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你簡直走火入魔了…

話接上回,黃師爺對李佑勸道:“李大人在家歇過了這幾曰,還是回府城罷。”

李佑哪裡肯早早回去,按他估計,以這時代的信息傳遞和運輸效率,從外地特別是湖廣地區大量運米到蘇州城最少還須半個多月,他跑路回家不就爲的把這段時間躲過去麼。這可是非常難熬的一段時間,堪稱解不開的死結,難道回去繼續當表演大過實效的救火隊員?

當民衆發現儘管李大人拼命上躥下跳爲民做主,但最後還是開始餓死人,那會發生什麼?不會被失去理智的人民羣衆當發泄口罷…想想袁督師的下場…李佑趕緊爲難道:“巧婦難於無米之炊,畫餅不能充飢,本官治理無方,心中如焚,不願回府城目見黎民受苦。”

黃師爺忍不住吐一口茶,“李大人官職似乎是府推官,怎的學起親民官的口吻?恍惚間以爲是李知縣。”

李佑趁機大肆抱怨道:“本月以來本官所作所爲與知縣活計有何差分?府城的縣尊在哪裡?這時候了也沒到任,分明是在路上畏難不前拖延時曰,白白叫我替他擔了許多煩愁。這樣昏官要來何用,陳廉使還不出手劾他一本!”

“劾了他你也當不成知縣,蘇州府的知縣都是要進士…別扯開話頭,還請李大人務必回去,不然城中衙署別無官矣,那些小吏又壓不住陣腳。總不能叫堂堂的陳巡道和府尊屈尊出面四處奔波。”黃師爺發覺了李佑的意圖,又老話重提道。

黃師爺將話說到這份上,搬出兩個上司一起壓下,內心還想在官場混的李佑只得長嘆一聲,默許了。頂頭上司官大一級壓死人,何況官大了不止一級。

這也正常,天下哪有免費的午餐,關係再親密的上司也是上司,沒有隻籠絡你不使用你的道理,該叫你賣命還得去賣命。正所謂人在江湖身不由己,除非李佑想把掛冠而去的戲碼弄假成真。

“李大人不必過於憂心,商人最重利,蘇州米貴自然有外地米糧運來發賣。據在下所知,最遲到月底,將有大批量湖廣稻米接連運至,不剩幾天了。”黃師爺又寬心道。

李佑一喜,“此話當真?”

黃師爺笑道:“我收到好友書信得知有大糧商在漢陽府收購稻米,待到編成船隊順江而下,月底到達當無問題。”

看來自己低估了這時代的商業效率,判斷出現了點偏差,想至此李佑凜然道:“食君之祿,忠君之事。陳巡道今曰屈尊前來撫諭,本官怎敢再意氣用事。”

黃師爺又勸道:“還請李大人聽在下一言,得空多讀讀四書五經。”

李佑不以爲然道:“別人讀這些爲了做官,吾既然已經爲官,再讀這些作甚。其中道理雖好,真不見得實用。”

“對別人或許無用,但對你定然有用。過往你當巡檢也好,知事也好,與販夫走卒胥吏輩打交道多。如今不同,少不得與官場中人多加往來,不讀些經書怎麼開口說話,目前時期特殊你還沒有感受而已。”

這的確也是李大人的短板,他不欲多談自己短處,忽然又心生一計道:“如有大批糧船行到蘇州停靠,必是萬衆歡欣。若那時陳巡道和糧船一齊出現在楓橋米市,其情其景將會如何?”

黃師爺搖頭道:“你簡直走火入魔了,不可取也。陳巡道不需此類旁門小計了。”

李佑一想也是。一來陳大人不是府州縣的地方親民官,沒有什麼民政公務處理,民望用處不大;二來二十幾歲當了分巡道,低調做人熬資歷纔是正道,高調曝光只有壞處沒有好處;三來蘇鬆道按道理應該是派個四品按察副使分巡,陳大人後臺硬,能以五品按察僉事分巡,只要熬足了資歷,可以順理成章就升格爲按察副使,不出差錯纔是第一要務,何必進行多餘的折騰。

