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周弘毅:360的四億用戶去哪裡了?決裂,罵戰!
國定路335號,餓了麼總部。
“截止七點半,許匯區的配送單量爲713單,目前還在線的騎手只剩29人,佔該地區三成。”
負責市場部的汪淵眉頭緊鎖,逐一彙報道。
環比昨天的訂單數據,餓了麼在許匯區的市場份額,暴跌九成,就連外賣騎手都跑掉了七成。
一時間,會議室的氣氛壓抑到了極點。
章旭豪摘掉黑框眼鏡,點燃一顆香菸猛吸一口,煙霧在胸腔翻涌,緊繃的神經才稍稍放鬆。
他看向一旁的康嘉問道:“你是物流部門的負責人,現在許匯區的騎手基本都跳槽去了筷跑,你說該怎麼辦?”
作爲餓了麼的創始人之一,康嘉主要負責商戶合作、地推擴展和配送業務。
在項目初期時,他白天送外賣,晚上和章旭豪一起寫代碼,許匯區那些跑路的騎手裡,更是有不少跟着他打拼過三四年的老夥計。
可在面對筷跑每月1600元底薪、五險一金、意外保險、季度獎金和惡劣天氣補貼的優厚條件時,這些人卻瞬間動搖了。
短短一個下午,就跑掉六十多人,剩下那二十多人,不過是在觀望餓了麼總部的態度。
“只有漲薪一條路,否則我們辛辛苦苦在楊浦、虹口、靜安和許匯區打下的市場,恐怕用不了兩週時間,就會被筷跑搶走。”
康嘉攤了攤手,一臉無奈道。
主管行政和財務的鄧燁,適時開口道:“按餓了麼當前的訂單規模,如果把騎手薪資拉到與筷跑持平的程度,每個月物流部門的人力成本,就得額外增加30%的支出。”
“筷跑有的,餓了麼也要有!康嘉,通知所有騎手站點的負責人,從二月份開始,餓了麼的全體外賣員,全部繳納五險一金和意外險。”
半晌之後,章旭豪猛地站起身,衝着康嘉吩咐道。
他明白,若不趕緊行動,一週之內,餓了麼騎手就會全跳槽到筷跑。
“我會盡快擬定全新的勞動合同。”
鄧燁點點頭,他見章旭豪下定了決心,立刻迴應道。
“沒問題,我馬上去打電話,先把騎手團隊的人心穩住再說。”
康嘉微微頷首道。
筷跑與餓了麼的初次交手,以餓了麼完敗收尾。
與此同時。
兩家外賣平臺爭搶客戶的新聞,經自媒體博主報道轉發後,很快衝上了熱搜榜前20。
“羨慕滬城地區的網友,上午在餓了麼點一杯不要錢的奶茶,下午在筷跑點一份不要錢的炸雞排,日子愜意喲!”
“@筷跑外賣@陳延森金陵什麼時候上線筷跑外賣,我等不急了!”
“雖然餓了麼是滬城的本土企業,但有一說一,論服務質量,還是筷跑更好!”
“筷跑CEO也是滬城本地人,再說了,我吃個外賣,難道還要看老闆的戶籍?”
