黃單車,在過去的2012年,總共丟失了多少輛自行車。
共享汽車或許是個不錯的商業噱頭,但在國內行不通。
可投資機構不管,閉着眼給他投了3000萬資金,王峰利拿着這筆錢,一邊開發APP,一邊尋找供貨商,最後把目光瞄準了奔馳Smart。
小型,輕便,非常適合燕京當地的汽車停放環境。
王峰利一口氣訂了100輛,搞得經銷商還以爲他是出租公司老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