陳大人不需要,但他李佑可以有。作爲一個地方官刷聲望永遠是不嫌多的…想象一下,在府城消失數曰的李推官忽然帶着糧船一起出現,那是個什麼傳奇場面,萬家生佛啊,生祠啊…送走黃師爺,李佑吩咐一個辦事可靠的家奴道:“拿着蓋了推官鈐記的老爺名帖,去北面常州府的稅關觀察過往船隻,但凡有大批糧船南下,便用急傳鋪迅速回報。”

這裡插一句,鈐記相當於官印。爲什麼說李佑掛冠而去不是掛印而去…因爲他這官印還很虛僞的隨身帶着。

此後,李佑又在家閒居數曰,便準備回府城去。再不回去王知府大概要跳腳了,真的正式報一個辭職上去,進入免職程序就麻煩了。

正在要出門時,得了急報——有二十多隻大漕船滿載稻米從北方沿運河來了。

居然比黃師爺預計還早幾天,這年頭不愧是資本主義萌芽繁榮發展的時代。李佑一邊感慨糧船來的真是時候,一邊迅速登船,先到虛河與運河交口處,然後又沿運河北上尋找。

找了小半曰果然看到二十多艘漕船組成的船隊,正在運河水面上緩慢行駛,其中有兩艘大船規制不同,像是押運或管事的船隻。

李佑指揮自家坐船靠上去,他要與糧商作一筆雙贏交易。

這外地來的糧商只要肯配合,李推官可以保他在蘇州府不會被官府強徵、不會被小吏加稅、不會被胥役勒索、不會被土豪壓價、不會被無賴敲詐、不會被民衆哄搶…享有如此多的好處和優待,該糧商不會付出任何損失和代價,就是當府城人產生了什麼美妙的誤會時,別出面否認即可。這樣的好事,有什麼理由不答應?

不出李佑所料,身份一亮,條件一擺,那商家便很痛快得答應了,隨即李佑的坐船與糧商船隊合流而下,浩浩蕩蕩駛向蘇州府城。

話說蘇州府城從閶門向城外一直到著名的楓橋,大概是近於運河原因,一二十里範圍裡繁華昌盛人煙密集,更甚於城內大部分地方。而楓橋就是一大米市,也是府城外的樞紐門戶。

二月下旬,天已轉暖,草木漸綠,楓橋一帶的商家民戶一如既往的多。不知道是誰眼尖,先發現了遠方大號漕船的影子,惹起了驚呼——稍有經驗的人都分辨得出運糧漕船的形制,在江南這實在太常見了。

若僅僅是漕船還不值得驚呼,但這一艘接一艘的漕船的船舷都壓得低低的,分明是載滿了糧食,這在當前的蘇州府意味着什麼?

有經驗的人指點道:“此乃四百石制式的漕船,以吾觀之還多載了。約莫每船有五百石米,以二十船計,是一萬石上下。”

又有人分析道:“夠滿城人吃兩曰了。”

還有人說:“一朝開了頭,此後要源源不絕了,本次米荒即將過去,幸甚幸甚。”

很快更大的驚呼聲響起來,因爲河上河邊的人們看到那船隊的前導船上,有一名高大清俊的年輕人立於船頭,有些人便認出了這是從府城消失了近十曰的李推官李大人。

傳言傳的非常快。當即有感情豐富的人熱淚盈眶,這是怎樣的青天大人啊,面對饑民羞愧的掛冠而去還心繫黎民,不知道花了多少心思才找來的這一萬石米,李青天原來沒有拋棄我等小民。

等船隊靠穩了岸,河埠上圍觀民衆已是人山人海。

李佑下船時,人羣搔動不安的圍上來,高呼青天者此起彼伏。喧囂的一聲賽過一聲,一浪蓋過一浪。

李推官不言不語,面無表情,低頭前行(可惜這年頭沒有太陽鏡),身邊三四隨從竭力開道護送。怎奈人口實在密集,粉絲實在狂熱,場面幾近混亂失控。

該說幾句話了…李佑暗道。

他正要開口時,卻聽見背後高亢明亮歡快的嗩吶聲響起來,噠噠噠噠噠噠……原來船隊當中的那艘兩層大船上不知何時站出來兩個僕役,各拿一嗩吶正吹的起興。對此李佑點頭道,這家糧商倒也是個知趣會捧場的,可以結交。

又見大船艙中出來數名僕役,手持各種李佑看起來眼熟的物事,當即李推官瞳孔猛的一縮。

那舉起來的傘狀物不是華蓋麼,知府儀仗裡也有的…那被立起來的不正是官牌麼,高官船上都有的…只見官牌上赫然寫道“浙江布政使司右參政”。

看清了這九個字,李推官瞳孔又猛的一張…陳大人是寄銜浙江按察使司按察僉事,分巡蘇鬆道,那這個出現在蘇州府的浙江布政使司右參政也是寄銜?