“第一次點筷跑外賣,騎手打電話過來和我說外賣被偷了,還好平臺又送了我一張12元的無門檻紅包。”
網友們聚在評論區,七嘴八舌地討論着。
尤其以滬城當地的網友居多,反饋的意見雖雜亂無章,但大多數點過筷跑外賣的用戶,都有統一的印象:配送及時,騎手衣裝整潔,臉上帶笑,說話有禮貌。
這讓滬城有外賣需求卻從未下載過筷跑的網友,紛紛在橙子應用商城、豌豆莢和應用寶裡搜索“筷跑”,然後安裝試用。
一小時後,微博涌現出更多的滬城網友評論。
“餓了麼的配送速度真不行,平時我只敢點奶茶和滷味小零食,根本不敢點熱飯熱湯,經常送來都涼了,這個筷跑完全不一樣,不到半小時就送來了。”
“App首頁有文案說明,承諾商家出餐後,29分鐘之內送到,比時效,餓了麼真該跟筷跑學學。”
“學?怎麼學?我今天跟筷跑的外賣小哥聊過,人家有底薪、有五險一金、有季度獎金,電瓶車、工裝服、頭盔和外賣箱,都是公司免費提供的,月薪保底七八千。”
“多少?七八千?樓上的兄弟,能不能把評論刪了,我有個兄弟,他看了有點難受。”
2012年的滬城,很多大專、渣本的應屆畢業生,第一份工作的起薪連4000元都沒有。
就在網上熱議之時。
裴毅、寇震等人,也都在辦公室裡,盯着當天的實時數據。
“2.1萬單!銷售額67.9萬!不愧是滬城,客單價比廬州高了一大截。”
寇震笑着說道。
“第一步比我想象的順利,好在有云速的兄弟支援咱們,否則卡單、爆單,都會造成商家和用戶流失。”
裴毅靠在桌子前,應了一聲道。
“許匯區有六十多個餓了麼騎手,已經加入了筷跑,明天的配送壓力就能大大緩解。”
寇震嘿嘿直笑。
他也沒想到,筷跑還沒開始在商家和用戶端發力,就率先瓦解了餓了麼的騎手團隊。
說白了,明天餓了麼在許匯區即便有訂單,也沒幾個外賣員去配送。
“沒那麼容易打垮餓了麼,章旭豪畢竟是交大出身,之前規模小,只是缺資金,如今拿了阿狸5000萬融資,想來明天就會針對騎手的待遇,進行大幅調整。”
裴毅搖了搖頭,他可不像寇震那樣樂觀。
“裴總,你的意思是,餓了麼也會給騎手開底薪、買五險一金?”
寇震收斂笑意,下意識問道。
“只要他不犯蠢,就肯定會這麼做!所以,能不能打贏這一仗,還得靠硬實力。”
裴毅冷靜分析道。
高效的配送算法、穩定的訂單系統、龐大的商戶資源以及強大的執行力,纔是筷跑成功的內核。
從用戶角度出發,第一要便宜,第二配送速度要快,緊抓這兩點,筷跑想輸都難。 至於流量問題,裴毅根本不用操心。
一來有拼唄和橙子應用商城,二來有企鵝。
另一邊。
陳延森點開360商城,搜索海爾W910,隨後進入商品頁面。
預售庫存10000臺,讓人想不到的是,從上午賣到晚上八點,僅僅才賣出去926臺。
“跟我猜想的差不多,周弘毅這是真把用戶當傻子,他要是找華爲、中興合作,或許還有成功的可能性,可他偏偏挑中了海爾。”
陳延森嗤笑一聲,不由地吐槽道。
360與海爾聯名賣手機,這跟格力造手機,有什麼區別?
實際上,雷逸軍此時也在關注海爾W910的銷量,但在得知一天下來,銷量都沒突破1000臺後,他便鬆了一口氣,臉上浮現出一絲冷笑。
面對如此慘淡的銷量,海爾懵了,周弘毅也懵了。
360的四億用戶去哪裡了?
周弘毅想不明白這個問題,他打開微博,找到關於海爾W910的那條宣傳廣告,然後點開了評論區。
“實時銷量926臺,不是,真有傻子買啊?”
“高通8260A雙核1.5G處理器,4.5寸HD視網膜屏幕,支持1080P視頻攝錄,1G RAM內存、8G ROM存儲,只賣1888元,感覺超值呀!”
“海爾手機,光聽這名字就不靠譜,要是華爲、中興、OPPO和橙子,我可能還會考慮。”
“反正我不敢買,到時候在手機裡給你塞個500MB的廣告軟件,卸都卸不掉怎麼辦?”
周弘毅隨意翻了幾條,頓時氣得破口大罵。
海爾手機怎麼了?
至少比小米、橙子手機強吧?
全都是傻子!
周弘毅被氣得肝疼,在他看來,小米、橙子手機在發售時,一沒品牌知名度,二沒完善的線下售後網絡。
海爾的主營業務雖是家電品類,但在品牌影響力方面,難道還比不上小米和橙子?
周弘毅非常不服氣,緊接着,餘光又掃到了兩條評論:“小米手機賣1999元,號稱只有5%的毛利,海爾W910賣1888元,配置卻差不多,是不是偷工減料?”