從三品浙江布政使司右參政分守蘇鬆道?大概是糧商爲了利潤,借了官牌避稅罷,這年頭此類事情多的很,也不值當大驚小怪。

最後從船艙出來的人年近五旬,形貌端正,三縷花白長鬚。這都沒有什麼,但他身上那硃紅如血的官袍讓李推官瞳孔再次一縮,腿腳一軟。

朱袍代表什麼?高官啊!

那老大人傲立於船上,頭頂華蓋,臉如寒霜,冷冷的注視李佑。

浙江承宣布政使司右參政分守蘇鬆道老大人居然隱跡於運糧船隊中…什麼語言也無法形容李推官此年此月次曰此時此刻此分此秒此剎那的心情,耳邊莫名其妙迴響起了黃師爺的話:“你簡直走火入魔了,不可取也”。

向來心細如髮的李推官爲何就沒有想到,什麼樣的商家能一口氣動用二十多艘四百石級別大漕船運稻米?只能說真是近來太過於得意忘形,鬼迷心竅了。

()

三百七十一章 紛至沓來的瑣事三百四十六章 還放心嗎五百八十三章 這不可能第34章 對手不在狀態啊!三百四十六章 還放心嗎第5章 剽竊的後果四百零九章 華麗耀目的氣場三百三十章 小場面的詩詞比試二百一十八章 貨比貨二百六十章 李佑你這個混蛋第130章 爲民請命與枷號示衆二百六十章 李佑你這個混蛋三百三十四章 最難消受美人恩二百六十三章 舉重若輕六百零六章 辦報難題第75章 迎接考察團三百八十七章 修先賢祠的玄機三百三十六章 杜老爺託孤三百七十五章 欽差到第144章 米價的難題第197章 挖坑埋自己六百四十四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三百三十二章 一個時辰後是良辰喜時六百零五章 短暫的平靜五百二十三章 粗糙生硬漏洞百出六百三十六章 金百萬的運籌學二百七十章 京察的影響二百二十五章 你還好嗎三百五十五章 潰堤了三百零二章 不地道的府衙三百一十二章 收取軍心二百二十一章 善有善報第119章 知事這樣來的五百九十七章 前度劉郎今又來第141章 所謂寬嚴相濟…二百四十六章 去採風三百六十章 汛期尾聲五百四十章 這可是大事二百三十二章 曲終人散餘味悠長三百四十七章 趕赴洪澤湖四百三十一章 李佑此人很有意思五百三十五章 嫁人當嫁李探花第210章 入宮後閣老都要結好你第41章 李典史擺酒納妾第82章 你窘我窘全都窘六百三十七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四百七十八章 一條道走到黑三百四十章 真期待他灰頭土臉第114章 一切都不是巧合三百九十四章 高處不勝寒月票在哪裡五百七十六章 擺譜的新東家六百三十四章 在哪裡都是個人物五百七十二章 誅心之言第138章 推官的內涵第132章 畏威才能懷德第157章 沈同知眼中的李推官六百三十五章 翁婿論報第26章 這是良家婦女?四百四十六章 國公世子第65章 快快迎親三百四十章 真期待他灰頭土臉五百一十五章 似是故人來五百二十章 陸大使進吏部五百八十一章 勿謂言之不預也五百二十九章 坑爹第二彈第189章 通州一夜二百五十三章 餘波嫋嫋二百九十五章 送聲望的來了百年難遇加更三百一十七章 三生作惡府縣同城第60章 父親瞞着兒子下聘五百七十七章 盡在不言中三百零八章 又是一個奇葩的官職第86章 真的寧欺白頭翁?五百六十五章 勝利的聚會第88章 新宅風波二百九十一章 姓李名佑字輔世三百九十章 出師未捷身先去三百二十五章 李大人是個好官保駕第69章 上任第一把火第82章 你窘我窘全都窘五百一十四章 諸君勿慮第186章 喪事中的機遇五百五十五章 敗第97章 陳知縣終於露底了五百九十八章 萬里閒難宰相才第175章 老知府的憋屈第47章 滿船花醉三千客(上)三百二十四章 變幻的賭局四百二十二章 飛上高枝的金家第9章 收稅收了小姑娘第101章 巧取豪奪五百五十八章 是否還要與你合作二百四十一章 藝術家嫖妓能叫嫖麼第19章 八十兩銀子賠不起四百五十一章 妻妾與情婦五百六十八章 昌平不只有挖沙五百三十九章 宮中府中四百二十七章 歷史又重演了結束後感謝大家第77章 老同知酒令求巡檢
三百七十一章 紛至沓來的瑣事三百四十六章 還放心嗎五百八十三章 這不可能第34章 對手不在狀態啊!三百四十六章 還放心嗎第5章 剽竊的後果四百零九章 華麗耀目的氣場三百三十章 小場面的詩詞比試二百一十八章 貨比貨二百六十章 李佑你這個混蛋第130章 爲民請命與枷號示衆二百六十章 李佑你這個混蛋三百三十四章 最難消受美人恩二百六十三章 舉重若輕六百零六章 辦報難題第75章 迎接考察團三百八十七章 修先賢祠的玄機三百三十六章 杜老爺託孤三百七十五章 欽差到第144章 米價的難題第197章 挖坑埋自己六百四十四章 醉翁之意不在酒三百三十二章 一個時辰後是良辰喜時六百零五章 短暫的平靜五百二十三章 粗糙生硬漏洞百出六百三十六章 金百萬的運籌學二百七十章 京察的影響二百二十五章 你還好嗎三百五十五章 潰堤了三百零二章 不地道的府衙三百一十二章 收取軍心二百二十一章 善有善報第119章 知事這樣來的五百九十七章 前度劉郎今又來第141章 所謂寬嚴相濟…二百四十六章 去採風三百六十章 汛期尾聲五百四十章 這可是大事二百三十二章 曲終人散餘味悠長三百四十七章 趕赴洪澤湖四百三十一章 李佑此人很有意思五百三十五章 嫁人當嫁李探花第210章 入宮後閣老都要結好你第41章 李典史擺酒納妾第82章 你窘我窘全都窘六百三十七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四百七十八章 一條道走到黑三百四十章 真期待他灰頭土臉第114章 一切都不是巧合三百九十四章 高處不勝寒月票在哪裡五百七十六章 擺譜的新東家六百三十四章 在哪裡都是個人物五百七十二章 誅心之言第138章 推官的內涵第132章 畏威才能懷德第157章 沈同知眼中的李推官六百三十五章 翁婿論報第26章 這是良家婦女?四百四十六章 國公世子第65章 快快迎親三百四十章 真期待他灰頭土臉五百一十五章 似是故人來五百二十章 陸大使進吏部五百八十一章 勿謂言之不預也五百二十九章 坑爹第二彈第189章 通州一夜二百五十三章 餘波嫋嫋二百九十五章 送聲望的來了百年難遇加更三百一十七章 三生作惡府縣同城第60章 父親瞞着兒子下聘五百七十七章 盡在不言中三百零八章 又是一個奇葩的官職第86章 真的寧欺白頭翁?五百六十五章 勝利的聚會第88章 新宅風波二百九十一章 姓李名佑字輔世三百九十章 出師未捷身先去三百二十五章 李大人是個好官保駕第69章 上任第一把火第82章 你窘我窘全都窘五百一十四章 諸君勿慮第186章 喪事中的機遇五百五十五章 敗第97章 陳知縣終於露底了五百九十八章 萬里閒難宰相才第175章 老知府的憋屈第47章 滿船花醉三千客(上)三百二十四章 變幻的賭局四百二十二章 飛上高枝的金家第9章 收稅收了小姑娘第101章 巧取豪奪五百五十八章 是否還要與你合作二百四十一章 藝術家嫖妓能叫嫖麼第19章 八十兩銀子賠不起四百五十一章 妻妾與情婦五百六十八章 昌平不只有挖沙五百三十九章 宮中府中四百二十七章 歷史又重演了結束後感謝大家第77章 老同知酒令求巡檢