“剛從雷總的評論區過來,原來海爾W910在電池、攝像頭和屏幕上都做了減配,尤其是屏幕的供貨商,去年也給大香蕉供過貨,黑屏率極高。”
雷總?
雷逸軍?
周弘毅的脾氣向來火爆,他連深城馬都不放在眼裡,就更說身價不如自己的雷逸軍了。
想到這裡,他點進了雷逸軍的微博主頁,很快就在第一條微博的評論區,找到了一條揭他老底的評論。
看似在客觀陳述事實,但出現在雷逸軍評論區,卻讓周弘毅眯起眼睛,忍不住地多想。
或許是海爾W910沒達到預期,或許是覺得雷逸軍找人故意黑他。
周弘毅冷哼一聲,就發了一條陰陽怪氣的微博。
大概意思就是,別把用戶當傻子,某品牌的手機性能差,發熱發燙、卡頓嚴重,賣得還比海爾W910貴。
雖然沒有指名道姓,但網友經常調侃小米手機:‘用小米能煎雞蛋’、‘期待冬季保暖效果’、‘爲發燒而生嗎?手機快要燒壞了’。
這一看,就是在罵小米!
網友在看到周弘毅的微博後,立馬看熱鬧不嫌事大,瘋狂@雷逸軍,個個都是拱火的一把好手。
雷逸軍在黎萬強的提醒下,登錄微博,把周弘毅最新的那條微博內容通讀了一遍,頓時眉頭緊皺,升起一肚子火。
好你個周弘毅!
整天大哥長、大哥短地請吃飯,從我這裡套走大量製造手機的經驗和方案,轉頭就去搞特供機!
現在海爾W910賣不動,又想蹭流量,故意抹黑小米的產品質量。
既然都翻臉了,雷逸軍也不再給他留面子。
直接點名道姓地嘲諷道:“你的手機質量,能跟小米相提並論嗎?你也不看看你用的什麼屏幕!”
“我用的國產屏幕,怎麼了?難道你用小日子的貨還覺得光榮,國產屏就是垃圾貨?別忘了,橙子手機用的也是國產屏。”
周弘毅在線回懟,激情開麥。
去年兩人還是坐在一起,一口一個兄弟的好朋友,此刻不管不顧,開始互揭對方產品的缺點。
周弘毅的回覆,其實也在混淆視聽,橙子C2用得可是一片260元的AMOLED屏,放眼全球,都是高端配置。
大家都是國產屏,可國產屏之間的差距大了去了。
雷逸軍怒了,先是公佈了小米手機的採購計劃,確實購買過亰東方的國產屏,接着又點明瞭不同供貨商之間質量差距。
與海爾W910使用了同款屏幕的大菠蘿手機,則被網友拉出來反覆鞭打。
更有不少買過大菠蘿手機的用戶稱:“誰買誰後悔,時間會證明一切”。
“給老婆買過,用了13天就黑屏,售後給我發了一臺新的,結果3天又黑屏。”
周弘毅和雷逸軍一直吵到晚上十點,等到雙方停歇,他又看了一眼頁面銷量,原先926臺,現在901臺,居然還有25個用戶退款了!
這些人在得知,海爾W910的屏幕有問題後,還有誰還敢下單?
畢竟1888元的價格也不便宜,要麼咬咬牙上橙子C2,要麼選擇小米手機。
前後折騰了幾個月,上線當天連1000臺都賣不出去,這以後,哪家手機廠商,還敢跟360合作特供機?
老周傻眼了,直接把這筆賬算到了雷逸軍頭上。
隨後火力全力,把小米手機的致命缺點,通通批了一遍。
這一幕,看得圈內人目瞪口呆,心想:只有取錯得的名字,沒有叫錯的外號,不愧是紅衣大炮。
深夜十一點時,凡客的陳年趕到,在微博上怒批海爾W910是垃圾產品。
“陳總,去年凡客要做100億銷售額,那我問你,明年能完成一半嗎?”
周弘毅直接戳中了陳年的肺管子,把對方氣得夠嗆。
二月的第一天,對於網友來說可太精彩了,全天都在吃瓜。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